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极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地区环境演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赵俊琳 《科学通报》1989,34(16):1240-1240
在南极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东部的西湖中,穿过4m深的湖水,钻取了3.4m长的原状(未经扰动)沉积物柱状样。西湖是一个三面环丘陵,一面临阶地的椭圆状的冰蚀湖。长轴方向与阶地近似平行,约130m左右,短轴约90m。地表径流由阶地对面的一侧输入湖中,湖水的输出主要依靠地下水渗透。在西湖的底部生长着一种藓类植物,经初步鉴定,它与湖底沉积  相似文献   

2.
调查南极鳍脚类家族 今天是2014年12月6日,连续刮了几天大风后的菲尔德斯半岛阳光灿烂,晴空万里,这是南极野外科考难得的好天气.上午7点30分,由两名中国南极长城站第30次越冬科考人员和我组成的科考小分队准时出发,目的是到南极长城站所处的菲尔德斯半岛的西海岸进行海兽调查.  相似文献   

3.
南极菲尔德斯半岛N2O浓度的监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南极菲尔德斯半岛苔藓地衣土壤分布区、科学考察站区、企鹅聚集区等地采集了近地面气体样品,并分析了其中211个样品的 N2_O浓度,平均值为(321.33±3.07) nL/L.讨论了浓度随日期与温度的变化:在夏季的60天中,近地面 N_2O浓度呈明显上升趋势,菲尔德斯半岛地区夏季地面N_2O的浓度普遍高于全球大气N_2O浓度的平均值.南极各科学考察站地区大气N_2O浓度普遍高于无人区,说明人类活动是N2O的源.唯一例外的是:巴登半岛的企鹅聚集区N_2O浓度却高于各科学考察站地区,企鹅粪土排放的N_2O是南极大气中N_2O的重要来源.这是菲尔德斯半岛地区N_2O浓度普遍高于全球大气N_2O浓度平均值314nL/L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谢又予 《科学通报》1987,32(15):1175-1175
费尔德斯半岛是南设德兰群岛中最大的乔治王岛南部的无冰区部分。长7—8km,宽2.5—4.5kin。南端隔费尔德斯海峡与纳尔逊岛(冰盖)相望,东北面为主冰盖,最厚为350m,平均厚100m,海拔最高处为668m(图1)。  相似文献   

5.
王碧香 《科学通报》1988,33(11):851-851
中国长城站地区位于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主要由玄武质、玄武安山质的熔岩、火山碎屑岩和火山碎屑沉积岩所组成,具有典型的岛弧火山岩特征。自下而上可分为5个岩段:Ⅰ——碧玉山段、Ⅱ——玛瑙滩段、Ⅲ——化石山段、Ⅳ——岩块山段和Ⅴ——长山段。总厚度是150—350m,其时代为第三纪。 本区玄武岩属于高铝贫钾拉斑向钙碱性过渡的岩系,其斑晶有橄榄石、辉石和拉长石等。  相似文献   

6.
赵烨 《科学通报》1995,40(3):274-274
在南极半岛及其外围群岛地区,现代土壤中是否存在CaCO_3富集过程(或钙化过程)目前还无统一的认识.如Everett(1976年)认为南设得兰群岛土壤中的碳酸盐起源于本区的石灰岩,并非土壤钙化过程所致;Bockheim把南设得兰群岛划为亚南极荒漠带,并认为土壤钙化过程在此带较强.作为南极环境研究的薄弱环节,土壤中CaCO_3的来源及其迁移过程的研究,在中国南极长城站地区尚属空白.本文根据菲尔德斯半岛土壤野外调查和化验分析结果,指出了本区现代土壤中CaCO_3的来源,并讨论了土壤中CaCO_3迁移过程与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南极菲尔德斯半岛苔藓泥炭层14C测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烨  李容全 《科学通报》1999,44(12):1342-1344
根据南极菲尔德斯半岛海岸阶地面上苔藓泥炭层剖面上、中、下3层泥炭的14C数据,推得该苔藓泥炭层上段的平均累积速率为0.195 mm·a-1,下段为0.069 4 mm·a-1. 由下部苔藓泥炭的14C数据和下段平均累积速率,推得该地区海拔18 m的海岸阶地形成时间应略早于4 300 aBP,且自4 300 aBP以来这里的海滩一直处于稳定上升状态. 相应这个地区的冰盖解体与冰退过程也应早于4 300 aBP.  相似文献   

