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师生的交往活动是校园人群伦理关系的生成基础,是构成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主体间的交往关系具有道德理性的内涵,并受一定伦理规范的导引和约束。从伦理维度探讨对话教学的意义,旨在对多元主体的交往活动及其与个体发展的关系进行伦理思考、道义判断和价值确认。对话教学缺失伦理价值诉求,会阻断主体间的心理联系和回应路径,导致主体的非和谐发展和精神的片面性建构。对话教学彰显平等互惠的伦理价值,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德性。  相似文献   

2.
教学本质上是沟通和合作的活动。对话式教学就是教育教学活动本身。它具有开放性和启发性、互动性和共享性的特征;要求对话主体理解和反思。当今对话式教学暴露出不少问题:教师操纵对话过程;对话停留在表面,难以深入下去;教师对待教学文本的态度不良;教学对话的物理环境条件差。解决这些问题,应采取一定的策略措施。  相似文献   

3.
用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分析读者与文本的对话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用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分析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关系,指出读者与文本各自具有超视和外位性,应该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不同主体之间的一种开放的对话关系。用巴赫金对话理论分析作品本体论和接受论批评形态中关于读者与文本的关系,分析其优缺点,进而指出读者与文本之间是一种“动态对等”的对话关系。  相似文献   

4.
朱建卫 《奇闻怪事》2009,(10):29-3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作为阅读教学主体的学生,怎样在实施这种对话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对话,主动推进对话,当好对话的主体和主角,使这种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文本、师生与文本之间多向互动及多边对话成为可能?我以为就学生来讲,文本的解读是最不可忽视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在一个洋溢着对话氛围的开放的时代,马丁·布伯对话哲学无疑是大学开放德育范式的新视域。基于对话哲学视域,大学开放德育范式具有构建交互主体关系的"纽带"、探索生活世界奥秘的"桥梁"、揭示对话人生真谛的"航标"和重塑大学生精神家园的"钥匙"等价值意蕴。大学开放德育范式要实施从封闭走向开放、从独白走向对话、从知识化走向生活化和从知行不一走向知行统一的基本路径,与时俱进地推进大学德育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6.
武群堂 《科技信息》2011,(14):I0204-I0205
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过程。在中国师生关系发展史上,无论是"教师中心论"还是"学生中心论",均存在着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强调教师或者学生的"单主体"地位。20世纪西方教育哲学强调教师与学生主体地位的统一。建构对话式师生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在实践中,必须以主体间性理论为指导,在平等、理解与合作中建构对话式师生关系,通过对话达到教育主体之间以及个体与人类文化之间生命精神能量的转换,促进师生生命质量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7.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不是对象性的主客体关系,不是"你教我学"的知识授受关系,而是一种互为主体的意义关系,是一种交往互动的对话关系。英语课堂对话的过程是一种双向的、积极的生命交互运动过程。通过"对话"交流活动,读者才能悟得文章的真义,内化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从而达到促进学生主体的自我建构和生命成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对话理论认为,作者与读者的关系,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阅读行为意味着在人与人之间确立了一种对话和交流的关系。这种对话和交流是双向的、互动的,互为依存条件的,阅读成为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这一理论也可以用于课堂教学的教师提问,教师提问实际上是师生之间的对话,是双方的相互交流。  相似文献   

