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通过应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野外样方调查的方法,从景观、生态系统、群落等层次对北京市顺义区农林生物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农田景观斑块较小、数量大、形状较规则,物种多样性不高,农林复合景观物种多样性较高;疏林地景观斑块面积差异大,破碎化程度高,不利于形成稳定的森林群落;有林地由于保护较好,斑块连通性较好,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且群落组成丰富,乔灌草结构分明,物种多样性最高。多种方法的结合有利于从不同层次监测同一地区的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2.
以1975年、1990年和2000年的遥感影像数据为基本资料,利用GIS技术和景观结构分析软件FRAGSTATS,分别在景观类型和景观整体两个水平上分析了凉山山系近30年来的景观结构变化,并探讨了景观格局变化的可能原因.本研究结果表明从1975年到2000年,凉山山系的景观格局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表现为:1)森林斑块面积大量减少,农田斑块面积增加明显;2)各类型斑块破碎化程度加剧,景观多样性增加.人类进行的开垦农田、砍伐森林、修建公路等活动可能是造成山系内景观结构改变的主要因素,这种变化对凉山山系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正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快速丧失.  相似文献   

3.
对四川省南充市郊农田景观各元素中脊椎动物的生物多样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显示:1.池塘边缘生物的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最高,但生物数量很低.2.蔬菜地物种均匀度最高,且数量也最多.并通过各个景观元素生物群落结构的比较,得出有利于提高生物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的因素,为农田景观的合理设计,保证农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湖南株洲天池公园总体规划为例,探讨了风景园林师如何从更深层面认识自然、正确理解场地特征,并通过对山体、水系、植被以及农田等不同景观元素的保护与利用,在保留场地原有景观典型性的基础上,营造出最适宜这片土地的地域性景观.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的保护和利用绿洲农业及沙漠生态中的瓢虫资源,本文采用定期定点扫网法收集调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农田及交错带内各个景观的瓢虫及蚜虫的种群数量,认识其发生规律。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比较了不同景观对瓢虫的保育作用及其内蚜虫对瓢虫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鉴定古尔班通古特南缘区域多异瓢虫数量最多(84%);交错带生境瓢虫发生高峰为6月,与交错带内各样点蚜虫发生高峰一致;农田生境内瓢虫与蚜虫数量均于8月达到高峰;植被最为丰富的近农田景观瓢虫数量最高(0.047头/d)。本研究可为交错带植被的保护和利用及绿洲农业的害虫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渝西低山丘陵乡村传统民居植物景观在重庆地区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对渝西传统民居庭院及周边常见的风水林、果园、茶园、农田和水系等植物景观进行了现场调研,并从"风水林的营造与保护、因地制宜以节约成本、最大化利用生态资源、适宜操作的生产方式"4个方面分析传统民居植物景观所折射出的生态智慧,可为乡村绿化规划及"美丽乡村"景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长桥地区景观空间格局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GIS支持下,选取景观多样性、优势度、均匀度、破碎度和分离度等指标对长桥地区景观格局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构成长桥地区景观主体的是果园景观、森林景观和农田景观,其景观空间格局特征是景观多样性低,景观格局受果园的影响和控制大,生态结构不尽合理;此外,随着高程的变化,研究区景观空间格局在中低山、高丘、低丘和盆谷上存在着垂直分异特征.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1994年和2005年两个时相的TM遥感影像的处理和解译,选取生态安全相关景观指数,利用Fragstats3.3进行计算,结合防护林的结构、木麻黄林、病虫害以及其它等方面对沿海防护林的生态安全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福建沿海防护林整体防护功能在下降,农田防护林网结构的差异也使农田的产量及人类生产生活受到一定的影响,沿海防护林的生态安全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威胁。  相似文献   

9.
基于聊城古城景观结构特色及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依据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提出古城景观保护方案并对其绿地系统进行了规划研究.  相似文献   

10.
采用分形理论方法计算出了贵州毕节喀斯特区各植被覆盖度的分维值、稳定性指数等,并结合该区的地质地貌特点和不同的坡度级别来分析对应背景条件下植被覆盖度的分布特点,研究结果所表明:(1)自然景观较人为景观中的分维数大,显示了相对较为复杂的镶嵌结构,但同时也显示了较高的稳定性;(2)在喀斯特地区人为景观则显得较为复杂,在非喀斯特区,农田覆盖植被景观镶嵌结构较复杂;(3)从喀斯特、半喀斯特到非喀斯特,自然景观镶嵌结构越来越复杂且越来越不稳定,人为景观在喀斯特地区显得较为复杂;(4)随着坡度的逐渐增大,农田覆盖植被的分维值也越来越大,图斑镶嵌结构越来越复杂。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平朔露天矿区土地资源概况,以驱动力分析为前提,采用遥感分析和实地调查等相结合的方法,对朔州地区农田景观格局演变规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土地利用结构的景观特征分析——以耕地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与分形理论相结合,对某市耕地的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了景观特征方面的分析,并分析了其景观变化的原因。从而得知,土地利用受到自然和人为影响大小的程度能从各土地类型的分维值中体现出来。该方法和结果能够为进一步考虑在土地利用过程中人为因素以及采取的措施的程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上海杭州湾北岸滨海地区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快,加上人口剧增,使得滨海地区的景观格局已经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与方法,在3S技术的支持下,通过对1994年、2003年和2007年3个时相的遥感影像图进行解译,结合Fragstats3.3软件,在确定3个时相的最佳分析尺度后,分析出3个时相的斑块级别和景观级别的景观指数,并选取了景观层次上的2个景观指数对研究区的6个镇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域的主导景观为农田景观,景观多样性较高且呈上升趋势;13年来,6个镇(街道)的破碎度增加,其中芦潮港镇的破碎化程度最高.  相似文献   

