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史学界就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与中国清末戊戌变法失败原因进行对比研究,展开讨论,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见解。如,有的同志强调,明治维新的成功,得利于近代亚洲第一次民族运动的高潮,这场运动在相当程度上牵制了欧美列强对日本的侵略与干涉,客观上对倒幕维新的成功给予了种种的支援,而戊戌变法则是在欧美列强虎视眈眈的险恶环境中进行  相似文献   

2.
近代亚洲大多数国家逐渐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由于殖民列强对亚洲侵略的不断加深和扩大,亚洲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在19世纪中期、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掀起了三次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历史时代的不同,使得这三次高潮各具特点。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近代史上,日本紧跟西方列强,通过条约或其它借口,强行向中国派驻军队,设置军警和特务机关.日本向中国派驻军队滥觞于中日<马关条约>,之后驻军逐步形成规模.通过分析日本在华驻军起源、驻军规模及其活动情况,揭示其对华侵略的历史轨迹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4.
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但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的文化和制度.列强侵华中所攫取的领事裁判权就是很好的例证.在领事裁判制度之下,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另一方面,该制度也冲击了中国原有的法律运行模式.在这种背景之下,近代的开明之士纷纷开始了对新的法律运行模式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近代中国百余年的历史发展,既是外国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抗争的历史,又是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史。这两条主线互为表里.贯穿于中国近代历史发展历程。新课改下历史教学要求充分运用这些素材,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代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受到西方列强经济侵略与政治瓜分,主权逐步沦丧,除了归结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闭关锁国的政策、封建落后生产力几方面外,其背后尚有特定的国情因素。本文试从两个方面对中国近代受侵略的背景进行分析,从更多的角度来审视这段历史,从而更客观地评价历史、汲取教训。  相似文献   

7.
明治维新后,日本实行的是一条双重外交路线。它一方面同西方列强进行谈判,逐渐废除了被迫同西方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另一方面又积极向外侵略扩张,对亚洲弱小国家和民族发动侵略战争,掠夺和奴役亚洲弱小民族。这就是近代日本的一部双重外交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租界与近代上海市政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租界做为半殖民地的特殊产物,是帝国主义侵略和瓜分中国的一个缩影。列强在租界里肆意进行着政治、经济和文化侵略,列强在租界里肆意进行着政治、经济和文化侵略,给近代中国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但租界以现代化的市政建设、专业化和法制化的市政管理,为近代中国城市早期市政现代化的启动提供了直观、真实、具体的仿效样板,在中国城市早期现代化过程中产生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胡岩 《世界知识》2008,(8):22-24
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藏族与我国的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成员。这个事实全世界无人不知,也从未有哪个国家的政府公开否认过。若干世纪中,在西藏从未有过什么“独立”的问题。直至近代.藏语中也没有“独立”这一词汇。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大门被列强打开,地处亚洲内陆的我国西藏,也同样遭到列强的侵略。于是发生了所谓西藏独立问题。  相似文献   

10.
刍议列强对洪宪帝制的态度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帝制初起时,一战方酣,西方列强无暇东顾,对华政策大多以日本的意志为意志,为了争得对袁世凯政府的控制,列强争相怂恿袁世凯称帝。当袁世凯称帝之事呼之欲出、反对之声叠起时,日本为了乘中国国体变动之机扰乱中国以达到其侵略之目的,联合西方列强出面干涉,劝告袁世凯延缓帝制,煽动中国内部叛乱,并对袁世凯施加经济压力。以日本为首的列强的出尔反尔是袁世凯政权走向灭亡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自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的半个多世纪中,中韩两国都面临反对日本及西方列强侵略、捍卫民族独立的伟大任务.长期以天国自居的清朝从自身安全和传统关系考虑,帮助韩国实行对外开放、"以夷制夷"、均势外交、谋求发展的政策.但由于当时清朝和韩国的腐败落后,这种政策没有收到预期效果.通过明治维新实力大增的日本积极推行侵略性的"大陆政策",给东亚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中韩两国人民的抗日斗争经历了艰苦曲折的道路.历史证明,落后就要挨打,腐败必然亡国,实力与正义才是一个国家的立国和胜利之本.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鸦片战争发生的主要原因,介绍了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主权沦丧的主要表现,论述了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是近代中国贫穷衰落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甲午战争后,腐朽的清政府被日本打败,国际地位急剧下降,由此导致了对外政策的重要变化,由原来的亲英政策转变为疏英、亲俄、拒日的政策。这一政策的转变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致使东北再次遭到帝国主义的瓜分,日本侵略势力侵入东北。从此,东北陷入了更加严重的民族危机的深渊。  相似文献   

14.
李大名 《科技信息》2010,(8):139-139
日本在侵华战争时期向中国东北地区大规模地推行移民侵略政策。与此同时,一批日本作家为了适应移民侵略的需要,炮制了大量的"大陆开拓文学"。本文旨在初步地介绍炮制"大陆开拓文学"的文学团体及主要的作家和作品,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引起国内学者对此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两个人口最多的国家。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被誉为“东方文明的摇篮”;近代都曾经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压迫和剥削;现在同属于发展中的国家。两国社会历史条件、人口条件相似,自然资源条件各有千秋,总的说来,印度不亚于中国,因而  相似文献   

16.
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用大炮压服了腐朽的清政府,得以将魔爪伸入中国各地,对不同地区采取了不同的侵略手段。对于贵州这样荒僻的地方,采用经济上倾销洋货、掠夺自然资源,政治上倚重教会力量的办法。本文拟就传教士与贵州近代政治的关系进行粗浅的探讨,以求教于各位同仁。一、洋教士大量深入是带国主义侵略贵州的得力武器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不仅以掠夺财富为目的,同时也企图从政治上,甚至领土上进行占领,但是对于贵州这样中国本国政府都力不从心的地方,帝国主义更无能力进行  相似文献   

17.
甲午战争后,腐朽的清政府被日本打败,国际地位急剧下降,由此导致了对外政策的重要变化,由原来的亲英政策转变为疏英、亲俄、拒日的政策。这一政策的转变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致使东北再次遭到帝国主义的瓜分,日本侵略势力侵入东北。从此,东北陷入了更加严重的民族危机的深渊。  相似文献   

18.
一八九四年八月一日,日本利用朝鲜问题发动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到现在,恰是六十周年了.在这次战争中,一方面是新舆的军国主义的日本,它从一八七一年与中国订立第一个商约后已开始对中国和朝鲜从事侵略行动,以全力作了军事侵略准备.另一方面是政治腐败的、受外国帝国主义控制的满清帝国.战争只进行了半年,满清的军队战无不败,乃不得不请欧美帝国主义国家出来调停.满清派遣李鸿章为全  相似文献   

19.
本对1904年西藏人民的抗英斗争的历史背景、历史过程以及历史意义等方面作了较为详实的论述,认为西藏人民抗击英国侵略的英勇斗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随着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加深,中华民族掀起了广泛的爱国救亡运动。这一运动在中国近代历史的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以及不同的人们中以不同的方式体现出来,而在19世纪60—90年代则以反洋教斗争为主要方式。导致这种方式的原因是什么?它给了我们一些什么样的历史启示呢?长期以来,史学界关于这一课题的研究多从政治的、宏观的角度去分析。但是,社会历史的显示是立体的而不是平面的,为了了解其全貌,我们必须用辩证的、历史的方法,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去观察分析。本文力图把反洋教斗争视为近代中国社会中的普遍社会现象,以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从社会心理、传统文化、社会风俗、历史地理等不同角度,去把握近代中西文化关系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