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明确要求。产学研合作作为人才培养的一条重要途径,合作各方作为价值主体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和利益需求,但高校在实行这一政策时需要以人才培养作为核心价值取向,找到利益的平衡点,从而实现工具价值与目的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有着“鼓励学生学会合作、学会探究获得知识提升能力”的特征,实践中要遵循求同存异、主体间性、多维互动和包容的原则。此教学法的特征与实践原则传递出的教学伦理价值,促使思政课中教学关系必须以“互主体性”为特征、教学行为要呈现民主特性、教学价值取向要体现学生利益、教学环境要呈现多样性,促进思政课回归遵循教学的最高道德标准,充分释放思政课的德育功效。  相似文献   

3.
张献 《科技信息》2008,(23):302-302
随着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煤企职工的物质需求、价值取向发生变化,而适时性的基层支部思想政治教育该怎么做?鹤煤五矿党委在实践中,琢磨出了与时俱进的基层支部“五字工作法”.着力切入点.“虚、实”相结合,自身“省心,修为,致功”,坚固了支部“堡垒”,构建了矿区稳定和谐。支书们深有体会地说:“法子对路了,大伙信服了,没有解不开的‘疙瘩’,理不顺的事儿!”  相似文献   

4.
“合理的利己主义”的合理性在于:强调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一致性,追求利己和利他的统一。这种价值取向,既符合人类社会生活的相依性、互助性特点,也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原则和道德原则,有助于克服现实生活中极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体现着尊重“人的价值”的人道主义取向胡义成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是兼容的。它的价值观取向也包括人道主义。其集中表现之一,是作为马克思主义根基的政治经济学,在整体思路上最尊重“人的价值”.某些反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在有关外显的论述之中,也可...  相似文献   

6.
从“教育”、“数学教学”及“数学课堂”等这些概念开始,论及数学课堂是“人”成长的地方。从理论角度来说,数学课堂的一切行为都是围绕数学教学目的而展开的。作者结合新的数学教学大纲,从其“知识”、“能力”和“思想”等方面论述了新大纲的教学目的具有人本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7.
我国20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丰富的历史经验,这些经验对今后的改革开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本文对此作了如下的论述:1.坚持以思想意识变革为先导,树立正确的理论指导和思想路线,是改革开放的重要保证。2.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确立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新思维,是改革开放的价值取向。3.坚持以特色国情为基点,确立“国情”与“世情”的结合规,是改革开放的客观依据。4.坚持改革、发展、稳定并重,确立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现,是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5.坚持以共同富裕为目的,确立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观,是改革开放的根本原则。  相似文献   

8.
人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人文奥运”理念一经提出.便积极顺应了新世纪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文倾向,即“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合谐发展”,此乃体育的终极价值取向。而现行学校体育中存在种种悖离人文精神的现象,如目标单一化、体育教学内容竞技化、体育教学过程技术化、教学组组织追求一体化、教学评价上片面追求达标等;重构学校体育人文精神应转变观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关照人的发展,制定全方位的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转变传统教材观和教学内容;教学评价要超越裁定,定位于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邹章明 《中国西部科技》2009,8(29):86-87,61
随着课程使命的变化和史学观念的演变,中学历史课程的价值取向发生了重大转变,“过程”成为历史新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采用过程性教学的方法,是有效落实历史新课程“过程”目标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0.
WTO与高校法律实务型人才培养模式论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法律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应定位在培养具有全球视角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同素质应用型人才上,这是法律全球化的必然要求。应对全球化,必须构建人才培养模式。“SCST模式”是一种“自觉”、“案例分析”、“讨论辩论”、“司法实践”四合一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践行“SCST模式”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排除思想障碍,转变教师职能,提高教师要素,从法律国际化的角度设置法律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1.
在教育中,德育教育应占首要地位。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地设计作文题目,通过批改作文了解学生的思想品德.就能很好地达到在作文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对江西省部分高校在校大学生的实证调查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道德状况的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政治信念迷茫、诚信品质缺乏、知行不一等问题,大学生道德水平急待提高。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学校道德教育“无能”,应当重新确定道德教育目标和内容、优化道德教育环境、改革道德教育方法以提升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价值多元化的困惑、重知主义倾向的影响、不合理的德育评价制度的误导、德育内容与实际相脱离、学生主体地位的忽视致使当前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着诸多困境.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王小健  曹兵 《科技信息》2007,(35):159-159,162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体育在学校教育中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两者有不同之处,但又有着共同的教育目的。所以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德育教育,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从而会成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在体育课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个性和意志,审时度势,把德育渗透到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来。  相似文献   

15.
音乐能震撼人们的心灵,激起学生的共鸣。音乐教学应将爱国主义教育寓于其中,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相似文献   

16.
当前高校学生的品德状况及德育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当前高校学生的品德状况的调查分析,探索高校德育工作的新思路,强调德育工作必须根据当代大学生的新情况、新特点,着重发挥好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多样式、多渠道地开拓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7.
在学校教育中 ,实施德育的途径主要有两种 :一是对学生进行直接的道德教学 ,即通过专门的德育课系统地对学生传授道德知识和理论 ;另一种是间接的道德教育 ,主要通过学科教学和学校生活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后一种途径可以弥补前一种途径的不足。本文就如何通过物理学科教学的三个方面 (教师、教材和教法 ) ,对学生进行道德渗透 ,结合笔者的教学体会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世界史教学体现出国际教育的功能和价值。世界史教学德育价值的发挥有赖于科学的有特色的世界史学科德育体系的构建。研究世界史学科教学中具有德育价值的内容体系是构建该学科德育体系的首要任务,在内容体系上可以将其划分为六大板块,不同的板块有不同的德育内容和价值。结合大学生德育的基本内容和世界史教学德育价值的特性构建世界史学科的德育目标体系,将有助于增强其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简论道德情感培养在高校德育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德育建设中,道德情感在塑造大学生高尚的人格,培养大学生的道德修养等方面具有着重要性,体现在一种心理的内在力量对大学生道德认识、道德动机、道德行为、道德习惯以及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影响上。  相似文献   

20.
生活是思想品德的基础."生活化"教学,就是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身边的生活琐事,寻找教学的切入点和联系点,以求理论与实际的最佳结合."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堂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要体现学生生活,并能有效地指导学生生活;二是学习活动的组织形式必须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必须是学生凭借生活经验能够容易感知和有效参与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