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正>用《侧下风机式82型木材干燥窑》对橡胶木材进行生产性窑干试验,发现采用“单向升温常规强化基准”可实现快速窑干。2厘米厚板材从含水率60%干到10%只需16h,5×5cm方材,从含水率45%干到8%需36h。对3.3cm厚板材采用白天烘12h,夜间“闷窑”12h的间断干燥,含水率47%干到10%需4昼夜。三次试验干燥质量均达到一等品标准。干燥延续期同国外某些国家比较可缩短3~5倍。文章还讨论了橡胶木材实施快速窑干应注意的问题,以及采用“单向升温常规强化基准”的好处。  相似文献   

2.
超高温热处理对水曲柳板材尺寸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采用窑式常压和罐式带压过热蒸汽对水曲柳板材进行超高温热处理,研究了两种热处理方式对木材平衡含水率、尺寸稳定性、吸湿滞后及干缩系数的影响,分析了两种热处理方法使木材稳定性提高的原因。结果表明:两种热处理均可降低木材的平衡含水率,但罐式带压热处理可以更有效地降低木材在使用中的平衡含水率,减小木材使用环境的相对湿度变化对木材含水率的影响,降低木材干缩系数,更有利于提高木材的尺寸稳定性。提高处理温度可以减小热处理材的吸湿滞后,罐式带压热处理材比窑式常压热处理材的吸湿滞后小。  相似文献   

3.
<正>一种新型的高温木材干燥窑于1977年设计出来了。这种窑的特点是,侧壁沿着窑长方向是倾斜的;风机和散热器置于窑的后端;其干燥介质既可为常压过热蒸汽,又可为高温湿空气。这种窑结构简单,投资少;设备安装和维修很方便。 建于南京钟山木器厂的这种窑,其容量为8.5米~3,年产量2100米~3(厚2.2厘米的软材整边板)。据测定,其材堆出口的介质循环速度平均超过2米/秒,而国内的常规窑通常只有1—2米/秒。介质穿过材堆的循环速度,沿着材堆的高度方向是相当均匀的,但沿材堆的长度方向不够均匀。厚度2.2厘米马尾松板材,从平均初含水率39.1%干燥到终含水率3.7%干燥延续期只有14小时,而国内的常规窑通常要2天以上。材堆中各部分成材的终了含水率是均匀的,尽管初含水率差异很大。干燥质量也是较好的。 总之,这种窑很适合于中、小型木材厂使用;若建成双轨的窑,也可适用于较大型工厂。  相似文献   

4.
对雷州产的柠檬桉(Eucalyptus citriodora Hook f)、隆缘桉(E.exserta F.Muell)及雷一桉(E.Leizhou No.1)的木材进行了过热蒸汽干燥试验。干燥时干球温度高达110℃,湿球温度保持100℃。结果表明,隆缘桉与雷一桉比柠檬桉难干,心材比边材难干。 试验前曾运用分析弦向干缩系数对径向干缩系数比值的方法,预测在干燥期间木材可能发生应力开裂的含水率阶段。分析表明,在木材平均含水率降至30%以前,隆缘桉与雷一桉木材的弦,径向干缩系数比的比值远高于柠檬桉,心材的比值远高于边材。分析的预测和干燥质量相符合,即,隆缘桉与雷一桉板材中出现的应力开裂显然地多于柠檬桉;心材部分出现的应力开裂显然地多于边材。 对柠檬桉的气干材与高温干燥材的一部分力学性质作了对比测定。结果是:两种干材的顺纹抗压强度、静曲抗弯强度和静曲弹性模量的差别不明显,但高温干燥材的冲击韧性比气干材的小6%。  相似文献   

5.
<正>对马尾松(针叶材)、水曲柳(环孔材)、胡桃楸(半散孔材)和色木(散孔材)四个树种的正常材弦切小试件(顺纹高7毫米,弦向40毫米,径向40毫米)分别以100、80、60和40℃四个温度水平干燥,并作初状态为水饱和与半干材的比较(水曲柳为生材状态),干燥前经汽蒸1小时同不汽蒸的比较,干燥后再原温吸湿和拟霉天气候吸湿的比较。获知了温度、汽蒸处理,含水率和树种对尺寸变异性影响的规律性,并发现木材尺寸正一反向变化时具有滞后现象。文章还讨论了“干裂势”定义对于窑干工艺的适应性,并根据试验结果讨论关于纤维饱和点和干燥过程中的应力问题。  相似文献   

6.
路用水基聚合物稳定碎石养生及测试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振动成型水基聚合物SRX稳定碎石试件,研究了SRX稳定碎石含水率变化规律及其对SRX稳定碎石力学强度的影响,发现干化温度T越高,SRX稳定碎石试件干化速率越快,并确定出0~105℃内干化温度T随干化时间t的变化规律;试件含水率对SRX稳定碎石力学强度影响显著,含水率为零时试件强度达到最大值;相对强度(Rcw/Rc0)与相对含水率(Δw)满足一定数值关系;干化温度与测试温度(0相似文献   

