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刘备在乱世中崛起.他的主要性格是"宽仁厚道"、"仁义"、有雄才大略,对人求贤若渴,善于用人,以民为本.他是封建社会的英雄,一个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人民利益的"好皇帝".虽然如此,也掩饰不了虚伪的一面,所以更准确地说他是乱世之枭雄.  相似文献   

2.
刘备形象的“王者”风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人毛宗岗评《三国演义》有“三绝”:诸葛亮“智绝”,关羽“义绝”,曹操“好绝”。刘备的描写似乎是平庸的,其实不然。《三国演义卜书“拥刘反曹”,岂能不把刘备作为描写的重心?又岂能不把刘备的人格推到“王者”的地位?作者早是如此做了,而读者不知,或者因为历史的隔膜以为他做得并不成功,实在是一个误会。这个问题应当做一篇长论。但是,笔者却只是想就个别的材料发些议论,算做把问题提出来。我总的看法是:《三国演义》是按照儒家“仁、义。礼、智、信”的标准写刘备的,不仅曹操是他反面的衬托,诸葛亮、关羽等也是映衬他的…  相似文献   

3.
黄承彦黄承彦在三国人物中,是个很不起眼的角色。或许是不甘寂寞吧,他竟不似思索地指引东吴大元帅陆逊出了八卦阵,做出了亲者痛、仇者快,给西蜀带来灭顶之灾的事。恐怕他连想都没有想过:蜀所惧者,非魏也,非吴也,乃魏吴联合也。假如蜀能一举而灭吴,从而与魏隔江而峙,那么,何愁不能图中原?蜀先亡而吴后亡,实在有他的功劳,真不知他这个亲疏不分、愚仁昧善者,在历史中该存有“仁名”还是留下“骂名”。曹操有人说他是汉贼,有人说他是奸雄,我以为他实在是个地地道道的愚者:吕布乞降,他问策于刘备。刘备出于私心,一句“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就削去了能为自己争天下的一支臂膀。欲立世子,问于贾诩。贾诩说:“公何不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耶?”曹操即立才德欠佳的丕为世子。搜索枯肠乃成《孟  相似文献   

4.
<正> 论及三国用人方略,一般都称道曹操“唯才是举”和刘备“三顾茅庐”,而很少提到孙权“知人善任”。早在孙策临终时就对孙权作了高度的评价:“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由于孙权“招延俊秀,聘求名士”,使内部很不稳定的吴国统治维持了较长的时间。王夫之说过:“蜀汉之义正,魏之势强,吴介其间,皆不敌也,而角立不相上下,吴有人焉,足与诸葛颉颃,魏得士虽多,无有及之者也。”他由此得出“能用人者,可以无敌于天下”的正确结论。  相似文献   

5.
“一面……一面”这对关联词,在现代汉语的语言实践中,使用频率是相当高的。然而它的使用规则,有的语法书没有给以必要的阐述,有的语法书虽说讲到了,但把使用规则规定得太严,说得太死,也有以偏概全之嫌,既不利于教学,也不利于使用。正  相似文献   

6.
一严羽的《沧浪诗话》对诗歌艺术理论的探究颇具特色,而关于“妙悟”的论述则是其诗歌理论的核心。严羽“以禅喻诗”,他说:“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悟”是禅家语,本意是指心解神领,与心领神会近义。严羽借用禅家的“悟理”论“诗道”,他的“妙悟”说,似乎兼有对诗歌特征的认识与对创作规律的掌握两方面的含义。就其对诗歌特征的认识来说,他认为,“诗者,吟咏情性也。”按此标准,认为诗有第一义和第二义之分。第一义指作品的艺术境界很高,即那些能充分反映诗歌艺术特征的优秀诗  相似文献   

7.
外交者,“诡道也”,其“诡”在于双重性是其独特的个性。自古至今,各国外交家都善施两手,以此作为折冲樽俎的主要外交谋略。明乎此,我们始能洞察世事,以我之两手对付彼之两手,维护和增进国家前益。霸权主义国家的外交政策惯常是两手政策,以其非本质的一面来掩饰其本质的一面。宋朝宰相王安石早就将此点揭示得很清楚。他说道:“霸者之道,  相似文献   

