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据世界优秀110m栏运动员大赛的资料,剖析了对该项目进行评价的两种方法,即时空参数评价法和综合评价法进行剖析,制定出不同水平110m跨栏跑运动员定量性评价系数.110m跨栏跑合理的全程跑应为逐渐提高跑速、有意识控制跨过第一栏的时间、为以后发挥更快的速度和保持长时间稳定高速度直至终点的节奏打下基础.并提出了不同成绩运动员的全程跑控制模式.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影响湖南省体育高考800m跑运动成绩的因素进行分析,数据分析显示影响800m跑的主要因素是50m跑成绩,此外速度素质和心肺功能水平,腿部肌肉力量、肌肉弹性、爆发力等也是决定800m跑成绩的很重要因素.从运动员选材、800m训练方法、训练期的营养补充、考试时的战术和心理调节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有助于提高体育高考800m成绩的对策,为我们的体育高考训练提供参考依据,便于有的放矢地进行科学训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世界优秀男子400m跑运动员全程速度结构分析,说明创造优异运动成绩的运动员都具有最优阶段速度特点。依据相关分析,将400m全程速度结构划分为5个阶段,并揭示各个阶段速度最优控制与400m成绩的相关关系:第5阶段速度与400m成绩的相关性最高,该段速度最优控制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呼吸次数与100m跑的速度曲线关系着手,分析了100m全程速度曲线之单高峰速度曲线与双高峰速度曲线中呼吸运动的区别,总结出"呼气—吸气—憋气"呼吸运动的呼吸次数、呼吸位置、呼吸时机对100m全程速度曲线的影响.结果:(1)100m跑的过程中,呼吸运动的次数、位置、时机影响全程速度曲线的变化,速度节奏与主动、被动进行呼吸运动密切相关,为凸显整体效益,运动员的呼吸运动应因人而异;(2)100m跑过程中,力竭性的"憋气"加速过程才造成运动员在没有达到最快速度时速度有所下降;(3)训练中进行"憋气"训练,延长"憋气"的时间和氧气的利用率能够使100m跑过程中呼吸运动的次数、位置、时机更加合理、高效,符合100m全程速度曲线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针对第七届全运会女子100m栏比赛情况,对女子100m跨栏的全程速度曲线、分段速度、平均步长和步频、跨栏步长分配及栏间节奏等进行量化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运动员与奥运会100m栏选手全程速度变化有着共同的规律和水平差异.步长与步频的合理分配不仅是决定速度的主要原因,也是构成跨栏跑节奏的重要因素.提高栏间最高速度及保持速度的能力是获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比较法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当前800 m跑"以速度训练为核心"教学理念进行了再认识,提出了训练方法的新见解.认为:在800 m跑中贯彻"以速度训练为核心"的训练模式,充分发展运动员的速度耐力,显著提高其耐乳酸能力,是今后800 m跑训练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通过阐述了400m跑人体的能量来源、供能的过程以及对第6,7届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400m决赛选手全程和分段成绩进行分析,揭示当今世界男子400m跑速度节奏特征及发展趋势。研究认为:扩大无氧糖酵解、机体抗乳酸能力,尤其合理分配体力,匀速的节奏跑,是训练工作中应抓好的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对110m跨栏跑技术的研究资料进行综合性探讨分析.结果表明,平跑速度是决定跨栏跑速度的主要因素,而跨栏跑技术成为又一重要影响因素;最大栏间速度快,以高速跑完全程是世界跨栏跑全程跑技术的发展趋向;过栏时间短、摆动腿摆动快、起跨攻栏水平速度大、下栏距离小是现代跨栏步技术的特征;栏间步长比例合理、节奏稳定有利于跨栏跑技术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400 m跑各阶段速度分配的合理性,对15名田径专项运动员进行了针对性训练,对400 m跑的成绩与其各分段100 m速度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研究结果:(1)400 m跑4个阶段(4×100 m)跑时运动强度分别按最大强度的88%、92%、95%、100%训练,可以较快提高运动成绩;(2)训练水平不高的运动员,更适用于这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以体育教育专业男生为研究对象,实施以完整教学法为主的直道跨栏跑教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栏间跑节奏,使栏间跑与跨栏步结合密切,有利于速度的连续发挥,有利于学生全程用三步完成各栏问跑,并使起跨点、下栏着地点及栏间三步跑更趋于合理,有利于提高全程成绩.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世界优秀女子400m运动员全程分段时间参数的分析,确定了建立女子400m分段时间模式的意义与依据;建立女子400m跑分段时间模式量化标准;经过实际应用表明,对优化女子400m运动员分段时间的合理分配,促进全程速度节奏的改善,提供了科学、实用的比赛与训练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30名不同水平的体育系学生100m跑和不同段落重复跑后的血乳酸测定。发现不同水平受试者100m跑后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血乳酸堆积,且受试者的训练水平对血乳酸值有显著影响.不同段落重复跑后的血乳酸值在随跑距延长而逐渐升高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个急剧升高的阶段,因此。乳酸能系统在100m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胡水 《科技信息》2009,(3):214-214,255
