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向海洋投放铁,刺激吸收二氧化碳的浮游植物快速生长,一旦浮游植物死亡,它们就会将碳永远地带入海底.给海洋"施肥"是目前被科学家广泛讨论的一个地球工程热点.给海洋"施肥"真能阻止全球变暖吗?  相似文献   

2.
《世界科学》2007,(3):48-48
尽管大多数人们把二氧化碳看作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元凶之一,但科学家则认为,二氧化碳曾是保护地球的大功臣。正是因为有了二氧化碳,我们的地球才免除了陷入永久严寒的危险。  相似文献   

3.
在大约2.51亿年前的二叠纪末期。地球上曾经发生过一次物种大灭绝,当时海洋中大约90%、陆地上大约70%的物种消失殆尽。这究竟是为什么呢?科学家们曾经推测的原因是:当时,全球气候严重变暖,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现在高得多,因此海洋循环非常缓慢,海水极度缺氧;在这种情况下,海洋微生物只好代谢硫,而产生的硫化氢气体在海水中累积并最终进入大气层,  相似文献   

4.
二氧化碳的另类问题——海洋酸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告诉我的孩子,赶快去看海、去看珊瑚吧,因为在不久的将来它们可能不复存在。”——一位海洋科学家的话①海洋越来越酸就在人们密切关注“二氧化碳与全球变暖”问题的同时,二氧化碳的另类问题——海洋酸化,近年来也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注意。②海洋生物将失去它们的外壳和骨骼海洋变得越来越酸,这对于珊瑚等海洋生物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它们面临失去外壳和骨骼的灭顶之灾。③我们能够埋葬二氧化碳吗?在海底火山口附近发现的液态二氧化碳湖泊,给科学家们提供了一种处理二氧化碳的新思路——把二氧化碳埋到深海里去。来自远洋科考船的不祥之兆几年前,美国女生物学家维柯多亚登上一艘前往北太平洋海域的考察船,她此行的目的是考察一种名叫“尖菱蝶螺”的小型海洋生物。“尖菱蝶螺”是一种翼足类浮游动物,小巧玲珑,活泼可爱,包裹身体的外壳不足1厘  相似文献   

5.
兰西 《科学之友》2007,(21):17-18
地球上目前拥有65亿人口,许多科学家都在谈论"人类时代"给地球带来的破坏,譬如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造成全球变暖,人类释放的化学物污染了海洋和河流,人类的滥砍滥伐造成森林面积急剧减少.  相似文献   

6.
目前地球上拥有67亿人口.这也是地球上最拥挤的时候.许多科学家都在谈论"人类时代"给地球带来的破坏,譬如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造成全球变暖,人类释放的化学物污染了海洋和河流,人类的乱砍滥伐造成森林面积急剧减少等.  相似文献   

7.
每当夏天来临的时候,我们都感受到炎热的可怕。现在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众所周知的事情了,各国提出的基本解决方案都是节能减排。然而,即使现在不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大气中包括二氧化碳在内的温室气体也已经超标了。因此,一些科学家正在主动想办法,设法减少大气中已经多余的二氧化碳。除了我们常见的植树造林来减少二氧化碳的方法外,一些科学家已经制造一些可以主动吸收二氧化碳的机器。  相似文献   

8.
解决全球变暖的预测难题 早在20世纪上半叶,人们就意识到全球平均气温在逐步升高,也即全球变暖问题.后来,科学家发现,这主要是人类活动导致二氧化碳排放过多引发的. 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很多,如何证明二氧化碳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真锅淑郎和他的同事理查德·韦瑟尔德利用物理学的方法,证明了这个难题.他们建立了辐射对流平衡模...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人类活动是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推动力。我们曾经以为工业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应该对全球气候变暖负绝大部分责任,现在科学家的研究则表明,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居家办公也对气候变暖具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煤、石油和其它含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废气——二氧化碳,是全球主要的温室效应气体,是造成全球温度升高,并导致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和影响农作物增产的主要原因之一。人类能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产生,或者干脆捕捉住二氧化碳以阻止全球气候变暖呢?近20年来,人类已经向这个目标奋进。例如,尽量限制矿物燃料的使用,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保护和扩大能大量吸收二氧化碳的绿色森林面积。日本科学家还提出用遗传工程的方法,让海藻和海草的生长速度比过去快10倍。这些海藻和海草通过在空气中进行光合作用,能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干净。此后,人们再把这些摄入大量二氧化碳的海藻和海草埋入采掘殆尽的煤矿坑中,为千万年后未来的人类提供可燃烧的能源。美国科学家别出心裁,正在设想利用空间技术给地球撑把  相似文献   

