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谈谈《聊斋志异》的思想和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对于《聊斋志异》的研究,成果甚丰。本文则结合蒲松龄的生平和思想,着重地论述了《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同时,也论述了《聊斋志异》的创作源流及其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并对《聊斋志异》作出了中肯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聊斋志异》的足与绣鞋反映了民族特定的文化心理,是意义丰富的性文化符号,足是女子身体最隐秘和最神圣的部位,是男-k-~N调情的性感地带。绣鞋暗示着性,有时候象征着女子的贞洁,是男女之间常用的定情信物。《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立足于社会现实,在作品中利用这两种性文化符号推动故事情节,改变人物命运,刻画人物形象,展示人物性格。  相似文献   

3.
从佚名《传记摘录》成书时间的推断及其对《聊斋志异》题材的借用与复合、文字的袭用与糅合 ,来讨论《聊斋志异》对于越南汉文小说《传记摘录》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公孙九娘》是《聊斋志异》中具有强烈艺术魅力的一篇小说,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给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本文立足于小说文本,分析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并尝试着分析它在《聊斋志异》中独特的悲情结局,以引导读者更好地欣赏《聊斋志异》和作为今天创作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仙人》是日本大正时期重要作家芥川龙之介(R·Akudagawa)的初期作品。从《仙人》与《聊斋志异》中《小二》、《雨钱》、《鼠戏》诸篇的比较中,可以发现芥川的《仙人》深受《聊斋志异》的影响,芥川的创作借鉴了中国古典文学并具有独创性。  相似文献   

6.
《聊斋志异》以写神仙狐鬼精魅的故事著称,奇思幻想的情节、血肉饱满的人物形象,别具一格的美学理想,使得《聊斋志异》有一种独特的魅力。鲁迅称其用传奇法,而以志怪,但是《聊斋志异》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有所超越,它把人物故事、环境都升华到一种诗歌般的意境,令小说变得丰美,富有生活情趣和文学魅力。  相似文献   

7.
蒲松龄为何要创作《聊斋志异》?这涉及到一个作家从事创作活动的心态问题。创作心态实质上是一个立体的、连续的、流动的心理活动过程。它错综复杂,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事而异,又具有一定的层次、结构、系统和规律。在这个过程中,作家的思想、情感,以至欲望、动机、气质、个性、兴趣、习惯,甚至潜意识心理,都在发生着作用和影响。从《聊斋志异》思想内容之庞杂和审美价值之差异便可以看出,作者在创作《聊斋志异》时心态内容是多层面的、复杂的,甚至是矛盾的。但这一问题至今未得到比较系统的论述,有些评论也仅是从某一角度稍微触及,如游国恩等人编著的《中国文学史》上有:“《聊斋志异》是作者有所寄托的,……他之所以采用鬼狐故事,是因为它便于避免清初严酷的文网和自由地表现生活理想。”这是评价《聊斋志异》  相似文献   

8.
周思亮 《科技信息》2012,(4):205-207
《聊斋志异》作为中国文言短篇小说史上的最后一座高峰,研究者甚众,耳熟能详的就有聂绀弩先生、马振方先生、马瑞芳先生等人。不仅如此,研究《聊斋志异》的角度也很多样,举凡语言特色、艺术形式、人物形象等方面佳作都层出不穷。而本文想在参考名家复仇主题方面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复仇故事的分类、特点以及蒲松龄生平的思想经历这三个部分来对《聊斋志异》的复仇故事做一个探讨。  相似文献   

9.
《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志怪体文言小说的典范作品,其中的短篇小说多具有寓言化写作特点,对中国新时期寓言化小说创作具有很好的启发意义。在此,以《画皮》为例,从寓言化的内涵、形成和典型意义三个方面,分析《聊斋志异》的寓言化特征。  相似文献   

