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认识逻辑学"笔谈>系本刊2009年第1期起新辟的专栏.本期特邀<认识逻辑学--关于"转识成智"的逻辑研究>一书的作者张盛彬教授和浙江省委党校陈宗明教授笔谈.张盛彬教授评析了对亚里士多德、培根、康德和黑格尔的逻辑思想的误读,讨论了逻辑主义的反认识论的错误,呼唤逻辑学的认识论回归,并现身说法,回顾了构建认识逻辑学的思路历程.作者认为,演绎体系中的公理是认识中长期没有发现反例情况下、心理认同逐渐被强化的经验归纳,归纳是类比的发展,类比、归纳、演绎整合的推理链,是科学发现的逻辑的轴心,西方归纳派和演绎派的长期分歧被推理链整合了,认识论的研究也深入到了微观的逻辑层次.陈宗明教授从"知其一不知其二"命题引出"知其二"破题,主张"知其二"是认知的追求,认识的阶梯,也是认识逻辑成立的理由.人们能"知其二",但也难"知其二".认识逻辑是"知其二"的逻辑,应当属于哲学逻辑,属于应用逻辑.  相似文献   

2.
在普通逻辑现代化的进程中存在着一个误区,即盲目引进数理逻辑的符号、公式,而对它与普通逻辑体系的融合与协调问题未给予足够的重视,以至造成了普通逻辑理论与实践、理论与理论之间的一些不应有的矛盾。本文以国内现行普通逻辑教材关于虚概念、特称命题、假言命题以及假言命题的负命题的解释处理等四例分析论证了这一现象。普通逻辑现代化并非数理逻辑化,普通逻辑应该吸收数理逻辑的某些成果,但不能不加选择,更不能机械拼合。  相似文献   

3.
《“认识逻辑学”笔谈》系本刊2009年第1期起新辟的专栏。本期特邀《认识逻辑学——关于“转识成智”的逻辑研究》一书的作者张盛彬教授和浙江省委党校陈宗明教授笔谈。张盛彬教授评析了对亚里士多德、培根、康德和黑格尔的逻辑思想的误读,讨论了逻辑主义的反认识论的错误,呼唤逻辑学的认识论回归,并现身说法,回顾了构建认识逻辑学的思路历程。作者认为,演绎体系中的公理是认识中长期没有发现反例情况下、心理认同逐渐被强化的经验归纳,归纳是类比的发展,类比、归纳、演绎整合的推理链,是科学发现的逻辑的轴心,西方归纳派和演绎派的长期分歧被推理链整合了,认识论的研究也深入到了微观的逻辑层次。陈宗明教授从“知其一不知其二”命题引出“知其二”破题,主张“知其二”是认知的追求,认识的阶梯,也是认识逻辑成立的理由。人们能“知其二”,但也难“知其二”。认识逻辑是“知其二”的逻辑,应当属于哲学逻辑,属于应用逻辑。  相似文献   

4.
本文依据普通逻辑的一些现实问题,指出普通逻辑学科体系正确定位的必要性,依据普通逻辑的根本特点对普通逻辑学科体系做出了定位,对普通逻辑的研究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整合普通逻辑,可以从类逻辑、整体逻辑与条件逻辑三方面把握科学发现的逻辑程序、机制与过程,科学发现的主轴是类比——归纳——演绎辩证组合的推理链.这是在唯物辩证法指导下,对形而上学方法的知性逻辑成果的按认识过程的整合,科学发现的逻辑就是认识逻辑.普通逻辑修正、改造的新方向,实即黑格尔、恩格斯、列宁逻辑思想所指示的辩证法、认识论在逻辑基础上统一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朱梧槚、肖溪安等发表了名为“中介逻辑”的形式命题演算系统MP,并在系统内作了大量形式推演。由于起初“中介逻辑”没有语义解释,使得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对“中介逻辑”是否为普通三值逻辑发生争议。有的作者试图为其建立模糊解释,然而最终导致失败。研究结果表明,“中介逻辑”确是三值逻辑,李祥、李广元在“科学通报”1988年第22期和1989年第5期的两篇文章中对此作了明确的回答。笔者就潘正华发表在《南京师大学报》1989年第一期上的文章“中介逻辑ML的一种模型”一文中出现的有关错误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
普通逻辑是思想解剖学的论证逻辑,同一律是论证的规则。本文对虚概念与实概念,同一律与定义,因果与条件、类比、归纳与演绎、联言、选言与假言、概念、判断与推理等一系列关系,在辩证法指导下,从认识过程作贯通的考查;并据此证明,普通逻辑转化为认识逻辑(辩证逻辑)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认识逻辑是对黑格尔、恩格斯、列宁逻辑思想的直接继承与弘扬。  相似文献   

