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是城镇化过程中两个重要方面,健康的城镇化需要两者相互协调.利用协调度模型,定量测算了2009~2014年江苏省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度及区域差异,并分析其协调度演变的原因,最后提出提升江苏省土地与人口城镇化协调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是衡量一个城市城镇化质量的两个重要子系统。采用2009—2018年呼和浩特市的相关数据,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利用极差法、熵值法计算城镇化指标权重,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对呼和浩特市人口城镇化及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关系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人口城镇化指数与土地城镇化指数10年中快速增长,城镇化发展水平不断上升。从时序看,呼和浩特市人口城镇化滞后型与土地城镇化滞后型交错发展,综合发展指数总体呈增长趋势,城镇化发展质量稳步提高;从演化趋势看,呼和浩特市人口—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过程历经失调期、过渡期和协调期三个阶段,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但土地城镇化仍滞后于人口城镇化。呼和浩特市应注重各区域间发展的协调性,促进产业调整,在提高人口城镇化发展质量的同时改变土地的利用方式,实现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构建人口、土地与产业城镇化测度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三角模型、耦合协调模型及熵权法,对滇中城市群49个县市区2005-2015年间人口、土地与产业城镇化的时空演变及耦合协调态势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对促进"人—地—产"城镇化协调发展的驱动机制进行探究,得出以下结论:(1)滇中城市群人口、土地与产业城镇化发展的空间差异显著,十年间,初步形成了以环滇池地区为主中心,昆明市东川区、玉溪市红塔区、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曲靖市麒麟区和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为次中心的"一极多核"空间格局,高值区呈现出由核心地区圈层式向外蔓延的发展态势;(2)研究区"人—地—产"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度持续上升,与人口、土地及产业城镇化空间变动格局整体一致,县域间城镇化差距明显缩小,向区域均衡化发展;(3)2005-2015年间,影响该区"人—地—产"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因素有所变化,其中市场作用逐渐增强,内生力量影响有所减弱,投资力量与政府作用变动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4.
建立湖北省"人口-经济-土地"城镇化指标体系,采用空间统计和数理建模,对城镇化及其空间分异和空间格局、耦合协调度进行测算.研究结果表明:1)湖北省土地城镇化水平总体较高,经济城镇化质量整体较低,人口城镇化区域差异明显;2)"人口-经济-土地"城镇化质量呈现区域间不均衡、城镇化不同步的空间格局;3)人口-经济-土地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度整体较高,但空间差异明显,城镇化子系统内系统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高的地区集中在武汉城市圈、宜荆荆地区和襄十随地区等经济发达、产业集聚、空间联动效应较强的区域.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社会和经济全面转型发展过程中,乡村转型及转型各因素之间的协调性是乡村城镇化和乡村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这一问题对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方法】以三峡库区重庆段13个区县的403个乡镇为研究对象,从人口、土地、农业技术等3个方面提取得到乡村转型度、乡村转型耦合度和乡村转型协调度的指标,综合系统研究三峡库区重庆段403个乡镇乡村转型各要素之间的耦合协调性。【结果】三峡库区重庆段大多数乡镇呈转型低度耦合协调状态,较好的协调耦合状态主要位于在万州、长寿、涪陵、江津等重要区县的街道及城郊镇。双因子耦合协调中,人口与土地的耦合协调优于人口与技术、土地与技术的耦合协调。【结论】人口-土地-农业技术三要素在乡村转型发展中呈不同步的发展,库区的乡村转型和发展需要通过政策调控、合理的城镇化为引导。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社会和经济全面转型发展过程中,乡村转型及转型各因素之间的协调性是乡村城镇化和乡村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这一问题对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方法】以三峡库区重庆段13个区县的403个乡镇为研究对象,从人口、土地、农业技术等3个方面提取得到乡村转型度、乡村转型耦合度和乡村转型协调度的指标,综合系统研究三峡库区重庆段403个乡镇乡村转型各要素之间的耦合协调性。【结果】三峡库区重庆段大多数乡镇呈转型低度耦合协调状态,较好的协调耦合状态主要位于在万州、长寿、涪陵、江津等重要区县的街道及城郊镇。双因子耦合协调中,人口与土地的耦合协调优于人口与技术、土地与技术的耦合协调。【结论】人口-土地-农业技术三要素在乡村转型发展中呈不同步的发展,库区的乡村转型和发展需要通过政策调控、合理的城镇化为引导。
  相似文献   

