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该文提出交通信号两级模糊控制的两种优化方法.首先,针对两级模糊控制器在低流量下考虑多维交通状态变量致使路口交通状态弱化,提出一种两级组合模糊控制器,其采用0-1组合思想,立足路口交通状态特征选取模糊控制器的交通状态变量的组合及结构.接着,针对模糊控制器参数经验设置及不具备学习能力,提出一种两级模糊在线优化控制器,其引入滑动时间窗思想,采用混合遗传算法在线同时优化模糊控制器隶属函数和控制规则的参数;最后,开发两级模糊在线优化控制的Paramics仿真平台,对两种模型进行效用评价;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分别从模糊控制器结构和参数优化的角度改进了两级模糊控制器的不足,控制效果符合交通管理者的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2.
高温多雨气候以及重载交通等环境下,沥青路面车辙和水害等早期病害一直是未得到很好解决的难题.在现有规范基础上借鉴Superpave技术成果,通过把混合料级配曲线设计成S型并尽量远离最大密度线,控制关键筛孔的通过率;通过马歇尔试件成型确定最佳配合比和测定VCAmin,然后采用CAVF法进行级配嵌挤检验.通过级配设计使沥青路面的密水性、均匀性和高温稳定性显著提高,施工的路面适合于高温多雨天气和重载交通下使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遗传算法的城域交叉路口两级模糊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级模糊控制能有效减少模糊规则数,易于提取模糊规则,适合于交通状况复杂的城域交叉路口的交通控制,但它存在难以由人工合理定义全部模糊隶属度函数的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面向城域单交叉路口的自适应两级模糊控制系统,并采用遗传算法对两级模糊控制器中模糊隶属度函数进行优化调整.该控制系统具有分级模糊控制的优点,同时可以让模糊隶属度的选取更为合理,使模糊隶属度函数在不同交通情况下自适应地变化,从而改善控制效果.对一个两相位孤立交叉口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法能有效降低通行车辆在交叉口的平均等待时间.  相似文献   

4.
基于交通冲突分析的交叉口机动车信号灯设置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不同流量条件下交叉口的交通冲突次数进行了理论计算、仿真和实地观测验证,提出了无控制交叉口设置机动车信号灯的理论分析方法.依据该理论,并采用实际交通观测中确定的交叉口临界交通冲突次数,给出了无控制交叉口设置机动车交通信号灯交通流量临界曲线,为合理设置交通信号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根据模糊控制理论,对城市单交叉路口的交通控制进行讨论.以路权相位的切换顺序和各路口的绿灯时间分配为控制对象,以实现车辆平均延误时间最小化的目的,提高了交通效率,同时兼顾公平,一定程度上使交通控制系统实现智能化.  相似文献   

6.
为从交通需求的角度探讨路网级配,利用方式分担与等级配置的耦合机理提出了一种基于出行效率的城市道路等级配置方法.从剖析城市道路的功能特性和分级思想出发,以各种交通方式作为城市道路的服务对象,定义并量化道路供给的服务优先权,采用各类型路段通行能力分析的方法计算出每种等级道路上交通方式的理想分担率;在确定服务优先权的基础上推导出各等级路网对各方式的容量,进而建立以出行总时耗最小为目标、以路网容量与交通需求相匹配为约束的级配优化模型.以潍坊市城市道路为例进行了模型验证,并提出级配建议.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解决好公路交通信号灯控制问题将是保障交通有序、安全、快速运行的重要环节.但现有的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都是单一的固定时序控制,不能够根据实际交通状况进行调节控制.利用罗克韦尔公司的MicroLogix 1500系列的可编程序控制器和传感器技术来实现对交通灯的智能信号控制,在交通灯控制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设计和软件实现.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高速公路出口匝道及衔接交叉口车辆排队导致交通拥堵倒灌至收费广场甚至高速公路主线的现象,文章结合目前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 ETC)车流量迅速增长的现状,提出在无法改善交通组织的前提下,基于经典的感应控制方法理论,引入对收费站通行的ETC车辆车速的控制,采用对城区高速公路收费站与衔接信号交叉口进行半感应控制的方法。以该方法借助微观交通仿真软件VISSIM对广州市北二环高速公路石湖收费站进行仿真实验,采用信号控制延误等参数评价服务水平。案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收费站及衔接交叉口的通行效率,使通行区域的平均排队长度减少42.3%,平均延误时间与停车次数下降约20%,服务水平由D级提高到C级。  相似文献   

