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上期说到阿力科得到了阿德要摧毁海上城的情报,现接着往下说。阿力科他们发现海底基地原来是艘废弃的核潜艇后,并没有马上发起攻击,而是报告了反恐联盟舰队。反恐联盟舰队的水下探测器已经发现了在海上城附近有一艘沉没于海底的废弃核潜艇,听了阿力科的报告,才知道这艘废弃核潜艇就是他们  相似文献   

2.
施鹤群 《小学科技》2010,(10):10-11
海底基地的覆灭 上期说到阿力科得到了阿德要摧毁海上城的情报,现接着往下说。 阿力科他们发现海底基地原来是艘废弃的核潜艇后,并没有马上发起攻击,而是报告了反恐联盟舰队。反恐联盟舰队的水下探测器已经发现了在海上城附近有一艘沉没于海底的废弃核潜艇,  相似文献   

3.
湘溪 《世界知识》2013,(17):69-69
从欢庆的巅峰到悲伤的低谷,这种坐过山车般的感受最近让印度海军摊上了. 8月12日,第一艘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下水让印度媒体一片欢呼,国防部长安东尼盛赞它是“一个非凡的里程碑”;8月10日,总理曼莫汉·辛格兴奋地宣布:首艘国产核潜艇“歼敌者”号开启核反应堆,已经为海上试航做好了准备.  相似文献   

4.
姚明勤 《世界知识》2014,(21):58-60
<正>1958年,中国海军在二机部原子能研究所研制压水堆的同时,组织专门机构研制隐蔽性和机动性能好、航速快、续航力大、潜航时间长、攻击力量强的核潜艇。1970年12月26日,即毛泽东主席77岁大寿这一天,中国第一艘核潜艇在渤海湾胜利下水。"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当时条件很差,一无技术资料,二无必要的实验设备和现代化的计算工具,设计第一艘核潜艇,全凭大家  相似文献   

5.
 20 世纪前90 年间,国外发生了近500 起非战斗海损事故,导致84 艘潜艇沉没,其中核潜艇7 艘.1963 年4 月10 日,美国“长尾鲨”号核潜艇遇难,沉没于新英格兰外海约2560 m 水深的海底,129 名船员全部遇难,酿成了世界潜艇史上最惨的悲剧.21 世纪初,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因艇上鱼雷爆炸而沉没于巴伦支海,船员全部遇难;2003 年8 月30 日,俄罗斯海军北方舰队“K-159”号退役核潜艇在从巴伦支海科拉半岛格列米哈基地拖往科拉湾修船厂拆卸途中,因遭遇风暴而葬身海底,9 人遇难.近40 年来,各国潜艇发生事故共160 余起,船员死伤近800人.前苏联和俄罗斯核潜艇从20 世纪50 年代至今共发生事故120 多起,而美国海军有8 艘潜艇因意外事故而沉没或退役.所有这些都使人们把目光集中到潜艇救生这个不容忽视的主题上.相对于常规动力潜艇来说,因核潜艇上装有反应堆,核潜艇严重核事故往往伴随有放射性物质的释放,导致其事故危害更大,救援技术更加复杂,难度更大.  相似文献   

6.
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统计资料,世界现有核潜艇二百七十八艘。一艘核潜艇值多少钱呢?据该所推算,约值十七亿多美元。对有些发展中国家来说,即使将其全年的国民生  相似文献   

7.
李享 《世界知识》2023,(17):74-75
<正>2023年7月13日,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通过了一项法案,授权政府将两艘库存的“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转让给澳大利亚,并通过对外军售程序将第三艘同级潜艇出售给澳政府。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AUKUS)核潜艇合作的推进势必进一步损害核不扩散规范体系的完整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最近,法国“斯波特”地球资源观测卫星从832公里的轨道发现并拍摄了苏联海军一个秘密大型弹道导道核潜艇基地。它位于苏联北部的巴伦支海苏联科拉半岛的格列米哈,因而被称为格列米哈核潜艇基地。这个基地是经过了改建的,现在它被用于支援世界上最大的潜艇——苏海军北方舰队新的“台风”级核潜艇。苏军现有五艘“台风”级核潜艇服现役,另有三艘在建造之中,每艘长170米,运载20枚SS—N—20型弹道导弹。从这个秘密基地可以攻击美国本土的重要目标和西欧的许多目标,从而扩大了苏联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核潜艇,人民海军官兵的骄傲,中华民族的自豪。1974年8月1日,随着中央军委关于第一艘核潜艇正式编入海军战斗序列命令的颁发,中国成为世界上继美、苏、英、法之后第五个拥有核潜艇技术的国家。  相似文献   

10.
秦真 《少儿科技》2008,(Z1):39-40
今天我很兴奋,因为由我带头研制的BE—49海豚号核潜艇下水了。(一)这艘核潜艇有超光速的速度,其每秒速度达五十万千米,数以百计的鱼雷,不让人看见的"隐身术",一千万像素的可  相似文献   

11.
自核潜艇问世以来,美、俄、英、法和中国共建造和发展核潜艇500余艘。在近半个世纪里,核潜艇事故频频发生,仅核潜艇沉没的恶性事故就达17起,并造成600多名艇员丧生。在过去40年中,俄罗斯和前苏联的核潜艇曾发生至少121起事故,造成507人丧生。据统计,各类事故导致51枚核弹头失落在海底。  相似文献   