7.
在全国推行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以四川省为研究区域,选取14个评价指标,建立四川省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构建协调发展度模型,定量分析四川省2003—2013年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状态,并预测其演变趋势。结果表明:(1)四川省人口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可分为失调阶段—过滤阶段—协调发展3个阶段;(2)总体上,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指数为上升趋势,两者的发展水平从轻度失调发展到优质协调发展。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兼顾人与地,实现人口与土地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城镇化发展协调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人口、经济、土地和社会城镇化概念与内涵构建城镇化发展协调度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线性加权模型和离差系数法得到河南省18个市的2011年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得分和协调度,之后对评价结果的地区差异和协调度的空间差异进行分析,以期为城镇发展政策制定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人口城镇化出现局部"低洼",经济城镇化和社会城镇化存在西北向东南倾斜的特征,土地城镇化在东北和中西部偏低;城镇化发展协调度总体较高,相互之间差距大,空间上存在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的格局.最后基于18个市所属的协调度类型提出河南省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协调的含义,把人口城镇化与产业非农化的协调发展解读为两者的同趋性、互动性、协调性,并通过聚类分析、VAR模型、协调度C模型和协调发展系数D模型,在实证层面对这三个特性进行解读,我们得出:云南省人口城镇化与产业非农化的发展虽然表现出高度的相关性,但是两者在空间维度上并未实现同趋分布;再次二者的互动作用不明显,尤其表现在人口城镇化对产业非农化的发展促进作用不明显;最后我们从时间和空间维度观测云南省人口城镇化与产业非农化的协调度问题:16州市中除昆明外,其余15州市均表现出不协调的特性。这些研究结论将为推进云南地区人口城镇化与产业非农化的协调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撑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人口城市化和土地城市化是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内容,探究两者耦合协调关系及耦合发展驱动因素对实现新型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以安徽省地级市辖区、县级市、县为研究单元,选取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人口密度、平均高程等相关指标计算人口和土地城市化速率的协调度,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和地理探测器,研究了2000-2016年安徽省人口和城市化速率以及两者的耦合协调演变趋势、空间差异,最后探讨了耦合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安徽省主要的城市化特征为人口城市化滞后型,人口和土地城市化耦合协调关系整体向好但增长缓慢,协调水平仍较低;②人口和土地城市化耦合协调发展的空间差异较为明显,并且有一定的空间集聚性;③对两者耦合影响较大的因素为土地城市化率、人口密度和平均坡度,交互作用最强的因素为人口城市化率和土地城市化率,土地城市化和人口密度与相应的社会经济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对人口和土地城市化耦合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黄河流域城镇化与水资源利用水平及其耦合协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镇化进程伴随着一系列与水资源有关的问题,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需要掌握城镇化与水资源利用的耦合协调关系.本文构建了基于人口、经济、土地和社会的城镇化水平综合指标体系,以及基于生活、工业、农业和生态的水资源利用水平综合指标体系,进一步建立了耦合协调度模型,用于研究二者耦合协调的关系,并利用障碍度模型对障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流域内省份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中下游增速明显;2)区域水资源利用水平差异缩小,呈现下游高于上游的东西阶梯状分布;3)耦合协调度空间多样性明显,高值地区主要在上游,率先进入中度耦合协调状态;4)研究时段内,城镇化过程中未出现用水结构失调现象;5)人口和土地均为城镇化水平主要的障碍因素,而用水水平中,各地区主要障碍因素不同.由此建议:进一步加快黄河流域发展速度,提高城镇化水平,同时要注意用水结构的变化,重视生态用水总量投入以确保各类用水平衡;重点关注水资源利用方面主要影响系统耦合协调关系的指标,侧重提高障碍因素对应的用水水平,使城镇化发展与水资源利用水平的变化处于良好的耦合协调状态.  相似文献   

12.
西藏地处我国西部边境,是我国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同时也是欠发达地区。西藏的发展关系到国家民生和谐、社会稳定、主权完整。城镇化作为协调区域发展的助推器,在西藏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城镇化过程中,西藏的人口、社会、经济方面均有不同幅度的提升,全面完整地评估西藏自治区城镇化过程中人口、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以及城镇化质量对于制定西藏接下来发展战略至关重要。文章采用耦合模型分析了2011-2020年西藏城镇化中“人口-社会-经济”三系统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发现:虽然在样本期内,“人口-社会-经济”耦合度始终处于高水平耦合阶段。但从耦合协调度来看,西藏 “人口-社会-经济”耦合协调度在最高的年份也仅为勉强协调,尚有较大提升空间。进一步研究发现西藏城镇化过程中“人口-社会-经济”高耦合度是由于三个系统发展水平过低导致,西藏城镇化水质量较低,尤其是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已经开始限制人口和社会的发展水平。本文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对西藏人口、社会、经济关系的理解,为进一步推动西藏高质量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我国城镇化进程进入到快速发展阶段,人口、经济与生态三者间的协调发展问题愈发突出.为了使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人口、经济和生态能更好地协调发展,以河南省为例,建立了人口、经济与生态城镇化指标体系,运用空间关联指数、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马尔科夫链等方法,分析河南省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及空间演化过程.结果表明:(1)河南省城镇化水平稳步上升,各市间子系统城镇化水平差距较大;(2)2006-2018年河南省人口、经济和生态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的总体差异呈上升趋势,省内差异不断扩大;(3)河南省人口、经济和生态城镇化耦合协调度不具有维持原状的稳定性,协调发展水平总体呈降低趋势,短期内难以实现跨越式转变;(4)河南省人口、经济和生态城镇化耦合协调度冷热点在空间上呈现“西热东冷”的空间特征,热点区稳定分布在郑州、焦作、洛阳和平顶山4市.  相似文献   

