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本论述通过对建筑工程中常见混凝土裂缝,如荷载裂缝、塑性收缩裂缝、干燥收缩裂缝、碳化收缩裂缝、沉降收缩裂缝、温度裂缝等裂缝特征的描述,详尽地分析了各种裂缝形成的原因。针对荷载裂缝等各种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从材料、施工等方面提出了预防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川东宣汉地区飞仙关组裂缝特征及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全直径岩芯、薄片鉴定等资料,对宣汉地区飞仙关组裂缝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常规测井资料对该区井剖面裂缝发育情况及纵向裂缝可能的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川东地区地质特征,对研究区裂缝成因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飞仙关组中下段主要发育有垂直构造裂缝、水平裂缝、斜交裂缝及成岩期形成的裂缝;裂缝主要有构造裂缝与非构造裂缝两类,构造裂缝成因主要包括与断层构造有关的裂缝、与褶皱构造有关的裂缝及与弱变形构造区有关的裂缝,力学成因主要有剪切裂缝、扩张裂缝和拉张裂缝3种基本类型;非构造裂缝主要成因可分为成岩裂缝、溶蚀裂缝、收缩裂缝、表生裂缝。生产实践表明,任何一种裂缝在碳酸盐岩储集层中均是重要的储集空间及渗流通道。  相似文献   

3.
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是不可避免的,产生裂缝的原因很多,其裂缝的形式也是多样的,裂缝原因分析是评定裂缝危害性及对裂缝进行处理的依据,因此全面分析研究裂缝至关重要。文章通过对某高架桥连续箱梁裂缝现场检测调查资料,从裂缝形成的过程及裂缝的特征两方面分析裂缝的性质及成因,并提出裂缝的处理建议,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煤层井下水力压裂过程中,天然裂缝会对水压裂缝的扩展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建立水压压裂裂缝遇天然裂缝二维模型,采用理论分析结合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裂缝扩展规律及天然裂缝破坏机理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扩展中主裂缝与天然裂缝的相交角度、水平主应力差及天然裂缝的发育程度是影响扩展方向的主要因素.在低主应力差、低相交角的条件下,压裂裂缝趋于沿天然裂缝发生剪切破坏扩展;在高应力差和高相交角情况下,压裂裂缝易直接穿过天然裂缝扩展.当天然裂缝尺寸较长,压裂裂缝易沿天然裂缝扩展,而小尺寸的天然裂缝对裂缝扩展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页岩气储层水力裂缝转向扩展机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从页岩储层岩石断裂力学角度出发,推导三维空间中水力裂缝激活和转向控制方程,将转向扩展的水力裂缝视为不连续正应力条件下的连续延伸。分析控制裂缝转向扩展形态的关键因素和力学特征并进行实例计算。结果表明:从主裂缝扩展长度方向看,水平地应力差越大,裂缝转向后宽度越窄;压裂液排量和黏度越大,裂缝转向后剩余能量越大,裂缝宽度越大;水力裂缝和天然裂缝初始逼近角约为30°时最容易沿天然裂缝发生转向;水力裂缝发生转向后表观形态有较大变化,裂缝向偏离最大主应力方向扩展,造成裂缝宽度变窄;裂缝打开能量的过多耗散造成裂缝总体长度和体积变小;水力裂缝转向能扩展为2~3种裂缝模式的复合。  相似文献   