百米短跑起跑后的加速跑技术是百米全程中尤为重要的技术,更重要的是加速跑技术的优劣对运动员的最大速度、维持最高速度的能力及速度耐力产生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实验的方法,利用单机定点定焦高速摄像对实验对象进行加速跑阶段技术的实验测试,试图通过加速跑阶段前凡步支撑阶段动作的髋、膝关节指标的分析,揭示百米加速跑阶段动作的运动学特征及其规律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不同水平的男子400m跑速度节奏变化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不同水平世界优秀男子400 m跑运动员的时间与速度参数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世界最优秀的男子400m运动员表现出,对O~200m分段时间和最快分段速度的控制能力更强,使后200m分段速度下降率更低,前后200m的时间差短,全程速度变化波动小,速度曲线相对平稳的技术特征.并指出,400 m跑最快分段速度即次极限速度是一个区间速度的概念.而非绝对值;在次极限速度的区间范围内,最快分段速度对于取得更好地成绩而言,并非越快越好.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800米跑的供能特点,发展趋势及兼项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800米跑的训练应提高速度训练比重之建议和几种速度训练的手段。对800米跑的教学、训练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世界优秀女子短跑运动员400m跑全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及EXCEL软件,对参加第7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400m跑决赛运动员的全程进行了分析.找出了训练的重点并提出了训练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国内外的文献资料和优秀运动员的运动训练实践进行调查分析,可以认为,如果说一般耐力是800 m跑的基础,那么,以高速度能力和速度耐力训练为手段,则成为今后800 m跑取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世界优秀100m、200m运动员速度、时间参数进行统计处理与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加速跑分段速度、分段最高速度、途中跑分段速度、终点跑分段速度与100m成绩呈高度显著性负相关,途中跑分段速度对200m成绩呈高度显著性负相关,终点跑分段速度与200m成绩呈显著性负相关,100m成绩与200m成绩呈高度显著性正相关,运动员和教练员只有掌握了两个项目同异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才能把握专项训练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为了了解800112途中跑技术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提高我国男子中跑训练的科学化水平,利用高速录像拍摄法、数理统计法、比较法等对我国男子大中小学生800m途中跑中50m和450m处的运动学特征分别进行了纵向和横向的比较。结果显示:男子大中小学生800m途中跑中,50m和450m处的步长指数都存在显著性差异,而步频指数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同时,在450m处的步长指数明显小于50m处的步长指数,且存在显著性差异。而支撑腿髓关节在前支撑阶段着地角度的显著性差异是造成男子大中小学生之间步长指数存在显著性差异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且随着年龄的增大,运动水平的提高,男子大中小学生髋关节的着地角度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对百米全程中加速跑、途中跑名称、距离与强度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百米全程技术一般分为起跑、起跑后加速跑、途中跑和终点跑四个部分,并对各部分的距离与强度作出界定。多年来,我国短跑界一直以这种理论来指导训练,然而,越来越多的资源和实践证明,对百米全程技术划分的各部分名称、距离与强度并不妥当。本文通过对百米全程技术特点的分析,阐述,对传统的加速跑与途中跑名称、距离与强度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