8.
冯克勤 《科学通报》1980,25(22):1009-1009
以P_(n, 2m)表示n元2m次实系数半正定齐次多项式(或叫半正定型)全体,以Σ_(n, 2m)表示集合P_(n, 2m)中可以表成实系数多项式平方和的那些半正定型全体。早在1888年,Hilbert就发现只有当(n,2m)=(n,2),(2,2m)和(3,4)的时候,才有Σ_(n, 2m)=P_(n, 2m)。否则,便  相似文献   

9.
周昆叔 《科学通报》1988,33(19):1493-1493
我于1985年12月至1986年3月间,在中华三源与古生物服务公司实验室(在深圳蛇口)做了香港大濠岛(Lantau)以北赤(鱼巤)角(Chek Lap Kok)晚第四纪剖面的孢粉学研究(图1),其第四纪层序是根据Raynor Shaw的研究。在该剖面埋深14.24m至16.79m,含植物残体深灰色层状粉砂质粘土的三个样品中(图2),发现了红树植物孢粉组合,其数量合计为  相似文献   

10.
向虎雏 《科学通报》1993,38(4):345-345
南极半岛与南美大陆隔德雷克海峡相望,海峡上横亘着南极考察中的“斯芬克斯之谜”——斯科舍脊。大地构造学认为,该地区是南美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南极板块的交汇处,其地质构造运动较为活跃,存在着年变量为厘米级的相对运动。斯科舍脊西南部的南设德兰群岛,与南极半岛毗邻,中国长城站位于群岛中的乔治王岛南部的菲尔德斯半岛。半岛中部主要发育为北西西向走滑正断层,如风谷断层、侏罗谷断层、南端又有菲尔德斯海峡断层。1970  相似文献   

11.
中国南极长城站于1985年2月20日胜利建成。她位于西南极洲乔治王岛的菲尔德斯半岛南部,其准确站位是南纬62°12′59″、西经58°57′51″。站区平均海拔高度10米。站区面积约0.5平方公里,现有桔红色钢筋水泥主体建筑两栋,面积约360平方米、配套设施有发电站、气象站、仓库、冷冻间等,面积约240平方米。目前,站上安装有先进的卫星通讯设备和短波通讯设备,可随时同首都北京和世界各地保持通讯联系。  相似文献   

12.
初到米斯特肯岬角 米斯特肯岬角,位于加拿大纽芬兰岛的阿瓦隆半岛东南部的顶端.它的命名米斯特肯(Mistaken)在英语中意指"犯了错误".  相似文献   

13.
太湖全新世海相硅藻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马燕 《科学通报》1991,36(21):1641-1641
太湖(图1)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TMb孔位于湖中马迹山南约3km处(图2),岩芯长1.15m,为浅灰黑色粉砂质细淤泥,属全新世沉积,在孔深0.90—1.15m处发现丰富的硅藻化石,计11属29种(变种、相似种及未定种),其中23种为海水种,4种为海水或半咸水种,2种为半咸水或淡水种。此外,还有硅鞭藻1种(见表1)。  相似文献   

14.
初到米斯特肯岬角 米斯特肯岬角,位于加拿大纽芬兰岛的阿瓦隆半岛东南部的顶端(米斯特肯"Mistaken"在英语中意指"犯错").  相似文献   

15.
潘江 《科学通报》1957,2(11):341-341
近半年来,泥盆纪鱼化石在湖北、湖南、广西等省发现了一些特别具有地层意义的新产地和新材料。现报导如下:(1)广西富钟县—Acanthodes目前的材料系地质部广东地质局436队第九分队寄来的。根据采集者的记录,产地为广西富钟县城厢区大岛肚南西400公尺。层位和时代为上泥盆纪D_3~2。标本保存在深灰色的石灰岩内,主要为一件属于  相似文献   

