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一种简单的姐妹染色单体区分染色方法,种子采用滤纸法发芽,接着BrdU标记DNA,秧苗经低温处理后固定,切取根端分生区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混合液中酶解,然后低渗,帛细胞悬液,取冰冻片滴片并迅即火焰干燥,染色体标本室温下在EDTA—Giemsa混合液中染色,水冲洗后获得了清晰的分染效果,应用植物材料具有简便、经济、快速等优点,直接分染为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最简便的分染技术。  相似文献   

2.
甲苯二异氰酸酯对小鼠遗传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考察受试物甲苯二异氰酸酯(TDI)是否具有遗传毒性.通过小鼠染色体畸变实验,和姐妹染色单体交换实验进行检测.在给予甲苯二异氰酸酯1/16LC50和1/8LC50剂量的染毒组对染色体畸变率和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率无显著性影响(P>0 05),而1/4LC50以及1/2LC50剂量的染毒组对染色体畸变率和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率有非常显著的影响(P<0 01),结果显示,甲苯二异氰酸酯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一例长期供血者进行两次外周血培养作姐妹染色单体交换频率则定,通过对400个细胞分裂相测定,受试者与对照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长期献血对遗传物质(DNA或染色体)不会造成影响(损伤)。  相似文献   

4.
<正> 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的成熟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一方面完成了染色体数目减半(在整个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另一方面同源染色体的特殊行为: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自由组合,是三个遗传基本规律的细胞学基础。  相似文献   

5.
由一条染色体变成两条染色体的过程称为染色体的复制.减数第一次分裂(简称减1)的间期只存在DNA的复制以及随后的染色单体的复制,不存在染色体的复制.减数第二次分裂(简称减2)的中期,随着一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发生分裂完成染色体的复制,由一条染色体变成两条染色体.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洋葱的姐妹染色单体的分染方法作了改进。洋葱鳞茎在100ug/ml BrdU溶液中连续培养2个细胞周期。秋水仙素前处理,卡诺氏液固定,酶解压片、冰冻揭片、空气干燥2—7天。切片在2×SSC溶液中65℃温育60分钟,同时用6W×2UV线灯照射,灯距标本4—5cm,水洗后Giemsa染色15分钟,可获得反差明显的分染效果。 洋葱的培养温度在23℃以下,BrdU容易掺入。BrdU替代Thymine后,对染色体的结构产生影响,使螺旋化程度降低。掺入的难易与基因型有关,因此筛选易掺入材料,对环境检测有其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在肿瘤细胞中、一些药物、致畸物引起的突变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率的变化.方法:查阅近几年来有关文献资料,了解SCE率改变情况.结果:肿瘤细胞及突变细胞中SCE率与正常组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姐妹染色单体交换作为一种简便而又敏感的遗传学指标,可以快速筛选致突变物、致癌物,在毒理、临床、环境诱变和肿瘤研究等领域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吖啶橙(Acridine orange)荧光染色法进行了遗传毒理的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实验内容包括:(1)中国仓鼠体外培养细胞的姐妹染色单体交换试验;(2)中国仓鼠活体中姐妹染色单体交换试验;(3)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4)孕鼠骨髓与胎鼠肝血微核试验。与Giemsa染色法相比,吖啶橙荧光染色法有染色特异性强、色泽鲜艳、重复性强、实验结果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基因重组实质上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二是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基因互换。  相似文献   

10.
染色体经DNA特异染色后,观察到其最高层次结构是螺旋的,而次级结构存在着放射环结构,即由直径为25~30nm的DNA纤丝放射状折叠排列成约250nm左右的染色单体丝;染色单体丝进一步螺旋形成中期染色体结构。这些观察结果和染色体的螺旋与放射环共存模型非常相似。这个模型应更接近于洋葱染色体真实结构。  相似文献   

11.
新概念词典     
《科技潮》2002,(1)
含特定遗传信息的核酸序列,是遗传物质的最小功能单位。除某些病毒的基因由核糖核酸构成,并在染色体上作线状排列。基因一词通常指染色体基因。在真核生物中,由于染色体都在细胞核内,所以又称为核基因。位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等细胞中的基因则称为染色体外基因。这是DNA的其中部分,主宰  相似文献   