10.
大型历史剧《我的团长,我的团》之让人摸不着头脑,与其个人化叙述有关,而这种叙述呈现的其实是新的现实下关于中国的新的想象(或曰“新中国”的想象),这种想象必须在历史、个体和民族国家民族之间展开,《我的团长,我的团长》显然提供了这样一种丰富的想象图景。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十日谈》和《聊斋志异》的女性悲剧意识进行了对比分析 ,认为《十日谈》中的悲剧女性强调个人独立与尊严 ,肯定个体价值 ,主动积极地追求自由人格理想 ;而《聊斋志异》中的悲剧女性的悲剧意识往往被纳入伦理的心理结构之中 ,肯定群体价值 ,其人格主导特征是人伦道德型的  相似文献   

12.
向悦 《韶关学院学报》2009,30(11):20-23
鲜花与少女,都是浸润了蒲松龄浓郁情思的意象。人与花同时引发的情感链接,能构成生动的画面,营造出诗意的气氛,使人物形象更鲜明更生动。《聊斋志异》中的女子对花情有独钟,其拈花的形象,无不给人留下美好深刻的印象;而《聊斋志异》中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和婚姻,往往以花为信物来暗示、表白、深化,荡漾着诗化的美感。《聊斋志异》中许多精彩的细节成为不朽的经典,花在其中所起的道具作用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3.
对《聊斋志异》中的篇名及其命题特点进行了初步总结和分析,认为其存在着以人物、事件、动植物、物品、地点等作为篇名的多种命名方式。通过对《聊斋志异》中篇名命题特点的分析,可以让我们对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有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14.
蒲松龄在创作《聊斋志异》的过程中 ,由于其际遇的特殊性 ,导致其心理历程中始终贯穿着一种很强的自卑感 ,而这种自卑感及蒲松龄对自卑感的克服与超越 ,是其创作《聊斋志异》的最重要的心理动因  相似文献   

15.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孤愤幽怨之作。作品将狐仙鬼魅幻化成美女,表达蒲松龄单方面的落魄书生幻想。这是作者在“不解怜才”的现实世界屡受生活颠踬之后渴望展现自身价值而产生的穷而后幻的自我疗救。  相似文献   

16.
《绛妃》为《聊斋志异》青柯亭本的最后一篇,题作《花神》。青本刻者赵起杲(所以,又称赵本)从1746年(乾隆十一年)得到手录《聊斋志异》二册以后,不断研究和勘定,于1766年(乾隆三十一年)付梓。距离蒲松龄去逝相隔五十年。尽管青本诸多缺点,如篇目不全等,  相似文献   

17.
朱天心的《古都》,以一种个人怀旧的"回望"视野,以记忆之城、现实之城、"他者"之城的时空交错的叙事方式,完成了台北乡土性家园想象、后现代性的失乐园想象、第三世界殖民性和乡土性的多元文化身份的想象与呈现,打破了普遍存在的"后现代性"一元中心想象的局限。  相似文献   

18.
《聊斋志异》被誉为文言短篇小说的扛鼎之作,作为一部"用传奇法,而以志怪"的小说,《聊斋志异》尽管多记花妖狐媚之事,但实际上寄寓了作者的人生情怀。憎赌情怀即是其中之一,《聊斋志异》中对赌徒的描写可谓极尽批判揶揄之能事。蒲松龄对"饮酒"和"赌博"这两种为世俗所厌恶的恶习的不同态度,更凸显其憎赌情怀。蒲松龄憎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赌博本身的巨大危害,又有时代与社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蒲松龄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以花妖狐鬼的世界向世人曲折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并借此抒发孤愤之情.其中,<黄英>一文以菊花糟的故事向人们展示了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以亲切、自然的笔触吸引了历代读者.本文将从人物形象、生活细节、社会时代三个方面来体现<黄英>在想象的艺术下所展现给人们的社会真实画卷.  相似文献   

20.
冯镇峦是著名的《聊斋志异》评点家。他评点《聊斋志异》的重要特点是对文章之学,尤其是时文文法的借鉴。其人物塑造的"性情伦次"说、情节设置的"以文不以事"说、结构安排的"跌宕起伏"说,以及对小说教化功能的阐释都进一步丰富了我国小说评点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