8.
苏轼者,启山林手也。探索其创造奥秘以取得强劲借鉴,是每个学者孜孜以求的事情。苏轼论创造个性所应具备的七要素,是在总结前人(曹丕、陆机、刘勰等)论述的基础上,特别是依据他本人独创的实践经验所概括出的一套系统而完整的理论命题。一、“才”:苏轼很强调“才”的作用:“夫欲有所立于天下,击搏进取以求非常之功者,则必有卓然可见之才,而后可以有望其成。”二、“气”:苏轼特别强调“气”的创造活力和威力。他继承了孟子“浩然之气”的说法而又有所发展,他认为“气”是一种“盖天下”而“出万物之上”的至刚至人的精神状态,并指出它是通向成功之路的关键要素。三、“识”(即“学”):苏轼认为要想成其非常之功,需要有非常之识度。他把“识度”置于“智术”之先,可见他对“识”的重视程度。四、“意”(同“理”或“道”):苏轼突出强调创作过程中的“以意为主”。“意”,指表现对象所包含的思想和义理,是作品的灵魂,是一篇之关键,居先驱地位。五、“志”:谓作家立身行事之决心和志气,亦即指理想。苏轼论士人的“才”与“气”,皆从“志”入手。六、“节”:苏轼说:“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对“节”的无比重视,直接否定和批判了曹丕不重“名节”的观点。七、“艺”:指艺术创作中所必须具备的  相似文献   

9.
9月的北京,以它特有的明媚,欢迎来自南太平洋的嘉宾——新西兰总理马尔登。说也凑巧,马尔登是1921年9月出生的,到今年9月正好59周岁。马尔登被认为是一个“有力量、有性格的人物”。新西兰和西方报界对他有各种各样的评论,有人把他誊为“新西兰的丘吉尔”,称赞他“直言不讳”,“清明强干”,“处事果断”。也有人批评他“独断专行”,“说话尖酸刻薄”。马尔登本人表示奉行“实用主义的哲学”,他在野的时候具有“攻击性”,而执政之后,就讲究“调和”了。马尔登系爱尔兰著名的奥尼尔家族的后裔,祖父是传教士和房地产经纪人,1880年移居新西兰奥克兰。父亲是会计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受伤致残,全家依靠母亲从事缝纫和室内装饰业为生。马尔登19岁参加军队,曾在太平洋的新喀里多尼亚岛、中东和意  相似文献   

10.
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美国男孩在体育课上练习跳绳,努力跳了半天还是跳不好,下课了,尽管他看到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比自己跳得好,但他一点儿也不沮丧。他说:“没关系,我知道即使我跳不好我爸爸也照样喜欢我。另外我做别的事情比跳绳要好。”美国学者认为这  相似文献   

11.
<正>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认为刘秀之得天下较刘邦“尤难”。他说:刘邦之劲敌唯一项羽,而刘秀却面临着“丛生之敌”。对付一个劲敌,容易“精专志定,无旁挠”;而对付“丛生之敌”,则“分势而四应者杂起,左伏右起,无宁日焉”。因此认为刘秀之得天下较刘邦“尤难”。这种看法,我认为是颇有见地的。其实,何只刘邦之得天下较刘秀为易,即李渊、李世民父子和赵匡胤、朱元璋之得天下,亦莫不较刘秀为易。李渊、李世民父子所遇之劲敌,唯王世充、窦建德耳。而赵匡胤仅统一了南方,未平定北方,北汉到赵光义时才统一,燕云十三州则长期处于  相似文献   

12.
论书法艺术     
<正> 古代书家有所谓“书者,心之迹也”的说法,认为书法可以“达其性情、形其哀乐”,起到“发人意气”的作用。明代祝枝山说得更具体,认为“情之喜怒哀乐各有分数:喜则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则气郁而字歛,乐则气平而字丽。情有轻重、则字之歛舒险丽,亦有浅深,变化无穷”。人的喜怒哀乐的内心感情也能在中国书法里表现出来,这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的书法都无法达到的境界。而中国书法竟何以有如此的神妙和魅力呢?形象美我国文学的产生,基础是“象形”。最初,“写字就是画画”(鲁迅语)。汉字的  相似文献   

13.
程树德 《海峡科学》2007,(3):F0002-F0002,F0003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刘备戎马半生,仍然寄人篱下,于是到南阳卧龙冈拜访诸葛亮,请他出山。孔明早已设计好了一个蓝图,他说:“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刘备大喜,遂依这隆中对而行,多年以后果然创造了三分天下的局面。  相似文献   

