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马郑萍 《甘肃科技》2004,20(8):164-164
整体护理要求护理人员以病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把护理质量的重点放在使病人满意和保证护士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上。为了更好的开展整体护理,我认为护士应该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随着传统护理模式向整体护理模式转变,改革护理专业的中医教学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十分必要。教材的编写要改变医护不分的传统方法,应该突出中医整体观念与现代整体护理的关系;教学、临床实习也应以中医整体观为中心,提高学生临床整体护理能力,引导学生朝着素质化、整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传统护理模式向整体护理模式转变,改革护理专业的中医教学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十分必要。教材的编写要改变医护不分的传统方法,应该突出中医整体观念与现代整体护理的关系;教学、临床实习也应以中医整体观为中心,提高学生临床整体护理能力,引导学生朝着素质化、整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现代护理模式已由疾病护理模式向整体护理模式转变,即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作者通过开展整体护理模式病房的实践,试以一例心肌梗塞病人的护理为例,说明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即按护理程序的五个步骤——估计、诊断、计划、实施、评价,对病人经行及时、全面、有效的护理,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施行全面的,整体的身心护理,为提高该病的治愈率提供有力的护理保障。  相似文献   

5.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我院设立神经内科为整体护理疗区,在整体护理中我科采用小组连续负责制护理方式,按照护理程序的方法为病人提供全面、系统的服务,提高了我科护士从理论到实践,正确应用护理程序的能力,还充分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提高护理质量,增加病人满意度,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在骨科手术患者中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围绕着以病人为中心,帮助病人以最佳的心态获得最佳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术前访视病人,手术中护理,手术后回访。结果 提高了对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病人及其家属满意渡不断提高。结论 整体护理以病人为中心,为病人提供全方位的护理,各级护理人员分工明确,既加强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又避免了护理差错的发生,所以在骨科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7.
<正> 目前我国护理正处于与国际护理接轨的必然阶段,系统化整体护理的实施将成为必然趋势,1997年2月至1998年2月我科实行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病房的试点工作,现予报告如下。 1 提高认识,改革传统护理模式 为保证护理改革的顺利进行,提高护理队伍对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及模式病房的认识,在建设整体护理模式病房的运行中清除各种不利因素,加强基础设施,增添必备医疗设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 医疗护理工作由原来的功能制护理发展到今天的以 病人为中心的全身心的系统化整体护理.  相似文献   

9.
针对社区护理特点发挥中老年护士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海燕 《甘肃科技》2001,17(1):42-43
护理服务社会化是现代护理发展的总趋势。随着社会的变革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追求健康长寿已日益迫切,对于优质医护服务和防病保健的需求迅速增长,从“以病人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因此,社区护理必将成为21世纪卫生保健的新需求。本文展开就社区护理的特点及中老年护士的优势提出几点看法,与各位护理同行一起分析探讨。1 社区护理特点 社区护理是以家庭为单位,护理工作与医院内护理具有不同的特点。医院内护理主要是按分科和分级护理的办法,围绕患者而进行的全面、系统、24小时的护理。医院内护理设备齐全,护理分科很…  相似文献   

10.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由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转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护理工作者必须运用护理学及与之关联的学科知识才能为病人实施整体护理。为适应社会需求,护理教学必须与临床护理工作相结合,改变目前的教学模式,培养出适应医学模式转变、应用护理程序对病人进行整体护理的高素质实用型护理人才。下面就21世纪对护士的要求及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1 新世纪对护理人才的基本要求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护理学的地位、任务、作用、目标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信息社会里,时代的迅猛…  相似文献   

