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日本,宫崎骏执导的动画片已经在日本动画界成为了一种传奇。在他的一系列作品中,探讨了人类生存、人与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关系。随着宫崎骏动画片的风靡,影片中探讨的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风之谷》是宫崎骏创作的第一部探讨人与自然密切关系的动漫,仔细欣赏这部作品之后,可以看出一些日本人典型的自然观。该文通过对《风之谷》的分析,试图探究日本人的自然观,期望在环境日益遭到破坏的今天,能给人们以启示。  相似文献   

2.
宫崎骏的动画电影《龙猫》是一部寄寓他生态理想的杰作。整部影片洋溢着温馨的和谐整生之美,这主要从三个方面体现出来: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整生之美;二是人与人的和谐整生之美;三是人与自身的和谐整生之美。  相似文献   

3.
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作品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天空之城》中,宫崎骏的美学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对自然和人类文明尖锐矛盾的描写,呼唤回归自然和对人类希望的塑造成为作品的主线,也是宫崎骏美学思想的特征体现。  相似文献   

4.
宋威 《科技信息》2011,(22):149-149
宫崎骏的作品中除了优美的画面、唯美的故事、动人的音乐外,还有深刻的、独特的自然观。本文是以宫崎骏的作品《龙猫》、《魔女宅急便》、《哈尔的移动城堡》为中心,初步探究其自然观中对自然的赞美。  相似文献   

5.
自然作为人类的无机身体,是从属于人性和实践的历史范畴的。自然观的道德意蕴是对将自然置于道德理性之外的传统自然观的反思超越,主张把社会的道德关怀连接到自然界。它强调在"主客统一"和"解放自然"的理论立场上,追求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共生。其实践启示是,行为主体在改造自然的对象化活动中,应确立以人类利益为最高价值原则的正义取向,从"以人为本"的生存论出发寻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制度公正和科技伦理为主导规则制约狭隘的功利主义欲求。  相似文献   

6.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康德哲学的巨大历史课题。自然合目的论作为康德哲学——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了独特的理解。康德的思想不仅超越了传统的目的论自然观,在思想史上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近代机械论自然观给予了深刻反思,具有当代和谐自然观的意蕴,对当代人类生态文明建设与实践,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穆静 《科技信息》2007,(18):152
本文以生态批评视角重新解读了赫尔曼.麦尔维尔的名著《白鲸》,小说中白鲸是自然的象征,亚哈象征了人类中心主义的信奉者,而实玛利则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代言人。本文通过对小说中各形象的生态象征意义的探讨和对主人公亚哈从异化到毁灭的悲剧旅程的分析,旨在更好的把握麦尔维尔的生态意识及其对人与自然生命联系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8.
姚纯静 《科技信息》2010,(3):166-166,183
《儿子与情人》是劳伦斯的成名作,这部作品承载了劳伦斯对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男性与女性之间关系的思索与探寻。可以说是一部包涵生态女性主义意蕴的作品。人类只有克服自我中心意识,平等地对待与自然和女性。才能实现人类与自然,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9.
《老人与海》被誉为“描写海洋和渔夫最深刻”的文学作品。小说中,海明威将大海作为独立的生命体来描写,作为审美对象来呈现,展示了大自然的神秘莫测,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思想。从生态文学批评视角看,《老人与海》不仅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冲突,以及这种冲突给人类所带来的生存悲剧,同时也表达了海明威对极端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  相似文献   

10.
现实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人的自由和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许多思想家都未能确认,到底如何才能实现人类对自然的自由支配,事实上,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积极运用了唯物史观,这样就划时代的实现了自然观上革命性的变革,马克思把自然分为了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论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都为今天制定发展生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政策奠定了理论基础,建立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全面、协调发展的和谐道路。  相似文献   

11.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环境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等诸多方面。因此,在以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我的和谐为目标的社会创作活动中,人必须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与大自然合作,并密切围绕"人——自然——环境"进行社会创作活动,才能使两者共同繁荣,才能为人类营造出全新的生存环境。而人类的造物活动不仅是一种技术,还是一种文化,创作不是单一存在的个体。人类造物活动的最终作品应该与环境相结合,而不是控制和支配环境。本文就此运用了大量室内外空间设计、产品设计的实例,论证了人类造物活动与周围环境相融共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日本吉卜力动画工作室由宫崎骏命名,其代表性人物是宫崎骏和高畑勋。文章通过宫崎骏的言谈及他与高畑勋的电影作品,管窥吉卜力电影中所描写的自然与人类的关系,试图对吉卜力原创电影中的自然、环保意识进行总结、归纳。宫崎骏认为,自然因地域的特性(空间)和历史(时间)这两个要素具有多样性,人类不可能和自然和谐共处,但他认可人类介入自然,肯定吉卜力电影,反映了人类要生存下去的环境思想。  相似文献   

13.
在《简.爱》中,罗彻斯特形象的塑造体现了作家的生态观:只有自然和人高度和谐,克服人类中心主义,人和人的关系才会变得纯洁美好。罗彻斯特幸福的失而复得、精神上的毁灭与新生是他从人类中心主义的失衡状态恢复到人和自然和谐状态的过程。罗彻斯特破坏了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因而他不得不承担责任,受到惩罚。最后他清醒地处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获得了最原始的幸福。  相似文献   

14.
陈克猛  刘栋  鲍玮 《科技信息》2010,(15):161-161,170
生态文明是在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文明新形态,以尊重生态环境为前提,强调从维护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重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天人合一"思想主要是考虑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是一种推崇顺应自然,以期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自然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之一,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5.
老子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奠基人。老子的《道德经》是道家的经典,其中蕴含的自然观,至今还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影响着人们的自然观。研究老子的自然观,能够使我们更好地认识自然,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努力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6.
 博物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是自然科学研究的传统之一,通过对动物、植物、矿物、生态系统等做宏观层面的观察、描述、分类等来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进入20 世纪以来,博物学日渐式微。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造成了人类无视自然规律,滥用资源,破坏环境,从而导致了我们当代社会面临的生态危机。如何让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存共生,是现代人无法回避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学者呼吁:人类应该重新审视自己与自然的关系。我们需要更多的博物学著作唤醒对自然的了解与亲近。刘华杰的《檀岛花事》便是这样一部充满博物情怀的著作。  相似文献   

17.
从裴廓德号的悲剧和以实玛利的幸存入手,分析《白鲸》中折射的关于人与自然伦理秩序的思考。指出裴廓德号的沉没是对人类破坏人与自然之间伦理秩序的必然惩罚,而以实玛利的幸存则构建了体现在小说中人与自然生命和谐共生的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18.
张伟巍 《科技信息》2012,(34):I0013-I0013
本文以小说《千亩农庄》为文本,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出发,探索了女性身体与自然之间复杂而紧密的联系,以及人类贪婪的欲望对自然和人类自身所造成的伤害,以期唤起人类重新思考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己之间应如何和谐相处,从而构建一个和谐的世界。  相似文献   

19.
《啊!拓荒者!》被称作是维拉·凯瑟第一部描写内布拉斯加大草原风貌和拓荒者的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的小说.作家通过对拓荒者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的讲述,诠释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刻关系,深入分析作品中对于自然场景和人物形象的细致描写,可以深刻领会到作品中所蕴含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智慧.  相似文献   

20.
《风骚比较新论》从自然审美和生态美的角度审视《诗经》与《楚辞》的物象,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理论上,它有助于我们解读中国古典文化中的自然审美传统。现实上,它利于我们充分发挥自然审美的当代文化价值,重视生态美建设,重建人与自然的精神联系,服务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当代人类文化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