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洋钻探计划(Ocean Drilling Program)是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主持的,是全球研究地球结构和深化过程的科学家和研究机构参与的一个国际研究计划。该计划主要通过研究海底岩石和沉淀物所包含的大量地质和环境信息,获得地球的演化过程和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2.
刘济 《科学之友》2004,(10):40-41
2000年6月26日是人类科技史上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和中国科学家同时向世界宣布: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已基本完成,已绘制出人体97名的基因组,其中85名的基因组序列得到了精确测定,包含了人体约30亿个碱基对的正确排序。这一重大成就立刻受到全世界的瞩目,各国均给予了高度评价,人们认为人类基因组计划是继曼哈顿原子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之后的第三大科学计划。它对人类认识自身、提高健康水平,推动生命科学、医学、生物科技、制药业、农业等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的完成是该计划实施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人类在研究自身的过程中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有人将此成就与伽利略的天文发现相媲美,有人认为它的意义远远大于抗生素的发明。  相似文献   

3.
全球变化研究计划始于1989年-1990年成立的全球变化研究行动小组,是迄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国际合作研究组织之一,涉及地球科学、生物科学、环境科学、数学和物理学、天体科学和遥感技术、极地科学、社会科学、数据库与网络化技术应用等众多的学科领域。此项目主要研究大气物理、生物学和社会经济学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的焦点之一就是地球系统的变化过程和变化规律。以地球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强调跨学科、交叉学科和跨部门、多国参与研究,以及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区域尺度和全球模式研究。从目前的发展来看,全球变化研究是一个庞大的计划体系,它由四个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的分计划组成,即全球气候研究计划、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全球环境变化的人文因素计划和生物多样性计划。目前,研究热点包括:大气组成、生态系统变化、全球碳循环、全球人文、气候多样性和变化、全球水循环等。  相似文献   

4.
长期生态研究计划旨在建立一个开放式的国际研究网络,主要研究环境对生物的影响问题。2000年,21个国家建立了国家长期生态研究计划并加入了国际生态研究网络。该计划在成员国轮流举行年会。成员包括加拿大、美国、古巴、巴西、哥伦比亚、乌拉圭、委内瑞拉、英国、瑞士、捷克、匈牙利、波兰、斯洛文尼亚、乌克兰、澳大利亚、中国、蒙古、韩国、伊朗、纳米比亚,以及中国的台湾地区。  相似文献   

5.
跨部门太空脑科学实验计划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为响应美国议会提出的“人脑十年”而组织的国际合作计划。它的原形是1998年4月美国航空宇航局的一个任务,主要是研究动物和人类神经系统以及在太空飞行中的反应。现在,由多个国家和美国多个部门参与的人类和动物在空间微重力等条件下的神经科学实验和数据分析正在展开。  相似文献   

6.
美国是一个空间科学大国,保持在空间科学技术上的领导地位是美国空间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基本方针。国际合作是美国空间科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美国在空间科学领域的国际合作主要以双边合作为主,极少有多边合作,与其合作最为密切的国家和组织是加拿大、欧洲空间局和日本,其次是法国、德国、意大利和俄罗斯。  相似文献   

7.
由于高能物理一般不涉及短期的商业回报和研究成果,更具国际性,是全球科学合作的最佳选择领域之一,再加之其建设投资和运行费用巨大,往往任何一国难以全面部署,因此,在高能物理领域加强各国间的合作或共同建设国际性的大型粒子加速器设施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建设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设施的目的是在全世界公布和分享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将生物多样性信息搬上因特网,以便使任何人都能方便地取得数据。由28个国家政府和组织计划共同发起和合作建设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设施,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负责管理一系列从病菌、植物到动物的全球生物信息数据库。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王成善等人联合美国、奥地利等国科学家申请的白垩纪松辽盆地大陆科学钻探项目获得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ICDP)批准.这是继东海和青海  相似文献   

10.
原春琳 《科学之友》2004,(10):34-36
时下,在一些学术网站的论坛上,一场关于中国有无必要进行“大科学”项目的论争“烽火”经久不息。这场“烽火”是由11名华人生物科学家点燃的。他们在致中国政府高层的一封信中说,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生物医学的研究成果对人类健康的改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但几乎所有这些重大发现都不是在事先预测和计划的科研项目中取得的。与此相反,这些发现是通过科学家在小实验室中用各自的方式进行创造性的研究所获得的。相比之下,一些大型的生物医学计划科研项目不但没有达到预定目标,反而阻碍了良性竞争,扼杀了科学家的创造性,也严重妨碍了人才培养。一石激起千层浪,他们的呼吁受到一些海内外科学家的热烈响应。但一些科学家也对此作出回应:我们做“大科学”项目是希望举全国之力,在一些科学领域让中国尽早进入国际竞争行列。唇枪舌战中,海内外科学家企盼中国科学事业发展的拳拳之心可见,这场争论,也许没有最终答案,但可以预见,它必将推动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刘广志 《自然杂志》2005,27(2):67-72
本文系统地综述了大陆海洋科学钻探的基本目的和意义,介绍了大陆深海钻探计划取得的主要成果,着重介绍了我国大陆科学钻探的技术特点,面临的难题和先进钻探技术.  相似文献   

12.
大科学与小科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方和东方都在刮“大科学”之风,大量的研究经费都投入到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或“某某组学”等计划上。在中国,“大科学”符合了国家一向的习惯,即“由上而下”的方式来进行科研规划和运行。一些决策者们也认为“大科学”代表着未来科学发展的趋势。许多科学家都忙着篡写“大项目”的申请书,要求政府给予高达几亿到几十亿的经费。  相似文献   

13.
吴家睿 《科学》2004,56(6):23-25
当科学家温伯格(Alvin Weinberg)在1950年代发明“大科学”(big science)一词时,他指的是大型火箭和高能加速器等大科学装置。显然,在那个时代,只有高能物理学被科学界公认为是大科学。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和后基因组时代的来临,大科学也成为了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笔者在《科学》上的“后基因组时代的思考”专栏就是围绕着“大科学”展开的。最近,笔者有机会读到蒲慕明教授为英国《自然》周刊撰写的一篇评论——“大科学,小科学”,感到该文提出了许多值得讨论的观点和问题。因此,笔者借此专栏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供蒲慕明教授以及其他关心此事的人参考。  相似文献   

14.
“发现”号航天飞机在完成了14天580万英里的太空飞行后于8月9日终于安全返回地面,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虽然成功地恢复了航天飞饥的太空飞行(2003年2月“哥伦比亚”号事故后的首次飞行),但是要完成未来的航天计划,NASA面临的压力也在增大。  相似文献   

15.
大科学研究的主要特征与运行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科学”是国际科技界近年来提出的新概念,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但就其研究特点来看,主要表现为:投资强度大、多学科交叉、需要昂贵且复杂的实验设备、研究目标宏大等。根据大型装置和项目目标的特点,我们可以将大科学研究分为两类。  相似文献   

16.
赵卓熙 《自然杂志》2008,30(3):167-172
在科学界,过去的两个月看似平淡,然而仔细梳理后不难发现,就像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科学正在平淡中积蓄着能量。这段时间,科学家相继在生命科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从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快速测定个人基因组到与人类基因组计划具有同等重要意义的癌症研究计划的实施。与此同时.“凤凰”号探测器成功降落火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