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针对“泛化的与本意的‘自组织’”一文中的一些观点进行商榷。对文章中关于哈肯自组织定义的思考进行评析。阐明了自组织是一个科学概念,不能与日常用语“自我组织”混为一谈。进一步分析了自组织与他组织之间的关系以及自组织过程的三种类型,肯定了组织的构建过程可以划分为自组织或他组织,并且这种分类并不改变自组织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2.
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组织问题实质上就是如何选择合理的组织模式和组织机制进行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并提高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效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科研体制的不断改革,我国的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发生了新的变化,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提出了新的要求。全面、客观地认识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将为新时期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建设和完善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泛化的与本意的“自组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组织是自组织理论的核心概念,它的本意是明确的,但当对这一概念进行解释、或与其他相关概念进行涵义比较时,却出现了概念的泛化。本文为此对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指出了自组织与组织、自我组织的根本区别,针对他组织概念的不当使用,明确了组织形成与发展的两个不同过程,最后对自组织的本意进行了针对性总结。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美国科学史上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产生重大影响的科学组织史密森学社的由来,它的第一任领导人约瑟夫·亨利(JosephHenry)为“增进人类知识,传播人类知识”。实现它的创始人詹姆斯·史密森的遗愿所做的卓越工作,以及史密森学社在美国早期的科学发展过程中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IPCC的主要职能是评估已有的科学知识,以为国际气候变化谈判提供权威的、可靠的科学证据。已有的研究文献中,学者多用认知共同体理论解释IPCC的政策影响,但做出的解释存在两个不足。借鉴边界组织理论,发现IPCC接受科学界和政策界的双重委托,能够有效地管理科学和政治间的不稳定边界。IPCC的职能是:第一,实现科学与政治的隔离,确保科学生产的稳定环境;第二,促进科学与政治的协调,生产可用的、可信的政策知识,特别是其不断完善处置不确定性问题的方法、工具,促进科学家和决策者之间的沟通,以完成知识整合。因此,边界组织理论为研究国际社会中科学和政治之间的交错复杂关系提供了一个有用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6.
自组织理论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平衡自组织理论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兴趣,它所提出的科学思想和哲学问题,极大地丰富了自然辩证法的研究。近年来,人们对非平衡自组织理论的一般哲学问题,做了比较深入的探索,但对其方法论问题则研究得较少,本文试图对非平衡自组织的方法做些初步研究,以引起讨论。  相似文献   

7.
现代系统科学的发展中,有许多学者和许多学科在自组织问题的纲领下工作,但是,目前在自组织的整个面貌,诸理论的相互关系方面尚有许多不清晰之处。本文根据现代自组织理论的成果,探索性地提出四种自组织的基本机制。作者认为,自组织运动是这四种机制综合作用的结果,并对它们在自组织整体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做了简单的探讨。这些讨论对清楚认识自组织纲领的全貌,对恰当理解诸种理论学科在整个纲领中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会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大科学项目作为科学研究活动的一种新的组织形态,近来逐渐增多,并成为许多国家科技战略和科技管理的焦点,特别是以多部门、多国家共同合作为特点的分布式大科学项目,正逐步成为未来大科学项目组织实施的主要组织形式。但由于分布式大科学项目涉及多个部门、其资金来源不尽相同、研究活动场所比较分散,因此,其管理和协调问题成为各国政府在实施大科学项目过程中普遍遇到的难题。人类基因组计划是第一个成功组织实施的分布式大科学项目,对其国家决策、组织管理和协调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无疑会对分布式大科学项目的组织与管理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9.
《中国基础科学》2008,10(2):21-21
中科院海洋所孙松研究员被任命为北太平洋海洋科学组织(PICES)生物海洋学委员会第23工作组(太平洋边缘海岸带和海水中磷虾的比较生态学研究工作组)主席。孙松研究员是首位在该国际组织下属工作组中担任主席的中国科学家。PICES是一个政府间科学组织,成立于1992年,现有成员国为加拿大、中国、日本、韩国、俄罗斯和美国。该组织成立的目的是促进和协调北太平洋及邻近海域,特别是北纬30°以北海域的海洋研究;提高对海洋环境、全球天气和气候变化、生物资源和生态系统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的科学了解;促进与以上相关的科学信息的收集和快速交换。  相似文献   