14.
采用村集体和龙头企业合作,将土地整理、农产品种植与加工、农村社区建设与改造以及农民非农就业等问题结合起来的"农业集成商"模式,可以很好地将城镇化推进中的"三无"(无地、无业、无保障)农民转变为"三有"(有地、有业、有保障)农民,为破解我国"三农"问题找到了一种新的思路,是将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很好地结合起来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2009-2019年宝鸡市城镇化及协调性发展状况,以期为渭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并为其他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提供借鉴.方法 以宝鸡市为研究区,运用地统计方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宝鸡市2009-2019年城镇化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度、耦合协调度的发展变化趋势及耦合协调类别、类型.结果 宝鸡市11年间城镇化子系统的耦合类别变化为极度失调衰退-中度失调衰退-轻度失调衰退-濒临失调衰退;类型划分由经济滞后型发展到生态滞后型,但人口滞后型始终贯穿其中.结论 城镇化及其各子系统发展均呈递增的态势,城镇化各子系统之间基本呈现正相关关系.宝鸡市应从人口、经济、文化和生态各方面科学规划,促进地区城镇化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城镇化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的传统农业社会向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文明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是衡量现代化过程的重要标志.城镇化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农村人口、土地等地理要素空间分布的调整,作为农业生产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土地资源在城镇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将受到巨大影响,土地利用现状的改变在所难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而城镇化的不断演变也内在要求着农用地流转需要较大规模,并且稳定有效.  相似文献   

17.
借鉴物理学中的耦合理论并选取大同市为案例地,依据耦合协调度等级及阶段划分标准,将大同市旅游产业与城镇化耦合协调度划分为3个阶段:探索失调阶段、过渡发展阶段、创新上升阶段;并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视角,探索大同市旅游产业与城镇化耦合协调度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大同市旅游产业与城镇化之间存在显著的耦合协调发展特征;大同市旅游产业与城镇化发展水平呈现波动上升趋势,旅游产业滞后类型占多数;大同市两个系统间的耦合协调水平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从2011年实现了从失调阶段向协调阶段的转变;从静态角度看,大同市旅游业发展水平、经济城镇化、人口城镇化、空间城镇化、社会城镇化与两个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存在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76 4、0.983 4、0.789 2、0.987 5、0.968 3;从动态角度看,大同市各因素对两个系统耦合协调度的影响程度由高至低依次为经济城镇化、空间城镇化、社会城镇化、人口城镇化、旅游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8.
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是中原经济区的核心任务,是深入发展必须破解的瓶颈难题。新型城镇化置于"三化"协调之首,被赋予"引领"作用,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亟须各级党委政府、学术界等深入探索研究。河南是中国的缩影,河南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对于全国具有典型示范意义。基于此,本文以河南的新型城镇化为切入点,分别从理论与现实依据进行研究思考,同时也用辩证的眼光对河南的新型城镇化进行了审视和反思。  相似文献   

19.
以安徽省为研究对象,建立人口城镇化与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指标评价体系,运用熵值赋权法、耦合协调模型,计算各城市人口城镇化与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综合指数,以及二者的耦合度和协调度。实证结果表明:安徽省的两项指标呈现地域差异性与空间非均衡性,且基本公共服务滞后于人口城镇化的发展;两者耦合程度较高,平均协调度处于初级协调水平,根据各城市协调值大小将城市分为五种类型。结合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从"产业""城市""人口"三个维度构建安徽省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近三年16地市的城镇化数据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面板数据多元回归模型,探究安徽省各类地区产业、城市、人口因素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城镇化质量与发展水平基本一致、不同区域城镇化质量差异明显、且在"产城人"方面发展不均衡。不同地区新型城镇化应分类发展,加快构建省域城镇化发展的协调联动机制及相关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