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ASON中的链路故障恢复过程即选择路由并分配波长的过程,采用一种改进的均衡路由算法(ERA)以实现负载均衡;分配波长过程中由于波长连续性的限制,不具备波长转换能力的网络中很容易造成阻塞,提出一种波长预留冲突避免算法(WRCA),通过在基于流量工程的资源预留协议中加入冲突检测对象(CDO),并根据CD标志位不同的取值,由目的端选取不同的波长分配策略,减少由于波长预留冲突造成的阻塞.仿真实验对采用了ERA的4种波长分配算法进行了比较,数据结果显示,应用了冲突检测机制的首次适配法(FF)和随机适配法(RD)与传统的FF和RD相比,能够有效降低全网的阻塞率.  相似文献   

2.
在基于多生成树协议的城域以太网快速故障恢复机制中,为了表示单链路故障情况下网络延时的变化,该文提出了单链路故障下平均延时的概念,并且在修改现有单链路故障恢复树构建算法的基础上,提出利用分布式切换减小单链路故障下平均延时。分布式切换的基本思想是,发生故障后,各节点尽可能多地使用平均延时较小的蓝树上的路径和根节点相连,而不是将到根节点的整条路径完全切换到没有延时保证的红树上。仿真结果表明,分布式切换能够明显减小单链路故障下平均延时。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了多跳无线自组织网络的特征并和相关的工作进行了比较,鉴于自组织网络的高度动态拓扑且缺少固定架构,提出了一个新的时间度定义·通过分析两个相邻节点的链路关系,建立了基于两个相邻节点的链路寿命的网络模型·为了产生每个链路的代价以获得更稳定的链路,调查了预测技术的使用·提出了一个基于运动预测机制的分布式成簇策略·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稳定性优于最高连通度成簇算法HD和最低标识符成簇算法LCC·  相似文献   

4.
基于网络编码的多源多核点光组播路由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现有多源组播网络编码路由方法的链路代价、波长消耗等性能受目的节点数目变化影响过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网络编码的多核组播路由算法。该算法通过选取多个核点构造编码子图,并将为目的节点选择的核心节点设为解码节点,以减小目的节点数量对编码子图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目的节点较多的多源网络中,该算法能有效地减少网络总链路代价和波长资源消耗。  相似文献   

5.
将无线OFDMA Ad-hoc网络的最优调度建模为条件受限的联合层资源分配优化模型,基于该模型,该文提出了一个基于启发探索机制的分布式调度算法(DSA).该算法根据局部子载波信道状态为每一个链路选择子载波,采用随机概率选择机制来保证链路子载波选择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文提出的DSA算法能够取得更好的有效性,通过改变DSA算法的链路子载波选择概率阈值,总体的公平性能够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6.
针对分布式数据共享及计算中的隐私保护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大规模分布式环境的隐私保护计算模型(PPCMLS),该模型的核心为隐私安全模块,其将计算划分为本地计算和全局计算.通过综合运用同态加密、安全点积协议、数据随机扰乱算法等多种安全技术,在实现了多个节点在一个互不信任的分布式环境下合作计算的同时,任何节点无法获取其他节点的隐私信息及敏感中间计算结果.据此,又给出了基于该模型的分布式隐私保护方差计算、分布式隐私保护数据聚类算法.安全及动态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及其应用算法既可保证隐私数据的安全性,又避免了繁琐的一对多的交互加密过程,并在节点变化时,恢复计算仅涉及到变化的节点和构成隐私安全模块的3个节点,从而满足了大规模分布式环境所要求的高效性和良好的动态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VANET(Vehicular Ad-hoc Networks)中多信道环境下基于合作机制的路由选择问题.提出将发送时延和链路冲突数作为路由判据的主要参数的思路,设计了一种新的路由判据MCCM(Multi-Channel Contention-aware Cooperative Metirc),该判据综合考虑了路径内干扰和路径间干扰并反映出多信道环境对路由的影响.将MCCM路由判据应用到路由选择中,据此设计的路由算法能更好地适应VANET中的虚拟节点和虚拟链路,进而设计了一种全新的分布式路由选择协议MCCR(Multi-Channel Contention-awareCooperative Routing).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在节点稠密、网络负载大时,MCCR路由算法能有效提高网络性能.  相似文献   

