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该书采取史与论相结合的方式对东南亚文学发展状况进行研究。目前,国内对东南亚文学进行总体性研究的文学史专著尚未见到。在多数东南亚文学史著作中,东南亚文学所占比例很有限,有的按国别编排,有的只涉及个别国家的作家作品,难以反映东南亚文学史的全貌。已有的以专著形式呈现的  相似文献   

2.
明代中叶,随着文学复古运动的影响,学界纷纷对《史》、《汉》展开评点,有的着眼于笔法,有的注目于体例,有的考究于史实。吴崇节生当其世,抱着同情理解之态度来研究两汉历史,剖析汉史研究中之疑义,进而以儒家为指针评判汉代史实。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在关于文学艺术本质问题的探讨中,有不少同志从强调文学艺术的特殊性出发,提出文学是一个独立、自足、完整的世界,要真正科学地研究文学,就不能不专注文学,回复到文学自身。甚至有的同志还进一步提出;“不能脱离作为一种‘自为之物”的文学本身正确阐明文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4.
高考不写诗歌在于中语大纲的规定,中语大纲的规定来于当代文章分类理论的误导。文章应首先分为韵文和散文两类;韵文和散文既可写实,也可写虚;诗歌属于韵文,就其质料是否虚构来看,有的属于文章,有的属于文学,有的具有文章、文学的二重性;诗歌写作应当纳入中学写作训练的范围  相似文献   

5.
对联,是我国独有的文学奇葩。它常常以精当、凝练的语言概括政治家的政绩、评论文学家的成就以及其他名人的种种行为——有的言事,铺陈抒怀;有的讴歌,情蕴其中;有的追怀,感慨万千;有的凭吊,悲情荡漾;有的鞭挞,入木三分。其中富含大量的文学、史学、文化知识。高考就曾出过“指出对联中的人物是谁?”的试题,近年来虽未直接这样考查,但2004年已把对对联纳入语言表达试题的范畴,即  相似文献   

6.
诸多文学评论家及评论专著 ,对苏童的创作归属问题 ,有着不同的看法 ,有的认为属于“先锋小说”作家 ,有的则称之为“新写实小说”作家。这样的分歧 ,一方面反映了作家创作与批评界的类型研究之间存在着矛盾 ,另一方面也正体现了作家本身流动的创作轨迹  相似文献   

7.
语言文字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是一件难事.古今中外许多翻译家和理论家提出不少切合本国语言实际和阅读欣赏习惯的翻译理论及其方法,有的侧重于忠于原著,有的偏向于富于艺术性的"再创造",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本文从比较文学译介学的角度,探讨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之不可避免及其对于不同民族文学交流所起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先秦时代,文、史、哲都还处于混然一体茫然不可分开的状态之中,致使文学史界长期以来仅仅局限于把诸子散文作为文学色彩浓厚的说理艺术加以研究,呈现出研究诸子散文走不出说理文的特点及其文学成就的奇怪现象.同时,也很少出现对诸子散文的文学因素和文学价值进行专门系统论述的著作.先秦诸子政论散文中为何蕴含了丰富的文学因素?推究求源,先秦战国时期,礼坏乐崩,百家争鸣,处士横议,诸子论辨,可放言无惮,各家各派的文章或传道立说,或互相攻讦,或斥责君王.为了助说析理,使人信服.他们十分注意表达效果,这种注重表达效果就使得诸子文章注重了文采;其次,从文章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一时期的诸子散文承殷商、两周散文的质文递交,有的尚质,如韩墨,有的尚文,如孟庄.然而不论是文质并存还是尚质尚文,这一时期的诸子文章已由简括趋于详细,文辞由简约趋于丰赡,包涵了丰富的文学因素.这表现在形象、情感、气势,写作技巧、表现方法、语言艺术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古典文学和文学史研究领域中,有一个大家习以为常的事实:人们对秦代文学的研究实在是太简单了。专门论述这方面的文章几乎乌有;解放后出版的几种文学史专著,对此也多作简单的论述,有的还避而不谈。但是,倘若以必须涵盖民间文学的古代文学研究方法去认识,那么,以前一些古典文学与文学史的研究者只重文人文学的观点是不妥的。因为  相似文献   

10.
围绕文学创作与地理环境、地方文学与地方性知识、文学写作与深描等相互关系以及方言写作、写作视角等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东西认为,文学不能独立于文化之外,"地方性"是写作的胎记,"地方性"塑造了作家的特质,但"地方性"会随着作家的成长和视野的开阔慢慢地放大,有的写作是挣脱"地方性"的,是在寻找人类的共性。  相似文献   

