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结合PCA与LLE两种降维方法,提出新的PCA_LLE算法,使它们优势互补.在手写体数字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先对数据集降维,再用K近邻算法对降维后的数据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融合两种算法的PCA_LLE降维方法较原来的PCA和LLE算法准确率均有了提升.而且新算法PCA_LLE对新样本的降维时间较LLE算法减少很多.在ORL人脸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PCA_LLE算法较PCA,LLE算法准确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
基于局部线性嵌入(LLE)非线性降维的多流形学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研究多人脸多表情数据集的多流形学习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线性嵌入(LLE)算法的多流形学习方法.对于分布在不同流形上的高维数据,该方法在降维的同时首先对数据集进行非监督的聚类,然后分析每一类数据的低维流形的本质维数以及流形空间的构成,聚类及流形空间的确定是通过对LLE降维的结果进行分析而完成的,计算复杂度小.在Cohn-Kanade人脸表情数据库上的表情识别实验表明,该方法在多人脸多表情流形的学习中优于基本的LLE算法,表情的识别率提高了20%~40%.  相似文献   

3.
基于BP-bagging的手写体数字识别算法,以BP网络做基本分类器,用Bagging产生多个基本分类器,把每一个手写体数字作为一幅图像,通过扫描提取25维特征,并投影压缩生成5维特征向量,并输入到BP-bagging分类器,用简单多数投票法进行集成,实现手写体数字的分类识别.经反复的实验证明,该手写体数字识别算法具有...  相似文献   

4.
质心层次特征的无约束手写体数字识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光学字符识别(OCR)是模式识别最为成功的应用之一.目前,OCR的研究重点是无约束手写体字符识别.采用了基于字符质心的层次特征对无约束手写体数字进行分类识别.基于字符质心的不均匀分块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无约束手写体数字字形千变万化所引起的不稳定性.层次特征将字符在空间的二维分布转化为一维,特征抽取过程简单,易于实现.将该算法应用于无约束手写体数字的信函分拣系统,单字的平均识别率达97%以上.  相似文献   

5.
基于粗糙集的手写体数字识别多分类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丹 《科学技术与工程》2008,8(10):2711-2714
提出了一种新的手写体数字识别方法.首先采用多分类器提取手写体数字的各类特征,以提高识别正确率;然后利用粗糙集对这些特征属性约简来提高识别速度.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提出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6.
尹方平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34):9390-9395
针对人脸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算法。该算法首先用gabor小波对人脸图像进行特征提取。然后采用LLE算法进行降维。最后用FSVM和三叉决策树相结合设计识别分类器进行人脸识别。在降维的过程中,针对高维空间相似性度量函数和自适应参数选取方法上,对LLE算法进行了改进。在ORL人脸数据库的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提高人脸识别性能,具有较高识别率。  相似文献   

7.
在文字识别领域中,手写体识别比印刷体识别更具挑战性.藏文手写体识别已经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LeNet-5模型的藏文手写数字和字母识别方法.分别采集藏文数字手写体样本和字母手写体样本17768和77636例,并对其进行预处理;然后按8∶2划分成训练集和测试集,并在CNN(LeNet-5)模型上进行训练.经过测试,数字和字母识别准确率分别达到98.81%和97.89%.  相似文献   

8.
李珺 《甘肃科技》2003,19(8):33-34
手写体的识别是模式识别的一个重要课题。针对手写体识别中单一识别方法的局限性,提出采用多层识别法对手写体数字进行识别,并对预处理技术进行改进,较好的抽取出字符的特征,为识别打下良好的基础,其分层判决机构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识别率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9.
手写体识别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很高的理论价值,其主要分为在线识别和离线识别两种.在分析局部线性嵌入算法LLE和文字识别过程的基础上,实现了整个手写文字识别过程,包括图像获取、预处理、特征提取、分类、LLE降维、识别输出等过程.通过文字的相容度试验,确定了本过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手写字符轮廓曲率的特征提取和识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对手写体字符图像进行平滑,同时获取字符的轮廓点.然后提出了一个字符轮廓曲率计算的有效方法,为了利用小波变换对曲率信号进行去噪和平滑,该方法不是直接从轮廓点出发,而是进一步抽样得出新的轮廓点.最后得到了不受字符旋转、平移、大小、位置影响的字符特征,以及相应的识别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它在单一的特征识别方法中优于其他方法.  相似文献   

