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解决现今市面上使用的电瓶车充电系统的充电电压与电瓶车型号不匹配而对电瓶车电容产生损害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电瓶车充电系统。该充电系统使用NCP1654 作为核心控制芯片,采用开关直流升压电路( Boost: Boost Converter or Step-up Converter) 拓扑作为主电路,利用新型碳化硅半导体器件作为主开关器件,完成了电瓶车充电系统中交流转直流部分的设计制作。供电侧的交流电压从180 ~ 260 V 变化时,设备均可正常运行。此智能电瓶车充电系统输出两路直流电压42 V 和27 V,最大输出电流均为2 A,负载调整率为0. 1,输出噪声纹波电压峰-峰值小于1. 5 V。充电设备中有可靠的保护电路,可以防止启动时尖峰电压和浪涌电流对电路的冲击。考虑到电瓶车充电系统的用户体验感,选择触摸屏作为操作界面。此外,利用STM32 开发板检测输出电压电流,控制充电系统输出电压幅值。经测试,该电瓶车充电系统各项指标都达到了设计要求,可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2.
为分析纯电动汽车途中充电行为特征,提出基于位置识别算法的途中充电段甄别方法,以初始剩余电池电量、上次充电后行驶里程、充电时长和充电速度为核心指标,利用K-means聚类方法进行途中充电潜在偏好行为分析与分类,解析城市典型途中充电偏好行为特征.基于300辆150 km续航里程的纯电动汽车实际运行数据,分析表明,纯电动汽车...  相似文献   

3.
设计了一种太阳能手机壳。以太阳能电池板作为发电装置,采用LM2596-5V稳压电路将太阳能板输出的电流电压转换为手机充电所需的5V电压,降压稳压电路的电压输出端连接Micro USB接口或Type-C接口,将该接口置于手机壳的正下方,手机充电口直接插入该接口,即可将手机接入充电电路,无需充电线即可为手机充电,极大地方便人们的出行。  相似文献   

4.
高压脉冲调制器输出脉冲电压的稳定是借助de-Q电路控制人工线的充电电压来实现的.本文对de-Q电路的基本原理、参数的选取、充电电压取样电路的改进以及稳定度的测量结果进行了讨论.测量结果表明,五台调制器电压稳定度均优于0.3%,超过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基于马斯理论的蓄电池充电电流衰减指数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电流衰减指数决定了充电的质量.为了得到最大的充电电流衰减指数,以BX7B-3A7AH/12V型蓄电池为研究对象,基于“恒流-恒压”充电模式,对蓄电池初始充电参数对电流衰减指数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蓄电池初始充电电流与初始电解液密度之间存在一个“最佳配比关系”,在该“最佳配比关系”下,可获得最大电流衰减指数,即充电时间最短.为实现充电中参数的“最佳配比”,采用模糊逻辑对充电系统进行改进.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模糊逻辑控制方式可以很好地实现初始充电电流的优化,从而实现了充电中参数的最佳配合,达到了优质快速充电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太阳能充电系统控制结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阳能技术是当今世界竞相研究的应用技术,太阳能充电是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的一种应用方式.通过对太阳能电池板输出模型的研究以及太阳能充电系统效率的分析,得出充电效率的影响因素,提出为提高太阳能充电效率需要注意解决的问题,并以此提出了一整套完整的充电系统设计方案.经过设计、验证,该系统可完成充电要求,并一定程度的提高充电效率,而且可实现充电的控制.  相似文献   

7.
根据设计目标:充电装置输出功率10kw,充电桩主电路由输入电路、全桥DC/DC直流变换器和输出电路组成,输出最大电流100 A,输出最高电压100 V,输出电压纹波控制在±2%以内,从硬件结构,控制算法的层面上对系统进行设计,实验结果证明了设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以100Ah的锰酸锂锂离子二次电池锂离子电池组和30kW交流电机组成了动力系统,研制了MGL6486EV电动汽车。电池组的电压为304V,能量为37kWh,电池组采用了智能管理系统(BMS)和均衡系统。电动机采用全数字适量控制,并具有刹车能量回收和防溜车功能。在充电时智能充电机始终与BMS保持通信联系,以保证电池组安全快速充电。车辆最高车速可达117km/h,0~50km/h加速时间为6.80s,50~80km/h加速时间为7.34s,爬坡度超过20%,续驶里程为204km,百公里耗电仅为19kWh。到目前为止该车辆已运行5万多km。  相似文献   