8.
针对实时业务在光网络上的低时延和生存性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延约束的光网络共享通路保护机制.考虑到低时延要求,该机制将节点的负载和波长转换情况作为处理时延的影响因素,将链路的长度作为传播时延的影响因素,为实时业务请求设计了工作路由算法,并基于波长转换对时延的影响设计了相应的波长分配方案以减少波长转换次数.在生存性方面,基于共享通路保护机制和低时延要求设计了保护路由算法及相应的波长分配方案.仿真表明,该机制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针对在节点间进行数据传输、备份等操作时,不同节点间链路带宽将限制分布式存储系统的性能的问题,借鉴软件定义网络及云存储技术的基本思想,通过对控制流与数据流的分离,提出了一种基于链路带宽的分布式存储系统框架及动态负载均衡技术.所提出框架中,在分布式数据节点之外引入一个中心控制节点,该节点掌握全局网络视图,全局网络视图中既包括数据存储表记录存储数据的分布,又包括当前链路带宽情况.在用户读取数据时,根据数据存储表确定需要的数据存放于哪些数据存储节点,指派相应的数据存储节点根据路由表发送数据包,并实时监测网络中的链路带宽负载情况,及时调整数据的传输路径.仿真验证所提架构和算法可以有效解决海量数据在不同位置的分配调度,以及缩短用户对大量数据提取的响应时间及提升存储速率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针对已有的Ad Hoc网络中路由修复算法未考虑节点状态的不确定性、以单一节点作为路由查找目的地、恢复效率低等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链路故障的路由修复机制.该机制不是简单地认为移动节点自始至终都处于工作状态,而是每个修复节点将下游节点的状态变化所导致的路由失效作为选择路由修复策略的依据.根据状态变化分析了链路断开的原因,包括节点间相对移动、节点故障和节点关闭,从而选择不同的节点作为RREQ消息的目的节点.修复节点采用多目的地址的RREQ消息进行广播.通过数学分析和仿真表明,在不同的节点故障情况下,所提机制的平均路由建立时间可降低13%左右,平均控制开销可减小18%,这显示出机制具有更好的适应实际网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具体的公路交通图,采用图的节点压缩法和分块技术,实现了货运调度系统中一个求交通图上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距离的优化算法。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网络的生存性,提出一种适用于大规模多域光网络的跨域段保护机制。该机制改进现有“按域分段,域内保护”的段保护方案,将保护通道跨接在受保护域的前后邻域的边界节点上,使得工作通道中相邻的段之间互相重叠,从而实现对域边界节点和域间链路的完全保护,克服了现有方案中要求网络相邻域之间共享边界节点的限制。分析这种新机制的信令过程以及相关性能参数,通过仿真计算与一般的通道保护机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跨域段保护机制具有更快的保护倒换速度和较好的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韧性电力系统旨在应对电力系统的极端事件,高效的故障恢复是提高配电网韧性的重要手段。为了提升配电网的韧性,提出了基于载荷均衡的分布式故障恢复方法。首先,相邻馈线终端单元根据故障恢复区负荷、相邻馈线容量及负载率,计算各相邻馈线完成故障恢复后的负载率期望值。然后,各相邻馈线终端单元均以该期望值为目标,分别完成各自的故障恢复路径。最后,根据各相邻馈线的故障恢复路径形成故障恢复区的故障恢复方案。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保证各馈线载荷均衡的前提下可以有效而快速地实现故障恢复。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在多协议标记交换网络中,多个保护通道同时保护一条具有QoS约束的工作通道的故障恢复策略--多保护通道恢复(MRPR)策略.在MRPR中,当一条工作通道被成功建立时,同时为其建立M条保护通道.但此时保护资源并不预留,在故障发生后,根据预先确定的M条保护通道当时的资源利用情况来确定M条保护通道各自承担的保护业务比例,从而实现对工作通道上的业务的恢复.仿真结果表明,与普通通道恢复策略相比,MRPR极大地提高了网络的平均故障恢复性能.  相似文献   

