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变权欧式距离模型在水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加权欧式距离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改进,针对不同的待评价单元和不同污染性质的污染物,根据污染因子的污染贡献率计算其权重;以n个污染因子为坐标轴,以水质标准中的Ⅰ级水质作为n维空间的"原点",结合权重计算出每个待评价单元以及水质标准中其他各级水质与"原点"的变权欧式距离,并将后者作为划分每个待评价单元水质级别的标准,从而建立了适合水质综合评价的变权欧式距离模型。用该模型对1996-2006年钱塘江支流东阳江许村断面水质监测数据进行了综合评价,并与灰色聚类法和模糊综合指数法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与水质实际情况符合较好,验证了变权欧式距离模型应用于水质综合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以SCI数据库收录的JCR2019土木工程学刊物数据,通过对影响因子和引用半衰期进行实例检验,运用改进欧式距离TOPSIS法,修正TOPSIS权重单调性漏洞.研究发现,非线性评价方法中判断权重单调性的必要条件是确保其它指标权重不改变的情况下,某一指标的评价结果和实际权重都与其权重正相关.研究结果,TOPSIS法不具备权重单调性,并且具有较强的冗余度,缩小了设计权重;基于此,提出改进欧式距离TOPSIS法,修正权重单调性漏洞,并将改进的评价模型应用到实例中,检验并证明该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给出一个多准则DEA模型 ,从而更有效的对各决策单元进行评估 ,同时获得了更合理的输入产出权重指标 ,最后通过实例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的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中仅考虑评价因子间的一级指标权重或者因子各分级状态的二级指标权重,未能考虑各评价因子各分级状态的综合权重,从而导致评价结果缺乏一定适应性问题。文中提出了将随机森林模型(Random Forest,RF)和确定性系数模型(Certainty Factor,CF)相耦合的加权确定性系数评价模型(Weighted Certainty Factor,WCF)。该模型通过CF模型计算二级指标因子权重,并利用RF模型计算出一级指标因子权重,然后通过将所有指标因子的易发性指数进行加权求和,获得多种因素耦合下的滑坡灾害易发性程度。以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为研究区,在对研究区的地质环境、人类活动情况、滑坡分布特征及形成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了14类与滑坡发生相关的指示因子,结合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分别采用CF,RF和WCF模型对研究区内滑坡灾害易发性进行区划,各模型的评价结果采用Kappa系数进行对比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的滑坡主要受高程、地貌类型、与断层距离因子的影响,各因子所占权重分别为0.27,0.12,0.11;改进后的WCF模型区划结果的准确性相对于RF和CF模型提高了5.2%和9.9%.由此表明,WCF模型更适用于研究区的滑坡易发性评价,评价结果可为研究区的滑坡灾害防治规划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经典的 K 均值聚类算法是基于欧式距离的,它只适用于球形结构的聚类,而且在处理数据时不考虑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和各变量的重要性差异.针对以上问题改进了 K 均值聚类算法,将马氏距离与 K 均值相结合,并在目标函数中增加变量权重因子和协方差矩阵调节因子,利用马氏距离优点有效地解决了 K 均值聚类算法的缺陷,最后通过实验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渡槽安全评价方法忽略了评价指标权重的动态变化,不能实时反映危险因子对渡槽实际运行状态的影响等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权重-云模型的渡槽安全综合评价方法,引入动态权重模型为评价指标动态赋权,并利用云模型获取评价指标隶属度。将该方法应用于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M河渡槽安全评价并与静态权重模型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动态权重-云模型实现了评价指标层权重计算结果随工程运行状态的实时变化,同时对危险因子的识别敏感性更高,提高了评价方法对复杂运行环境下渡槽安全综合评价的适用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郭峰  王雅雯 《科技信息》2007,(34):92-95
本文以辽宁省辽阳市为例,探讨了基于GIS技术的退耕还林方案。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结合辽阳当地的实际情况,从获得的数据中选取了坡度、高程、人均耕地面积、与辽阳市中心的距离等4个评价因子,将这些因子在统一的地理坐标系统下,分别构造各自新的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利用MapInfo软件,从获得的最新的土地利用数据中提取旱地数据,并将提取出的旱地数据生成117085个网格,每个网格赋予各个因子的值,在退耕还林中作为一个基本的评价单元;应用熵权法确定各因子在退耕还林中的权重;构建退耕还林综合评价模型,利用此模型逐网格进行综合评价。文中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辽阳市退耕还林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岩体质量分级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决策问题,不仅具有模糊性及不确定性特征,而且用于分级评价的因子权重难以准确确定。基于云模型处理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问题的独特优势,同时借助组合赋权技术,提出组合赋权-云模型的岩体质量分级评价模型。该模型选用岩石单轴抗压强度σc,岩石质量指标RQD,结构面间距Jd,结构面摩擦系数f,岩体钻进速度T及岩体声波波速V作为岩体质量等级评价因子,根据单指标岩体质量分级标准计算各评价因子隶属于不同岩体质量等级的云数字特征。同时,以相关岩体质量分级案例为对象,在德尔菲法及变异系数法求得的评价因子权重基础上,基于距离函数约束思路获得组合赋权后的评价因子综合权重。再依据正向正态云发生器,得到待评案例样本的综合确定度,由最大综合确定度判定岩体质量等级。云模型应用结果与其他评价方法应用结果对比分析表明,组合赋权-云模型在岩体质量分级应用中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和可靠性,为岩体质量分级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针对评价准则权重信息不完全的群体多准则决策问题,首先利用方案满意度模型,对备选方案集中的每一个方案建立以最大化该方案满意度为目标的线性规划模型,得到一组权重向量,然后利用群决策中的相关集结方法将这组权重向量进行集结,得到对每个方案都公平公正的一个权重向量,利用该权重向量和加权平均模型得到方案的综合评价值,从而对方案进行优劣排序.最后,通过员工绩效评价的例子对本文提出的方法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0.
石辉  邓念东  周阳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25):10613-10619
为确定一组合适的指标权重,通过提出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RF)模型与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相结合的模型对不同指标进行客观赋权重,以区分不同指标对崩塌易发性的影响。该耦合模型利用RF模型计算出各指标的客观权重,作为层次分析法的初始权重来修正判断矩阵,最终获得各指标的综合权重。以陕西省绥德县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大量文献及进行相关性分析后选取坡向、曲率、坡度、地貌、降雨量、距水系距离、地层岩性、距道路距离及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vegetation index, NDVI)9个影响因子作为评价指标,结合ArcGIS空间分析功能,采用RF模型、RF-AHP模型进行崩塌易发性评价,评价结果用受试者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e curve, ROC)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影响崩塌的9个评价指标中,距水系距离对其影响最大;崩塌高易发区呈线性分布在水系及道路附近;RF-AHP模型较RF模型的预测精度提高了4.5%。说明RF-AHP模型更适合此研究区的崩塌易发性评价,评价结果可为绥德县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