7.
针对餐厨垃圾生物干化处理周期长、脱水效率低的问题,基于外源辅助加热的生物干化机,比较不同加热温度(加热板设置温度)/加热时间(分别记为CK、JR 55-30、JR 75-30、JR 95-30、JR 105-20、JR 105-30、JR 105-40、JR 115-30)对餐厨垃圾生物干化过程系统脱水能效及氮素损失的影响.结果 表明:CK、JR 75-30和JR 105-30的单位质量水分去除能耗较低,分别为0.58、1.24和1.34 kW·h/kg,其余处理在1.42~1.61 kW·h/kg;JR 105-30、JR 105-40、JR 115-30的水分去除效率较高,别为84.22%、92.27%、84.77%;其余处理均在26.86% ~76.82%;加热温度越高、加热时间越长,总氮(TN)和铵态氮损失率越大,8个处理的TN损失了6.16% ~ 22.03%,铵态氮损失了19.15% ~60.87%.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TN、铵态氮与含水率(MC)呈现显著正相关(P<0.05),与电导率(EC)呈现显著负相关(P<0.05).JR 105-40处理的单位质量水分去除能耗为1.52 kW· h/kg,比CK(0.58 kW·h/kg)高0.94 kW· h/kg;水分去除效率为92.27%,比CK(26.86%)高65.41%;TN损失了19.49%,比CK(6.16%)高13.33%;铵态氮损失了57.45%,比CK(19.15%)高38.30%.在保障快速干化效率的基础上,建议采用JR 105-40对餐厨垃圾进行生物干化;4 d内可以使餐厨垃圾含水率下降到28.56%.研究结果为餐厨垃圾快速生物干化处理外源加热温度/时间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大木竹竹材物理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材性优良的毛竹等竹种为参比,研究了丛生竹种大木竹竹材的物理性能.结果表明:大木竹竹材的基本密度为0.618 g/cm3,小于毛竹的基本密度(0.765 g/cm3),而比参比的其他丛生竹密度大或与之相当;大木竹竹材气干体积干缩率为7.7%,吸水饱和体积湿胀率为18.686%,饱湿含水率为77.8%,均大于毛竹材的相应值.  相似文献   

9.
应用相对生长法和样方收获法对萌芽更新和植苗更新尾巨桉人工林生物量及生产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相同密度条件下,植苗更新尾巨桉人工林生物量高于萌芽更新人工林;当密度为1097株/hm2时,植苗更新和萌芽更新尾巨桉人工林的生物量分别为79.193 t/hm2和68.682 t/hm2,年平均净生产量分别为23.998 t/hm2和21.463 t/hm2.植苗更新和萌芽更新人工林群落净生产量排序由高到低依次为:乔木层、枯枝落叶层、灌木层、草本层.萌芽更新尾巨桉人工林生物量随保留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不同更新模式尾巨桉林分干材、干皮、枝、叶、根系的生物量分别占总生物量的60.50%~60.86%、5.62%~5.89%、10.88%~11.23%、4.11%~4.54%和18.1%~18.27%.林分生物量分配的大小排序为:干材、根系、枝、干皮、叶.  相似文献   

10.
压实黄土广泛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其压缩特性是黄土路基工程、地下工程、边坡工程设计计算的重要参数.进行了一系列控制干密度和含水率的固结压缩试验,研究了压力、干密度和含水率对压实黄土的压缩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压力增大,压实黄土的压缩模量增大;含水率一定,随干密度的增加,压缩模量逐渐增大,压缩模量增量在含水率较小时,随干密度增大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在含水率较大时,随干密度增大呈逐渐减小趋势;干密度一定,随含水率的增加,压缩模量减小,减小幅度随着含水率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并且干密度越大,趋势越明显.压实黄土的压缩模量-含水率关系可以用指数函数Es=aebw来表达.  相似文献   

