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新时期初,王蒙在小说创作中对西方现代主义的"意识流"手法进行了大胆尝试。他的意识流小说既具有现代派小说的基本特点,又融入了民族的文化积淀与审美情趣,以中国式的人文精神,从现实的感受出发来规范意识的流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东方意识流"。  相似文献   

2.
作为英美意识流小说的一位杰出代表,弗吉尼亚·伍尔夫一生致力于小说的改革和艺术的创新,追求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并且成功地将意识流技巧运用于现代小说.<墙上的斑点>就是她最早发表的意识流短篇小说,正如"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它其中所展现的现代主义时空观念、现代主义叙事技巧和现代主义阐释空间使我们对现代主义美学特征有了更透彻的理解,也更加感受到了现代主义小说世界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曾秀烨 《科技信息》2007,(11):147-147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意识流小说的重要作家,《达罗威夫人》是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第一部重大的意识流作品。本文以《达罗威夫人》为例,通过对其作品的解读,探究其作品中的生、死主题。  相似文献   

4.
作为英美意识流小说的一位杰出代表,弗吉尼亚·伍尔夫一生致力于小说的改革和艺术的创新,追求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并且成功地将意识流技巧运用于现代小说。《墙上的斑点》就是她最早发表的意识流短篇小说,正如"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它其中所展现的现代主义时空观念、现代主义叙事技巧和现代主义阐释空间使我们对现代主义美学特征有了更透彻的理解,也更加感受到了现代主义小说世界的魅力。  相似文献   

5.
叶俊峰 《开封大学学报》2005,19(2):61-64,82
作为英国意识流小说的杰出代表,弗吉尼亚*伍尔夫一直致力于小说的改革和创新,主张通过表现人的意识流动来构建主观"内在的真实".在其早期的短篇小说<墙上的斑点>中,作者纯粹从个人心理反应的叙述角度,运用内心独白、自由联想、蒙太奇、诗化语言等写作技巧,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社会造成的巨大创伤,表现了人们压抑、苦闷、空虚和绝望的心情.<墙上的斑点>堪称现代主义与意识流创作的经典.  相似文献   

6.
顾秋红 《科技信息》2011,(5):I0175-I0175,I0185
海明威是美国著名的作家,他曾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他的小说开辟了美国"迷惘的一代"道路,受到世界人民的关注和喜爱。在此将对海明威的作品《永别了,武器》与《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进行比较,分析这两个硬汉形象的共同点与不同点,来探讨海明威本身与海明威小说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文学评论一直把海明威小说创作的主题归结为勇气和死亡,这一归结使得海明威的小说创作显得单薄、苍白,不足以说明海明威对世界文学所作的贡献。通过对海明威作品的整体分析,可把海明威一生的创作主题归结为抗争。如此不仅能统摄海明威所有的作品,而且其主人翁的“硬汉”形象也清晰地显现出一条由单薄到丰富、而至完满的脉络,从而丰富了海明威创作的内涵。从人与自然的抗争、人与人的抗争、与自身的抗争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文章分析了作品的写作风格和主题思想。从写作风格上,作品主要运用了对话、意识流以及象征手法来展开故事情节,揭示主题思想,整个故事的结构是一个令状式的结构,围绕着一个主题─—死亡。“死亡”是海明威作品的唯一主题,作品所要揭示的也正是这一主题思想:死亡并不意味着虚无和幻灭,只要精神还在,那么死亡也“象整个世界那样宽广无垠”,“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颂扬了人类精神不朽的理想。  相似文献   

