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里铺大队地处温黄平原。1977年晚季杂交水稻种植441亩,占晚稻总面积的51.6%,平均亩产858.5斤。全大队晚稻853亩,平均亩产820斤,比1976年晚稻亩产708斤每亩增产112斤,比历史上最高的1974年每亩增产67斤。由于种植了杂交水稻,使1977年晚稻的产量超过了当年早稻的产量,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一季跨过了纲要。  相似文献   

2.
永福大队1976年粮食又喜获丰收,全大队2428.5亩粮地平均亩产2012斤,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其中1800亩春粮,平均亩产379斤,比上年增产17%;2305亩早稻,平均亩产1012斤,比上年增产6%;2640亩晚稻,平均亩产697斤,比上年增产9.8%。这是贯彻第一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的胜利成果,是坚持大寨的根本经验,排除“四人帮”反革命修正主义路  相似文献   

3.
我们大队地处丘陵地带,是个人多田少、粮棉兼作地区。自1955年单季改双季以来,种植连作稻已有23年历史。1966年开始实现晚稻超早稻,1972年以批林整风为纲,大搞科学种田,第一年上了《纲要》,1976年晚稻亩产重新上了《纲要》,平均亩产805斤。1977年晚稻亩产突破历史最高水平,亩产达到843斤。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的十二年中,有九年  相似文献   

4.
广西1976年种植杂交水稻43.5万亩,其中早稻2.8万亩,平均亩产835斤,晚稻一般亩产700~800斤,高的1000多斤,一般比常规品种增产100~200斤。他们的主要经验是:培育多蘖壮秧,严格掌握季节,带土浅插,合理密植,科学用肥灌水,及时防治病虫害等。  相似文献   

5.
许村公社永福大队,1972年粮食生产在1971年亩产1728斤的基础上,又有新的跃进。全大队2483亩粮地,平均亩产1950斤,比1971年增产222斤,总产提高12.8%。其中春粮、早稻、晚稻亩产分别比1971年增产18—20%。在19个生产队中,有10个生产队粮食亩产跨过了双千斤。在粮食生产获得持续大幅度增产的同时,络麻总产比1971年增产28%,蚕茧总产比1971年增产  相似文献   

6.
“竹科二号”是舟山地区农科所于1972年用竹莲矮与科矮13杂交,1975年定型。三年来试验试种结果表明竹科二号是一个多穗、大粒、出米率高、米质好、抗稻瘟病能力较强、产量高的品种。1976年全区推广面积约一万亩,1978年将继续扩大推广。产量表现经过连续三年来的比较试验,竹科二号平均亩产942.6斤,比广陆矮四号平均亩产877.6斤,平均增产7.4%,增产幅度为5.4~9.4%,1976年地区13个点联合试验,结果有12个点增产,平均亩产947.9斤,比广陆矮四号平均亩产879.1斤,平均增产7.8%,各地试种结果,  相似文献   

7.
晚粳宁1318是宁波市农科所1978年用前和晴与湘虎25杂交,于1981年定型的晚稻新品种。去年在全市各地试种示范均获得丰收,尤其是中低产稻区,增产幅度更大。如慈溪县彭桥乡张岙村种植10.64亩,平均亩产762斤,比8.75亩农虎6号增产14.1%;宁海县长街乡大湖村种植8亩,平均亩产843斤,比3亩秀水48增产12.3%;余姚县二六  相似文献   

8.
在英明领袖华主席抓纲治国战略决策指引下,全国劳模、福建省莆田地区农科所付主任陈孝钦同志更加意气风发,与云路大队农科队和贫下中农一起,经过艰苦努力,1977年7.66亩三熟高产试验田获得好收成。经过验收,三熟平均亩产达到3514.2斤。其中二号田1.11亩,三熟亩产达到3925.5斤,小麦亩产1101.3斤,早稻杂优亩产1472.4斤,晚稻杂优亩产  相似文献   

9.
我县杂交水稻的生产,在英明领袖华主席抓纲治国战略决策的指引下,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全县从1976年杂交水稻生产示范115亩,1977年发展到24,224亩,其中晚稻22,093亩。从各地实收结果看,去年全县大部分地区获得较大幅度的增产,据252个单位5,261亩统计,杂交水稻亩产768.8斤,比早金凤平均亩产688 9斤增产11.6%,亩产1,000斤以上的有245亩,超“纲要”有11,488亩,单位产量最高的仙降区阁巷公社1大队11队1.1亩,平均亩产1,183斤,红旗公社一桥大队2队10.0了亩,平均亩产1,080斤。全县杂交水稻100亩以上丰产片38个单位,其中37个单位获得增产,1个单位平产。  相似文献   

10.
辛江公社新丰大队太平生产队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全面落实农业“八字宪法”,实行科学种田,走多种高产多收的路子,改变了低产后进面貌,促进了全年粮食高产,1976年69亩春粮,总产达到25446斤,平均亩产365.5斤,单产、总产都比1975年增产54%以上;59亩早稻,总产达到49932斤,平均亩产829.2斤,比1975年增产15.3%;67亩连  相似文献   

