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基于流体力学方法的砂土液化后研究方法(包括试验、解析和数值分析方法)进行了综述,并通过对表观黏度与剪应变率关系的分析,得出了液化砂土是一种剪切稀化非牛顿流体的结论,同时指出了砂土液化后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a)对液化砂土的定性仍不明了,需通过大量的试验来确定液化砂土的非牛顿类型;(b)试验中将液化后砂土假设为牛顿流体,这与液化后砂土的非牛顿特性相矛盾.  相似文献   

2.
针对砂土地震液化这一现象,分析影响砂土液化的因素,介绍了砂土地震液化的判别方式及其处理液化地基的措施,从而提高砂土的抗液化能力,防止或减轻地震时其队建筑物的破坏。  相似文献   

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砂土液化影响因素的综合评估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为了充分考虑影响砂土液化的多种因素,选取不同的参数组合,建立不同的砂土液化判别BP神经网络模型,编写了饱和砂土液化判别BP神经网络程序SLV,并根据现场实测资料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地震作用是液化的直接原因,砂土处于饱和状态是液化的前提条件,影响液化的主要因素包括标准贯入锤击数、砂土不均匀系数以及地震剪应力比.文中建立的BP神经网络模型具有高度的分类和识别能力,可用于评估砂土液化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胡庆  汤勇  朱萌  杨钢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35):15188-15193
为探究地下工程场地深层饱和砂土的抗液化强度特征和液化深度,通过动三轴液化试验,选取汉口某轨道交通工程场地埋深超过20 m的饱和砂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深层饱和砂土试样液化特性,获取了试样抗液化强度曲线。分别利用动三轴液化试验和标贯试验击数为指标的液化判别方法,比较分析了深层饱和砂土的地震液化可能性。结果显示本地区饱和砂土地基液化深度在地震烈度Ⅶ度、Ⅷ度时超过20 m。研究成果可为本地区工程实践抗液化处理深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砂土液化是一种常见的地震灾害,文章探讨了基于现场SPT、CPT实测资料以及室内动三轴试验数据来进行砂土液化可视化评价的模型和流程,不仅综合运用了当今国内外砂土液化评价的常用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采用加权的办法,计算场地的抗砂土液化系数,以此对场地的抗液化性作最终评定;同时,文章阐述了基于GIS技术实现砂土液化可视化判别的方法、可行性、优点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有关砂土液化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砂土的液化机理、砂土液化的判别方法、砂土中孔隙水压力的发展模型以及室内和室外原位测试技术,并对将来的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7.
将液化后砂土分别视为牛顿流体和剪切变稀非牛顿流体,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中的流体体积(VOF)法,研究了饱和砂土液化后的自由流动变形形态,分析了黏度、稠度系数及流动指数等参数对砂土流动变形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与物理模型试验对比发现:该方法能够较好重现模型试验中液化砂土的竖向沉降与侧向流滑等流动变形形态,但流体性质对液化砂土的流动速度有较大影响.分析表明:将液化后砂土视为牛顿流体,黏度越大,其抵抗变形能力越强,流动变形速度越小;将液化砂土视为剪切变稀非牛顿流体,稠度系数越大,流动指数越小,液化砂土整体的流动变形速度越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多元统计学的Fisher模型,判别复杂和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下砂土液化的发生,提高和改善砂土液化势评价的可靠性、准确性及智能水平.方法应用Fisher判别分析法理论并结合砂土液化机理,建立砂土地震液化判别模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25组实测砂土液化的数据作为学习样本进行训练和检验,建立相应线性判别函数并利用回代估计方法进行回检,并与规范法和Seed法进行比较.结果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的正确率均为100%,而规范法和Seed法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误判.结论 FDA判别法准确率较高,是一种有效的砂土液化判别方法,为砂土地震液化判别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可视化技术和理论的研究现状,探讨了可视化技术在岩土工程应用研究进展,并分析和展望了可视化技术在地震砂土液化评价中的应用前景,初步探讨了地震砂土液化可视化评价系统设计准则和系统结构,这项研究对地震砂土液化的空间分析、地震液化灾害智能评价和预防具有重要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砂土液化判别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目前国内外砂土液化机理研究、砂土液化动力分析方法及液化判别方法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做了简要的归纳和评述。在液化判别方法方面,主要认为目前有Seed简化分析法、经验分析法、概率统计分析法、室内试验分析法及土层反应分析法等方法。最后,对砂土液化判别研究方面的一些不足之处提出了解决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砂土液化预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分析砂土液化成因及其影响因素,建立了砂土液化预测RBF网络模型,并与BP网络预测模型进行比较。测试结果表明,应用RBF网络模型对砂土液化进行预测,预测效果好,识别精度高.  相似文献   

