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购组合拍卖投标均衡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Krishna(1996)正向组合拍卖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两个物品和两类非对称投标者的多因素采购拍卖模型,得到了两类供应商的质量投标均衡策略和价格投标均衡策略,并对影响策略的重要参数——组合效应系数作了比较静态分析.该模型与原有模型(Krishna 1996)的本质区别在于,该模型考虑了采购拍卖的多因素特性:投标者的均衡策略同时包含价格投标和质量投标,模型分析得到了价格投标均衡策略与质量投标均衡策略之间的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2.
针对买方评分规则是其私有信息情形下的多属性拍卖问题,本文将买方偏好信息引入到传统的多轮迭代拍卖模型中,设计了一种基于买方偏好信息揭示的多轮迭代多属性反向拍卖规则。其次,构建了买方偏好信息的评估模型,并基于近视最佳反应策略的基本假设,分析了卖方如何利用该评估模型进行投标策略的选择。最后通过数值分析对主要结论进行了解释说明。结果显示:即使在没有买方的信号传递行动(公开叫价)引导下,卖方通过所设计的拍卖规则和评估模型同样也可以自动更新投标策略,从买卖双方的角度来实现更高的拍卖市场效率。  相似文献   

3.
多属性密封拍卖模型及最优投标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当前传统的基于单一价格属性的逆向拍卖机制已难以满足企业日益复杂的采购需求的现状,研究采购环境下的多属性密封拍卖机制.首先,在指出现有多属性拍卖模型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更符合现实需求的改进多属性拍卖模型.然后运用多属性效用理论,进一步研究了密封拍卖机制下投标人的最优投标策略,特别地,证明了投标人非价格属性确定的一个重要推论.最后,对模型参数对最优投标策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有的模型均以投标人是对称的这一刚性假设的局限性, 建立了基于非对称投标人的反向多属性英式拍卖模型, 并在新的拍卖模型中加入投标质量属性最低值约束, 弥补了现有模型在没有考虑实际反向拍卖中拍卖人一般对投标质量属性值会有最低限制这一客观需求的缺陷. 最后基于新的拍卖模型, 给出了结构化的最优投标策略和拍卖过程描述及示例. 上述研究结果适用于通过反向多属性拍卖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网上自动化采购和投标人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5.
政府与大型企业集团的集中采购和大型工程项目的招标常采用网上逆向组合拍卖的方式进行,而为确保投标的竞争性必须有足够的投标人数。在文献中的组合拍卖的获胜组合数量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推导了单次出价平均可行解数量的计算公式,提出并证明了关于可行解数量的2个基本定理。即可行解数随投标人数的增加而增加,随标的物数量的增加而减少。按上述方法计算了不同规模组合拍卖问题的单次出价的可行解的均值,给出了对于不同数量标的物的逆向组合拍卖确保竞争性的必要投标人数。  相似文献   

6.
在复杂合同的采购拍卖中,除价格外投标中还包含其他的质量属性,因价格和质量在量纲和数值上存在较大差异,使得投标策略择和赢者决策问题变得更加困难. 鉴于此,本文基于简单加权法,提出一种新的赢者决策方案,此方案不仅解决格和质量的量纲不统一和数值不可比的难题,而且还简化了评标的计算过程. 在新方案下,本文分别给出风险中性者和风险规避者的均衡投标策略,投标人数对均衡投标,投标者收益和采购者收益的影响. 结果显示: 投标者之间的竞争激烈程度对风险中性者和风险规避者的投标影响方向相同; 但是,相对于风险中性者,风险规避者将报出较低的价格和较高的质量; 其中,部分结广了传统单属性拍卖理论,部分结论较前人的研究成果更加贴近采购现实.  相似文献   

7.
多目标优化在投标决策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工企业在投标决策中要依据多种标准时投标项目进行选择。为了达到企业的经营目标, 企业要选择那些适合企业条件、能发挥企业优势且盈利较多的工程项目进行投标。本文利用多目标优化中优序法和功效系数法的原理来解决企业投标决策中的项目选择问题。这两种方法能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特别适用于含有定量和定性因素的决策问题。  相似文献   

