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本文采用糖加防腐剂、抗蒸腾剂、乙烯抑制剂对切花保鲜做了初步实验。结果表明:1‰M的硫代硫酸银对切花保鲜有一定的效果。对月季花比对照延长3—6天。450mg/L阿斯匹林,1%8羟基喹啉、0.1%高级脂肪酸醇膜,可使月季保鲜10—11天。而100ppm的AgNO_3、2.5%的高级脂肪酸醇脂膜与阿斯匹林(450mg/L)混合可使月季花保鲜达半月。  相似文献   

2.
为了寻找高效、无毒、易配制的环保型保鲜剂,利用月季切花瓶插试验研究最优保鲜配方。试验通过评价保鲜剂对月季切花的鲜重、花茎大小、保鲜寿命等因素的影响情况,选择试剂浓度、花枝长度、预处理温度为关键因素,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并以多指标综合评分法进行方差分析,确定月季切花瓶插最优保鲜配方。方差分析表明溶液浓度和预处理温度对月季保鲜影响显著,花枝长度对月季保鲜无显著影响。最终确定月季保鲜最优条件为:切花花枝长度为35 cm,各保鲜剂浓度为100 mg/L,预处理温度为5℃。优选的保鲜剂配方不仅对环境无污染,且能保持月季切花花枝挺立,色彩鲜艳,促使月季花茎大小和鲜重降低速度变慢,可将切花瓶插寿命延长19 d。  相似文献   

3.
MET对月季切花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0-1000mg/L的MET溶液喷酒初生花蕾的月季枝条,切花用保鲜液保鲜,在供试的2个品种上均发现:(1)MET可仰制月季切花花头下垂,且随MET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加强。(2)在100mg/L-500mg/L范围内,MET可延长月季切花的寿命,并增加花冠直径。(3)对于不同的月季品种,MET对提高切花品质的效果有差异。  相似文献   

4.
月季切花采后生理与保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月季切花采后生理与保鲜技术研究概况.认为月季切花采后衰老是由于水分代谢失调,导致呼吸消耗增强,生物大分子降解和乙烯生成,最后引起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破坏的结果,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和有效的保鲜途径.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含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和Ca2+的保鲜剂对月季切花的保鲜效果及其生理作用.结果表明,SA和Ca2+相配合可明显改善月季切花的水分代谢,增加花枝鲜重,显著延长月季切花的瓶插寿命.另外,SA和Ca2+相配合的处理还可明显延缓花青素的降解速度,降低细胞膜相对透性,显著增加SOD和CAT的活性.因...  相似文献   

6.
月季、菊花、香石竹、唐莒蒲为世界四大切花,本文通过对月季、菊花、香石竹三种鲜切花的保鲜技术研究,试验得出最佳的保鲜剂配方。  相似文献   

7.
为了筛选出一种高效、经济、无毒、无污染的月季切花保鲜剂,进行了在保鲜剂配方中添加多胺,以及对杀菌剂和无机盐的替代的比较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亚精胺能够显著降低乙烯生成量,从而延缓月季切花的衰老进程,延长瓶插寿命.经筛选得到2%蔗糖(S) 200 mg/L柠檬酸(CA) 100 mg/L青霉素 0.15?(NO3)2 0.1 mmol/L亚精胺(Spd)即5号配方保鲜剂可显著延缓月季切花衰老进程,瓶插寿命比对照延长近7 d,花径比对照增加1.46 cm,其各种考察参数都优于其他配方.因此,5号保鲜剂可以作为供试月季品种切花的首选保鲜液.  相似文献   

