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晋人郭璞在其所著的《葬书》中,第一次定义了风水。溯源求本之后,"风水"之说的根本基础和核心思想均来自于颇具争议的《易经》。这种被古人遵循为建筑美学原理的复杂理论,已经跳出了陈旧的表述语境,在经过"超自然"现代科学的包装后,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不但在中国大陆再度兴盛,甚至飘洋过海成为西方人追逐"时尚"和"自然"的新宠。中国各地官场一桩桩离奇的"风水门"事件,不但拷问着官员们的执政理念,更拷问着我们曾经执著的价值信仰。对于借尸还魂的"风水",我们不禁发问:他们为什么热衷"风水"?"风水"为什么能大行其道?  相似文献   

2.
孙晗 《科技信息》2011,(25):202-202
本文引用了中国传统的风水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景观生态学和生态结构,阐述绿色生态室内空间设计的指导思想。1传统理论中的风水思想绿色生态设计并非西方的舶来品,事实上,在中国的古代风水思想就已经具备了绿色生态设计的雏形,今天,风水思想依然是绿色生态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众所周知,晋代的郭璞在《葬书》一书中最先给出了风水的定义即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是散,界水则止。古  相似文献   

3.
德庶 《奇闻怪事》2009,(11):94-94
谈起中国之风水似乎非常之神秘,只有风水先生才能看。其实很简单,风水就是风和水!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通俗和专业两个不同角度对“风水”这一概念进行了解释.并分析了申霉源:垂流长的风水理念对待统建筑选址和布局的影响,目的是为了扫清现代城市发展进程中的思想障碍,探寻适合现代建筑工程设计的新理念,使之得以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浅谈风水在园林设计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素琼  李芳 《科技信息》2009,(4):129-129
风水思想对中国传统园林的理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理想风水模式中的许多因素都是和园林设计思想相同的,如果能把风水与现代园林设计相结合,则必将能使园林理论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也将助其逐步走向完善。  相似文献   