11.
银行支票的小写金额识别已有比较成熟的发展,针对模版匹配手写数字识别有太多的不确定性,BP网络手写数字识别训练复杂,参数不易设置等。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以手写数字0~9图像四个方向不同边缘轮廓为特征矢量,当前输入图像的特征矢量与标准特征矢量的最小欧几里德距离为判别公式,识别出支票上的小写金额,识别率98.5%。  相似文献   

12.
基于笔划方向特征和非对称分布的手写体汉字识别模型,提出一种从手写体汉字骨骼图像上提取分叉点的有效改进算法,保证笔划提取的可靠性,并直接从笔划结构上计算统计识别特征矢量;采用主向量空间的非对称参数分布模型计算距离测度.实验表明,基于笔划方向特征和非对称分布的统计识别模型具有优良的识别性能.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手写体数字的特征提取方法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当前使用较多的三种特征提取方法,指出了各自的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特征提取方案,即13点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从每个字符中提取关键的13个点作为特征点,其主要特点是特征提取简单有效,节省了特征提取时间,提高了识别系统的运行速度.用同一种网络对特征提取后的结果进行训练和识别.仿真结果表明,13点特征提取法用于手写体数字的识别有着极好的适应性,在运行速度和识别率上比起其它算法都有很大的提高,从而极大地证实了新算法的有效性及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隐马尔可夫过程小波变换的参数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来解决通过小波变换后的隐马尔可夫过程参数的计算问题.这个方法不必根据变换后的结果对系统参数进行重新估计,而只需利用变换后输出的小波系数直接来计算参数即可,避免了保留所有训练数据的繁琐复杂计算过程。  相似文献   

15.
兼顾连笔和笔顺的联机手写汉字识别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解决联机手写汉字识别技术中兼顾连笔和笔顺的难题,提出了联机手写汉字的模糊属性关系图描述和基于知识的松驰匹配方法。该方法能充分描述汉字结构、对手写变形不敏感,并具有良好的连笔字识别能力和适应不同笔顺的特点。基于上述方法,作者实现了一个联机手写汉字识别系统。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能够有效地增加对于低限制书写汉字的识别正确率,并具有较好的抗噪声能力。经过22530汉字测试,首位识别率达98.8%,前十位识别率达99.7%。  相似文献   

16.
针对特征空间维数较高时,混淆交叉支持向量机树中间节点的学习结果可能包含冗余特征信息的情况,考虑各维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数据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数据的分类影响,提出一种基于有监督局部线性嵌入的支持向量机树学习模型.考虑每个中间节点上需要不同的特征信息进行局部决策,分别对每个中间节点(包括根节点)上的样例进行有监督局部线性嵌入学习.实验以手写阿拉伯数字识别问题为例验证和分析了模型的结构和分类识别性能,与其他学习模型的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在有监督局部线性嵌入学习的基础上,以更精简的结构获得与其他学习模型可比的识别精确率.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手写汉字预分类的新方法.该方法分2步进行,首先采用有监督的扩展ART神经网络(SEART)产生一定数量的预分类组,然后通过模糊逻辑处理将各组字符分别转换成基于非线性加权函数的模糊样板,并通过基于模糊相似测量的匹配算法、相似性测量样板的分级分类进行预分类.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效果良好,预分类正确率达到98.19%.  相似文献   

18.
基于投影寻踪的kNN文本分类算法的加速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的k近邻(k-nearest neighbors,kNN)文本分类中,由于文本被表示成向量空间模型后维数非常高,且训练文本的数目巨大,kNN分类算法通常被视为是一种虽然有效,但并非高效的文本分类算法。针对传统kNN分类算法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投影寻踪思想的kNN分类算法加速策略。基本思想是:通过投影的方法缩减训练集的规模,同时在寻找k近邻过程中对文本进行降维处理,从两方面着手降低算法的计算开销。实验数据表明,优化后的kNN算法比传统kNN算法在时间性能上有较大的提升,同时保证了分类的精度。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主元分析与支持向量机的人脸识别方法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基于支持向量机(SVM)在处理小样本,高维数及泛化性能等强方面的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主元分析(PCA)与SVM的人脸识别方法,利用PCA方法对人脸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再利用SVM与最近邻分类器相结合的策略对特征向量进行分类识别,剑桥ORL的人极数据库的仿真结构验证了本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