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鳝趣谈     
胡龙成 《科技潮》2001,(9):47-48
黄鳝是鱼纲、合鳃科动物,俗称鳝鱼。它的身体圆而细长,皮肤呈黄褐色,带有暗色的班点,没有鳞片,能分泌粘液,身体从头部往尾部逐渐由粗变细,长约50厘米左右,口很大,眼睛非常小。黄鳝的鳃几乎完全退化,左右鳃孔合为一体,它虽说属于鱼类,却不能用鳃呼吸,在非冬眠季节,如果让黄鳝长期呆在水下,就有可能窒息而死。呆在水下的黄鳝,必须每隔一段时间把头伸出水面吸一口气。它的口咽  相似文献   

2.
<正> 一、黄鳝Monopterus albus(zuiew)的地理分布黄鳝同黄蝉、黄(鱼旦)。又简名鳝鱼或(鱼单)鱼。山、陕亦名蛇鱼。两千多年前的山海经内就有“灌河之水其中多(鱼旦)”的记载。是我国人民习见和喜食的淡水鱼类之一。但迄今其地理分布尚无专文研究。不少文献称黄鳝分布于我国各处,或称除西北、西南外我国各处均产;但事实远非如此。据笔者研究在我国仅见于辽河下游;沿滦河向上约略过承德(海拔  相似文献   

3.
黄鳝年龄鉴定方法和种群年龄结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46尾黄鳝的解剖研究,首次提出用基舌骨和上舌骨作为鉴定黄鳝年龄的方法,年龄的标志是按生长年带来确定,与此同时,对146尾黄鳝的年龄结构和性别等作了分析,发现黄鳝1-2龄的雌性个体全部参与到补充群体中,占解剖鱼总数的79.5%,说明黄鳝资源在天然环境条件下恢复较快,显然地反映出对高龄雄性个体的保护也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4.
趣谈黄鳝     
《大自然》1992,(2)
餐桌上的美味佳肴黄鳝(Monopterus albus)俗称鳝鱼,隶属硬骨鱼类合鳃目、合鳃科,是合鳃亚科中唯一生活在淡水的鱼类,在我国广为分布,尤以长江流域各省为多.黄鳝最大个体长达700毫米,重1.5公斤以上.据查,每100克鳝鱼肉中含蛋白质18.8克、脂肪0.9克、钙38毫克、磷150毫克、铁16毫克,并含有核黄素、尼克酸、抗坏血酸等多种维生素.鳝鱼的可食用部分高达65%,其肉质鲜美细嫩,无论黄焖.清炖、爆炒均为席上佳肴.据传小暑前后上市的鳝鱼,肉质尤佳.鳝鱼还是我国传统出口产品,  相似文献   

5.
三种农药对黄鳝红细胞微核的诱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微核测试法广泛应用于快速评定物理和化学诱变因子对生物体内染色体的损伤。本实验在测定杀虫双、甲胺磷和速灭杀丁三种农药对黄鳝96小时半致死浓度的基础上,在半致死浓度和安全浓度之间设置五个浓度组,研究了每个浓度组对黄鳝红细胞微核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杀虫双、甲胺磷和速灭杀丁对黄鳝96小时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2.02、2.37和0.134ppm。这三种农药都能诱导黄鳝红细胞微核率的提高,而且农药浓度与微核率变化呈正相关性,随着农药浓度的升高,微核率出现高峰的时间也提前。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农药浓度较低时,微核率的变化也是显著的,在评定水质时,要考虑到农药对鱼类遗传物质潜在的损害。  相似文献   

