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极圈里知天命”,是我国知名的戏剧家、我的南极考察队友金乃千先生在我49岁生日于南极普里兹湾为我题诗中的一句。我以此作为文章的题目,一是倾诉我对献身南极事业队友的深切怀念,二是经过了南极科学考察之后,我逐渐认识了某些自然规律,并在认识自然规律的过程中逐渐认识自我,认识人与自然之关系。  相似文献   

2.
科技事件     
中国将建首个南极内陆科考站7月16日,国家海洋局宣布,中国首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即将开始建设,并启动南极内陆站的站名征集。该局新闻发言人李海清透露,经国务院批准,我国第三个南极考察站,也是我  相似文献   

3.
科技短讯     
我科考队率先登上南极冰盖之巅 北京时间1月18日3时16分,中国南极内陆冰盖昆仑科考队确认找到了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南纬80度22分00秒,东经77度21分11秒,海拔4093米。这是人类第一次登上这个最高点,是人类探索自然的又一壮举。 科学家将通过建立中山站至冰穹A的气候环境监测系统,全面完成国际横穿南极计划中由我国承担的考察任务。 目前,中国科考队在南极冰盖冰穹A最高点区域进行冰芯钻探,已获得近100米的浅冰芯,成为世界上迄今为止在南极冰盖最高点区域获取的惟一一支冰盖顶点冰芯。我国初步具备海啸预警能力 我国已经初步建立海啸预…  相似文献   

4.
<正>突遇风暴1984年11月,我国第一次派出科学考察队前往南极洲,任务是建立中国第一个南极科学站,并开展对南大洋的科学考察。这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科学技术领域的一件大事。我当时有幸参加这次远征南极的壮举。在南美洲最南端的火地岛。我与中国南极考察队的大队人马会合,然后乘科学考察船"向阳红10号"驶向南极洲,开始了我一生最遥远的航行。  相似文献   

5.
《少儿科技》2008,(3):42-42
不久前,我国第24次南极科考内陆冰盖考察队的天文学家正按照计划开展天文台址的考察,并安装调试我国首架南极望远镜阵CSTAR。CSTAR是我国首台南极天文设备,由4台14.5厘米口径的大视场望远  相似文献   

6.
由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与天津自然博物馆联合主办的《南极向你招手——南极考察展览》今年春天在天津展出,这是我国规模最大的有关南极方面的展览."南极向你招手",是敬爱的陈云同志在1985年初为一本画  相似文献   

7.
我国编制的1:500万南极地质图最近在北京通过了专家初审。1:500万南极地质图的编制是由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立项的,得到了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地质行业基金资助。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和地矿部地质研究所承担了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后40年的南极科学考察,特别是近十几年来的国际南极联合研究行动,极大地丰富了人类对南极的了解。在我国第19次南极科学考察胜利完成之际,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名誉主任陈立奇研究员  相似文献   

9.
黔人南极行     
正2014年2月8日,我国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南极泰山站正式建成,中国第30次南极科考的一大重要任务圆满完成,我国极地考察史上又添新的里程碑。让我们跟随"贵州籍南极科考第一人"谢晓尧教授的脚步,踏上科考之旅,一同去探索南极的美丽与神秘,去展望南极科考带给我们的美好期许。(本期"科学视点"得到了谢晓尧教授的大力支持,在此谨致谢意!)  相似文献   

10.
科学家们竟然要在南极选一块冰给望远镜做房子!什么?还有我没听说过的望远镜!听说过冷冻人体可以推迟疾病治疗的,没听说过还有冷冻望远镜的呀!而且这个望远镜可真不小,占冰几千平方千米;而且,这个望远镜可真不同,非要潜到2000多米的南极冰层下;而且……9月的阳光依然火热而毒辣,南极倒是个不错的避暑之地。来个凌波微步,我要到南极亲眼看看那个望远镜怪胎在出什么怪招!  相似文献   

11.
《奇闻怪事》2012,(3):64
1我国南极考察格罗夫山队曾采集到9000多块陨石。为什么有大量陨石在南极被集中发现?是不是坠落到南极的陨石比其他地区多呢?其实世界各地陨石出现的可能性大致相同,不过坠落到南极的陨石更容易保存下来,并且较容易被发现和收集。寒冷洁净的南极就像一个天然冰库,坠落到南极冰盖上的陨石常会深深钻入冰内,犹如进入  相似文献   