9.
汉语言在本质上是主体以知觉的形式对世界的表现,它反映了主体与世界的深刻的对话关系。  相似文献   

10.
张博 《科技信息》2009,(12):118-118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不是对象性的主客体关系,不是“你教我学”的知识授受关系,而是一种互为主体的意义关系,是一种交往互动的对话关系。英语课堂对话的过程是一种双向的、积极的生命交互运动过程。通过“对话”交流活动,读者才能悟得文章的真义,内化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从而达到促进学生主体的自我建构和生命成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为了对人机语言交互领域的主要工作进行归纳和总结,分析了口语对话系统的各个组成模块,包括主要研究内容和关键技术; 然后,针对其核心的对话管理技术进行了综述,通过详细分析并比较几类主要对话管理实现方法,力求在分析现有算法的同时勾勒出其技术的发展与演变过程; 最后,对对话管理领域的深入研究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12.
对话教学是对话的时代精神在教育领域的回应。对话教学的对话,不仅仅是言语的对话,更应是师生平等的、交互的、生成性的交流。其表征方式主要有“问答”式、“愤悱”式、“交际”式和“辩论”式。对话教学的展开要求树立新的教师观、学生观,建构“文本化”课程观,教师和学生的反思以及平等的师生关系也应当成为推进对话教学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3.
改编并不是简单的从文学到电影的形式转换,而是一次"对话".既是与已经成为"历史"的原作的"对话",也是与正在发展的"现实"的"对话";既是与原作者的"对话",也是与未来影片的潜在接受者的"对话".由于时代、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由于两种艺术形式、两种传播媒介的差异,也由于创作者(包括原作者和改编者)艺术个性、审美趣味、生活经历等等各方面的差异,原作者和改编者之间势必存在两套不同的语言表达系统.改编的过程也是在两者的矛盾冲撞中竭力寻求平衡的过程,是在裂隙间寻找符合现时社会文化所需要的语言表意符码的过程,这就是所谓的"对话".同时,由于文字语言思维与视听语言思维本身存在的差异,"对话"事实上也是两种艺术形式、两种传播媒介之间的碰撞.夏衍"建国17年"的改编实践在精神主旨和艺术形式两个层面上,成功地完成了与原作和原作者的"对话",既相对准确地传达出原作的精神主旨,又在剧作的角度创造性地完成了形式的转换--从小说到电影.更重要的是,夏衍的改编实践还完成了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对话",从电影创作方面为新的意识形态的确立提供了引人注目的"范本".  相似文献   

14.
技术创新主体的合理确定及其评价指标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国家创新系统的技术创新主体问题 ,不仅是个理论问题 ,同时也是个实践性很强的现实问题。本文从技术创新主体的概念出发并通过大量数据分析 ,结合我国实际 ,对国家创新体系中技术创新主体的合理选择和确定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赵静  路东平 《湖州师专学报》2011,(4):97-100,116
在对文学作品的翻译中,译者越来越注意到了翻译主题的多元性,也更加强调了在翻译的过程中,文本的意义只有在主体间交流和对话的基础上才会彰显出来。因此,翻译的过程就是翻译主体在交流对话的过程中形成结构化的翻译语境,并在翻译语境的结构特点的影响下,通过四个主要层面的填充和弥补,完成对"空白"和"未定点"的填充,从而成功完成对文学文本的翻译。  相似文献   

16.
对话教学是新课程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化学学科对话教学的课堂实践形式主要有:师生对话,昭示民主、平等,促进交流、沟通;生生对话,敞开、接纳、合作、探究;与文本对话,视界融合、超越、生成;自我对话,凝神关照、批判质疑、感悟思考、反思重建.  相似文献   

17.
作为20世纪重要的思想家之一的戴维·伯姆,在其著作《论对话》中详尽阐述了一系列极具价值的关于对话的思想。他从隐藏在对话背后深处的思维入手,着重分析了对话中思维的特性:分裂性思维和思维假定、共享思维和平实思维、悬置和思维的本体感受性、非预设目的及对话的无限性、以及“微文化”背景下的对话环境等五个层面,深刻揭示了对话的本质、意义及方法。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戴维·伯姆的对话思想给当前的对话教学带来了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8.
对话推荐技术旨在通过与用户的对话交互完成高质量的信息推荐.针对已有研究存在的对话目标预测准确性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对话模型引导的对话生成推荐(dialogue guided recommendation of dialogue generation, DGRDG)模型.首先,利用对话模型生成对话目标,通过经典的Seq2Seq模型融合输入的对话历史、用户画像以及知识信息来生成对话目标;其次,提出目标重规划策略(goal replan policy, GRP)来修正生成的对话目标,以提高对话目标预测的准确率.在DuRecDial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的结果表明,对话目标生成模块在引入目标重规划策略后,对话目标预测的准确率提高了3.93%;总体模型在BLEU,DISTINCT,F1以及人工评价指标上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对人的主体性的理解经历了从群体本位、个体本位到类本位的必然逻辑。相应地,人类的教育也会从群体教育、个体教育向类主体教育发展。在类主体教育视野下,教育不仅要关注个体主体的发展,而且还应该关注类主体的发展。因此,在类主体教育中,教育过程是对话和理解的过程,是生命提升的过程,也是一个以经验为生长点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利用短距离无线通信ZigBee技术实现了体温采集系统的设计.该系统通过刷卡操作触发体温采集节点工作,由读卡器读取人员身份标识卡信息,红外温度传感器采集人体温度.ZigBee设备通过ZigBee网络将人员体温数据传输至主节点,主节点数据处理软件对人员体温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并存储.管理监控人员通过管理软件管理系统和实时监控单位内人员的体温.该系统节点位置变换灵活、组网速度快、人员体温数据以无线传输方式汇集,可以快速、准确地完成体温采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