12.
消除砂土地基振动液化问题一直是岩土工程研究的重要课题。微生物岩土工程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土体加固技术,通过低压技术向砂土地基中注入菌液和诱导液,最终快速析出方解石晶体,进而改善土体的抗液化能力。基于微生物矿化机理,总结了消除饱和砂土地基振动液化的原理和技术,重点对消除砂土液化的微生物矿化技术及其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在实验室条件下,该技术与传统消除饱和砂土地基液化的技术相比,微生物矿化后砂柱的抗液化能力显著提高;在实现提高土体抗液化能力的同时,具备绿色环保的优势。目前,该技术处于理论研究和初步实践阶段,仍需结合工程实践验证其可行性。还存在砂土固化效能不均匀、高产脲酶微生物不易保藏等问题有待进一步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基于支持向量机方法的砂土地震液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砂土地震液化分析的一种新方法,即支持向量机方法。该方法根据有限的学习样本,建立了各种影响因素和地震液化之间的一种非线性映射,可以对砂土在地震条件下的液化进行分析。基于已有的砂土地震液化资料,采用支持向量机模型,对国外地震现场实例进行了预测,网络输出结果与实际情况十分吻合。实例研究表明,支持向量机方法用于预测砂土地震液化是有效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砂土液化对桩基工程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了砂土液化对桩基工程的影响,指出了砂土液化时,由于孔隙水压力的上升,土的结构重新调整,桩例摩阻力完全丧失,液化后,由于砂土的固结沉降引起桩侧负摩阻力与地面沉降之间成良好的线性关系,推导并给出了由于砂土液化引起桩的负摩阻力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5.
饱和砂土液化过程中细观组构的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室内振动台模型试验对液化过程中饱和砂土颗粒的细观组构进行研究.分析了砂土颗粒在液化破坏过程中颗粒长轴方向、平均配位数、孔隙率的演化规律及其与宏观现象之间的联系.应用表征上述量的组构参数分析了砂土的诱发各向异性,指出在循环荷载的作用下,砂土颗粒不断重新排列定向以适应新的应力状态,导致累积配位数的丧失、孔隙率增大,继而导致液化的发生.研究成果对于揭示砂土变形(液化)的细观机理以及建立砂土的细观力学模型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根据人工神经网络的一种典型模型──反向传播模型,结合专家的经验,建立了砂土液化识别的自适应模式。该法可直接求出砂土的抗液化临界强度.依此可直接进行砂土液化识别。  相似文献   

17.
地震导致的砂土液化具有很大的随机性。据此,提出了评价砂土液化危险性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两种方法。确定性方法是以液化指数为变量的多因子判别分析方法,不确定性方法是分析法,即用概率密度函数判断砂土液化灾害的期望损失值。  相似文献   

18.
考虑围压和密度的饱和砂土液化后单调加载本构方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地震液化时饱和砂土初始液化后变形,研究了有效围压和密度对饱和砂土液化后单调加载应力应变的影响。基于初始液化后加载试验结果,改进了模拟饱和砂土液化后单调加载的本构方程,考虑了围压和密度的影响,并给出了门槛剪切应变随围压变化的关系式。结果表明:密度的影响可以由临界应力状态线的斜率的变化来体现;有效围压变化的影响可以由门槛剪切应变的变化来反映。  相似文献   

19.
基于蒙特卡罗法的砂土液化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借鉴结构工程可靠性分析方法,提出了一种建立于标准贯入击数极限状态方程的蒙特卡罗砂土液化可靠性方法,并用MATLAB7.0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砂土液化概率程序,同时用该方法在唐山地震资料计算得到的砂土液化分析结果同实测和规范法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并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为了对砂土震动液化势进行预测,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理论建立了砂土液化可能性的模糊综合评判数学模型.选取标准贯入锤击数、地下水位、地震烈度、粘粒含量等4个实测特征指标作为模糊综合评判的因素集,对4个因素构造了相应的隶属函数,建立模糊关系矩阵,并依据4个因素在判别中的不同作用,拟定了对应的权重,运用N(·,+)算子对模糊矩阵进行运算,依据评判等级进行最终判别.通过对历史地震中砂土液化的实测数据进行综合评判验证,获得了非液化的判别正确率为85%,液化判别正确率为88%的较好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可有效地预测砂土液化势,可以作为砂土液化预测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