11.
文学期刊全程介入文学生产与消费的全过程,有利于改变文学史是文学事业史的旧思路,提供了文学史是文学产业史的新思路;凸显了编辑在文学生产机制中的能动作用,有利于复原文学史发生现场原生态情景;给传统的文学体式研究注入了新的血液,不但颠覆了诗文正宗的文体格局,而且衍生出若干新的文体,提供了新颖的文学史景观.  相似文献   

12.
在传统共栅放大器结构基础上,基于0.18 μm CMOS工艺,提出一种带多重反馈环路技术的0.8~5.2 GHz宽带低噪声放大器(LNA). 该电路采用的负反馈结构在改善噪声系数和输入阻抗匹配的同时并不需要消耗额外的功耗;采用的双重正反馈结构增加了输入级MOS管跨导设计的灵活性,并可通过输出负载阻抗反过来控制输入阻抗匹配,使得提出的LNA在宽频率范围内实现功率增益、输入阻抗与噪声系数的同时优化. 后版图仿真结果显示,在0.8~5.2 GHz频段内,该宽带LNA的功率增益范围为12.0~14.5 dB,输入反射系数S11为-8.0~-17.6 dB,输出反射系数S22为-10.0~-32.4 dB,反向传输系数S12小于-45.6 dB,噪声系数NF为3.7~4.1 dB. 在3 GHz时的输入三阶交调点IIP3为-4.0 dBm. 芯片在1.5 V电源电压下,消耗的功率仅为9.0 mW,芯片总面积为0.7 mm×0.8 mm.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文学和文学翻译的定义以及文学翻译在晚清时期兴起情况的考察,并借用布迪厄的场域概念,论证文学翻译场在晚清已形成较为自治的场域.同时,也对文学翻译场的等级结构进行了简要描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既有的文学史观念把文学史实当作自明的、毋须验证的基础来对待.文学史料学和文学编年强化了这一观念。文学史实这个概念本身也使研究者认为文学史实是历史中存在的事实的集合。为了指出这种观念的根本局限.必须引入范式以转换视角。既有的文学史观念是在20世纪早期的文学史书写中形成了稳定的范式,文学史实也是此时锻造出来的概念,它恰好不是真的事实,而是在范式形成过程中塑造出来的理论观念。指出这一点,是为了引发对既有文学史范式的反思和重构。  相似文献   

15.
五代十国之际,文学创作衰微至极;惟"南唐"独以偏安小国而好文尚士,成为乱世作家向往和赴集的乐土.作为南唐文人的杰出代表,徐铉、徐锴兄弟执著地呼唤儒道的权威、把"风雅"、"六义"视为诗文创作的灵魂,然其创作则时有不合于"道"者.他们的诗歌创作将性情与学问并重,对晚唐五代以来的浅俗风气有所修正,其中展示的学人风采尤值得瞩目.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各种传媒手段不断地产生和不停地升级换代,加速了信息交流的速度.传媒批评是指利用现代传媒工具进行的一种大众化的文艺批评方式.我们应正确对待这种新生的文艺批评方式,协调好它与传统批评的关系,推进文艺批评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贺知章是唐代最有影响的文学家之一,他称赏李白为谪仙,又在官至三品年近80时自请出家为道士,草书也颇享盛名.但他在文学方面,除有几首较传诵的名篇,整体成就则较少为学者关注.笔者长期积累,就所得编为《新编贺知章集》,较清人所得有成倍的增加.据此而探讨他的文学活动和成就,获得许多新的认识.在诗歌方面,较多抒写其豪爽洒脱的个性和情怀,所作怀乡思旧、送别行旅及记述江南风物诸诗,也有很高造诣.其撰文墓志,已经出土八方,是近百年出土墓志撰文数量最多的作者,可知其平生写作之勤奋.这些墓志多写个性和事功特殊的人物,可以作为人物传记来阅读品味.  相似文献   

18.
漫谈古代文人的自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古代文人自号的文化现象进行了全面的考察,讨探了号的由来及其发展,详尽地分析了文人自号的方法及其类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文人自号的特点及其风格,并指出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9.
莲花的文学意象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莲花作为一种植物,自古以来一直深受文人喜爱,文学中莲花是爱情的象征,是美妙女子的比喻,是“君子”高洁的写照,是祥瑞的征兆,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除对题材的继承性之外,更主要的是莲花作为一个艺术形象有着永恒的艺术魅力,她集美艳、圣洁、多子等于一身,能引发不同时期不同文人的感受,也比较符合古人对于情感、人格等的追求。  相似文献   

20.
文学作品标题翻译中所遇到的问题,包括文学作品标题的特殊性,文学作品标题翻译的标准及方法,通过文学作品标题翻译的个案分析,得知在翻译中需要对主题仔细考证、慎重选词,做到准确,体现原作的艺术特色和译者的文学修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