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9 毫秒
1.
关于无锡城区旧建筑及历史风貌街区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20余年来,无锡城区近300万平方米的各类旧建筑被“无情”地拆除,其中不乏有价值的老房子及具有无锡地域特征的历史风貌街区。作者以建筑滨方法对无锡城区目前遗存的旧建筑和历史风貌待区进行了调查和专业意义上的分析,提出了无锡新的城市建设应注意城市传统肌理的继承与发展,加强街区空间尺度的控制,注重传统单体空间建构意象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以及对有价值的旧建筑的循环再利用和历史街区的整体保护等观点。  相似文献   

2.
当前在产业结构调整转型的大背景下,旧工业建筑再利用大有作为.本文以现行的法律法规政策为背景,提出多种开发建设模式、政府主导措施和法制完善建议,为推动旧工业建筑可持续利用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武燕 《科技信息》2010,(34):I0291-I0291,I0293
建筑是组成城市空间的细胞,是维护自然环境和创造社会环境的物质因素,旧建筑再利用,就是用各种手法来保存与改修并且使建筑再度得到新的生命。借助于专业的设计思考,将它们所拥有的历史空间与现代机能结合,带来另一种新的创造,让旧建筑风采依旧。它不但使街道的记忆得以留存,使传统的建筑工法与建筑设计师的设计得以流传,也对节省能源有所贡献,有益于环保。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国内大中城市的市容景观日新月异,新建筑新景观层出不穷;但同时也失去了很多无法复得的东西,很多历史建筑被成片、成街、成坊的拆除。这种建设性的破坏,已经威胁到城市形态的相容性和延续收。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对历史建筑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显得越来越重要了。这就为城市景观的更新改造提出了新课题:如何在有限的经济条件下,采取最有效的手段对旧建筑旧住宅进行保留改造,使之能与周边新景观相协调。  相似文献   

5.
刘宇 《科技信息》2011,(35):I0195-I0196
历史建筑是城市宝贵的文化和物质财富,本文介绍了国外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的经验,分析了国内保护与再利用的情况.总结出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的意义、方式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厦门产业结构调整后,城区内的工业企业向城市外围搬迁,工业厂房的利用和改建已成为城市决策者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本文以厦工西廓厂区改建工程即厦门市文化艺术中心为例,探索分析了该方案从城市、建筑、室内空间以及建筑技术等方面解决旧工业建筑利用问题的策略与方法,证明了旧建筑再利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城市中历史建筑再利用的概念、原则,探讨了历史建筑再利用的功能定位及模式选择,列举了几个利用性较好的城市项目作分析研究,说明历史建筑不仅可以用来观赏,同时它的再利用价值也是不可限量的。  相似文献   

8.
李凌 《科技资讯》2012,(22):143-144
对于墙体绿化建设来说,应该将其与现代城市建筑景观的协调性与和谐共荣的效果呈现出来,在进行艺术表现与应用过程中,也能够真正将自身的创新设计理念进行有效呈现,并且把握对科学发展事项的研究力度的提升,把城市整体建设效果进行结合利用,才能取得更好的建设成果。  相似文献   

9.
现代化城市旧工业建筑改造的经济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旧工业建筑具有自身的结构特点和历史文化性,现代化城市中改造旧工业建筑可产生经济效益。因此,旧建筑的改造要兼顾经济效益、建筑自身价值,才能做到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改造和建筑工业的迅速发展,加之一些旧建筑物、构筑物、城市基础设施的老化和服务年限的到期,使得越来越多的土木工程建设项目报废拆除,进而产生大量的建筑拆除废料和垃圾.建筑垃圾已成为废物管理及环境污染的一大难题,本文介绍垃圾的界定、资源化途径与循环利用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以《北京宪章》为背景,分析了旧建筑再利用的必要性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原型建筑与标志建筑的关系及其文化传承意义,讨论了传统建筑的保护策略和城市发展与传统城市文化命脉传承的关系问题.认为,在城市化过程中,新的建筑应注意传承城市的地域文化传统,保存城市历史文化的命脉,保持古建筑群的用途和功能,采用"修旧如旧"的方法,保护传统建筑.  相似文献   

13.
朱玲  宁祥西 《科技信息》2011,(17):372-373
旧居住建筑沿街空间环境是指以旧居住建筑为界面形成的街道空间环境,涉及的问题包括街道空间的比例形式,以及街道的环境质量。旧居住建筑沿街空间作为与居民最为贴近的城市公共空间,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希望通过这一研究对现阶段城市旧居住建筑的沿街空间环境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并且能通过对某些街道空间环境元素的调整来改善己有的不良街道空间,来全方位地、真正地提升我们的城市形象和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14.
通过旧建筑物改建这一途径,可以实现建筑物整个生命周期的全程再利用,尽量减轻人类建设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挖掘旧建筑物新的价值。对太原理工大学原有图书馆的改建与再利用进行了讨论,呼吁尽快制定相应的图书馆评估系统。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的城市建设过程中,随着现代化进程的逐步加快,随之产生的建筑垃圾也日渐增多,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并可能在未来的很多年内带来深重的影响。本文结合中国目前建筑垃圾的现状进行了一些研究,以期能为中国建筑垃圾循环再利用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周博 《科技信息》2012,(2):74-74
本文尝试剖析LOFT文化的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层面,并希望在良性城市更新与合理改造衰败工业区的问题上,为LOFT空间的合理改造利用找到一定的规律。对城市旧厂区的改造再利用是在其基础上进行开发的二次设计过程。如何对大量的近代废旧工业厂房区进行保护与再开发、再利用,不仅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而且也是旧城更新改造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7.
城市民俗文化创新与转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文化的存在状态体现着民族国家的综合实力。文章探讨如何看待传统建筑文化的保存与利用,如何面对这种冲突,探求“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来找寻一条城市文化转型的原创之路。传统与现代结构性转型表现在:城市民俗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融、碰撞;传统建筑艺术与现代建筑艺术的诠释、变通两个方面。未来城市建设要把握好欣赏鉴别以往的艺术,与发展将来创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李娜 《太原科技》2012,(10):94-96
以郑州市landsat ETM影像为数据源,进行建筑用地信息提取。首先,提取出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归一化建筑指数(NDBI)影像,然后分别对所得的指数影像进行二值化,获得二值化图像,再利用叠加分析的方法对两幅指数图像进行逻辑判别,从而提取出建筑用地信息,再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利用NDBI和NDVI相结合的方法弥补了单一利用归一化建筑指数的不足,同时人为干扰因素较少,是一种比较客观、准确、快捷的城市建筑用地信息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介绍了旧工业建筑重复利用项目后评价的概念,在此基础上,从环境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四个方面阐述了旧工业建筑重复利用项目子系统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20.
城市中大规模密集分布的彩钢板建筑因其材质的特殊性而成为新的"热源",研究其对热岛效应的影响对于城市规划发展及生态环境的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以兰州市为例,系统地研究了彩钢板建筑聚集密度与热岛效应的相关性.首先,基于国产GF-2影像提取了彩钢板建筑信息,并利用距离加权算法计算了彩钢板建筑聚集密度;其次,基于Landsat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