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设计合成了咔唑衍生物N-{3-[N,N-2(2-甲基吡啶)-胺甲基]苯基}咔唑.该化合物在溶液中具有很强的荧光并显示了对Zn2+和Cu2+选择性的荧光淬灭.实验和密度泛涵理论计算证实该化合物和金属离子形成了1∶1型配合物.合成的化合物可作为过渡金属离子Cu2+和Zn2+的化学荧光传感器.  相似文献   

2.
通过测定苯酚、对苯二酚、间苯二酚、邻苯二酚、水杨酸和没食子酸等小分子模型化合物与硫酸氧钒混合溶液的吸光度,分析得出了四价钒离子只与栲胶分子结构中邻位酚羟基发生络合,而不与羧基络合;并通过邻苯二酚、没食子酸、单宁酸及橡椀栲胶的加质子常数和离解常数进一步说明了这一结论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以ZnS为吸附剂,乙基黄药为吸附质,CuSO4和Pb(NO3)2为活化剂,研究Cu2+和Pb2+对ZnS吸附乙基黄药的影响。结果显示,加入0.5 mL浓度为0.5 mmol/L的Cu2+和Pb2+活化后,硫化锌表面疏水性和对乙基黄原酸盐的吸附能力显著增强,接触角分别增大86.8%和31.5%,对乙基黄药的吸附量分别增大95.5%和53.3%。通过讨论Cu2+和Pb2+对ZnS活化过程,推断其机理是离子交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复合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化二亚胺(EDC)为相偶联剂,通过海藻酸钠(SAL)对碳纳米管(CNTS)进行修饰和改性,制备海藻酸钠-碳纳米管凝胶,用于处理含Cu2+废水.考察了pH值、吸附时间、吸附剂量等因素对Cu2+吸附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吸附动力学及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利用海藻酸钠对多壁碳纳米管进行改性,提高了分散性、比表面积和孔径,当pH值为5.8时,吸附率随着吸附时间的增长而增大,80min内达到吸附平衡,吸附过程符合准一级和准二吸附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和Langmuir方程,由Langmuir模型计算可知改性碳纳米管对Cu2+的最大吸附量为87.68mg/g.  相似文献   

5.
采用一种新型的纤维素型浓缩柱填料来富集水溶液中的Cu2+、Pb2+离子,详细讨论其富集条件和解吸条件.为了研究这种柱填料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和重现性,还进行了精密度试验和回收率试验,并用低压离子色谱检测浓缩后的Cu2+、Pb2+离子浓度.试验结果表明,Cu2+、Pb2+离子在球形纤维素填料上的浓缩效果取决于溶液的pH值,pH值越大,浓缩效果越好.方法的变异系数小于2.5%,回收率在97.6%和99.8%之间.由此可见,这种新型的浓缩柱填料可用于富集水溶液中的微量Cu2+、Pb2+离子.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Cu2+、Zn2+、Al3+3种离子对泥鳅的单一和联合毒性。结果表明:Zn2+和Al3+对泥鳅24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3.24和1.50 mg/L;Cu2+、Zn2+和Al3+对泥鳅48 h的LC50分别为1.05、3.02和1.43 mg/L,对泥鳅72 h的LC50则为0.67、3.02和1.39 mg/L,对泥鳅96 h的LC50分别为0.56、2.87和1.35 mg/L;而Cu2+、Zn2+、Al3+ 3种离子对泥鳅96 h的安全浓度分别为0.0056、0.029和0.014 mg/L。采用Marking相加指数评价法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Cu2+-Zn2+-Al3+混合溶液对泥鳅表现出拮抗作用(48和72 h)和协同作用(96 h)。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以苯环为核的一类端胺基树枝状化合物,并对其进行了表征.通过对树枝状化合物与Cu^2+络合反应条件改变的研究,得到了浓度,pH值对树枝状化合物与Cu^2+络合反应的影响关系以及树枝状化合物中各种氨基与Cu^2+的配位先后顺序.配合物的颜色与Cu^2+的浓度有关,随着Cu^2+浓度的增大,所得到的配合物溶液的颜色由淡红色到蓝色,颜色逐渐加深.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模拟胃液条件下研究重金属Cu~(2+)和Zn~(2+)对内源致癌性N-二甲基亚硝胺(NDMA)形成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分别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和离子色谱法(IC)来测定NDMA、二甲胺(DMA)和亚硝酸根(NO_2~-)含量。【结果】在模拟胃液条件下,Cu~(2+)和Zn~(2+)浓度高于50mg/L时,可以促进NDMA的形成,且当浓度由50mg/L增大到200mg/L时,Cu~(2+)促进率由1.16%增大到94.56%,Zn~(2+)促进率由21.32%增大到45.86%。在重金属浓度为符合或接近符合水质基准值1.0mg/L时,Cu~(2+)和Zn~(2+)对NDMA的形成也分别有16.88%和13.42%的促进率;而当重金属浓度为10mg/L时,两种离子却均抑制NDMA的形成。机理研究表明Cu~(2+)、Zn~(2+)促进NDMA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其与DMA发生相互作用,进而导致NDMA形成。【结论】高浓度的Cu~(2+)和Zn~(2+)通过与DMA相互作用,形成活性中间体从而促进NDMA的生成。  相似文献   