15.
基于密钥池的簇状传感器网络动态密钥分配协议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为了解决簇状传感器网络中的密钥分配问题,在分析传感器网络的基本密钥预分配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密钥池的簇状网络动态密钥分配协议.在保证网络连通率相同的情况下,该协议与基本机制最大的区别在于,网络节点能逐层从基站随机选取不同大小的密钥环.动态分配协议经过初始化、密钥建立和路径密钥建立3个阶段,使整个传感器网络形成一个由安全链路构成的连通图,而簇内同层节点以及相邻层间节点可以通过安全链路进行通信,协同完成应用任务.通过分析和实验证明,所提协议可有效节省存储空间达50%以上,并能显著提高网络抵御攻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针对波分复用(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WDM)光网络中双链路失效的抗毁需求,研究并提出一种恢复时间敏感的混合通路保护算法.该算法通过引入业务连接的恢复时间约束,利用专用保护业务切换时间快而共享保护资源利用率高的特点,采用专用通路保护(dedicated path protection,DPP)与共享通路保护(shared path protection,SPP)相结合的方式,解决业务切换时间与网络资源利用率之间的矛盾,根据服务等级协定(service level agreement,SLA),在网络资源较少的情况下,优先保证高等级业务的保护资源分配,从而为不同等级业务提供灵活的区分业务恢复度的资源配置方案.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DPP和SPP相比,恢复时间敏感的混合通路保护算法在满足业务恢复时间门限的前提下,能够在平均恢复时间、网络资源利用率以及业务连接恢复度性能上获得较好地折中.  相似文献   

17.
智能光网络被认为是下一代高速广域骨干网的最具竞争力的候选方案,代表了下一代光网络的发展方向。路由选择和波长分配(RWA)是智能光网络中的一个关键技术,它是指网络某对节点间有光路建立请求时,如何寻找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路由并在路由上分配波长。优化光通道的选路和波长分配(RWA)是网络设计的核心问题,其主要任务是寻找一条合适的光路并为之合理地分配波长,使有限的资源充分发挥作用,以提供尽可能大的通信容量。  相似文献   

18.
为满足在网络生存性要求的同时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提出一种区分服务路径保护算法。在基于GMPLS(Generalized Mu lti-Protocol Label Sw itch ing)的DWDM(Dense W avelength D ivision Mu ltip lexing)网络中,当网络节点不具备波长变换能力且只配备有限对光收发器时,该算法针对网络中的高可靠性业务、中等可靠性业务及可抢占式业务对可靠性的不同要求,为其选择不同的保护方案。仿真结果表明:在3种类型业务等概率出现的情况下,可抢占式业务的平均阻塞率增加幅度最小,使带宽碎片造成的资源浪费减少了50%;高可靠性业务的共享程度比,随着连接请求的增加而降低;当网络达到动态平衡时,网络中各链路的总保护通路带宽与总工作通路带宽之比,在0.8~1之间;可抢占式业务所占带宽中属于保护通路的带宽与可抢占式业务所占带宽之比,随着网络负载的增大而增加缓慢。因此该算法在保证业务服务质量要求的同时达到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平衡网络负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针对基于异质信息网络推荐中的有效信息提取与利用,提出了一种基于异质网络嵌入的学术论文推荐方法。使用由元路径引导的随机游走策略生成节点序列;对于每个元路径,通过最大化序列中相邻节点的共现概率来学习节点的唯一嵌入表示;设计了不同的融合函数,将节点在多个不同元路径的低维表示融合为异质信息网络的嵌入,并且引入注意力机制应用于推荐系统。该方法解决了大多数基于异质信息网络的推荐方法因依赖于基于路径的相似性而无法完全挖掘用户和项目潜在结构特征的问题,在DBLP数据集中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并在RMSE指标中取得超过传统模型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