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负载型复合催化剂磺化酞菁钴-细菌纤维素(CoPcS/BC)催化降解苯酚,可以解决苯酚废水传统处理工艺中存在的氧化剂利用率低、催化剂循环性差等问题.探究氧化体系、CoPcS/BC用量、H2O2浓度、pH值和反应温度对苯酚降解的影响,考察反应动力学、CoPcS/BC的循环使用性能和苯酚催化降解产物,并研究CoPcS/BC+H2O2体系对多种酚类污染物的降解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CoPcS/BC用量为0.25 g/L、H2O2浓度为70 mmol/L、pH为3、反应温度为45℃时,该材料在60 min内对苯酚的降解率可达97.39%,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且CoPcS/BC可循环回收使用. HPLC实验表明苯酚降解产物为草酸、丙二酸等小分子有机酸. CoPcS/BC+H2O2体系对多种酚类污染物具有较好的降解效果,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本文合成了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并将磺化酞菁钴配合物通过静电引力及分子间的作用力嵌接组装在LDH上,制得固载配位催化剂(LDHCoPcTs)。以O2为氧泊,Na2S为底物,研究李LDHCoPcTs的氧化催化性能,考察了催化体系吸氧速率的动力学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规律,研究结果LDHCoPcTs论下Na2S氧化人有不同的速率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3.
磺化酞菁钴/LDH组装合成及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合成了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 , 并将磺化酞菁钴配合物(CoPcTs) 通过静电引力及分子间的作用力嵌接组装在LDH 上, 制得固载配位催化剂(LDHCoPcTs) 。以O2 为氧源,Na2S为底物, 研究了LDHCoPcTs 的氧化催化性能, 考察了催化体系吸氧速率的动力学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规律, 研究结果表明在LDHCoPcTs 和CoPcTs 催化下Na2S氧化转化体系具有不同的速率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4.
采用双核磺化酞菁钴-DDAB表面活性剂修饰电极在碱性溶液中利用Co(Ⅱ)/Co(Ⅲ)电对催化氧化巯基乙醇.结果显示:在pH为10~13.5的溶液中,巯基乙醇的催化电位为-50~-60 mV,在pH为11时,催化效果最好.当巯基乙醇浓度在5.0×10-3~7×10-2mol/L时,氧化峰电流随浓度线性增加;当浓度为7×10-2mol/L,扫速为100~700 mV/s时,峰电流与扫速平方根成正比,表明反应为扩散控制过程.  相似文献   

5.
将酞菁表面功能化纤维素纳米纤维材料CoPc‐NF应用于活性艳红X‐3B染料废水的脱色处理。实验发现CoPc‐NF对染料分子有较强的吸附能力,溶液中有H2 O2氧化剂存在时,CoPc能快速有效地使活性艳红X‐3B溶液催化氧化降解脱色。利用单因素实验方法研究了染料溶液的最佳脱色条件。结果表明:CoPc为365μmol/g、溶液pH =2、反应温度为50℃、H2 O2为8 mmol/L时,经过90 min催化氧化反应,CoPc‐NF/H2 O2反应体系可使活性艳红X‐3B溶液浓度下降90%以上。  相似文献   

6.
利用紫外-可见光谱方法对磺化酞菁钴催化剂在液化石油气脱硫醇工艺中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氧与磺化酞菁钴形成活性很低的双核二氧聚合物,催化剂在碱液中不稳定,尤其在氧存在下易失活。通过添加甲醇和N,N-二甲基甲酰胺等极性物质,与催化剂的中心金属钴离子形成轴向配位,可以有效地降低催化剂中二聚体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利用紫外-可见光谱方法对磺化酞菁钻催化剂在液化石油气脱硫醇工艺中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氧与磺化酞菁钴形成活性很低的双核二氧聚合物,催化剂在碱液中不稳定,尤其在氧存在下易失活.通过添加甲醇和N,N-二甲基甲酰胺等极性物质,与催化剂的中心金属钴离子形成轴向配位,可以有效地降低催化剂中二聚体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采用电聚合方法制成不同浓度双核磺化酞菁钴(bi-CoPc)掺杂的聚苯胺(PAn-bi-CoPc)膜,并用电化学、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及电导率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酞菁浓度对膜的电化学行为有影响,PAn膜和PAn-bi-CoPc膜在近红外区都有较宽的吸收带,当bi-CoPc为1 mmol/L时,PAn-bi-CoPc膜在近红外区出现明显的吸收峰,膜在近红外区的吸收强度随酞菁浓度增加而下降;红外光谱发现掺杂后酞菁的共轭体系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9.
文章比较了单核、双核、三核磺化酞菁钴(s-CoPc、b-CoPc、t-CoPc)和1,2-二羧基酞菁钴(CobcPc)的UV-Vis、IR光谱,分析了s-CoPc/CobcPc和顺二硫氰根-双(2,2'-联吡啶-4-羧酸-4'-羧酸四丁基铵)合钌(Ⅱ)(N719)协同敏化的纳米TiO2薄膜的UV-Vis吸收性能,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s-CoPc、CobcPc的氧化还原行为.结果表明,s-CoPc在Q带的最大吸收峰位于655 nm,b-CoPc、t-CoPc最大吸收峰分别红移至658 nm和663 nm,先吸附N719后吸附s-CoPc的纳米TiO2薄膜以及共吸附CobcPc和N719的纳米TiO2薄膜的协同敏化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以工业4号活性炭(AC4)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Cu-磺化酞菁钴(CoSPc)负载型活性炭,考察不同制备条件对其催化氧化净化PH3性能的影响,并采用N2物理吸附(N2-BET)、扫描电镜(SEM)、能量色散谱仪(EDS)、X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对改性活性炭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当Cu2+浓度为0.1 mol/L,干燥温度为110℃,焙烧温度为350℃时改性炭对PH3的催化氧化净化效果最好;与以往研究的Cu2+改性活性炭相比,Cu-CoSPc负载型活性炭对PH3具有更好的净化脱除性能.  相似文献   

