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新型化学锚栓,该化学锚栓的锚固剂由无机化学材料组成,具有优越的耐高温性能。通过在C30混凝土中进行M12新型化学锚栓的拉拔试验,对不同锚固长度下的破坏形态进行分析,得出M12新型化学锚栓在C30混凝土中的有效锚固长度,进一步得出M12新型化学锚栓的设计承载力,为新型化学锚栓的工程应用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HK-KG-10新型化学灌浆材料的性能和灌浆施工工艺,采用HK-KG-10新型化学该灌浆材料对隧道裂缝进行了灌浆处理,灌浆后经钻孔取样检查,效果良好,对同类隧道裂缝处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大秦铁路隧道运用的几种接触网悬挂装置结构进行了介绍和对比,重点介绍了隧道内接触网悬挂装置改进方案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4.
乌鞘岭隧道接触网刚性悬挂跳闸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梦奇 《甘肃科技》2011,27(4):65-67
根据乌鞘岭隧道刚性悬挂接触网设备的运营的情况,对乌鞘岭隧道内刚性悬挂接触网在运营中发生的跳闸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提出了预防和整治措施,为接触网刚性悬挂的维修和运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田辰洋 《科技信息》2008,(32):75-76
根据铁路提速目标值从160km/h提速至200km/h的需要,许多的单线隧道内的接触网悬挂,采用何种安装方式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国内隧道中普遍使用的水平悬挂,仅适用于速度目标值120km/h以下的线路,单支撑腕臂悬挂方案也只适用于速度目标值140km/h以下线路。本文以速度目标值200km/h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几个解决单线隧道内接触网的悬挂方案。  相似文献   

6.
 2018年隧道与地下工程在工程建设和技术进步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本文介绍了盾构和全断面隧道掘进机、新型隧道形式重大建设和项目技术进展及新型化、智能化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相关技术及行业应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由于我国铁路的跨越式发展,200km/h以上的高速铁路及客运专线会是今后的主要发展趋势,速度的提高,线路曲线半径的加大增加了隧道和桥梁在线路中的占有比例,且要求性能愈高,隧道内接触网的悬挂方式直接影响到高速铁路的运行.目前国内隧道中普遍使用的水平悬挂,仅适用于速度目标值120km/h以下的线路,单支撑腕臂悬挂方案也只适用于速度目标值140km/h以下线路.就此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及相关知识,针对单线隧道以200km/h为速度目标值,探讨单线隧道内接触网的悬挂方式.  相似文献   

8.
田胜利 《甘肃科技》2011,27(17):145-146
随着公路隧道的不断建设,采用新型的节能灯具作为照明的主光源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采用的新型光源能否适应隧道环境的需求,是值得研究的问题。主要针对LED隧道照明灯、无极隧道照明灯进行了研究,并在隧道内进行了无极灯安装更换研究,得到了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
对MIM(Metal-Insulator-Meta)及MIS(Metal-Insulator-Semiconductor)隧道结的结构特点作了简单介绍,着重分析了其发光效应及发光光谱特性,并由此对隧道结的发光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李鹏  郭涛 《科技资讯》2010,(4):49-49
化学植筋锚栓锚固技术属于后加固技术。近几年来,在建筑翻新,建筑用途的改变,或现有建筑的改扩建等方面,化学螺栓锚固施工作为一种新型的、简便有效的后固定方法,在施工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  相似文献   

11.
以某水泥厂工程施工中地脚螺栓跑偏情况为例,计算了强度等级为8.8、直径为70mm的地脚螺栓达到屈服点和断裂极限点时的施加载荷以及挠度值,并根据弹塑性理论推导出地脚螺栓永久偏移量为18mm时所要施加的最初挠度区间,并得到了工程实践的验证。  相似文献   

12.
借助通用结构分析软件ANSYS深入地对可回收机械式锚固锚杆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探讨了锚杆作用对锚固体应力与变形状态的影响以及锚杆对锚固体的作用范围,比较了不同类型锚杆的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煤巷巷帮支护的一种新形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回采巷道支护特点及其支护现状 ,研制了一种新型帮锚锚杆——全长膨胀塑料锚杆 ,并通过现场试验 ,对其支护效果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锚固压缩墙角的新观点 ,以解释全长膨胀锚固方式的支护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螺栓球节点橡胶板式支座中锚栓在灾难地震中受弯剪发生超低周疲劳的断裂问题,依国家现行规规范设计并制作了橡胶板式支座模型,采用双向加载法对其进行了大位移超低周疲劳试验,得到了四根锚栓的超低周疲劳破坏形态。并从宏、微观角度对锚栓断口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往复荷载下,锚栓发生无明显塑性变形的较突然性断裂,为超低周破坏形态,其断口存在疲劳源区、扩展区和瞬断区等典型的疲劳断裂特征,且不同位置锚栓的受力方向和裂纹起裂时间、扩展速率均不同;同一锚栓断口上韧性断裂与脆性断裂特征并存,但总体均表现为偏脆性断裂。  相似文献   