8.
保鲜剂对切花月季衰老进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保鲜剂配方对切花月季品种“黑魔术”(Black Magic)的保鲜效果,主要测定了鲜重、花蕾直径、叶绿素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花瓣细胞膜透性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C配方(5%S+200mg/L8-HQC+25mg/LSTS+350mg/LCoCl2·6H2O)对延缓切花月季衰老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切花月季营养生理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近年切花月季营养生理特性研究进展,对切花月季施肥管理理论的形成和指导切花月季高产优质栽培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切花月季营养生理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综述了近年切花月季营养生理特性研究进展,对切花月季施肥管理理论的形成和指导切花月季高产优质栽培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外源吲哚丁酸(IBA)对月季鲜切花的保鲜效应,采用蔗糖+水杨酸(SA)为基础保鲜液,分别添加不同浓度梯度的IBA,对月季‘黑魔术’鲜切花进行瓶插保鲜处理,观察分析鲜切花的各项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保鲜处理12 d后,不同浓度IBA对鲜切花的生长和品质产生了不同的影响.IBA质量浓度为250 mg·L~(-1)的保鲜液处理组,鲜切花完全萎蔫,丧失观赏价值.IBA质量浓度为500 mg·L~(-1)的保鲜液处理组中,鲜切花能维持较好的花瓣形态,花朵于第6 d进入盛花期,绽放冠幅达8 cm,且最终花瓣萎蔫率仅为24.3%.同时,该处理组较其他组生理状态更佳,水分平衡值和鲜重维持在较好的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提高,花瓣中蔗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进一步分析影响花瓣脱落相关基因的表达,其中RcSUC2,RcARF7因外源施加了蔗糖和生长素,导致体内基因表达相对于对照组显著降低,而乙烯与生长素的拮抗作用也使得RcETR1的表达显著降低.基于上述研究结果,筛选获得对月季‘黑魔术’鲜切花保鲜效果最佳的保鲜液配方.研究结果为月季切花保鲜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切花保鲜液的组成与作用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提高切花的保鲜效果,现以药剂抑制切花衰老的生理变化的原理,论述了切花保鲜液的组成及各组成成分的作用,讨论了切花保鲜液存在的问题,指出了花卉保鲜的发展方向和前景是向低毒、低成本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以月季品种"黑魔术"(Black Magic)切花为材料,瓶插试验设4个配方处理,以蒸馏水为对照。通过对瓶插期间花枝鲜重、花朵直径、叶绿素含量、CAT活性的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C配方(50mg/L Sug+200mg/L 8-HQC+25mg/L STS+350mg/L CaCl2)的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鲜切花脱离母株后即采后,仍是鲜活的园艺产品,还要进行一系的生理生化变化和生命活动。对鲜切花采后生理变化及其规律进行研究,找出其特点,应用于鲜切花的贮藏保鲜上,对鲜切花的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月季花瓣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扫描电镜比较观察两个切花月季品种花瓣的超微结构,花瓣上表面细胞均向外突起,突起的表面由条纹状皱褶构成,下表面由不规则的条纹状皱褶和腔构成,不同品种花瓣上下表面的形态结构差异明显,观察了瓶插过程中花瓣上下表面超微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研究6个常见月季切花品种的瓶插寿命。结果表明,多数品种的瓶插寿命在开花指数3级和4级时能保持较长的时间;瓶插寿命长、盛花期长的绯扇、红衣主教,在自然环境条件下适合远距离运输或长时间保鲜。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不同浓度处理的无机盐CaCl2和CoNO32溶液对瓶插百合切花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CaCl2和CoNO32配合使用可以使百合切花花枝硬挺,花径增大,改善切花的观赏品质,延长瓶插寿命;同时,还具有保持百合切花花枝鲜重、维护花瓣细胞膜透性的稳定、维持瓶插溶液pH值保持在适合的浓度范围之间、缓解叶绿素的降解等作用.通过对各处理的各项指标的综合观测与分析可知,以0.1%CaCl2和0.05‰CoNO32溶液的配合使用对百合切花的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6-BA对黄花石蒜切花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6-BA(6-苄基氨基嘌呤)保鲜液对黄花石蒜切花在瓶插期间的开花率、瓶插寿命、鲜重变化率、水分平衡值、过氧化物酶、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6-BA的保鲜液能使黄花石蒜切花膜系统保护酶POD活性增强,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降低,花枝的鲜重增加,延缓水分平衡值负值的出现,提高切花瓶插的观赏品质,延长切花的瓶插寿命.其中以0.5%蔗糖+50 mg/L8-HQ+30 mg/L6-BA的保鲜效果最佳,开花率比对照提高16.7%,瓶插寿命延长4 d以上.  相似文献   

19.
菊花干燥花制作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菊花是我国的传统名花,也是极好的切花材料。以新鲜菊花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浸泡,与不同干燥法相结合,以成品的感观和含水率为指标,探讨菊花干燥花较好的制作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20%或30%蔗糖溶液浸泡后,再用氯化钠包埋、微波干燥得到的干燥花有较高的观赏价值,采用氯化钠包埋、微波干燥,控制好微波炉开关机时间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西花蓟马在贵阳地区发生危害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7-2008年通过对贵阳地区西花蓟马的调查,发现西花蓟马在贵阳危害严重,并已建立了稳定的种群,分布广泛,具有向周边地区扩散的趋势.被危害蔬菜的种类达26种,几乎涵盖了所有的露地蔬菜.被危害的花卉有17种,并首次发现在贵阳白云区玫瑰园中西花蓟马对切花月季(俗称玫瑰)的危害相当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