16.
宋磊  姜彦竹  张雪洪 《科学通报》2011,56(32):2689-2698
tmRNA 是部分tRNA 和一小段mRNA 的结合体, 已被证明是作为基因水平转移产物之一的基因岛的整合位点. 我们通过序列比对和比较基因组学的方法确定了散布在肠杆菌科的13 个属中整合位点为tmRNA的68 个基因岛, 其中53 个基因岛属于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ca). 在这53 个基因岛中, S. enterica subsp. enterica serovar Agona str. SL483 等8 个基因组, E. coli S88 和E. coli O55:H7 str. CB9615 中发现了2 个及以上连续的基因岛, 即形成了串联基因岛. 其中, S. enterica subsp. enterica serovar Typhimurium SL1344 中发现在该位点有3 个连续的基因岛组成的串联基因岛. 通过在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已测序的基因组中分析整合位点为tmRNA 的可变区, 发现大多数的基因组除了在可变区中包括了基因岛区之外, 还有一段残余的可变区. 确定了串联基因岛进入基因组的时间顺序, 即远离tmRNA 的基因岛先于靠近tmRNA 的基因岛整合进入该基因组中. 上述的基因岛中整合酶主要有3 种类型, 分别是HP1 整合酶, PhiCTX 整合酶和P4 整合酶, 以P4 整合酶所占的比例最多. 在串联基因岛中, 远离tmRNA 的基因岛中的整合酶是P4 整合酶, 其次是PhiCTX 整合酶,最靠近tmRNA 的基因岛所用的整合酶是HP1 整合酶, 由此可以得出tmRNA 是研究串联基因岛的遗传与进化的重要位点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典雅的伦敦     
英国位于欧洲大陆的西北部,面临北大西洋和北海。首都伦敦位于大不列颠岛东南部的平缓的田园地带。伦敦分为3个地区,市街被泰晤士河分成南北两半,总面积约1610平方千米。 伦敦的气候属海洋性气候,纬度几乎与萨哈林岛(俄)相同,终年阴雨连绵,冬天极其寒冷,多雾。 英国总人口约为5826万,其中690万人(约相当于12%)住在伦敦。大多数英国人是盎格鲁撒克逊  相似文献   

18.
韩茂华  梁新刚  黄勇 《科学通报》2005,50(6):588-591
计算了不同厚度的碳化硅(SiC)薄膜的吸收率, 发现厚度在几十至100 μm、上下表面平行的碳SiC薄膜的热辐射具有良好的干涉性质. 由于SiC独特的光学性质, 薄膜对10 μm的入射波吸收率达到0.98, 接近黑体的吸收率; 而对于10.5至12.4 μm波段的热辐射, 又几乎变得不吸收. 计算还表明, SiC薄膜的半球发射率跟温度有关, 在300至500K之间, 半球发射率比较高.  相似文献   

19.
朱果逸 《科学通报》1982,27(10):615-615
1972年Oldham发展了半积分极谱法,主要是记录电流的半积分量m和电压E的关系(m~E曲线),随后,后藤正志等提出半微分极谱法,主要是记录电流的半微分值e和电压的关系(e~E曲线)。在此基础上,近年来又发展了1.5次微分(e′)和2.5次微分(e″)极谱法,主要是记录电流的1.5次微分e′和2.5次微分e″与电压的关系(e′~E和e″~E曲  相似文献   

20.
张干 《科学通报》2000,45(Z1):2758-2762
报道了南极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湖相沉积物的分子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冻土湖沼沉积物的正烷烃往往以C23为其主峰,源自于苔藓植物有机质的优势输入;南极乔治王岛湖相沉积物中富含异构和反异构脂肪酸,反映沉积区的细菌作用较强;脂肪酸C18:2/C18:0与甾醇ACI指标的剖面相关性,表明 C18:2脂肪酸源自内生藻类.脂肪酸C18:2/C18:0比值的剖面变化反映区内11/9和3 kaBP气温较低;首次在南极淡水湖盆沉积物中检出长链不饱和酮化合物,推测其生源为定鞭金藻属藻类,其高C37:4相对含量与南极严寒气候对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