12.
今年6月,美国“俄亥俄”号三叉戟核潜艇试航成功,10月底已交付海军并于11月编入现役。这艘潜艇于1976年4月开始动工,历时5年多,耗资12亿美元。在建造过程中,因修改设计、生产效率低、技术劳动力短缺、钢材不合规格、焊接有毛病等一系列问题,使竣工日期推迟了两年多。四代的更新俄亥俄”号是美国最新的第四代核潜艇。第一代是1952年开始建造的,那就是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舡鱼”号(Nautilus又译““鹦鹉螺号)。1955年4月“舡鱼”号核潜艇建成后,又陆续建成了一批同类型的潜艇。这些潜艇的水下排水量都较小,所以都以海洋生物命名,如  相似文献   

13.
美国海军远征打击群的构成为:1艘两栖攻击舰、2艘坞式两栖船坞运输舰或两栖登陆舰(这3艘两栖舰搭载有2000多名海军陆战队员及其装备)、1艘“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2艘导弹驱逐舰(“阿利伯克”级或“斯普鲁恩斯”级)、1艘“佩里”级护卫舰、1艘“洛杉矶”级攻击型核潜艇。美国海军远征打击群的规模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提高应对更高程度的  相似文献   

14.
龚剑 《科技潮》2007,(2):42-43
攻击型核潜艇是建立强大海军不可或缺的重要武器装备,也是冷战时期美苏相互比拼的重要筹码。随着苏联解体和两极对抗格局的结束,攻击型核潜艇的作战使命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但其地位和作用并未降低。为了应对更复杂的战争格局,新型攻击核潜艇在设计思想上强调以多功能、多用途为主,除继续强调反潜、反舰功能外,还要求具有较强的对陆攻击、监视、情报收集、特种部队输送和局部海上控制等能力。而美俄冷战后的新一轮攻击核潜艇之争也已悄然展开。  相似文献   

15.
外刊概要     
《世界知识》2012,(1):6-7
"22艘潜艇体制"下的海上防卫小林正男(海上自卫队前潜艇舰队司令官)2010年,日本防卫省提出将作战潜艇数量由16艘增至22艘(另保有两艘可用于作战的训练潜艇)。新《防卫计划大纲》提出了动态防卫力构想,主张加强平时的情报搜集、监控及侦查活动,增强潜艇部队力量是增强水下侦查、监视的具体手段。日西南群岛海域是中国北海、东海  相似文献   

16.
据法国《世界报》去年10月1日刊登的一篇文章称:法国每天要花费200万法郎使装备有战略导弹发射装置的“凯旋”号核潜艇出航。它是法国全套核武器中最现代的武器。这是法国国防部武器制造成本委员会在一份报告中首次披露的数字。到目前为止,自“可畏”号核潜艇1971年12月投入使用以来,法国海军核潜艇陆航360次。“可畏”号潜艇是6艘核潜艇中最早投入使用的一代,将全部被“凯旋”号取代。另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法国公开出版的一本“凯旋”号核潜艇影集里,刊登了有关“凯旋”号的说明文字近10万和彩色图片170多幅,着重介绍了该艇从1981年开始酝酿论证、基础研究等一系列的建造历程。在此,我们编发该文,使读者对它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17.
企业信息     
<正>1.8月8日,中国石化胜利油田3艘专业溢油回收船在完成大连海上清污任务后返航。此次清污任务历时21天,航行3100海里,回收污油水185立方米。大连"7.16"事故发生后,胜利油田迅速作出部署,派遣一支由87名工作人员和3艘溢油回收船组成的专业海上溢油应急救援队伍,于7月18日赶往出事  相似文献   

18.
<正>固化甲烷上期说到季季他们捞了一些桃花水母和小鱼、小虾回海上城研究,现接着往下说。"这桃花水母和小鱼、小虾都是人工培养的!"安安对季季说。季季虎着脸说:"是有人在跟我们过不去,说不定他们是建造海上城的反对者!""这倒应该提高警惕。季季,你负责  相似文献   

19.
正2021年5月22日,英国唯一一艘在役的航母"伊丽莎白女王"号启航出海,开始执行为期七个月的全球部署行动。按照计划,"伊丽莎白女王号"要穿越地中海、印度洋、太平洋,于9月抵达中国南海,与美日等国家举行联合演习。不具备对特定作战海域的控制能力英国海军此次全球部署行动规模庞大,除了"伊丽莎白女王"号外,还有两艘4 5型驱逐舰、两艘23型护卫舰、一艘"维多利亚堡"级综合补给舰、一艘"潮汐"级油料补给舰、一艘"机敏"级攻击型核潜艇,可谓精锐力量几乎倾巢而出。  相似文献   

20.
1955年1月美国核潜艇“舡鱼”号首次试航成功后,开创了利用核能作为船舶动力的新时代。核动力船舶功率大、续航力强,具有良好的机动性和适航性等优点,引起了许多国家的重视。二十多年来,核动力船舶种类越来越多。但是迄今为止,在各国建造的核动力船舶中,军用的占绝大多数;商业性民用船只有6艘,其中苏联3艘,美国、西德、日本各1艘。苏联为了对北冰洋进行科学考察,于1956年5月开工建造“列宁”号核动力破冰船,1959年9月建成。该船长134米,最大宽度27.6米,最大深度(从上甲板到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