8.
设计了一种先"拍卖"再"谈判"的两阶段机制,以实现更有效率且更符合实际的多物品采购运作.该机制的设计充分考虑到,采购组合拍卖中同时存在的价格竞争和质量竞争,以及供应商与采购商的私有信息披露问题.证明了机制中拍卖阶段的激励相容和个体理性;给出了机制中谈判阶段需要满足的三个条件,并分别为企业采购和政府采购设计了满足上述条件的垄断谈判和纳什谈判机制.分析发现,此两阶段机制在拍卖阶段实现了激励相容和个体理性的预分配方案,在满足谈判各方个体理性的前提下,在谈判阶段实现了分配效率的改进.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多属性前提下可分离物品的采购问题,设计了一个最优多属性采购拍卖机制.首先给出了可分离物品多属性采购拍卖的相关假设,定义了采购商和供应商的效用函数;其次,给出了一组可行多属性采购拍卖机制的充分条件,并以这些充分条件为前提、以采购商的期望效用最大化为目标,建立了可分离物品最优多属性采购拍卖的供应商选择模型,通过求解此模型得出最优的供应商和相应的供应量;再次,讨论了最优机制的基本性质;最后给出了一个航空煤油采购的多属性拍卖应用实例说明了如何实现本文设计的可分离物品最优多属性采购拍卖机制.  相似文献   

10.
针对拍卖中存在的跳跃投标现象,且跳跃投标对可能改变拍卖双方期望收益情况,以基于跳跃出价的两物品增价拍卖为例,研究了跳跃出价对投标方收益效应,计算了跳跃出价均衡下的投标方期望收益,并在同不存在跳跃出价进行比较的基础上,给出了投标方希望通过跳跃出价改善其期望收益的一般条件.  相似文献   

11.
    
In this paper we reanalyze Said's(2011) work by retaining all his assumptions except that we use the first-price auction to sell differentiated goods to buyers in dynamic markets instead of the second-price auction. We conclude that except for the expression of the equilibrium bidding strategy, all the results for the first-price auction are exactly the same as the corresponding ones for the second-price auction established by Said(2011). This implies that the well-known \"revenue equivalence theorem\"holds true for Said's(2011) dynamic model setting.  相似文献   

12.
解非线性两层规划问题的新的遗传算法及全局收敛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基于树型结构的逆向组合拍卖模型、及其中标者确定问题的研究基础上,针对该模型中投标者行为进行讨论.研究了对某投标组合具有确定投标值的投标者获胜概率,分析了影响获胜概率的因素,证明了投标者人数变化和投标者获胜概率相互关系的某些性质.通过对投标者行为的概率机理的探讨,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逆向组合拍卖供应商之间复杂的竞争与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3.
统一价格竞价机制下发电商报价策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统一价格竞价机制下,考虑到电力需求弹性,建立了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求解得到了发电商的最优报价策略.通过分析,指出了发电商报价行为的特点以及统一价格竞争机制所存的缺陷,证明了该机制不是成功的竞价机制.  相似文献   

14.
如何评判一个投标人的报价是否低于其成本是合理低价评标的关键因素之一. 论文首先运用博弈理论思想分析了二级密封拍卖招标模式投标人的最优竞标策略是按其成本报价. 然后针对投标人在二级密封拍卖招标模式下的最优竞标策略是按其真实成本报价这一特点, 利用假设检验理论结合竞标人报价数的样本容量, 建立了基于竞标人报价样本容量的工程成本概率判断模型. 在 α置信水平下, 竞标人报价是落在拒绝域还是接受域以判断投标人的投标报价是否低于其成本. 该模型既解决了如何判断施工企业投标报价是否低于成本的难题, 又丰富和充实了工程评标理论.  相似文献   

15.
拍卖是实现风险投资股权退出的方式之一.在风险投资股权拍卖交易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以及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使得外部投资者难以对风险企业股权准确地定价, 鉴于此,将股权竞买系统视为一个开放系统,运用随机微分方程来描述外部投资者的报价策略状态演变过程,在此基础之上构建风险投资退出股权拍卖模型,并探讨市场出清价格的形成机理及其信息公布程度、竞买人易受影响程度等因素的影响,最后运用变分法对风险投资家的期望收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一级密封拍卖的发电公司竞价博弈模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文章运用博弈论中的一级密封价格拍卖原理,研究在“单一购买者 差价合约”的电力市场中,当各发电公司的报价电量不同时,发电公司的不完全信息动态竞价博弈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发电公司的单位成本、竞价成功的两种可能性的概率、差价合约电量、合约价格以及其预期的市场清除价格等因素.通过分析得出发电公司的竞价随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深化,即差价合约电量的变化而动态变化,同时其变化受差价合约价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