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口译现场性、即席性、限时性和交互性的特点出发,对近几年国内译界在口译测试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的梳理和总结。以Gile、梅德明和林郁如等人对口译员知识结构的论述为基础,本文将口译员知识结构公式拓展为KI=KL+EK+S(P+PA)+P。通过对陈菁教授《交际法原则指导下的口译测试的具体操作》一文的借鉴,并结合笔者自身参加口译资格认证考试经历,本文探讨了口译测试应该采取的模式;并且以口译员知识结构拓展公式KI=KL+EK+S(P+PA)+P为基础,设定了口译测试量化评估表。以期对口译测试理论和口译测试具体操作获得客观而科学的深入认识。 相似文献
2.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7)
Bachman交际法语言测试理论提出了一条不同与传统测试方法的新思路。从口译的本质和模式出发,在遵从交际法语言测试"真实性"的原则下,探讨了口译测试的内容及形式,并借鉴陈菁制定的口译量化评估表,提出了以考查译员知识能力、技能能力、心理能力三大知识结构的口译评估系统。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口译的应用日益广泛,而作为规范口译行业的重要手段,口译测试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比较权威的有三大口译测试,分别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和国家教育部联合举办的口译水平测试,上海外国语大学举办的口译水平测试和国家人事部推出的口译资格认证测试。从交际法语言测试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与探讨,可以说,这三种考试在形式与内容上不尽相同,在测试效果上也各有千秋,同时还有各自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口译质量评估的一项重要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威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8,27(3)
口译是一种特殊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口译交际中跨文化性因素主要包括社会语言行为、文化模式、价值概念、表达方式等,而口译跨文化交际能力既包括语言层面的技术性转换,更主要包括文化意蕴与交际效果层面的功能性调整。因此,口译员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应该成为口译质量评估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5.
ZHANG Wei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8,(5)
口译是一种特殊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口译交际中跨文化性因素主要包括社会语言行为、文化模式、价值概念、表达方式等,而口译跨文化交际能力既包括语言层面的技术性转换,更主要包括文化意蕴与交际效果层面的功能性调整。因此,口译员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应该成为口译质量评估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6.
7.
徐建国 《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54-57,81
口译与笔译不同,既有很强的现场性又要求译员具有相当的心理素质和现场表达能力.口译与口译教学又各有其特点,因此,教师应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通过营造口译氛围并辅之以正确的评估手段,帮助学生完成向一个合格译员转变的心理准备过程. 相似文献
8.
日语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全面提高日语口译能力,需要结合日语的语言特点,从扎实的双语基本功、知识面的扩大、熟练运用翻译技巧和笔记等方面全面进行。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讨论国内口译认证体系的现状,重点放在讨论提供市场准入这一层次的口译即企业内口译的认证。为此本文涉及国内三种影响力较大的口译认证体系,即人事部二级交传考试,上海市商务口译考试和上海市英语高级口译考试。作者更对所涉口译认证体系的测试形式进行详细的比较研究,并针对现有口译认证体系的不足提出解决方案,希望能对现有口译认证体系的完善有一点建设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社会对口译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提出来了很高的要求,需求日益多元化、专业化,其中文化因素与口译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从文化视角出发,分析学生英语口译能力的现状,探讨了语境中几种主要文化因素对口译的影响,并对如何提高大学生英语口译能力提出了几点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由于口译是一种特殊的交际活动,具有自身的特点。因此,对于从事口译工作的译员而言,就要求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底、丰富的知识和娴熟的口译技能。通过对口译译员能力的分析,就口译教学提出针对训练的建议,以培养出合格的口译人才。 相似文献
12.
陈慧华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2,(5):155-157
文章分析了数字口译领域的研究现状,并通过对广西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2010级英语专业268名学生的口译教学进行实践检测,提出了适合地方性本科院校口译教学实际的数字口译训练方法,以促进口译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赵侠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0):129-132
从合作学习理论视角出发,对英语专业口译教学现状进行分析。认为该课程应从口译教学模式、教材理念以及测试与评估等方面加以改革,强调开放式教学,关注口译学习过程;要打破一本教材统管教学的理念,注重所选口译材料的真实性,真正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合作精神,为他们日后踏上职业口译之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15.
林晶晶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9,22(6):79-83
词汇应用能力是口译实践的基础,文章通过分析口译实践中学生存在的词汇问题,如词不达意、词汇匮乏等,提出了口译教学中培养学生词汇应用能力的重要性;同时,阐述了培养学生词汇应用能力的理论依据,提出教师应在听译的前后对词汇进行深加工,增加学生的产出性词汇量,进而达到提高口译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等院校国际化水平的提高,学术和科技交流日趋频繁,高校外事口译活动也相应增多。由于口译工作即席性强、压力大、独立性强、综合性强和知识面宽等特点,口译译员在高强度的工作要求下应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和科学文化素质,个人修养和专业技能等,尤其要着重训练中国译员普遍遇到的重点难点,如方言问题、专业术语、数字和长难句等,还要提高自己的逻辑分析能力和口译速记能力。 相似文献
17.
18.
尽管我国目前推行的四种口译资格认证各有自己的侧重点,但其本质都是对口译技能的考查。到目前,我国还没有推出按照口译类型制定的某一专业的口译资格认证。这势必影响细化的口译服务市场。所以对口译进行分类并制定口译的规范,从而建立相应的口译资格认证是口译职业化的视角下规范的口译资格认证。 相似文献
19.
基于口译在现代社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促进口译教学的发展变得十分迫切,而其中科学的口译测试评估系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旨在通过对口译测试规范化的探讨和研究促进高校口译课程测试的科学性和规范化。围绕建立规范化的口译测试,作者对关键因素--被测试考察的能力、测试的材料、测试形式、试卷构成--作了细致深入的探讨。最后作者得出结论:虽然建立一个统一科学的评分标准非常困难,但在制定口译测试评分标准时,必须要考虑一些起重要作用的参数。 相似文献
20.
口译能力是一种综合的语言应用能力,其形成非一日之功,因此单凭口译一门课程来培养学生的口译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本文对影响口译水平的内在因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探讨了口译基本能力素质在其相关课程中得到充分的系统的训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