15.
松软破碎的巷道顶板在使用树脂锚杆支护时,极易造成粘结失效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出现了一种具有强胀锚力的塑料胀壳式锚杆。这种铺杆是一种新型端头锚圃式锚杆,由高性能工程塑料制成的锚头与金属杆体组成。这种锚杆通过独特形式锚头和锚壳的紧密配合,可对锚杆孔壁施加很大的横向挤压力,使锚杆在大变形下应能保持较高的锚固力,特别适合有较大变形的各类软岩巷道支护。另外,采用不同类型锚头,可制成杆体可回收式、外锚内注式注浆锚杆和围岩深部基点位移计等几种不同用途的锚杆产品。  相似文献   

16.
针对导波在锚杆检测中的应用,分析了纵向导波在锚杆中的传播特性,利用Matlab求解了纵向导波传播的频散方程,用有限元数值方法模拟了不同频率的L(0,1)模态导波在锚杆中的传播特性,并对其杆顶响应信号进行了分析。通过理论和数值模拟分析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的可行性,对于工程中应用导波对锚杆进行检测时,应选择适当频率的导波,并结合各频率导波在锚杆中的传播特性才能得到可靠的结果,进而对锚杆顶端对称与非对称激励震源在锚杆顶端产生的响应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灾难地震作用下网格结构的支座节点由于损伤累积导致节点软化,对整体结构性能影响很大。为研究过渡平板支座节点在超低周疲劳试验过程中的破坏形式,设计了支座节点的双向加载试验装置,对支座节点进行超低周疲劳试验,研究支座锚栓的破坏过程,得到锚栓在加载过程中的倾角变化规律以及支座整体转角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过渡平板支座节点在试验过程的破坏形式均为锚栓断裂,锚栓断口有明显的超低周疲劳破坏特征,锚栓倾角和支座节点整体转角的变化可以反映支座节点中锚栓损伤程度,可为震后评定支座节点的状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基础埋深不断加大,建(构)筑物的抗浮问题愈加严重,抗浮锚杆在城市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充分掌握抗浮锚杆的受力特性并厘清抗浮锚杆在长期荷载作用下力学性能的动态演化规律是保证抗浮结构安全、可靠的前提。为此,围绕抗浮锚杆的工作原理、应力传递机制、承载特性以及蠕变性能等方面分析和评述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首先从抗浮锚杆的工作原理、破坏形式出发,分别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FRP)抗浮锚杆和钢筋抗浮锚杆应力传递机制进行讨论和对比分析;从理论计算、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三个方面对抗浮锚杆的承载特性进行阐述;进而对抗浮锚杆处于长期荷载、循环荷载作用下的蠕变性能进行归纳总结。最后梳理了抗浮锚杆在工程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同时为非金属抗浮锚杆在侵蚀环境中的服役性能提出了研究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针对锚杆端部的拉拔荷载由锚固段的锚固体和自由段的锚固体共同承受的特点,采用反映土锚界面抗剪强度衰减的双折线模型,基于荷载传递理论推导得到锚杆抗拔力与位移之间的解析关系式,工程实例计算结果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计算结果表明:自由段受荷后对锚杆的刚度和承载力都有明显的提高,且随着自由段长度的增加,其承载力会有所提高,但锚杆整体刚度却在降低,因此在预应力锚杆的设计与施工中应合理地选择自由段长度.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锚杆的承载力,采用小颗粒豆石混凝土替代水泥砂浆作为锚固剂,并在锚杆锚固段增加锚刺,进行了锚杆承载力拉拔试验,重点研究了异型锚杆承载力与锚刺层数、豆石混凝土强度、试块尺寸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改变锚杆杆体结构型式对提高其承载力效果显著,单层锚刺锚杆承载力是光杆的1.2~1.7倍;在锚刺强度一定条件下异型锚杆承载力与豆石混凝土强度呈非线性关系,但随着混凝土强度的增大承载力提升幅度越来越小;单层锚刺条件下,锚杆承载力随着试块尺寸增大而增大,说明锚刺强度一定时其承载力与混凝土厚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