9.
通过ArcGIS和地理集中系数、基尼系数、洛伦兹曲线等数理方法,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将2004、2007、2010和2012年4个时间段A级景区的数量进行对比,并将新增景区与交通干线、重要水系进行叠置,动态分析 A 级景区空间结构的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A 级旅游景区在空间分布类型上属于集群分布,空间结构上呈多核-边缘结构,等级规模上为纺锤型结构,空间上呈现非均衡的分布态势,时间上呈现沿交通干线和主要水系的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应用Twido PLC设计交通信号灯的自动控制.通过分析对交通信号灯的控制要求,对控制系统进行了软、硬件设计,并通过系统调试,达到交通信号灯自动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传统瓦斯排放方法所存在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瓦斯无超限自动排放方法,设计了一种基于变频调速技术的闭环型瓦斯排放系统,介绍了其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该系统以排放出的瓦斯体积分数为参量,通过PID算法来调节局部通风机转速,实现了掘进工作面瓦斯的安全排放,保障了煤矿井下的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网带窑分布式自控系统的设计与实施方法,并对自控系统的实时数据采集、实时决策和实时控制进行了较详细地讨论。  相似文献   

13.
基于GPS技术的铁路既有线中线测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改建线路襄渝线工程,采用GPS静态定位进行控制测量,并在此基础上研究采用GPS-RTK技术进行线路中线测量.实践表明,这种作业方法可以省掉许多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最大限度地减少外业工作量,从而使整个勘测工期达到最短.  相似文献   

14.
 设计了一种基于ZigBee网络的民族特需品保存展示环境监控系统.该系统以ZigBee无线网络为基础,对采集到的特需品所在环境信息进行实时传输和监控,当数据超标时,监控中心发出指令开启终端节点的风机,进行反向控制,并使用GSM发送报警短信.用户也可通过PC机、嵌入式手持终端及手机短信查看并控制整个网络里任意节点的状态.该系统具有稳定性高、成本低、应用范围广、可移植性强等特点,具有较强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以往对经济控制系统对偶问题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运用现代控制论中的能控性、能观性及其对偶原理,研究投入产出动态经济系统。由于在系统的输出方程中引入控制项,从而使相应的对偶模型的经济内涵更为深刻。如通过对偶模型,分析了由于价格波动所产生的价值型投资效果的变化和由此引起的对国民收入产出增量的影响,其结论比较符合现实经济生活。  相似文献   

16.
浅谈建筑工程在实施阶段的造价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工程造价控制贯穿于建设项目的全过程。从决策、设计、招投标及合同、施工、竣工验收等几个阶段探讨了建筑工程的造价控制。  相似文献   

17.
对一类MIMO最小相位系统,提出了一种适应鲁棒镇定的新策略,控制目的是通过一具固定结构的反馈控制器和一反馈增益自适应调节器而实现的,论文证明了,闭环的自适应控制系统的状态向量渐近趋于零,反馈增益趋近于某一常数。  相似文献   

18.
南海东部地区流花油藏为礁灰岩油藏,按其内部结构特点,包括基质、裂缝及溶孔三重介质。油井含水上升速度快,各项常规增产技术均无明显效果。该油田在“微粒环空充填技术”的基础上,在业内首次创造性提出并尝试了“微粒过饱和充填技术”,已实施的3口井均取得明显效果,在保证产能的同时,含水率比邻井低30%以上,且含水上升速度慢,预测该技术单井增油5× 104 m3。但由于礁灰岩油藏地质油藏条件的复杂性,该技术应用的作用机理多有争论。因此,综合裂缝特征、渗流力学、油藏工程、完井工艺、数值模拟等研究,进行了礁灰岩油藏“微粒过饱和充填技术”的作用机理研究,认为起到“控水、堵缝、储层改造”三重作用,早期以储层改造为主、一定程度起到堵缝作用,相对高压充填微颗粒对近井储层起到扩张微裂缝、沟通更多基质储层、增大波及范围,后期以控水为主。该研究将指导本油田对微粒过饱和充填的后续应用,以及对其它裂缝性礁灰岩油田或者底水砂岩油田的控水增产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利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工作面进行应力模拟,得出沿工作面法线方向应力分布规律,并进一步分析应力变化对煤层透气性系数的影响,为瓦斯治理及煤和瓦斯突出预测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根据机翼结构变形控制中主动控制的设计思想和形状记忆合金(SMA)弹簧的特性,设计了一种新型的SMA弹簧动作器,将其应用到机翼骨架结构中.利用ADAMS软件对机翼主动控制进行仿真,对驱动位置进行优化设计.仿真结果表明:该设计实现了机翼骨架结构的主动变形控制,减轻了结构的重量,为无人机的主动控制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