12.
正作为中国第30次南极科考队中年龄最大、我国开展极地考察30年来的首位贵州籍科考队员,在近5 0天的科考之旅中,贵州师范大学副校长谢晓尧教授将带给我们哪些关于南极的故事呢?身穿中国红,出发2013年12月12日上午11点,登上由贵阳飞往北京的CZ6187航班——这,是我参加中国第30次南极科考项目的起点。连续一周的行囊准备,心情变得不是出征前的兴奋,而是担扰极地诸多未知因素的忐忑。  相似文献   

13.
1985年2月20日,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在冰雪荒原的南极洲建成了中国第一个南极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南极洲的上空高高飘扬。20年前的1984年11月20日,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一行共591人,乘坐“向阳红10号”船和海军“J121”船,从上海起航远征南极,建设中国南极长城站,以改变和结束因我国没有南极考察站,在南极国际会议上没有表决权的历史。1983年6月,我国就加入了《南极条约》,是缔约国,但是因为没有建立考察站,因此只能承担《南极条约》的义务;只有在南极建立了考察站的国家,才能成为《南极条约》的协商国享受条约上…  相似文献   

14.
在简述国际南极数据目录系统(ADDS)的基础上,从ADDS建设和真实数据库系统建设两方面概括总结了国际上南极地区科学数据库系统研究的重要进展,并对我国在有关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情况做了介绍,提出了南极地区科学数据库系统未来发展方向和我国应该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正>对于这个话题,我有三个最重要的感想。第一,中国可能是惟一没有明确的南极战略和南极利益的大国。第二,国外学者在分析各国南极利益的时候发现,谁在南极有什么利益并没有一个标准,所以就呈现一种比较武断的方式,他们认为什么是利益就是利益,但是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限定条件。第三,每当说到中国的南极利益时,人们总是说中国是为了南极的矿产资源才去南极,就是说,把南  相似文献   

16.
从1984年开始,我国对南极已经考察了15次,最近我国考察队又到了南极最高区域DOM—A区域,这到底有何重大意义?许多读者不了解。为此,笔者扼要地叙述一下阿蒙森等人考察南极的苦难经历以及南极洲丰富的自然资源、国际上对南极洲的争夺战。  相似文献   

17.
提起南极,人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企鹅”。这些憨态可人的南极主人总是身穿笔挺的燕尾服接待来访的客人。在冰天雪地的南极,我们的企鹅朋友有着怎样的生活呢?我国国家海洋局的科学家曾在南极研究过企鹅的行为,总结出企鹅在生活中常用的肢体语言。  相似文献   

18.
《信息化建设》2014,(2):60-60
2014年1月3日,遥远的南极成功拨出第一个天翼移动电话。自此,我国结束了在南极没有移动通信运营的历史,中国电信成为首家在南极开通移动通信服务的运营商。  相似文献   

19.
利用南极地区夏季Landsat 8卫星短波红外影像获取近年世界各国南极内陆考察车辙印、机场跑道、中转站等考察足迹信息.一方面,深入分析我国南极考察内陆考察路线特征,并通过相邻3个年度南极考察内陆考察轨迹对比了解考察轨迹的变化特点;另一方面,对比分析世界各国内陆考察起止点、中转站和路线轨迹差异,并结合南极冰上、冰下地形数据,冰雪积累率和冰流速等辅助数据,探索各国南极考察路线特征,通过对各国南极内陆考察活动和路线断面特征的对比分析,了解世界各国的极地考察水平.  相似文献   

20.
正"在第32次南极科考中,"全地虎"能否经受住南极恶劣自然条件的挑战,向人们彰显它作为"南极之王"的王者风范?"北京时间2015年12月4日,中国南极科考船"雪龙号"在经过近1个月的长途跋涉后,抵达南极圈,正式启动了对南极的第32次科考。与此前31次科考不同的是,此次随同"雪龙号"以及277名科考队员一起踏上南极的,还有一款"秘密武器"——贵州产我国首款自主研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