9.
随着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快速发展,磁耦合式无线充电技术被广泛应用在锂电池充电领域.为进一步提升无线充电系统的安全性与充电效率,在串联-串联(series-series, S-S)型补偿网络的基础上设计一种基于接收侧π/T型变结构补偿网络的恒流恒压无线充电系统.利用等效电路分别建立恒流和恒压充电的模型,通过附加的电容电感和开关改变接收侧拓扑结构,实现无线充电系统输出稳定的电流电压.该结构无需原边和副边复杂的控制和通信,几乎没有无功功率输出.通过DSP控制器作为恒流恒压输出的切换控制器.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基于接收侧π/T型变结构补偿网络恒流恒压输出特性和参数设计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以100Ah的锰酸锂锂离子二次电池锂离子电池组和30kW交流电机组成了动力系统,研制了MGL6486EV电动汽车。电池组的电压为304V,能量为37kWh,电池组采用了智能管理系统(BMS)和均衡系统。电动机采用全数字适量控制,并具有刹车能量回收和防溜车功能。在充电时智能充电机始终与BMS保持通信联系,以保证电池组安全快速充电。车辆最高车速可达117km/h,0~50km/h加速时间为6·80s,50~80km/h加速时间为7·34s,爬坡度超过20%,续驶里程为204km,百公里耗电仅为19kWh。到目前为止该车辆已运行5万多km。  相似文献   

11.
对锂离子电池及其充电方法进行了概述,并对小型光伏充电控制器进行了研究,当光伏电池输出电压在0.8~35 V时,均可对锂离子电池进行充电。控制器用单片机来监测锂电池电压和充电电流,以保证锂电池的安全充电,采用间歇式充电方式对3.6 V锂电池进行充电,间歇时间可进行人工设置,采用定时和最小充电电流双重控制来终止充电过程。试验表明:该系统可满足锂电池充电要求,具有友好的人机界面,当光伏电池板输出电压低至0.8 V时仍然可以满足3.6 V锂电池的充电要求。  相似文献   

12.
该文分析了回扫充电调制器的工作原理,研究了影响相邻输出脉冲稳定度的因素;提出一种串联小功率电流源的同步充电预稳压拓扑结构,这种拓扑只需较小的功率就可以明显改善相邻输出脉冲稳定度;给出了实现这种拓扑结构的半桥串联谐振电流源电路,详细介绍了该电路的工作原理及时序,并对其关键参数进行了设计。样机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的使用使输出脉冲稳定度提高到10^-5量级;而且具有预稳压电路功率小,最大功率约为输出功率的21.3%,电路易实现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本设计以STC12系列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对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电压进行变换控制,并控制充电的方式,在基于对铅酸蓄电池损耗最小的情况下以最快的速度对铅酸蓄电池充电。从而高效的利用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功率和铅酸蓄电池容量,减少设备的投资。  相似文献   

