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地面目标温度场理论建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体表面温度场计算是红外成像仿真的重要基础,针对建筑物目标表面温度场理论建模与计算展开研究,在分析目前有限差分计算建筑物目标表面温度场不足的基础上,综合传热学、红外物理学相关理论,详尽分析了影响地面目标表面温度的诸多因素,对建筑物目标表面温度场进行了理论建模,并引入了有限元方法对其求解,对结果进行了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2.
低温地板辐射式采暖系统因其热舒适性高、卫生条件好、可利用热源多等优点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住宅、餐厅、商场等建筑以及室外路面、户外运动场的地面化雪等工程中。低温地板辐射采暖的优点地板辐射采暖是将加热盘管埋置于混凝土埋管层中,让低温热水在管内循环流动,加热整个地面,使表面温度升高,然后通过辐射和部分对流方式向室内散热的一种供暖方式。降低室内设计温度,节能效果明显。人体的舒适度取决于室内平均辐射温度(MRT)。当采用地板辐射采暖时,由于室内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的提高,其平均辐射温度也随之提高,一般MRT比室温Tn高1℃~…  相似文献   

3.
大空间建筑室内表面温度对流辐射耦合换热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大空间建筑室内壁面导热、辐射和对流耦合换热热平衡方程,结合Gephart吸收系数,利用预测室内空气垂直温度分布简易模型,提出了室内各表面温度分布的理论计算方法。对国外模型实验数据验证的结果表明,计算所得表面温度与实验值吻合,表明了这是一种预测大空间建筑表面温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建筑采暖问题一直是困扰暖通工程师的一个难题,我国近年来采用的燃气辐射采暖以节能、舒适、卫生等优点成为大空间采暖的理想选择,辐射采暖是以电磁波的方式将热量直接照射在需要采暖的人体、地面、墙壁或物体上,而室内垂直方向的温度基本相等,所以能减少房间的热损失和燃料的消耗,还可以提高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减少人体散热损失,人员感觉比较舒适。这种采暖方式很容易达到室内温度分区,以满足不同地区对温度的特殊要求。文章拟就燃气辐射采暖系统进行分析,并重点对其节能特性进行相关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湘北某民居夏季热环境实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湘北某传统民居的被动式技术及其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在夏季对室内外温度和围护结构表面温度进行了连续监测,并测试了过渡空间风速.结果表明,传统民居中气温按照室外、过渡空间、室内的顺序依次下降,热环境优于普通现代住宅,墙体互遮阳使得被遮阳的墙面温度明显降低,南外墙内外表面温度衰减和延迟现象明显,过渡空间通风以水平通风为主且风速稳定.结合建筑设计和构造特点,可认为高密度规划、过渡空间的设置、重质墙体的应用、适当的窗墙比和开口遮阳等可有效改善夏季室内热环境.  相似文献   

6.
滨州实验学校学生餐厅是一座设计新颖、装修美观的建筑,室内外装修档次较高,室内地面全部采用彩色水磨石地面。在水磨石地面施工中,山东省建设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认真研究施工方案,精心组织施工,竣工验收中使水磨石地面全部创优,为整个工程增添了光彩。我们积极总结经验,对水磨石施工中几个控制要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李祯  宋智兴 《科技信息》2007,(27):74-74
1.引言地板辐射采暖是以整个地面为散热面,在室内的地面上铺设热水管。当热水流过管道时,地板通过对流加热周围空气的同时,还向四周的顶棚、墙等外围护结构进行辐射换热,从而使周围的围护结构表面温度升高。这样不仅减少了四周表面对人体的冷辐射,提高了舒适度;而且辐射采暖中辐射换热的比例高达50%以上,所以它的卫生条件和舒适标准都比较高。近几年来,地板辐射采暖作为冬季的一种供暖形式,已经广泛应用在宾馆、客房、商场、娱乐及住宅等工程中,成为人们所需要的一种新的供暖系统。  相似文献   