10.
本主要探讨了以联合国系统为代表的国际组织在科学国际化的潮流中,因为拥有着与科学同样的不分国界的优势,而成为新的时代在全局上引导和协调世界科技发展这个重任的承载,并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对世界科技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表现在:首先,作为全球协调中心的联合国系统可以站在全局的高度,利用政策的制订与实施对世界科技进行调控和评估,以把握科技发展方向,使之符合全人类的利益;其次,这有利于形成由国际组织在国际一级的面上引导和协调、由国家一级在线上管理和控制、由科技研究集体和个人一级在点上实施与开发,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科技发展立体交互网络;再次,促进学科的交叉与综合,为大科学的纵深发展创造条件;最后,提高人们对知识产权的认识,加强对科技成果的国际保护,以利于在全球化浪潮中实现知识价值与知识共享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民国时期国立编译馆及其科学名词审定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2~1949年间.国立编译馆负责当时的科学名词审定工作。它取得了较大成绩,编审(编订并组织专家审定)了一大批名词。同时,在名词编审中,它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2.
计算主义纲领关于生命现象或过程是可计算的主张,与关于生命现象的还原论是一脉相承的。生命科学与物理科学之问的还原性解释关系,要求解决两个层次的问题,即如何把生命科学中占核心地位的目的性陈述转换为因果性陈述和如何把生命科学的术语与物理科学的术语联系起来,而还原论在此遭遇着难以解决的“无限”问题和复杂性的困境。计算主义在还原性解释中的地位,由自组织理论在还原性解释中的地位所决定,而自组织理论在还原性解释中的地位,则由前者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克服还原论所遭遇的“无限”困境或复杂性困境所决定。  相似文献   

13.
本运用自组织观念、生物学分类演化成果和化人类学的研究成果,讨论了知识和科学起源过程中分类作为思维方式和方法的作用,提出通过分类与分类学发展研究科学起源的观点,通过生物学中分类和分类学的发展论证了分类和分类学与科学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4.
浑序组织——一种建立在复杂性基础上的新型组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的组织已越来越不能适应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复杂性组织正在应运而生。浑序组织是典型的复杂性组织。本文阐述了浑序组织及其观念诞生的背景。它的本质特征以及成熟浑序组织所要具备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自组织观念、生物学分类演化成果和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成果,讨论了知识和科学起源过程中分类作为思维方式和方法的作用,提出通过分类与分类学发展研究科学起源的观点,通过生物学中分类和分类学的发展论证了分类和分类学与科学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6.
组织缺损和器官功能缺失是人类健康所面临的主要危害之一,不仅是导致人类疾病和死亡的最主要原因,而且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负担。目前,我国皮肤、骨、角膜等移植材料来源少,无法满足巨大的组织器官重建需求。自体组织或器官移植增加创伤且供区有限,同种异体或异种组织器官移植存在免疫排斥反应和医学伦理学方面的障碍,人工替代材料也并不能完成人体组织的新陈代谢活动。组织工程是综合应用工程学和生命科学的基本原理,在体外预先构建一个有生物活性的种植体,修复组织缺损和替代组织、器官的一部分或全部功能,且手术并发症少、材料来源广泛、无免疫排斥及医学伦理等问题的困扰,为结构类组织缺损的修复和重要生命器官功能缺失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革命性的修复手段。  相似文献   

17.
欧洲与中国联合研究协调计划(CO-REACH)是一个欧洲科技政策与资助网络组织,旨在拓展与中国在自然科学、医学与生命科学、工程科学、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方面的研究。该网络组织意在为欧洲与中国的科技合作起到协调组织的作用。它的职责是加强对欧洲各国与中国相关的政策及研究资助计划的协调作用,并将合作纳入到其他欧洲多边合作计划中,其中包括欧盟委员会的有关计划和协议。  相似文献   

18.
学习型组织: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虽然许多单位已开始创建学习型组织,但是并未能正确理解它的历史必然性。作者认为。学习是组织核心竞争力的来源,创建学习型组织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知识经济、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创建学习型组织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人的本质和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组织可持续发展、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需要,既有内部动因,又有外部动因。  相似文献   

19.
试论科学知识生产的组织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考察了惠特利(Richard Whitley)的“科学场域”视角和沃恩(Diane Vaughan)的“组织特征”视角,指出作为中观层面的科学知识生产的组织学分析框架中应该整合两种类型的研究,并纳入更广泛的社会与境。  相似文献   

20.
时间观念对于管理理论和实践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我们如何看待时间关乎组织的现在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西方古代哲学崇尚超越时空的客观真理和永恒价值,大都倾向于否定时间的实在性,把人的活动和时间的进程相割裂。近代科学将时间量化、概念化、空间化,进而取消了体验意义上的时间。西方管理理论皆是符合这种逻辑的结果,因此都在强调节约时间,提高生产效率,但在实现人本主义、组织长期发展以及组织柔性整合等方面都遇到了一定的障碍。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时间观念则在现代组织管理中具有可供借鉴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