6.
风水理论的实质就是从外在的环境和人的内心深处去设计人所存在的空间,把空间看做一个有生命的场所,使之满足人的生理、心理需求.风水理论对居住空间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风水理论指导下的居住空间设计首先要注重人的生理需要,其次要把握人的趋吉避凶的心理需求,此外,还要用真、善、美来调整人的心灵,升华人的情操.我们应摒弃风水理论中的迷信内容,挖掘其科学合理的一面,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7.
从纳西族的东巴经、建寨选址、盖房习俗等方面均可发现其风水信仰,对基地则尤重选址,体现出安守本分的心态。风水信仰虽意在求得福吉,但亦包含与特定的山川地理相适应的合理成分。其中不难窥见汉、藏、白等民族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王海丽 《科技信息》2010,(35):J0144-J0144
风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但是由于在某些方面带有神秘主义色彩,风水被绝大多数现代人当作迷信而抛弃,从而使蕴涵在风水中的独特价值得不到有效发挥。文化相对主义另辟蹊径研究风水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从自然因素考虑分别以风水学和GIS技术研究重庆龙兴古镇的选址,按照风水学选址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古镇选址,借助ArcGIS、ENVI软件分析古镇选址的适宜性。比较两种选址方法得知,风水学选址更侧重于以定性研究的视角进行选址,而GIS技术选址是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选址方法。虽然GIS选址比风水选址更具科学性,但风水选址中也存在着合理内容。借鉴两种选址方法并使之有机地结合,为统筹规划与保护传统民居以及现代选址过程中如何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相融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黄河中游风水两相作用对侵蚀产沙地域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着眼于风力、水力两相作用,对黄河中游风沙—黄土过渡带高强度侵蚀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并提出用某一地点年降水量Pm与年均沙尘暴日数Dss之比Pm/Dss来定量表达风力、水力两相作用,称为风水两相作用指标.研究表明,风水两相作用通过对泥沙供应条件的调节,来控制悬移质泥沙的粗细颗粒搭配关系,并进而实现最优组合,从而使水沙两相流的输沙能力得到强化,地表物质抗蚀性和植被对地表物质保护作用的地域分布均与风水两相作用有密切的关系,因而形成了不同的地域类型;进而划分了风力作用主导类型、风水两相作用主导类型和水力作用主导类型等3种类型;认为产沙模数与年降水量、年沙尘暴日数和风水两相作用指标之间存在着非线性关系,在这3个关系中,均表现出一个产沙模数的峰值区,与之相对应的年降水量为350—450mm,年均沙尘暴日数为5—15d,风水两相指标值为30—80mm·d-1.这些成果丰富了著名的Langbein-Schumm关系的内涵,为其形成机理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1.
目前舆论界和学术界对风水评价存在着诸多误区,鉴于此。本文对风水价值的评估提出了两大法则,即“风水文化体系”评价原则与“风水全息效应”评价原则,作为正确地评价风水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古代《乐记》云:“节奏,谓或作或止,作则奏之,止则节之。”这里节奏的本意是指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急徐、行止、强弱、长短等现象。其实,万事万物皆有节奏,日月的升落、昼夜的反复,都有其鲜明的节奏。我们可以说,节奏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有规律有秩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学术界对风水褒贬不一,网络讯息鱼龙混杂,民间风水师故弄玄虚,这些都加重了目前风水研究的难度,若能从文献学的角度入手,再结合道教和美学这两大当今学术界热点,则道教风水美学文献研究或许能成为新的突破点。道教文献中有丰富的风水文献,既有实用价值又有美学价值,从交叉学科和实际应用的角度都有可挖掘的潜能。对道教风水美学文献的梳理是挖掘与弘扬古代环境理论的前提,整理后的道教风水美学文献,可以凭借丰富的美学内涵和生态理念,为完善当今环境美学和生态理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根据文献资料,从"龙、穴、砂、水"等风水构成要素角度,分析了古代佛山镇的风水格局。研究表明,佛山镇的聚落环境受到风水思想的影响,但由于佛山的市镇属性和独特地理环境,使古佛山并非严格按照风水格局的形制,水环境在风水意象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认识佛山镇的风水格局,可窥见古人的聚落环境意象和景观审美思想,把握古城的历史文脉,以利于城市景观布局规划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实践。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风水理论对环境设计的影响,从古为今用的角度对风水理论中体现的中国古代理想人居环境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论证风水理论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文化     
小易 《科技智囊》2013,(12):79-79
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之,吉无不利。”这段话的原意是:神农氏死后,黄帝、尧、舜氏兴起,实行变革,使百姓不过于疲惫劳累,致治而化育,使民从其所宜。易道,穷尽则变化,变化则通达,能通达则可长久。所以“有来自上天的保佑,吉祥而无所不利。  相似文献   

17.
风水作为流传数千年的环境选择之术,其中封建糟粕与合理内核并存,对其不能简单否定与肯定,应该深度挖掘其合理内核,并合理继承其精髓。道家道教思想对风水的形成与发展影响巨大,其中包含了家庭伦理化的天人观、桃花源式的环境观、性命兼修的审美观等独特的合理内核,是今天研究和利用风水不可忽视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尚子力 《科技信息》2010,(21):382-383
中国传统建筑美学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占有重要的地位,与理性严谨,善于归纳的的西方建筑美学思想相比,中国传统建筑美学则重经验,轻理论,凝聚在不同时期的建筑形式里,可以大致概括为风水之美、主体布局和园林之美。本文以贝聿铭的香山饭店为例,从环境选择、建筑格局和园林营造三个方面解读中国传统建筑美学思想的意蕴。  相似文献   

19.
以内蒙古四于王旗南部为例,研究了半干旱区农牧交错带风水交互侵蚀的特点.结果表明,该地区低山丘陵与宽谷相间分布,坡地上有大量疏松的沉积物;夏季降水以暴雨为主,春秋季多大风,形成风水复合侵蚀发育.每年夏秋季节的水蚀为风蚀提供了大量的沙物质,第2年春季的大风将沙物质进一步吹扬扩散,为水蚀的搬运提供了物质基础,如此反复.使水系的上游形成沟谷,中下游沙化迅速.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几则神话文本之叙述结构的分析及诸神名号的字源学考察,揭示了凤凰、鹏鸟、女娲和女魃等神话个体的文化原型。文章认为,它们都源于原始巫术舞蹈中身饰羽毛进行表演的旱巫,这一渊源决定了它们的“鸟人”形象以及止雨治水甚至肆虐为旱的旱神品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