6.
结合染色体带纹及超微结构分析了鱼类染色体高分辨G-带特征,做出了黄鳝染色体高分辨G-带核型并对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不同放养密度下黄鳝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不同放养密度对网箱养殖黄鳝的体重和体长的增长有显著的影响.黄鳝在密度35尾/m2的网箱养殖条件下体重增长速度较快,其最终体重、增重率、增长率显著高于黄鳝最低密度组15尾/m2和黄鳝最高密度组90尾/m2.实验表明密度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于黄鳝的生长,黄鳝网箱养殖存在着一个最适放养的密度.高密度养殖黄鳝生长离散较大,大小规格不齐;密度过低时,黄鳝摄食效果差,生长发育也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我曾在自家的庭院和实验室里饲养过黄鳝,也曾在野外多次徒手捕捉过黄鳝,我发现黄鳝的生活习性非常有趣,黄鳝的确是一种奇怪的鱼。外形怪黄鳝是鱼,但它的外形却没有鱼样,各鳍退化,体细长如蛇,难怪经常有人把它当做“水蛇”。黄鳝的体形之所以变得这么细长,与其长期的洞穴生活密切相关。我曾考察过黄鳝的洞穴,其长度通常是所居黄鳝体长的三倍左右,个别洞穴能达三米,洞口的大小仅能供鳝体自由出入。黄鳝打洞的本领很强,头一低,尾一摆,就能钻入淤泥中,使捉鳝人  相似文献   

9.
常德稻田黄鳝感染胃瘤线虫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5月份沅水下游常德稻田所产黄鳝对胃瘤线虫幼虫的感染情况.结果表明,其感染率为77.3%,感染强度为6.08,平均丰度为4.70;黄鳝的感染与其自身的体长有一定关系,感染率在体长201-350mm范围内的黄鳝高达80%以上,感染强度在体长301-350mm范围内的黄鳝为最高(11.0个/尾),而体长大于350mm的黄鳝,其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均有所降低,这可能与黄鳝对胃瘤线虫的感染产生免疫力有关;胃瘤线虫种群在黄鳝中呈聚集分布,其负二项参数k=0.9915;胃瘤线虫种群主要由体长41-60mm的个体组成.  相似文献   

10.
黄鳝一般生长在稻田、沟渠中,随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鳝鱼要求量愈来愈大,野生黄鳝供不应求。近年来特种养殖中,黄鳝人工养殖备受青睐,本文对黄鳝的人工繁殖、苗种培养、饲养、管理、疾病防治等方面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1.
采用随机采样和统计学的方法研究了黄鳝隐藏新棘虫的寄生特性.结果表明:黄鳝体内隐藏新棘虫的感染率为27.3%,感染强度为6.2条/尾;不同体长组黄鳝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不同,感染率范围是23.1%~37.5%,感染强度范围为4.8~8.8(P〉0.05);隐藏新棘虫主要分布在小肠前段0~3cm范围内,在黄鳝体内呈聚集分布.  相似文献   

12.
去年5月12日,我去山东微山湖,顺便带回1公斤(10条)黄鳝。本想打打牙祭,可在桶里养了两天后,看到它们在水中古怪有趣的样子,就改变了主意,将它们养一养,看看结果会怎样。养黄鳝首先是要给它们找一个合适的场所。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闲置多年不用,我便把它冲刷干净,放入几块瓦片,支起缝隙,供黄鳝钻洞栖息。然后注上水,深约20厘米。黄鳝一入水就急急忙忙钻入洞中不动,过了一阵子,把头伸至水面,吸上一口气又缩回去。看来,它们对这个新居还算满意。  相似文献   

