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论法律权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如何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是一件关系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大事。本文探讨了权威及法律权威的获得根据,并分析了中国迟迟未能树立法律权威的原因所在。据此,文中提出了从加强程序法律建设入手树立法律权威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论司法权威     
法律权威取决两方面要素它首先要求法律本身是高质量的法律;但徒法不足以自行,维护法律的权威还要求司法机关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树立自己的权威.  相似文献   

3.
法律素质是大学生的重要的综合素质之一。调查研究表明,学生对《法律基础》的学习重视不够,不会利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法律的权威不够信任,对法律认识存在偏差。单纯依靠一般的法制宣传教育难以改变现状。必须改革教育方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贴近学生思想和生活,有效地进行法律意识、法律心理和法律道德教育,建立良好的法律...  相似文献   

4.
农村的平安稳定是农村改革和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基础,也是国家安定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培植法律权威,创建平安农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存在法律权威的缺失,影响着农村法律秩序的形成.构建平安农村,需要结合我国农村的实际,从经济、文化、法律等方面的制度完善共同作用来培植法律权威.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村法治建设若干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法治建设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在我国现阶段农民法律意识落后,农村的立法、执法及司法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农民平等权益得不到有力保护,因此要加强党的领导,健全农村立法,加大执法和司法大度,培养农民现代法律意识,解决农村突出现实问题,树立法律权威。  相似文献   

6.
司法独立和法律人的努力是推进我国法治进程中不可忽视的两种力量。反思刘涌案件的审理过程,可以看出司法独立是树立法律权威,实现法治的中心环节;而法官等法律人素质的提高和对法律的忠诚以及法治思想的启蒙都将对中国的法治建设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法律权威是生成的.法律权威生成是在法律与被法律人、法律者与被法律者两条主线两种关系中完成的.考量法律权威生成的关键因素是:法律与权力关系,法律能否为产生普遍信仰.其生成是在社会中的正当化过程.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历程,有着极强的民族性特征。其基本特点可以从法律思想、法律制度和法律适用三个方面得到全面认识。中国传统法律思想主要有强调权威,皇权至上,追求和谐三个主要特点。在此法律思想的指导下,中国传统法律在制度方面相应形成了礼入于法,法自君出,以刑为主,诸法合体的特征。同时,行司合一,执法原情等特点贯穿中国传统法律适用的过程中,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的种种现象和问题,作者认为树立城市规划的权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并试图对这课题进行探讨。本文从政府部门、规划专家、城市居民等,在关于树立城市规划权威中所涉及的问题阐述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0.
王以 《科技信息》2010,(20):I0190-I0190
裁判错误是司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客观存在,对其成因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于司法公正的实现、司法权威的树立、法治社会的达成都具有深远的意义.裁判错误产生的原因主要集中在法律制度、案件事实、法官素质等方面因素之中,因此完善法律制度,建立正当程序保障,提高法官职业道德素质与专业素质,是有效防治裁判错误的主要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操”字案发生以来引起众人热议,笔者经过对“操”字案进行认真思考后,认为该案不仅反映出公民对司法权威的怀疑和不满,还在更深层次上折射出我国现阶段法律权威的严重缺失。重构我国的法律权威,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12.
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但在我国宪法还没有足够的权威来影响法治。本试图通过分析宪法权威在我国缺失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制度建设,树立宪法的权威,使宪法在法治建设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法律信仰是现代法治的观念基础,实现依法治国、推进法治化进程,必须突破法律不被信仰的困境。笔者试图从树立法律信仰的必要性、形成法律信仰的条件以及树立法律信仰的途径等方面作一些探讨。以使法律信仰问题能为人们所注意。  相似文献   

14.
法律信仰是现代法治的观念基础 ,实现依法治国、推进法治化进程 ,必须突破法律不被信仰的困境。笔者试图从树立法律信仰的必要性、形成法律信仰的条件以及树立法律信仰的途径等方面作一些探讨 ,以使法律信仰问题能为人们所注意  相似文献   

15.
时下,法治建设已成为主流。作者认为法律信仰是法治的内在驱动力,并就法律信仰与法律信仰有关的含义进行了阐述。在考察西方法治史上宗教信仰、哲学信仰对树立法律信仰的作用的基础上,在论述法律信仰的基础和环节中,可以窥见法律信仰的作用。在分析我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状况以及目前阻碍我国法治进程的因素之后,作者认为法律信仰在我国有形成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并坚信只要树立了法律信仰,法治就不难实现。  相似文献   

16.
时下,法治建设已成为主流.作者认为法律信仰是法治的内在驱动力,并就法律信仰与法律信仰有关的含义进行了阐述.在考察西方法治史上宗教信仰、哲学信仰对树立法律信仰的作用的基础上,在论述法律信仰的基础和环节中,可以窥见法律信仰的作用.在分析我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状况以及目前阻碍我国法治进程的因素之后,作者认为法律信仰在我国有形成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并坚信只要树立了法律信仰,法治就不难实现.  相似文献   

17.
现当代人们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对法律失去信心的情景,主要来源于人们缺乏对传统法律文化与当下法律基本范畴与概念的科学诠释与解读,对法律没有一种宗教式的确信感和依赖感。每个人都会面对宗教式法律信仰的心灵拷问,我们很有必要轮流请教历史与现实,对中国传统的法律文化与现当代相关的法律基本范式做出一个科学的辨析与界定,这样才有可能树立人们正确的法律价值信仰,在一定程度上使依法治国的政治原则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8.
法律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制度安排和保障。既存的法律秩序和消费者偏好是影响法律需求的主因。建设初期应由地方政府来供给法律。在供给方式上,应采取强制型法律供给与诱致型法律供给相结合,以强制型法律供给为主的方式。两型社会中法律制度的建设策略有: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供给理念,遵循以现有立法为基础、借鉴和创新相结合的法律供给原则,重视法律供给中市场机制的作用,强化法律供给中的法经济学论证。  相似文献   

19.
法治观由治国之术升华到人治国家相对立的国家形态是认识上的飞跃。社会主义法治具有三个基本特征:法律地位的至上性,法律内容的正义性;法治主体的人民性。中国现代意义上的法治。作为一种现实化的客观运动过程,经历了近百年漫长坎坷之路,直到今天仍存在着障碍法治进展的诸多因素。全面推进法治建设,必须树立法治观念;加强方法工作,保证法律正义品质;维护法律权威,确保法律至上地位;严格依法办事,加强法律监督。  相似文献   

20.
法律解释一直是法律方法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通过对法律解释的概念、特点、方法以及适用等进行梳理,以期对法律解释形成一个初步的系统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