9.
指出意识流小说是现代主义小说中最具特色的一种。认为它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西方哲学与现代心理学发展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海明威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上都是一位深受人们喜爱的美国作家。作为海明威的第二部小说,《永别了,武器》仍然备受公众的喜爱并继续引起广泛争论。本文试图以该小说为例,对国外评论界对海明威作品主要的主题研究进行简要回顾。对国内海明威研究状况,特别是有关这部小说的主题研究也进行简要回顾。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海明威评论的一些主要研究主题,以及它将来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海明威的短篇小说《雨中的猫》因其视角和主题的独特性而具有不可忽视的文学价值。《雨中的猫》体现了海明威如何从女性视角深层地关注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象;同时,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创作理论及其少有的女性主题在这部小说中也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2.
海明威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上都是一位深受人们喜爱的美国作家。作为海明威的第二部小说,《永别了,武器》仍然备受公众的喜爱并继续引起广泛争论。本文试图以该小说为例,对国外评论界对海明威作品主要的主题研究进行简要回顾。对国内海明威研究状况,特则是有关这部小说的主题研究也进行简要回顾。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海明威评论的一些主要研究主题,以及它将来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张之薇 《科技信息》2007,(18):205-205
英国著名作家E.M.福斯特在他的代表作《印度之行》中大量运用了象征主义的创作技巧,赋予作品强烈的现代主义意味。本文通过分析《印度之行》标题的含义以及小说中的几个代表性意象,探讨了象征手法对表达小说主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论乔伊斯意识流小说中的蒙太奇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姆斯·乔伊斯是20世纪现代派文学巨匠和西方意识流小说大师,他的作品标志着人类写作意识的新阶段.他的代表作长篇意识流小说<尤利西斯>是20世纪最伟大的文学作品,意识流小说的经典.蒙太奇艺术技巧在小说中的使用是乔伊斯大胆实验的具体体现之一,也是乔伊斯对现代小说界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5.
V.S.奈保尔是英国当代最杰出的移民作家之一。他的创作一直密切关注后殖民社会的现实和境况。"自我追寻"和"家国寻根"的主题贯穿整个创作的过程,这一主题在他的讽刺长篇小说《模仿者》中得到了极富哲理的诠释。本文从小说的主题中凸显出来的殖民地人和移民者在强势宗主国文化下所表现的"幻想破灭的惆怅感"、"身处他乡的疏离感和回归故土的无归属感"以及"漂泊流放的虚无感"为切入点作深入探讨,揭示出现代社会是个荒谬、混乱、毫无理性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人的主体破碎,自我遭到扭曲和肢解,处于一种"虚无"的状态。  相似文献   

16.
王新春  李丽 《科技信息》2008,(7):191-191
虚无主义由来已久,但当进入二十世纪,虚无主义愈加浓重的包围着这个世界。海明威作为二十世纪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其作品《太阳照样升起》从标题到主题,从情节安排、人物命运到整个作品的基调,都笼罩着虚无主义的阴影,浸染着悲观和虚无主义的色彩。海明威笔下的世界因为战争而痛苦,因为痛苦而变得虚无,又因为无边的虚无而变得愈加的痛苦。本文主要探讨虚无主义在《太阳照样升起》中的体现和海明威的虚无主义思想的成因。  相似文献   

17.
海明威小说中的妇女形象一直是文学界争执的对象之一,很多人认为海明威不会塑造女性形象,在他的小说尤其是短篇小说中出现的女性形象无论是传统还是前卫都会给人一种"厌女"的感觉。事实上,无论是以美国太太为首的传统女性,还是以乔玛丽、玛格丽特为首的新女性,这两类女性形象的出现都不是偶然的,它与作家本人的女性观息息相关。童年家庭生活的阴影、作家生活时代的社会背景等形形色色的因素,在造就海明威矛盾分裂的女性观的同时,也造就了其作品中的这两类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8.
海明威的代表作《老人与海》自问世以来,备受国内外关注。几十年来,专家学者们对小说的硬汉精神,悲剧意识,虚无思想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本文试从新兴的生态文学角度分析作品中体现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老人与海》进行了大量研究,他们大多把小说的硬汉形象、悲剧意识、虚无思想和艺术特色等作为研究重点,而从生态视角对该书进行研究还不太多。如从生态视角进行观照,则可发现老人圣地亚哥与大马林鱼、大马林鱼与鲨鱼、老人圣地亚哥与鲨鱼、老人圣地亚哥与社会、海明威与社会之间的等等战斗,都是没有胜利者的战斗。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30年代,新感觉派作家施蜇存创作出一批意识流小说。其小说借鉴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具有现代主义特性,同时又遵循了现实主义创作原则,融合了中国传统小说的现实主义因素。他的小说是在借鉴西方现代主义基础上的变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