8.
本文评介了《攀枝花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发表的论文《关于普通逻辑学科体系的新构想》。文章分析了《新构想》的三个特点,认为《新构想》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与开拓性,给普通逻辑学科的研究传递了一股鲜活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认识逻辑学"是一门待建的逻辑学科,张盛彬的《认识逻辑学》作了有益探索。要建构辩证法、认识论与逻辑学相贯通的"认识逻辑学"新学科,必须明确三个前提性问题:一是从逻辑学的发展看,有无建立的可能和必要;二是要明确该学科的逻辑起点是什么;三是如何才能将该学科建成结构严密的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10.
普通物理实验是大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实验课程,在新形势下,如何进行普通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已势在必行,各个高校已着手从事普通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作者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农业技术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和这一特指概念的逻辑分析出发,论证了农业技术师范教育首先要有师范性,师范性在这类院校的建设中具有指导和烛照作用。并以这一结论为依据,阐述了农业技术师范院校的课程体系建设。作者认为,这些观点同普通师范院校的改革是相通的。  相似文献   

12.
作者在唯物辩证法指导下,从思维实际出发,对形式逻辑中概念、判断、推理与思维规律理论,首作了贯通的解释,初步揭示思维形式的辩证法,揭示认识过程的逻辑机制,实质是形式逻辑的辩证化.在此基础上,作者对前苏联《哲学问题》编辑部逻辑讨论总结文章的相应观点作了极“左”的评价与批评.  相似文献   

13.
本文是作者撰写的关于艺术批评本质的系列论文之一。文章着重从艺术批评中的艺术因素、艺术批评的种类和艺术批评中的艺术因素与不同种类的艺术批评之间的结构关系等方面,论证了艺术批评不是艺术。  相似文献   

14.
人们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存在认识误区,主要表现为:认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仅仅是普通高等教育;认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只能是专科层次的教育;认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是相互竞争的或不相干的;认为学生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产品;认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不需要科研等等。通过分析论证,揭示认识错误之所在,明辨是非,以便更好地促进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论证(包括证明与反驳)是逻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无论传统逻辑还是目前国内高校广泛使用的各种形式逻辑(又称普通逻辑)、符号逻辑教本,都把它作为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先看形式逻辑。试从目前国内影响最大的《形式逻辑》(金岳霖主编)和《普通逻辑》(吴家国等编写)来说,都设专章研究论证。由于论证要综合运用各种思维形式和逻辑方法,要遵守思维的基本规律,所以它与形式逻辑的其它内容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形式逻辑理论是把论证作为逻辑学的总结来论述的。  相似文献   

16.
近十余年贵州普通逻辑研究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0至1993年是贵州省逻辑工作者研究普通逻辑成果最多的时期,先后出版了一批教材和教参,发表了甘多篇论文。现将比较重要的观点归纳介绍于后:一、学科名称。有的同志赞成将“形式逻辑”,改为“普通逻辑”。使用“普通逻辑”这个名称,有助于人们把它既和真正的形式逻辑即数理逻辑区别开来,又和以辨证思维形式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的辩证逻辑区别开来。为了名符其实,有同志建议也可改称为形式逻辑与科学方法论。二、体系和内容。有的同志提出既要从符号化与概括现代语言材料两方面探索,又不能只局限于在这两方面。还要注意研究思想基本…  相似文献   

17.
一、逻辑起点 教育学的逻辑起点问题,曾见诸多专业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或曰“教师’,或曰“学生”或曰“经验授受”……可谓智者见智,仁者见仁,莫衷一是。 马克思的《资本论》是公众确认的逻辑体系科学化的最高典范。在这本经典巨著中,马克思首先从资本主义社会最常见、最平凡、最普通的“商品”入手分析,然后层层、逐步深入解剖推演,从而揭示了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运动。《资本论》呈现在人们  相似文献   

18.
高职普通文化课程由于其功能定位模糊、过分学问化、过于关注社会价值而受到各种批评,课程实施的实效性不高。在分析其实效性不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后,可以从四个方面对高职普通文化课程加以改革:一是确立"实用性、职业性和生活性"的课改理念;二是创新高职普通文化课程体系;三是构建行动导向型普通文化课程教学模式;四是建立多元化的立体普通文化课程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9.
在学界对法律逻辑共识的基础上,从认识论的角度探讨论证实践中的法律逻辑问题。主要探讨了论证实践的划分、论证实践的重点及法律逻辑在论证实践意义与有限性等问题。作为一门动态发展的工具,法律逻辑的根本旨要就在于对论证实践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刘勰《文心雕龙·才略》是一篇历代作者通论,是刘勰的作者批评观最集中体现的文学批评篇章。刘勰的作者批评抓住“才略”来确定其批评思路、指导思想、标准和原则,从而确定作者批评以“气”论文、以“才性”论文、以个性论文的指向;同时又拓展“才略”批评的视域,将“才略”放置在社会、历史、时代环境中辨析作者与社会的关系,从而使“才略”作者批评具有方法论、批评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