11.
不同保鲜膜包装对鲜切哈密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明确不同包装材料对鲜切哈密瓜贮藏品质的影响,选择厚度均为0.03 mm的聚乙烯膜(PE)、聚乙烯微孔膜(PE微孔)、定向聚丙烯膜(OPP)和聚氯乙烯膜(PVC)为包装材料,将包装好的鲜切哈密瓜置于5℃,相对湿度85%~95%的冷库中贮藏,研究其对鲜切哈密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0.03 mm聚乙烯膜能较好地抑制鲜切哈密瓜呼吸强度和水分散失,降低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的消耗,维持较好的硬度和色泽,抑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和纤维素酶活性.0.03 mm聚乙烯膜包装的鲜切哈密瓜在贮藏10 d时仍能维持较好的商品价值,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温度和溶解氧对短程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研究了不同温度、溶解氧(DO)条件下的短程同步硝化反硝化(SND)过程特征及处理效果.本试验最佳温度控制范围在15~25℃,当DO在0.5~1.0 mg·L-1时,氨氮(NH4+-N)去除率均在95%~98%,总氮(TN)去除率为85%~87%,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率达到90%~...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西北盐渍土地区高速公路出现的季节性冻胀和沉陷等变形问题,通过对G215线柳园至敦煌高速公路地基进行温度、湿度的现场监测,分析地基土中的温湿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开展室内不补水冻融循环试验,对氯盐渍土的变形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全年监测期间,地基土的温度敏感深度为85 cm,25~85 cm深度内地基中的含水率较高。在室内冻融循环试验中,含盐量为0.71%的土样冻胀变形大于融沉变形,体积累加变形量最大;压实度为95%的土样体积增加率达到1.14%,较85%压实度土样大0.7%,压实度越大的土样其冻胀变形大于融沉变形,土样体积累加变形量与压实度大小具有相关性;含水率为19.32%的土样体积增加率为7.70%,较27.32%含水率土样大7.44%,含水率小的土样融沉变形小于冻胀变形,土样体积累加变形量与含水率大小呈负相关。该研究结果能为盐渍土地区高速公路的病害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温度对A~2/O装置中硝化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旨在为工艺改进及优化调控提供依据.从A~2/O装置的泥水混合液中采集微生物样品并提取微生物总DNA,使用特定引物对从总DNA中扩增出目标DNA片段,然后对扩增的DNA片段进行DGGE,并对凝胶进行染色和条带统计分析,通过聚类分析构建不同温度下硝化菌群间的相似性关系.结果表明,AOB菌在温度>25℃时,群落结构比较稳定.此时NH_4~+-N去除率高达95%以上;Nitrobacter菌在温度>20℃时,群落结构则比较稳定,NH4+ -N去除率亦可达95%以上;Nitrospira群落结构发生变化较大,相比较而言,15~20℃时最稳定,NH_4~+-N去除率在75%~95%之间.  相似文献   

15.
黄土体中的裂隙对其工程性质有很大的影响,一方面使土体的整体性减弱、强度降低;另一方面裂隙增加了土体的临空面,加剧了大气营力对土体的影响,使水分的入侵和土体的风干更为剧烈,因此研究干湿循环作用下黄土节理裂隙发育演化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在延安市安塞县取样,通过CT扫描成像技术研究土样不同干湿循环次数下土样内部裂隙的演化规律,在此基础上探讨黄土体节理裂隙发育扩张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土样CT数的ME值不断减小,SD值不断增大,4次干湿循环后,裂隙逐渐停止发育。土体产生裂隙的机制是在湿温耦合作用下,土体含水量在空间分布不均匀,进而产生较大的水力梯度,然后在土体内部产生拉应力;当土体某处的拉应力大于该处的抗拉强度时,裂隙就会产生。  相似文献   

16.
在文[1]中已引进当量工序能力指数,并已推得其计算公式为c'_p=(1/3)φ~(-1){(1/2)[φ(((T/2)+E)/σ))+φ(((T/2)-E)/σ))]} (1) 其中,φ(·)为标准正态分布的分布函数,φ~(-1)(·)为其反函数,T为公差,E为偏离距,σ为当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一致时的标准差。本文讨论它的线性与2次及5次多项式的近似问题。  相似文献   

17.
利用溶剂提取法、正相和反相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RP-HPLC等色谱方法,从排风藤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1 H NMR、13 C NMR等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为β-谷甾醇(1),β-胡萝卜苷(2),N-反式-香豆酰酪胺(3),N-反式-对羟基苯乙基阿魏酰胺(4),N-反式阿魏酰基-3-甲氧基酪胺(5),N-trans-feruloylo-ctopamine(6).其中化合物2~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豫东高速公路路基填筑粉土的非饱和力学特性,采用四联非饱和土直剪仪进行控制吸力条件下的强度特性试验,着重分析吸力对非饱和粉土强度的贡献,并对其干密度效应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豫东黄河冲积粉土颗粒级配较为集中在0.005~0.075 mm的粉粒组.击实曲线出现了不对称的"双驼峰"现象,但两个干密度峰值相差较大,工程应用中需注意最大干密度的准确获得.非饱和粉土的抗剪强度与固结应力呈线性相关关系.干密度和吸力对粉土的黏聚力c均有影响,但影响规律不同.黏聚力c随吸力的减小呈抛物线变化,在最佳含水率附近黏聚力达到峰值.粉土干密度越大,其黏聚力越大.粉土内摩擦角随吸力增加呈增大趋势,吸力大于100 k Pa后基本趋于稳定,影响幅度在5°以内.基质吸力对抗剪强度的影响呈非线性关系.粉土的内摩擦角φ'与吸力相关,φ~b则受吸力与固结应力共同影响,φ'与φ~b均非常数,在τ_f—(u_a-u_w)—(σ_n-u_a)空间中,摩尔库伦破坏面呈双向弯曲形态.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25%阿米西达SC对不同苹果树品种的安全性及其防治苹果白粉病的药效和使用浓度.结果表明25%阿米西达SC对澳州青苹、北斗、黄元帅、新红星、红富士、秦冠6个苹果品种安全性较好,无任何不良影响,但对嘎啦品种的苹果树有严重的药害产生,导致果锈和叶片焦枯脱落.25%阿米西达SC对苹果白粉病有较显著的防效,防效可达85%~90%,使用浓度为0.125g/L~0.083g/L,间隔期7d喷1次,连喷3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