9.
镍渣表面理化特性及对Pb2+与Cu2+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多种表征手段对镍渣的组成和表面特性进行分析,证实了镍渣具备吸附废水中重金属的能力.实验所采用的水淬二次镍渣中含有含量较高的Si O2、Al2O3、Ca O、Mg O等活性成分,且具备由不同聚合度的Si-O四面体、Al-O四面体组成的骨架结构.此外,镍渣粉体表面的碱中心可以为金属阳离子提供有效的吸附位点,且表面在p H=4~12的范围内均带负电,这些都有利于金属阳离子的吸附.镍渣粉体对模拟废液中的Pb2+、Cu2+吸附实验结果显示,其对废液中的Pb2+、Cu2+均表现出较好的吸附效果,且对Pb2+表现出更好的选择性吸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依据群论与量子理论研究了C24+分子的T2t2系统的杨-泰勒畸变与各向异性现象.研究表明,C24+分子的电子基态具有Td群下的E、T1或者T2对称性,C24+分子一共存在3种不同的声子态a1、e与t2,其中只有e、t2是C24+分子的活跃声子态.借助投影算符导出了t2-t2声子耦合中的耦合声子态e的CG系数计算公式,并由此求出了CG系数值.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系统的杨-泰勒畸变导致C24+分子从Td对称性降低到C3v对称性;畸变致使C24+分子的三重简并的电子基态能级T2发生分裂;畸变同时还导致C24+分子的振动频率发生分解,而频率的分解就意味着C24+分子在空间上的各向同性遭到破坏而呈现出各向异性.  相似文献   

11.
利用解偏振光强(DLI)、广角X-射线衍射(WAXD)及密度测定等方法,对目前国内外尚有争议的聚合物液晶态相态系统进行了研究,就聚合物液晶相的均相异相问题提出了新的看法,认为聚合物液晶相仍是一个异相系统,但由于聚合物处于液晶态时,分子排列比较规整,加之其特殊的粘度特性,致使液晶体系中液晶的不完善程度较结晶的不完善程度小,也即液晶度高于结晶度,从而解释了聚合物由结晶态进入液晶态时解偏振光强突然增大的反常行为。  相似文献   

12.
设计了先关环再衍生的方法,合成了系列外围含不同反应性官能团的新的环三藜芦烃(CTV)衍生物.利用1HNMR、13C-NMR、元素分析、质谱等对合成的CTV衍生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研究表明,分子间作用力增大会导致CTV衍生物的热致液晶性减弱,结晶性增强.合成的CTV-A具有热致液晶性;CTV-D和CTV-E由于氨基的存在产生了较强的分子间氢键作用,既形成了热致液晶态,又发生冷结晶;而CTV-B和CTV-C由于含有羧基、羰基、羟基或氨基等,分子间作用力强,只出现冷结晶,不能形成热致液晶.研究发现,通过外围基团的分子设计,调节氢键能力或柔性间隔基,可调节分子间作用力和熵的大小,从而控制CTV衍生物的热致液晶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三齿钳形配体2,6-二(4,4-二甲基唑啉-2-)吡啶与氯化铜反应,得到了开环不对称唑类配体与铜配位的六配位单核铜的配位化合物,配位化合物通过了红外,核磁等表征,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确定了其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对羟基苯甲酸二聚体、四聚体,并将其接枝到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上得到侧链液晶高分子。讨论了侧链结构与液晶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通过直接法和模板法合成了一系列Schiff碱型羧酸开链冠醚与Cu(Ⅱ)的固体配合物。发现当自由配体分子中连接两端基的链上之N原子数增加到三个后有多核配合物生成。  相似文献   

16.
以3-乙酰基吡啶和草酸二乙酯为原料,合成得到3-吡啶甲酰基丙酮酸乙酯(简称HL),核磁共振波谱表明该物质的?-二酮部分在溶液中采取烯醇式结构。通过界面扩散法合成了该配体的第一个配合物{CuL2}n,并用单晶X-射线衍射进行了详细的结构分析。该配位聚合物中Cu(II)与四个L?配体形成拉长的反式CuN2(OO)2八面体配位构型。两种晶体学独立的L?配体都是以?-二酮基的两个O原子螯合一个Cu(II), 以吡啶N原子与另一个Cu(II)配位,形成二维网格结构。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Cu(II)-吡啶-草酸根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对配合物进行了生物活性试验.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Cu(Ⅱ)、8-羟基喹啉和羟基苯甲酸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热分析等手段对其性质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9.
植酸锗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植酸锗配合物的合成和组成以及通过动物实验研究了它的毒性。实验结果表明植酸锗有着类似于植酸的较低的毒性。为此,又探讨了植酸锗作为食品和化妆品的添加剂以及作为医疗保健品主要成分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1 Results In order to obtain liquid crystals including an ion atom as a transition metal, the ferrocene derivatives containing mesogenic group were designed with a view to prevent great bulk of ferrocenyl moiety in the molecules, because rod-like molecular shape is preferable to show liquid crystallinity. Therefore, methylene chain was installed as a flexible spacer between ferocenyl moiety and mesogenic one. As a result, a lot of liquid crystalline ferrocene derivatives were synthesized successfully. S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