14.
电动汽车车载充电系统的充电性能是电动汽车设计者考虑的重要任务之一。首先对车载充电系统主电路原理进行了描述,并提出主电路中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改进方法,通过MATLAB/Simulink软件对充电系统电路性能分析,分别对其损耗及电流输出进行仿真测试,再将输出结果对比分析,证明该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行波热声发电蓄电池系统(TWTEGB)的组成结构,探索提高行波热声发电系统(TWTAEG)输出电功率稳定性和TWTEGB充电功率捕获能力的技术方法.方法根据热动力学原理,电磁感应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建立了TWTEGB最大充电功率捕获控制系统模型,设计了采用Buck-Boost变换器对TWTAEG输入到蓄电池的充电电压进行斩波控制方式,实现TWTEGB最大充电功率捕获控制策略的MOSEFT开通与关断的切换方法.结果结合TWTAEG的运动学及输出电特性设计了AC/DC变换器开关管MOSEFT最优开通与关断的切换时间,利用脉冲宽度调制技术对TWTAEG输出电压进行控制,将TWTAEG输出的交变电能储存进蓄电池提高TWTEGB充电功率捕获能力.利用灶台余热TWTAEG数据进行仿真,TWTEGB捕获充电功率的能力比现有直接充电方式提高了26.6%.结论采用考虑TWTEGB运动特性和输出电特性设计的Buck-Boost变换器结构及其MOSEFT开通与关断的切换方法,不仅能提高蓄电池子系统从TWTEGB中捕获充电功率的能力,而且还可以提高TWTAEG输出电功率的能力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根据CAN总线协议,设计了单片机的接口电路及车载智能充电器.充电器与整车ECU构成一个闭环的电池充电控制管理系统,根据ECU的命令和策略对电池充电.充电器主要由SH8F516CPU、CAN总线接口电路、主充电电路等组成.利用数字PID算法实现对充电电流和电压的调节.介绍了充电器总体软件设计流程,针对某引进混合动力车ECU的应用,给出了该充电器的充电电流电压准确度.实际充电过程和使用证明:基于CAN总线的车载充电器具有更好的适应性,能与各种车辆配套,在ECU的控制下能对不同类型和性能的电池充电.  相似文献   

17.
智能型太阳能充电电路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油田无线示功仪及其无线网络节点的供电问题,采用开关电源技术实现了太阳能组件电压变化或负载波动时自动调节占空比的供电网络,运用自动控制技术设计了过电压保护电路、过放电保护电路与应急充电电路等,采用充电管理技术实现了锂电池充电及电压调节电路,根据光敏传感器输出差值比较电压设计了太阳自动跟踪控制器.该太阳能充电电路思路新颖,在应用上是一种突破,工作效率达到92%,输出电压精度为98%,系统运行一年来,工作性能安全、稳定.应用证明具有较高的实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王继强 《科技资讯》2014,12(19):105-105
主要针对煤矿井下大容量锂离子蓄电池充电机的设计,满足防爆要求的同时,实现与BMS之间的CAN总线通讯,根据BMS给定的电池状态,改变充电模式。充电机的输出电流、电压等参数的精度满足锂离子蓄电池充电的需求。同时对充电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状况提供各种保护。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压电变压器在高压能源变换器中充电过程的工作频率特性,利用基波分析法得出变换器输出电路的等效模型.分析变换器在充电过程中的频率特性,得出输出的等效电容随工作周期的增加而增加,等效电阻随工作周期迅速增加并达到最大,然后开始缓慢减小并趋于稳定值.整个变换器充电过程中,变换器的工作频率随着工作周期的增加而减小,但变化较小,9万个工作周期(约合1.1s)内,工作频率变化约为0.8kHz.  相似文献   

20.
由于传统的插入式系统结构繁杂且频繁插拔容易发生电火花等危险,因此无线电能传输(wireless power transfer, WPT)系统凭借其固有的优势得到了广泛的研究,逐渐融入各种工业应用中.为了确保电池的性能及使用寿命,有效地为电池提供所需的恒定充电电流和恒定充电电压是非常必要的.然而在充电过程中,电池的等效电阻会发生显著变化从而导致系统很难在近似零相位角(zero phase angle, ZPA)运行下同时实现与负载无关的恒流输出和恒压输出.鉴于此,提出1种基于S/LCL补偿的WPT系统,该系统可以在2个固定频率下实现具有ZPA运行的恒流和恒压输出.最后,搭建了1台恒流充电为3 A和恒压充电为80 V的验证性实验样机,验证了所设计的WPT系统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