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市场经济的确立与发展,为软科学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同时也向软科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社会的决策意识正在发生变化,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科学的、正确的决策能创造财富。软科学的研究方法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便是达到这一目的有效手段。 一、计算机技术使软科学理论与方法具有实用性 软科学是支撑各种社会、经济、技术系统决策的知识体系,并逐渐形成了一些新兴的学科群,如系统工程、管理工程、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等。它们的共同之处是对研究对象的特征和变化规律,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力求以科学的抽象、以数学形式即经济数学模型来表达解决问题的可行办法。然而许多数学形式中大量繁杂的数据处理,若没有计算机的参与,几乎丧失其  相似文献   

2.
彭劲松 《广东科技》2008,(13):52-56
软科学是以包括人、自然及社会在内的复杂社会系统和综合性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一个学科门类,也可以说软科学是研究科学、技术、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协调发展的一个学科。软科学研究有鲜明的应用性和决策性目标,着力于为各级各类决策服务,为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服务。因此,软科学成果的转化与硬技术成果的转化,有不同的的特点,面对的困难和障碍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述了国内外软科学研究现状,论述了国内外关于软科学定义的各种提法。本文认为:软科学是组织、操纵和指挥硬科学,从而增大硬科学的使用效率和社会功能,使得科学技术、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论、方法和程序。作者指出:软科学的特征是研究对象的高度综合性,研究目标的多样性、复杂性、战略性和政策性,研究过程的跨学科性、融汇性,以及研究成果的软件性和智能性等。  相似文献   

4.
“脑库”亦称“思想库”、“思想工厂”、“咨询机构”、“智囊团”等,是辅佐决策机关或领导者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参谋”、“顾问”。这是现代科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产物,是减少或避免决策失误的有效手段。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要大力发展软科学”。江泽民同志也早在1989年上海市第一期《领导科学》系列讲座开讲时就强调:现代领导没有智力上的延伸是不行的。我们要搞好领导工作。还必须组织一批高质量的“智囊团”,为领导决策提出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并且做出正确的选择。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同志在1994年谈到我国软科学发展问题时指出:“软科学也要为建立社会  相似文献   

5.
1 关于数学哲学的辨析数学哲学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对于“什么是数学哲学?它的对象、范围和意义是什么?”人们至今还没有一致的看法。把数学哲学定义为对数学的哲学反思和分析,不免过于笼统,模糊,只能算是一个统称。不难看到,对于数学和哲学的不同发展状况,依照人  相似文献   

6.
目前,全省从事软科学研究的机构已有近百家,研究人员已达3000多人。十多年来,全省用于软科学研究的经费共有900多万,其中省科委投入400多万,其它部门和单位投入500多万。列入省重点软科学研究计划的项目175项,获得省科技进步奖的软科学研究成果85项。十多年来的软科学研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但是,安徽的软科学研究还不能适应各级各类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需要,还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软科学研究机构产业化和软科学成果商品化发展进程不快,软科学成果的推广应用不够广泛,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也不够显著。为此,我们在调查  相似文献   

7.
中国情景下“软科学”及发展路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软科学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专家和学者在研究的很多方面还没有完全达成共识,存在诸多质疑,制约着软科学的发展.围绕软科学研究的概念、研究方法和研究机构等几个方面的质疑开始探讨,指出中国软科学的发展方向是,必须在理论和实践上对软科学作进一步的深入界定和探索,促进软科学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软科学研究项目计划是国家科学技术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软科学研究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是在科技、经济体制改革形势下发展起来的,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其组织管理既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没有成功的经验、规范的方法,为推动软科学研究的发展,实现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管理工作走向正常化、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国家科委政策法规司做了大量的工作,先后颁发了《国家科委软科学研究计划管理办法》、《国家科委软科学研究管理工作规范》等文件,对指导地方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管理科学化,促进我国软科学研究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现我就广西多年来对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管理的做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软科学作为一个学科门类何以可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硬科学区分的哲学基础是“实证”.软科学从产生以来经历了由科学学到科学社会学,再扩展到科技与社会的历程,科技与社会是软科学的基本研究领域.软科学的三个特点决定它的理论体系具有三个维度,软科学学术队伍可分为三个群体,生存困境产生的原因是学科定位不明确.软科学的学科建设要和科学技术学的学科建设结合起来,这是学界的共识,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征稿简则     
《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是湖南理工学院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季刊。主要刊登数学、物理学、化学与化学工程、机械工程、电气控制工程、计算机科学、土木建筑工程和道路桥梁工程、软科学等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和工程实录。读者对象为科研工作者、工程技术人  相似文献   

11.
加速软科学人才培养 提高软科学队伍整体素质魏宜瑞软科学是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软科学也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软科学要发挥“第一生产力’划作用,真正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贡献,关键在于培养一支富有知识、智力和实践经验的人才队伍。一、市场经济发...  相似文献   