11.
精神专科门诊患者及家属就诊需求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门诊患者及家属就诊需求,提高门诊服务质量。方法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调查2010年7月门诊患者及家属235例,内容包括医疗、护理服务、连续服务、健康教育、心理社会需求和就医环境等,共20个条目。结果患者组与家属组比较,除需求第8项和需求第19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的需求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患者组按性别、年龄、住址比较,各需求均无差异,按文化程度初中以下与高中以上比较,需求第13、14、17、18、20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的需求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加强连续服务,重视健康教育及关注患者心理,满足门诊患者及家属多层次需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无创性机械通气在急性左心衰竭病人中的效果观察。方法将30例运用无创性机械通气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干预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加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恐惧的程度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配合治疗的程度。结果干预组病人,恐惧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配合治疗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减轻无创性机械通气病人的恐惧,减少减轻并发症,提高其依从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和探讨影响整体护理质量的因素,明确其原因,积极寻找并采取行之有效的干预对策,充分发挥护士的潜能和创造性,促进整体护理工作更深入健康的发展.方法:在本院开展整体护理实践经验基础上采取实地调查法,对本市5所医院及部分旗县医院开展整体护理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探讨.结果:影响整体护理质量的因素有:人员结构不合理、管理体制不健全、护士自身因素、医院各部门协调及医护配合问题等.结论:针对以上问题所采取的干预对策为:人员结构合理化、健全护理管理体制、提高护士自身素质、医院各部门大力协助、医护密切配合,从而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整体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各科整体护理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并与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整体护理组患者在住院天数、并发症等方面比传统护理组明显减少,病情的预后及疾病各项指标的改善、患者的满意度等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护理模式组.结论:整体护理模式与传统的功能制、责任制护理模式相比是一种更有效的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讨论血站采血护士的角色定位,为献血者提供优质服务。方法:对血站采血护士角色定位的重要性和角色特征进行探讨,明确血站采血护士的角色功能。结果:血站采血护士承担着无偿献血的宣传者和招募者、献血者健康教育的指导者和教育者、献血者献血行为的支持者和协助者、献血不良反应的观察者和护理者等角色,要成功实现采血护士的职业角色,要求采血护士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效的学习能力、过硬的护理技能、良好的沟通能力、优良的心理素质、符合角色的职业形象和具有高效的执行能力。结论:血站采血护士准确进行角色定位,通过优质的献血服务促进献血者的保留,实现自身职业价值。  相似文献   

16.
李建平 《科技信息》2008,(29):64-64
目的:探讨OEC质量管理模式在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方法:建立护理管理目标,健全护理质量考核评价标准,比较并分析OEC管理模式建立前后护理质量的变化。结果:实施前后Ⅰ级护理、急救物品、消毒隔离、文件书写、护士长管理等五项质控标准分别进行统计学处理,经X2检验,P〈0.01。结论OEC管理模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AD痴呆患者的家庭进行跟踪随访,进行心理治疗护理,预防痴呆患者意外伤害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及家庭的生存质量.方法对所选患者进行心智功能及功能性评估,制定相应的心理治疗及护理对策.结果通过心理治疗护理后痴呆患者生存质量有所提高,家庭互动良好,平均返院时间延长.结论通过开展老年痴呆症心理治疗及护理,建立良好的医护患的关系,提高患者生存满意度,使整个家庭生存质量改善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后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病人的最佳护理方法。方法:运用循证护理方法解决严重烧伤后预防下肢静脉血栓中的病人存在的护理问题。结果:72例严重烧伤病人下肢静脉血栓并发症明显下降。结论:运用循证方法护理严重烧伤后预防下肢静脉血栓中的病人,能促使护士去寻找具有科学依据的护理方法,更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提高了护理质量及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儿科病房开展的做法。方法通过采取帮助患儿适应医院环境,结合不同年龄段患儿的心理特点,明确对护理人员的要求等措施,在儿科病房实施整体护理。结果儿科实行整体护理后,患儿及家长的恐惧、紧张心理得到消除。减少了患儿不必要的痛苦,护理人员技术操作得到不断提高,理论知识得到不断完善。结论整体护理在儿科病房开展,显示了护士的内在价值,密切了护患之间的关系,促进了护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