13.
乙酸铜对黄鳝红细胞微核及核异常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钱晓薇 《江西科学》2004,22(5):331-333
以黄鳝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乙酸铜对黄鳝外周血红细胞微核和核异常的影响。采用鱼类致突变实验方法,以0.25、1.00、3.00、9.00、15.00、30.00mg/kg不同剂量乙酸铜处理黄鳝,测定黄鳝外周血红细胞微核率和核异常率。结果发现:在低剂量范围内。随着乙酸铜剂量的增加红细胞的微核率及核异常率逐渐增加;至3.00mg/kg剂量时红细胞的微核率、核异常率均达最大值;随着剂量的进一步增加,红细胞的微核率、核异常率反而下降。其结果说明。一定剂量乙酸铜能明显影响黄鳝外周血红细胞的微核率和核异常率,且乙酸铜的作用具有双向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断尾采血涂片方法,对西洞庭湖区常德市的野生黄鳝感染鳝锥体虫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显示,以2005年12月份的感染率最高,为76.7%;2006年4月、5月的感染率较低,分别为30.0%、36.7%;感染强度都不大,在10×10倍显微镜下一个视野内一般为1~2个、最多为4个虫;体长30~35 cm黄鳝的感染率最低(31.3%),50 cm以上的黄鳝最高(80.0%),体质量30~45 g黄鳝的感染率最低(20.7%),体质量小于15 g的黄鳝最高(77.8%);不同性别和不同体色黄鳝的感染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鳝锥体虫的感染对黄鳝的肥满度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5.
通过403尾黄鳝解剖性腺观察并镜检组织切片,发现大多数黄鳝左叶性腺发达,右叶性腺不发达,左叶性腺先发育成卵巢,后转变为精巢。少数黄鳝右叶性腺发达,但也能发生性转变。黄鳝发生性转变与体长有关,并随纬度和环境条件改变而变化。黄鳝的性比不稳定,这是其通过性转变而适应环境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除草剂精克草能对黄鳝外周血红细胞微核、核异常的诱发作用。结果表明,处理7d后,不同体积分数的精克草能水溶液对黄鳝的微核细胞率等指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且在一定的体积分数下各指标有高峰期,说明该药物对黄鳝有一定的遗传毒性。同时通过研究发现,维生素C、维生素B2、β-胡萝卜素与精草克能共同作用时,均能显降低除草剂精草克能的遗传毒性,对鱼类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黄鳝〈Monopterus albus(Zuiew)〉在我国分布很广,南至海南岛,北至华北、东北地区、广布于江河之干、支流,湖泊、池塘、稻田和水库等各种水体环境。一种重要的淡水食用鱼类。在祖国医学宝库中,也列为常用的药用动物。在长期的进化中,黄鳝产生有特化的体制结构,具有辅助的呼吸器官,使之能够直接利用空气呼吸。以及耐饥饿的特性,可以较长期的生活于不良环境之中。在实验室的饲养条件下,也能生存较长时间。因此,应用它进行水体环境诱发因子的研究,提供了  相似文献   

18.
养殖黄鳝“出血病”病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鳝出血病是近年来养鳝业的主要疾病之一。从通过对养殖黄鳝的肝、肾 分 离的细菌进行生理生化鉴定、药物敏感及感染试验等。结果表明:经细菌学生化生理鉴定 三株病原菌 ReB00521、 ReK00521、 ReL99712均为嗜水气单胞菌 Aeromonas hydrophila, 对黄鳝的半数致死量 LD50分别为 2.84× 106个 /条、 6.12× 106个 /条、 2.13× 106 个 /条,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除草剂农达对黄鳝致突变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红细胞微核、核异常及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畸变的方法,研究除草剂农达对黄鳝细胞的遗传毒性。结果表明,农达能引起红细胞核异常率的上升,部分组和对照组差异显,但不能明显地诱发红细胞产生微核;农达能明显地诱发黄鳝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畸变率上升,和对照组差异显或极显。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农达作用30h,对黄鳝具有明显的遗传学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20.
黄鳝性别决定与SRY基因不相关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人和鼠的SRY片断为探针与黄鳝基因组DNA进行杂交,发现雌雄黄鳝中均有相同的杂交带.用一对SRY基因保守区HMGbox的引物,在雌雄黄鳝的基因组DNA中均扩增出约200bp片段.将此片断克隆测序后发现雌雄个体中此片断仅相差1个bp,且与人的SRY基因HMG盒基因极相似.以该片段与雌雄个体的RNA进行Northern杂交未能检测到杂交带,RT-PCR反应扩增出一条微弱的200bp片段.以上结果表明:在雌雄黄鳝的基因组DNA中均存在SRY同源片断;黄鳝中的SRY同源片断可能与其性别无直接关系,而是具备其他功能,由此推测低等脊椎动物的性别决定可能由其他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