8.
影响室内人员热舒适的环境因素很多,其中建筑空间是研究热舒适时很容易被忽略的一个因素.为探究建筑空间尺寸对室内人员热舒适的影响规律,在8个建筑空间中进行了为期3年的实验,8个建筑空间由2种地面尺寸(12 m×12 m和6 m×6 m)和4种空间高度(3 m、5 m、7 m和9 m)构成.在冬夏季由风机盘管或辐射地板空调末端控制的热环境中,以热环境参数测量和主观感受问卷收集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建筑空间高度由3 m升高到9 m,冬季室内人员的热中性温度升高了0.59℃,而夏季人员的热中性温度随空间高度升高而降低了0.65℃.冬季和夏季,地面尺寸为12 m×12 m的建筑空间中人员热中性温度均高于地面尺寸为6 m×6 m建筑空间.冬夏季室内人员的热敏感性随建筑空间变化的规律如下:随着建筑空间高度的升高,室内人员的热敏感性大体呈上升趋势.地面尺寸为6 m×6 m的空间中人员的热敏感性略高于地面尺寸为12 m×12 m的建筑空间.建筑空间越趋于扁平,即空间高度越低、地面尺寸越大时,室内人员的热敏感性越低.对比各实验工况下预测平均热感觉投票(PMV)与实际平均热感觉投票(MTS...  相似文献   

9.
热带次生林林窗边缘树干表面温度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热带次生林林窗区域树干和树冠下的表面温度观测资料,探讨了昼间林窗边缘和林内的树干表面温度时空分布规律,以及林窗边缘与林内树干的表面温度差异。指出在林窗区域存在4 个热力作用面( 林冠面、林内地面、林窗林缘壁面和林窗地面) ,受太阳直接照射的东侧和北侧林壁是林窗最主要的热力作用面;4 个热力作用面的热力特征和相互作用制约了林窗的热力变化。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林窗小气候形成机制提供研究基础,并为研究林窗的演替、更新以及对生物多样性影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热带次生林林窗边缘树干表面温度对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热带次生林林窗区域树干和树冠下的表面温度观测资料,探讨了昼间林窗边缘和林内的树干表现温度时空分布规律,以及林窗边缘与林内树干的表面温度差异。指出在林窗区域存在4个热力作用面(林冠面、林内地面、林窗林缘壁面和林窗地面),受太阳直接照射的东侧和北侧林壁是林窗最主要的热力作用面;4个热力作用面的热力特征和相互作用誓由 林窗的热力变化。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林窗小气候形成机制提供研究基础,并为研究林窗的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日光温室内部热环境的差异性分布,在大寒日期间(2014年1月20-22日)对焉耆地区日光温室后墙和地面不同位点的温度和光照进行了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地表和后墙表面温度分布的不均匀主要由其表面的太阳辐射能分布不同和传热性能的不同所致。揭帘后,地表总辐射照度表现为由南向北递增,地表温度表现为中部前部后部,各部位温差最大值出现在下午16:00,此时中部地表最高达到29.2℃,而其表面的太阳总辐射照度为264.1 W/m2,小于前部。后墙表面的总辐射照度和温度自上而下递增。盖帘后,地表温度在南北方向上由南向北递增,后墙表面的温度自上而下递增。次日11:00时(揭帘之前)各部位平均温差最小。  相似文献   

12.
 使用Airpak软件,对集装箱烘房内气体流动传热问题进行非稳态模拟计算.针对两种不同送风方案,计算得到了烘房内气流的各种场分布(流速、压力、温度、空气龄等).重点考查了箱体表面的温度场、温升和空气龄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所研究的两种烘房送风方案中,方案1是从烘房底部送风,方案2则是把送风口位置抬高到集装箱内部送风,其他条件相同.计算结果表明,与方案1相比,方案2温度场分布更均匀,温度升高更快且空气龄较小(尤其在死角位置).可见采用方案2能较好地保证烘干质量,提高烘干速度,缩短箱体死角位置的加热时间,降低烘干能耗.  相似文献   

13.
Kleckner D  Bouwmeester D 《Nature》2006,444(7115):75-78
Micromechanical resonators, when cooled down to near their ground state, can be used to explore quantum effects such as superposition and entanglement at a macroscopic scale. Previously, it has been proposed to use electronic feedback to cool a high frequency (10 MHz) resonator to near its ground state. In other work, a low frequency resonator was cooled from room temperature to 18 K by passive optical feedback. Additionally, active optical feedback of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cantilevers has been used to modify their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and cooling to approximately 2 K has been measured. Here we demonstrate active optical feedback cooling to 135 +/- 15 mK of a micromechanical resonator integrated with a high-quality optical resonator. Additionally, we show that the scheme should be applicable at cryogenic base temperatures, allowing cooling to near the ground state that is required for quantum experiments--near 100 nK for a kHz oscillator.  相似文献   