11.
虽然科学家们一致认为,二氧化碳作为一种温室气体是造成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但我们仍每天将成吨的二氧化碳排入大气中。最近,在德国弗赖堡材料研究中心,化学教授因高·克罗新(Ingo Krossing)博士带领他的科研小组,开发了一套以二氧化碳和氢气为原料生产甲醇的新系统。  相似文献   

12.
我们知道在中东地区有一个死海,那片水域中由于盐分太多而没有任何生命存在。死海其实不过是一个内陆湖泊,并非是全球海洋的一部分。科学家在对全球海洋探索时发现,海洋中也有不少生物难以生存的死亡区域,这都是环境污染和气候变暖导致的恶果。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现象的日益严重,这几年来地球像发高烧一样,一些地方的气温升到历史最高点,地表板裂,缺水严重……给人类的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然而,科学家们正在苦苦思索,并开出了一剂剂紧急“降温药”:在地球轨道上安装“遮阳伞”,让地球“凉快”下来;给天空“修补”云朵,让它们将更多的太阳光反射到太空中;或是在海洋中培育更多的浮游生物,让它们吸收更多的温室气体……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人们所熟知的全球气候变暖理论,都是强调主要是由于人类的二氧化碳排放过多导致的,而最新一项华人科学家领导的研究成果显示,地球从中世纪(约公元476年—1453年)就已经开始了全球气温的普遍升高.这一发现对现有的全球变暖理论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15.
海青 《科学之友》2005,(9):19-19
人们并不想在最近的某些时候直接从海洋中取饮用水,但事实上海洋中的盐分正在减少。目前,科学家们对这一现象可能造成的危害还不能进行准确预测。科学家们说,自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北大西洋的大部分海水正在变得越来越淡,造成这一现象的部分原因是由于全球变暖导致淡水增加。现  相似文献   

16.
当人们为温室气体增多和全球气候变暖忧心忡忡的时候.科学家开始为减少温室气体想办法。最近.美国科学家在亚洲国家阿曼找到一种特殊的橄榄岩,这种岩石可以大量吸收二氧化碳,有望在将来为减少温室气体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大自然探索》2005,(1):6-6
科学家最近指出,地球大气层中温室气体的含量正在不断增加,这可能意味着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要比以前预想的快。从2002年以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每年上升一百万分之二,而气象学家此前预计的数字是一百万分之一点五。这一上升趋势在全球各地的大气观测中都已得到证实,但科学家现在仍未能  相似文献   

18.
地球在"发烧"——全球性气候变暖,已被列为科学家们所要研究解决的重大国际性问题。科学家称:在约2万年前的冰河期,北美洲和北欧覆盖着比现在南极冰床还要大的冰块。但现在这个冰床除了格陵兰岛以外,已全部融化、消失。全球海平面因此上升了100米以上。与上述事实有关的全球气温变化则表现为,过去近2万年中是每100年上升0.1℃,而最近100年间却上升了0.3—0.6℃。导致地球气候日益变暖的原因是什么呢?目前一般都把它归咎于由于不断增多的二氧化碳而导致的温室效应。现在,全球每年燃烧的矿物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气、油质岩、沥青)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约为2000亿吨,约占大气层中二氧化碳总量的7.8%,如果加上全世界800多座活火山爆发后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和人类自身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量,数量将更大。现在地球上储藏的矿物燃料总量约301万亿吨,如果将它们全部开采出来燃烧掉,释放的二氧化碳总量将达到1100万亿吨,等于现有大气层中二氧化碳量的430倍。世界上许  相似文献   

19.
由于人类活动使大气层二氧化碳和其他一些微量气体含量增高,通过“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愈来愈引起人们关注。但是,这种气候变暖是否已经成为现实,在科学家们中间并未完全取得一致意见。最近,英国的科学家们找到了新的证据,说明全球气候确实在变暖。他们首先分析了赤道以南和以北从1850年到1985年的气温变化趋势,发现南北两个半球的气温都大约升高了0.5℃,其中  相似文献   

20.
空气肥料     
众所周知,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后果之一是环境污染。科学家对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急剧增加越来越感到不安。全世界每天要燃烧大量石油、煤、其它有机燃料,和大量燃烧产物排放到海洋上空。这势必导致星球气候的变化,首先是使全球气候变暖。它一定会影响到人类的生产活动,尤其是农业。但是,在这种条件下植物本身的反应究竟如何呢?试验表明,当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时,植物叶子光合作用速度加快了。即施用空气肥料的幼苗比对照组植物更加茁壮和多汁。当然,不是所有的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