14.
Based on the data of Landsat-TM in 1986 and 2000 and with the applied indices of landscape pattern,an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on the landscape pattern with its evolution in Yuanmou County of Yunnan Province inside the Jinshajiang Xerothermic valley area and a forecast is given on the changing tendency of the landscape pattern in the county with Markov Chain Model.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production landscape like irrigated farmland and construction land in town and country as well as ecological building landscape in boondocks were enlarged during 1986-2000. Also the patch shape was regularized and the patch shape index and dimensionality were degraded. The landscape pattern was tattered and the heterogeneity index and Evenness degree were increased but the dominance degree was degraded. The key elements with lower stability cover grassland,water body and bush land. The future transformation of landscape pattern will centralize in construction land's occupation in irrigated farmland,non-irrigated farmland and grassl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non-irrigated farmland to irrigated farmland, forest and sparse wodland or orchard, construction land's occupation in grassland and cultivation of it into sloping non-irrigated farmland and forest' s degeneracy to bush land, sparse woodland and grassland. The main measures to improve virtuous development of landscape in the xerothermic valley are suggested.  相似文献   

15.
为了促进区域土地利用向合理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利用1996年和2004年的数字化土地利用图,应用景观格局分析的方法,从景观多样性、优势度和景观空间结构分析了区域LUCC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土地各景观要素破碎度变大,连通性变差;景观类型分散性加强;耕地、林地、草地等明显较少,工矿业和居民用地增加.人类活动对景观要素的干扰程度加大,导致了区域生态环境的不稳定,影响到太原市的工农业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利用多时段景观遥感制图信息和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对深圳市龙华地区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农业用地的结构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 快速城市化过程导致农田面积显著减少,对果园的总体规模影响不大;(2) 1992 年是工作区内城市化过程影响最为剧烈的年份,农田的碎裂化过程可以分成两个不同的阶段;(3) 农田和果园的空间分布均维持了相对微观异质性随机分布,但均匀性程度有所降低。果园在中尺度区间的空间分布与农田相比表现出显著的差异,连续尺度的空间分布表现出不均匀( 小尺度:滑箱边长小于8 个像元) —均匀( 中小尺度:边长在8 ~50 个像元之间) —不均匀( 中尺度:边长在50 ~200 个像元之间) —均匀( 中大尺度:边长大于200 个像元) 的变化规律;(4) 人为改造作用是景观动态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来源,并且表现为一种中尺度影响过程,地形因子则为背景性影响因素;(5) 景观改造活动由于未能兼顾农业组分在区域生态稳定性维护方面的价值,两种组分的整体结构和功能稳定性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7.
结合景观生态学原理和GIS技术,在提取乡村景观类型的基础上,对福州郊区乡村旅游景观特色及其组合形成的空间分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丘陵山地针叶林景观构成了福州郊区乡村景观的基质;丘陵山地农田景观与森林基质构成有特色的山岳森林田园风光;乡村景观多样性高,可满足多种乡村景观旅游审美需求;平原城市景观和丘陵山地人工马尾松林景观...  相似文献   

18.
以RS、GIS为技术平台,选用扎龙自然保护区1986~2004三期LandsatTM遥感图像为基础数据源.通过对遥感影响判读,将各种景观类型加以分类,并勾绘出轮廓界限,进而得到区域数字化地块,然后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和方法,利用fragstats对研究区域景观面积指标、破碎度、分维值等景观指标进行了计算,分析研究区域景观结构、主要景观要素湿地的时空演变、景观组分变化和转移过程,得出区域主要景观要素湿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并定性分析景观动态变化特征和驱动机制,从而确定影响区域内湿地景观格局的变化主要因素,对区域湿地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评述了石湖风景区的景观资源及其价值;指出石湖景观保护的紧迫性;提出了石湖景观保护的策略方针,以供讨论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景观层次上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正在发挥重要作用,其实施应遵循三个原则:1)整体性原则:对保护区网络整体以及保护区外围进行生物多样性的整体保护,体现了景观地域的整体性和生态过程的完整性。2)干扰调控原则:通过资源的直接利用、投入以及景观内部结构调整,使生态格局和过程趋于协调。3)优先保护与景观保护相结合原则:兼顾热点区和景观基质的保护,体现整体与局部的协调互补。三原则是有机统一体,它们协调配合,才能有效实现生物多样性整体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