11.
我县位于杭州湾入口处,是个平原水网地区。油菜面积常年保持在11万亩左右,每年向国家提供商品油菜籽856~1651万斤,是全省的重点油菜产区之一。1978年,全县实现了春粮亩产超历史的同时,113641亩油菜,平均亩产208斤,比1977年亩产123斤增产85斤,比历史上最高年份的1974年亩产185斤增产23斤。在油菜栽培的技术措施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社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在公社党委的领导下,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排除“四人邦”的破坏干扰,根据我社地处丘陵秋粮90%以上是玉米而产量较低的实际情况,自1973年以来,开展以推广杂交玉米为重点的科学实验活动,突破春季杂交玉米制种关,自力更生解决杂交种子问题,实现全社玉米杂交化,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1977年全社8300亩秋玉米,全部杂交化,总产达484万斤,比1976年增产115万斤,平均亩产583斤,比1976年每亩增加113斤,比1973年前老品种亩产300斤增加90%以上,全社全  相似文献   

13.
各地粮食稳产高产事例证明,根据现时的生产条件,在我国南方稻区积极发展稻麦三熟的耕作制度,是高速增产粮食的一条可靠途径。在毛主帝革命路线指引下,在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我所为了摸索粮食稳产高产的客观规律,探求掌握粮食生产的主动权,今年试种了3亩稻麦三熟高产试验田,获得了初步成果。大麦总产1419.5斤,亩产473.1斤;早稻总产2208斤,亩产735.3斤;晚稻总产2653斤,亩产884.3斤。全年稻麦三熟总产6278.5斤,平均亩产2092.8斤。现将栽培技术和我们的体会叙述于话。  相似文献   

14.
连晚杂交稻秧田抽行留苗,是夺取晚稻高产的一项新技术。龙泉县城郊区1981年推广395亩,去年又推广910亩,占连晚迟插秧田50%面积,均获显著高产。它的好处是:一、产量高。如大沙公社抽行留苗81年218亩亩产782斤,比拔插秧每亩增产170至280斤,去年282亩,占连晚秧田91%,亩产  相似文献   

15.
为发展“一优两高”农业,桥头胡镇农技站于1993年秋季晚稻收割后开始在金牛山村进行“露地草莓/西瓜——稻”和“露地草莓——单季稻”两种新种植方式试种。试种农户7户,共5.6亩,其中攻关户1户,面积1.2亩。经验收,其经济效益显著高于常规的稻——稻种植方式,现将试种情况小结如下: 1. 露地草莓——单季稻种植面积5.6亩,草莓平均亩产657kg,亩产值达3336.20元(不包括自吃部分),扣除成本305元,亩纯产植3031.20元;单季稻平均亩产550公斤,亩产值770元,纯产值672.5元;露地草莓和单季稻二季合计产值可达4106.20元,比常规的稻一稻种植亩产值的1085元增加3021.2元,纯亩产值比常规增加2723元。  相似文献   

16.
早籼“8—65”这个品系为我所1975年用“蜀本一号”做母本,“军协”做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1979年曾定型参加鉴定试验,1980年参加品试口多点大区对比试验,1981年组织全县区试,并进行重点生产示范,三年多来表现都较好。首先在产量上、1979年鉴定试验亩产为1042.5斤,比“梅珍”增产12.7%,与“广陆矮四号”亩产1080斤相接近。1980年品试亩产996.7斤,较“梅珍”增产16.2%。同年参加全县中熟组品试10个点有8个点增产,平均亩产941.1斤,较“梅珍”增产11.7%。大区对比五个点平均亩产916.5斤,较对照种862.8斤增产6.2%。1981年我所试  相似文献   

17.
九月黄是从农家品种中选育出来的大豆良种。丽水县农科所1979~1981年秋大豆品比试验中,这种品种连续三年居首位,平均亩产259.1斤,比对照大连豆增产50.2%。九月黄也可作夏大豆栽培,亩产也可达250~350斤。它也是田塍豆的好品种,在丽水县城郊一些丘陵地区种植,亩产都可达到45~60斤。此外,九月黄在本省部分地区试验推广也都表现稳产高产,中国农科院、中国油料研究所和福建省的一些科研单位也都作了引种试验,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18.
在英明领袖华主席抓纲治国的重要一年里,我所种植的10.38亩“九二”油菜,获得了大丰收,平均亩产326.7斤,比历史上最高的1961年平均亩产282.1斤,每亩增产44.6斤。其中,高产亩3.69亩平均亩产363.1斤。这样的产量,在我县是一个新的突破。“九二”油菜于1975年引入我县,从试种到推广,一直表现早熟、抗病和高产,已成为  相似文献   

19.
今年十里铺大队的春粮获得了好收成。全大队397.4亩麦子,平均亩产420.8斤。早熟三号372.11亩,平均亩产422.6斤;其中13.2亩,平均亩产611斤,最高的一丘1.45亩,亩产666.5斤。裸大麦干11425.36亩,平均亩产391.8斤。其中1.27亩平均亩产500斤,比历史上最高的1972年每亩增产62.8斤。他们的主要经验是:  相似文献   

20.
“宽行密株”是广东省近年来在水稻种植技术上一项重要改革。去年,我们与红心农科队一起,在晚稻生产中进行了宽行密植的试验考查,取得了可喜的增产效果。现将试验考查结果简介于下:综观六个不同密植规格的对比试验结果,以6×2.5为最好。从产量状况看:4×3亩产405斤,5×3亩产436.7斤,6×2.5亩产467.6斤。6×2.5比4×3增产15.5%,比5×3增产7.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