14.
碱激发碳酸盐矿胶凝材料是在常温下直接制备得到的一种低环境负荷型胶凝材料,其与高炉矿渣复合后可以获得更好的早强、高强和抗渗性能。但是,与高炉矿渣的复合会引起胶凝材料的工作性能如凝胶时间和流动性能等的急剧变差,且难以采用传统的缓凝技术如碱矿渣水泥的缓凝技术等加以解决。研究发现,当对矿渣采用低浓度的硅酸钠溶液进行一定时间的预处理后可以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矿渣的预处理能够使该胶凝材料的凝胶时间得到较大幅度的延长和流动性能得到较为显著的改善,但会使材料强度有所降低;凝胶时间延长和流动性能改善的幅度随着材料中矿渣质量掺量的提高和硅酸钠浓度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5.
固相反应,因其操作简便反应效率高和不使用有机溶剂而能大大减轻环境污染,已成为“绿色化学”研究的内容之一[1].固相反应早有报道[2],已在固相配位化学反应方面显示了极大优越性[3],但在室温下未见用于双核配合物的合成.我们报道由二苯并-18-冠-6(...  相似文献   

16.
在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接地系统中,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必须尽量设法降低或消除各种零地电位差。本文分析了信息系统机房防雷、设备接地系统中电位差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减小或消除电位差的办法。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辐射冷板与独立新风耦合系统下人体局部热舒适,以长沙某住宅小区某用户房间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对该热环境相关参数进行仿真分析。通过实测数据与仿真数据对比,从辐射温度不对称、室内气流分布、人体垂直温差和地面温度四个方面定量分析了辐射耦合空调系统的热舒适环境。同时,通过多表面模型与离散坐标模型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了两种辐射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在采用辐射冷板+独立新风空调系统而且空间包含人体热源的情形下,DO辐射模型的仿真结果更接近实验测试结果;室内测试及仿真结果符合ASHRAE对局部热舒适的标准要求;利用CFD仿真方法可以对局部热舒适进行较准确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青藏铁路典型地段变形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冻土区路基变形问题的核心就是研究路基内地温的变化.通过分析青藏铁路典型地段气温地温均低、气温高地温低、气温地温均高3种不同地段在工程热扰动阶段、路基趋于稳定阶段、铁路长期运营阶段的地温变形原始资料,得到相应地段在不同时期的地温和变形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气温、地温均高地段路基抵御未来气温升高的能量积累不足,产生的沉降变形量最大,因此必须采用相应的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9.
The undisturbed ground temperatures are important for design of the ground heat exchangers in ground source heat pump (GSHP) systems. In this paper, the undisturbed ground temperatures measured in two different methods are presented. The investigation was carried out in two cases. The temperature measured with the direct method is assumed to give the correct undisturbed ground temperature profile. The temperature measured with indirect method overestimates the undisturbed ground temperature by 2.1℃ and 1.7~C. This difference is mainly caused by the circulation pump and ambient air to the fluid. Therefore, the results that are decreased about 2℃ as compared with the indirect measured are recommended to estimate the undisturbed ground temperature in situ measuring. A smaller pump or deeper borehole or mild weather would result in a more correct temperature. Because the undisturbed ground temperature is affected by many factors. Whether or not these conclusions are correct to other areas, this would need further investigation.  相似文献   

20.
以Ba(OH)2.8H2O和ZrOCl2.8H2O为原料,首先将ZrOCl2.8H2O水解制备高活性ZrO2.H2O(H2ZrO3),再与Ba(OH)2.8H2O按1∶1(物质的量比)均匀混合研磨1h后,在100℃烘干反应15h,得到了立方相锆酸钡纳米晶.TEM形貌观察,粒子为均匀方形,并且分散均匀,粒径为40~80nm.通过对不同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所制备样品的XRD图谱分析,确定出了化学反应为该低温固态反应速度控制步骤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