14.
清代评论家黄周星认为,“一切语言文字,未有无趣而可以感人者。”这话说得极是。就诗而论,中国古代就有不少人谈及诗趣的问题。例如唐代王昌龄便倡“诗有三格之说”,即:一曰“得趣”,二曰“得理”,三曰“得势”。他把“得趣”看作三格之首。宋人严羽更力主“兴趣”说,以为“盛唐诗人惟在兴趣”……。的确,诗趣已成了许多诗人或评论家们所关注的问题。但是,究竟什么是诗趣,其审美特征是什么,以及怎样获得诗趣等等,这些问题,专题研究的著述很少。本文试图联系当今诗歌创作的实际,对它作些探讨。由于诗  相似文献   

15.
尼泊尔人的姓名很长。其中不仅包括本人的姓氏和名字,而且表现本人的爱好、意愿和信仰。由于尼泊尔是一个印度教国家,许多人还喜欢把印度教传说中神灵的名字作为自己姓名的一部分。尼泊尔人的姓名通常分为三部分:首先是本名,或以神名为名;中间是爱好或理想;最后为姓。尼泊尔首相的姓名为苏尔亚·巴哈杜尔·塔帕。“苏尔亚”是他的名字,意为“太阳神”;“巴哈杜尔”意为“英雄”,可以说是他的志向;“塔帕”是其姓。尼泊尔人名叫克瑞士纳·普拉萨德·斯瑞斯塔的也不少,译成中文为黑天神·恩情·斯瑞斯塔。印度教中,众神也有性别之  相似文献   

16.
“他”稳重也很有责任心,雄心勃勃,还很甜蜜:而另一个“他”性感迷人,风度翩翩.是善解人意的知心朋友,干脆地说,是生活中最有吸引力的男人。你会选择哪一个“他”做未来的丈夫?  相似文献   

17.
三言两语     
一个生活平庸的人带着对命运的疑问去拜访禅师,他问掸师:“您说真的有命运吗?”“有的。”禅师回答。“但我的命运在哪里?是不是我的命运就是暗淡和贫穷呢?”他问。禅师就让他伸出他的左手指给他看说:“你看清楚了吗?这条横线叫做爱情线,这条斜线叫做事业线,另外一条竖线就是生命线。”然后掸师又让他跟自己做一个动作,他手慢慢地握起来,握得紧紧的。禅师问:“你说这几根线在哪里?”那人迷惑地说:“在我的手里啊!”“命运呢?”那人终于恍然大悟,原来命运是在自己的手里,而不是在别人的嘴里。二战时,在德黑兰三巨头首脑会议上,斯大林不断对罗…  相似文献   

18.
一、德、智含义的演变古代的德与智最初都具有多种含义。德,由卜辞“值”演变而来,最初的基本含义有三种。(一)通“得”,适度占有的意思。如:“德,得也,得事宜也。”(《释名释言语》)在殷代,人们普遍认为心直者方能有所得,故把德写成“惪”。“惪,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说文》)魏晋时期玄学代表人物王弼说得最明白:“德者得也,常得而无丧,利而无害,故以德为名焉”。(《老子注》)(二)指“物性”,即物的“德性”,与“天道”相对应。古人有种看法,认为宇  相似文献   

19.
吕布在初平三年到关东后,先后投奔袁术、袁绍等人,但都不长久,自己仍无可立足之地.其实,他当时应考虑先投奔陶谦等相对弱小的军阀,在实力有所增长后待机再谋其地.吕布在陈宫等支持下进入兖州后,在与曹操交战中未能力求掌握主动权.且在争取外援上也不成功,加上谋略方面逊于对方,后来不得已退出兖州.吕布占据徐州后,不应与刘备讲和,而应与袁术合纵,这样才有一定把握与曹操对抗.从初平三年到建安三年,在关东的这数年间,他在战略或策略上犯了一些错误.不仅因为其本人"勇而无计",还因为他缺乏得力谋士.  相似文献   

20.
叶文玲在《我的“长生果”》一文中写到:“在家对着一面花纹驳杂的石墙,我会呆上半天,构想着种种神话传说;路上遇到残疾人,我会黯然伤神,编织着他的悲惨身世.”这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写文章要善于调动人的各种感官,启开人的思维,由此及彼,生发联想.联想和想象,就是由一个形象联想到另一个形象,由一个形象创造出另一个形象.简单地说就是再现生活的能力,它根据人们对现实的记忆,把事物想象得形象逼真.《文心雕龙·神思篇》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疑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这里的神思,指的就是想象力.联想和想象是艺术的翅膀,借助它,作者就浮想联翩,“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创造出生动的形象,感人的意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