12.
作为“支撑民主和科学的整个科学知识体系”的软科学研究.近几年.以实现决策科学化和管理现代化为宗旨,以推进经济、科技、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为目标,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和现代化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总的来说,目前的软科学研究还远远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3.
软科学是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互相渗透、融合及交叉发展的产物,是现代学科中一门很受人们关注和重视的综合性学科.由著名的经济学家、国务院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首席顾问马宾教授主编的,以反映和介绍我国软科学应用及理论研究重要成果为主的“中国软科学丛书”,正由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丛书是一套层次较高的综合性研究型丛书,她及时反映和推广我国科技、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诸多领域改革与发展中急需的、对时代实践有重要创新的软科学研究成果,以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软科学在我国的发展.该丛书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和国内软科学界众多著名专家学者的广泛支持,每种书都由直接从事相应课题研究的知名专家撰写.该丛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先进性、新颖性、广泛性和权威性.本次陆续与读者见面的是“中国软科学丛书”第一批规划的八种书.它们是:《软科学在中国》、《多维灰色规划》、《长江经济开发论》、《区域科学的理论与实践》、《中国海洋开发战略》、《农业经济系统分析》、《领导行为研  相似文献   

14.
对软科学的定义,人们尚没有一致的认识。从各种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大致可归纳为下列三点基本共识。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软科学研究同其他研究工作一样有了长足发展,尤其是党的十三大提出“大力发展软科学”的任务之后,广大软科学工作者积极探索发展软科学之路,使软科学研究遍及科技、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基本形成了软科学研究的工作体系和管理体系,并逐步形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咨询产业三个层次。事实证明,软科学研究成果,在制订发展规划、政策、法规、体制改革、宏观调控及重大项目的可行性论证等方面,都起  相似文献   

16.
<正>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作为政治经济学对象的生产关系的内涵,有过两个不同的表述。恩格斯说,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是“研究人类各种社会进行生产和交换并相应地进行产品分配的条件和形式”。斯大林的提法是:“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是人们的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这里包括:(一)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二)由此产生的各种不同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以及他们的相互关系,或如马克思所说的,‘互相交换其活动’;(三)完全以它们为转移的产品分配形式。这一切共同构成政治经济学的对象。”(以下简称“三方面说”)孙冶方同志《论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生产关系》(以下引孙冶方语未注明出处者均见此文)指出:这两个定义有两个不同点:第一个不同点是,恩格斯的定义中没有“所有制”;第二个不同点是,斯大林的定义中没有“交换”。  相似文献   

17.
就法人类学的学科定义、研究对象、概念体系、研究方法等几个问题进行思考与解读。认为法人类学是一门采用人类学的理论、方法研究民间社会的法律行为与法律现象的一门学科。尽管国外已经很成熟了,作为一门引进的学科,在中国还远没有确立,虽然有一些研究还说不上是真正学科意义上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我省80年代中期开始,把软科学研究工作纳入科研计划,在软科学队伍建设、成果奖励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为软科学技术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和信息化进展迅猛,软科学技术和咨询工作已见滞后。要进一步转变观念,研究问题,提出对策,加快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进程,推动“两个根本性”转变。 一、转变观念,提高咨询意识,加强软科学技术和咨询工作。 我省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令人振奋,然而我们要清楚地看到,面临激烈  相似文献   

19.
我国软科学研究的发展与创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占仓 《河南科学》2003,21(1):113-117
系统总结了我国软科学发展的四个阶段,提出了软科学研究的对象、目的和要求,简要阐述了软科学研究常用的五种方法,认为软科学研究创新是大势所趋,方向性创新是向咨询产业化跨越,并提出了咨询产业化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甘师俊等同志编写的《软科学在中国》一书出版了,这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介绍我国软科学发展实况的著作.本书用大量翔实的资料,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我国软科学发展的历史背景和过程、著名软科学研究机构的基本情况、历年来所取得的重要软科学研究成果以及我国软科学的发展前景展望等,首次真实地展示了我国软科学发展的概貌和蓝图.综观全书,具有如下显著特点:一、全面性;本书在介绍我国著名软科学研究机构的基本情况时,既包括了国务院和中央各部委所属的著名软科学研究机构,也包括了各省、市和高等院校所属的软科学研究机构.在介绍我国历年来所取得的重要软科学成果时,既有有关国家发展重大决策的软科学研究成果,也有关于产业和区域发展方面的软科学研究成果,同时还有微观层次的重要软科学研究成果介绍.书中介绍的软科学研究成果,既涉及我国经济、技术、金融等各个领域,也涉及到国家、地区、部门和企业等各层次.书中介绍的研究成果都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