12.
高中生物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内容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课堂上引导学生反思升华,彻底掌握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中二倍体生物染色体、同源染色体、核DNA、染色单体、每条染色体中DNA数以及染色体组数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3.
细菌中除了一个环形裸露的染色体DNA分子外,还有一些染色体外环形DNA分子称为质粒,F质粒是最早发现的一种细菌质粒。它是一种分子量不超过1×10~8道尔顿的染色体外的环状DNA分子,它具有三个基本特征:①可以自主复制,②可与染色体整合(Hfr形成),③感染。它是一种自体繁殖的“向量”(单向转移),在细菌中决定某些性状,最主要的是致育性。它在细菌遗传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简要地阐述了F质粒的发现、结构、转  相似文献   

14.
稀土应用的日益增长将会对生物的遗传产生深远的影响.生物的遗传离不开DNA的复制,由于染色体DNA非常巨大和复杂,难以直接研究稀土离子对其复制的影响.以细菌染色体之外的遗传因子——质粒为对象,研究La^3 对质粒DNA复制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La^3 存在下,质粒在宿主细胞中复制的速度不同;由于质粒复制与染色体DNA复制使用相同的酶系,因而可初步推断不同浓度的La^3 对染色体DNA的复制速度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染色质作为真核生物遗传信息的载体,其基本结构与功能单位是核小体.细胞核内与DNA相关的生理反应如DNA复制,需要核小体的去组装以利于各类细胞因子与DNA结合,再进行核小体的重新组装以重建有功能的染色质结构,这些过程需要组蛋白分子伴侣的介导.目前的研究结果显示,组蛋白分子伴侣对于染色质结构稳定和基因表达调控非常重要.文中对植物组蛋白分子伴侣的研究进展,及其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运用染色体显带技术对人膀胱癌细胞系BIU—87进行了细胞遗传学研究.结果表明,该细胞系干系染色体众数为90,94条,分别为亚四倍体和超四倍体,存在很多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可见较多多倍体,核内复制和C—后期核型.结构异常包括双着丝粒染色体,环状染色体,染色单体裂隙等.研究结果确定了该细胞系的11个标记染色体,涉及的主要断裂点有1p11,1p32,3p11,6q21,7q31,9p13,9p21,11q11,11q13及17p11,并对这些断裂点在肿瘤发生中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广西科学》2006,13(2):120-120
日前,俄罗斯科学院基因研究所科研人员找到了DNA分子中最脆弱的位置,这些位置在细胞核中与核质相连,正是由于这些位置的存在才导致基因变异和染色体位错这样的后果。有关专家指出,该基础研究成果对人体基因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用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和染色体畸变分析的方法,检测不同浓度的3种昆虫病毒(BpNPV、DtGV、DpCPV)对人类体细胞的致突变作用,以细胞遗传学方法来评价3种昆虫病毒的“潜在性危害”。结果表明,3种昆虫病毒对人类体细胞不具有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脐血为材料,用不同剂量的离子型(211)At处理。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每毫升培养物的~(211)At剂量从0.25μCi逐级增至4μCi,发生染色体畸变的细胞数相应地从11.7%递增到100%.平均每个细胞的染色体断裂数,从0.25μCi时的0.16个递增至5μCi时的17.14个,在各种染色体结构畸变类型中,断片与单体断裂对~(211)At最敏感,环及双着丝粒体变化不显著。对照组及处理组的SCE值没有显著差异。说明~(211)At对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的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20.
维持姐妹染色单体的黏着是保证染色体正确附着在纺锤体上,从而实现正确分离的关键。黏连蛋白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对染色体结构和染色体分离具有重要作用。在迄今为止发现的四种减数分裂型黏连蛋白亚基RAD 21L、REC8、SMC1β和STAG3中,RAD 21L是具有配对同源染色体的主导蛋白质,在减数分裂前细线期同源染色体配对的启动过程中起着中心作用。为揭示SMC1β和STAG3在减数分裂期染色体运动中的作用起始点,观察了异位表达蛋白在体细胞中对染色体运动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未转染)细胞相比,异位表达的GFP标记SMC1β或STAG3对两个FISH荧光信号之间的距离没有显著影响,这两个FISH荧光信号代表核内一对X染色体或一对11染色体。研究结果表明:至少在减数分裂期同源染色体配对过程开始之前,SMC1β或STAG3都不履行各自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