11.
尝试使用9种多核金属磺化酞菁催化环已烯的环氧化反应,结果表明它们对环已烯在氧气作氧源的环氧化反应有催化作用,通过正交试验,发现以多核磺化酞菁镍(Ⅱ)、多核磺化酞菁钴(Ⅱ)和多核磺化酞菁铁(Ⅲ)的催化活性为佳。  相似文献   

12.
混合价态双核磺化酞菁钴在非水溶剂中的电化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混合价态的双核磺化酞菁钴bi-CoPc在非水溶剂二甲基亚砜(DM-SO)中的循环伏安曲线分别呈现四准可逆和一非可逆电对的电流峰,其中Co^Ⅱ/Co^Ⅰ还原过程的峰出现了裂分。比较了不同支持电解质对bi-CoPc的循环伏安曲线的影响。根据裂分能计算了bi-CoPc在DMSO体系中生成Co^ⅡPc(-2)-Co^ⅠPc(-2)化合物的反应常数Kc。  相似文献   

13.
负载型酞菁对水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催化降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磺化酞菁铁、磺化酞菁锰为催化剂,H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细菌纤维素(BC)植入皮下组织后对其周围组织细胞产生的影响,以及由于周围细胞的长入和组织液中相关成分的直接接触,使材料在体内复杂环境下所发生的物理结构变化。以组织工程用支架基体材料细菌纤维素为研究对象,对这种材料的体内降解行为和体内组织相容性进行研究。选取成熟的Wistar大鼠,采取背部皮下植入的方式。将BC植入一定时间后。对取出的BC清洗干净后进行材料学检测分析。对植入部位的组织进行透射电镜观察分析。对取出的材料进行结构和形貌表征可知。随着植入时间的延长,在细胞和组织液的综合作用下,BC分子链中部分C—O—C键断裂,分子间结合力降低。结晶度逐渐下降。因此,BC在体内复杂环境的影响下会发生轻微降解。BC与皮下组织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材料周围组织细胞状态良好。能长入材料30μm处的空间网络结构中.并且伴有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15.
黄曲霉对酞菁染料脱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驯化富集培养,从废水池污泥中分离到一株染料脱色真菌,经鉴定命名为黄曲霉,探讨了黄曲霉对直接耐晒翠蓝GL的脱色条件,结果表明,黄曲霉对直接耐晒翠蓝GL的最佳脱色P眯6.0最佳温度为33℃,在此条件下的脱色率达99.47%,碳源、氮源和接种量对其脱色率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MCM-41/酞菁钴、酞菁铜的合成、表征及催化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烷基化试剂将介孔分子筛MCM-41的表面烷基化,使MCM-41的表面连接含有伯氨的有机链,再与氯磺酸基酞菁钴、氯磺酸基酞菁铜反应,合成纳米复合材料CoPc(CuPc)-NH-MCM-41,并且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XRD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酞菁钴、酞菁铜以单体形式负载在介孔分子筛MCM-41的孔壁上;酞菁铜对苯酚羟化反应的催化活性较好;在丙酮溶剂中苯酚的转化率大于在乙腈中的转化率.  相似文献   

17.
生理溶液中磺化酞菁溶液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溶性磺化酞菁能选择性地滞留在肿瘤组织中,是一种新的光动力治疗肿瘤的敏化剂。有关酞菁化合物光动力治疗肿瘤的机制到目前还不清楚,而在生理条件下光敏剂的状态研究对阐明其机制有重要意义。在生理条件下(pH=7.2, 0. 15 mol/L NaCl水溶液)对合成的 3种磁化酞菁(ZnPcS,ClAlPcS,H2PcS)进行吸收光谱研究,探讨了它们在溶液中的聚集状态。结果是ClAlPcS在实验的条件下不发生聚集,而其他两种都呈聚集态。通过分析为二聚体,并获得了平衡常数和单体摩尔吸收系数。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酞菁钴磺酸盐配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和催化脱硫性能的考察。  相似文献   

19.
酞菁铯及其磺化衍生物的合成与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出酞菁铯及其磺化衍生物,并以元素分析、紫外可见光谱与红外光谱等方法作出表征,推定产物是一种含配位水的金属铯配合物,同时测定它们的溶解性及光电性质.  相似文献   

20.
以1,8,15,22-四氨基酞菁钴(CoTAPc)和苯甲酸功能化石墨烯(BFG)为原料,通过酰胺反应制备CoTAPc-BFG复合材料.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证明CoTAPc与BFG之间是通过酰胺共价键结合的.利用Z扫描技术测定了CoTAPc、BFG和CoTAPc-BFG复合材料的非线性吸收系数,β值分别为1.4×10~(-11),2.1×10~(-10)和6.0×10~(-10) m·W~(-1).与CoTAPc和BFG本体相比,复合材料表现出良好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