6.
基于电阻率的混凝土裂缝测量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四探针电阻率测量技术,依据试验测得的混凝土表观电阻率变化确定裂缝位置.在考虑到干燥环境、潮湿环境和输入电流方向对裂缝导电能力影响的前提下,采用数值模拟技术探讨了表观电阻率随裂缝深度的变化规律,并将实际裂缝简化为等效裂缝,进而提出裂缝等效电路和等效电阻的方法,研究了表观电阻率与裂缝密实度的关系.结果表明,依据电阻率测量方法可以准确地找出裂缝位置,裂缝深度和密实度与表观电阻率变化有较好的相关性;在干燥环境下,输入电流方向垂直于裂缝时表观电阻率随着裂缝深度或裂缝等效电阻率的增加而增大,输入电流方向平行于裂缝时表观电阻率随裂缝深度或裂缝等效电阻率的增加而减小;在潮湿环境下,输入电流方向垂直于裂缝时表观电阻率不随裂缝深度或裂缝等效电阻率的变化而改变,输入电流方向平行于裂缝时表观电阻率随裂缝深度或裂缝等效电阻率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7.
为深入研究体积压裂裂缝延伸时主裂缝与天然微裂缝间相互作用对裂缝缝网形成的影响机理,进而评价压后效果,采用弹性力学与断裂力学模型,运用边界元方法对体积压裂过程中的主裂缝对与之平行的天然微裂缝的诱导作用以及两裂缝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主裂缝在与天然微裂缝连通之前可诱导天然微裂缝开启并延伸,形成次生裂缝,次生裂缝对主裂缝的延伸有明显的反作用;主裂缝和天然微裂缝之间的相互作用随着两裂缝间距的增大而减弱。  相似文献   

8.
多裂缝储层水力裂缝扩展机理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大尺寸真三轴试验系统,对多裂缝储层水力裂缝与多裂缝干扰后影响水力裂缝走向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压力曲线特征。试验结果表明:水平主应力差和逼近角是决定水力裂缝走向的主要因素,高水平应力差和高逼近角有利于水力裂缝穿过多裂缝,水平主应力差越大,水力裂缝形态越平直;天然裂缝带发育程度和天然裂缝面摩擦系数也是影响裂缝走向的主要因素,天然多裂缝越发育,越易造成压裂液大量滤失进而产生多水力裂缝,摩擦系数越小,水力裂缝越易沿天然裂缝转向;天然多裂缝带的存在,会造成水力裂缝形态的非对称性;水力裂缝的扩展具有非稳态特性。  相似文献   

9.
结合工程实践,针对常见的混凝土裂缝,如收缩裂缝、温度裂缝、沉降裂缝、徐变裂缝、应力裂缝和施工裂缝等,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及其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基于拟稳态等效井径模型、裂缝内变质量线性流模型、水平井筒变质量流模型和完井表皮系数模型,根据势叠加与连续性原理,建立压裂水平井裂缝变质量流与油藏渗流的耦合模型,分析裂缝半长、裂缝宽度、裂缝渗透率对水平井筒和裂缝的入流速度及压力降分布、压裂水平井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裂缝半长、裂缝宽度、裂缝渗透率增大,水平井段入流速度、产量减小,压裂水平井和裂缝产量增大;裂缝宽度越宽、裂缝渗透率越大,裂缝入流速度越大,裂缝内压降损失越小;越靠近外侧的裂缝入流速度越快,裂缝内压力损失越大.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混凝土现浇板裂缝的具体特征,分析了混凝土现浇板裂缝产生的原因,对裂缝的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道路面层混凝土裂缝成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路面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路面混凝土裂缝的防治及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结合具体建设项目,分析了商品混凝土构件裂缝产生的原因,从设计、施工、原材料准备3方面详细介绍了混凝土构件裂缝的预控方法。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厂区道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控制混凝土裂缝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重点分析了混凝土非荷载裂缝产生的各种原因,从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利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开发合成纤维混凝土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控制混凝土非荷载裂缝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混凝土裂缝的预防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凝土的裂缝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而又难于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对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一些裂缝进行了探讨分析,并针对具体情况提出了一些预防、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浅析混凝土结构施工裂缝的成因及控制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混凝土裂缝是混凝土工程质量的通病。论述了混凝土工程中的常见裂缝,分析了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影响因素,提出了防治混凝土裂缝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对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常见裂缝进行了分类,并对裂缝产生的原因作了扼要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针对泵送混凝土进仓方式进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经常出现的裂缝问题,重点分析其产生原因,并阐述了防止裂缝产生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浅论混凝土桥梁裂缝主要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混凝土桥梁经常出现的裂缝,就裂缝的种类和各类裂缝产生的原因做了较深刻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