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物表观遗传学是当前植物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九七三”等项目的资助下,中国农业大学巩志忠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在该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巩志忠教授及其研究小组利用基因沉默抑制因子ROS1突变后导致35S启动子-新霉素磷酸转移酶(Pro35S:NPTⅡ)基因沉默做为筛选标记,筛选并获得解除Pro35S:NPTⅡ基因沉默的了两个等位突变体rorl-1和rorl-2(rosl突变的抑制因子),图位克隆显示ROR1编码一个与DNA复制蛋白A2(RPA2A)相似的31-kD的蛋白。 相似文献
2.
3.
4.
5.
6.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齐飞教授与美国、德国科学家合作,首次观察到系列碳氢化合物氧化过程的重要中间体一烯醇,这一研究成果以Science Express形式发表在5月12日出版的Science杂志上.国外的一些学术媒体随后作了相关报道和评述.这一研究工作由美国、中国、德国5个研究小组共同参与. 相似文献
7.
8.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等资助下,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帅志刚研究员与比利时蒙斯-艾诺大学Jean-Luc Bredas教授和David Beljonne博士合作,在高分子发光显示材料效率的理论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其合作研究结果最近发表在国际著名刊物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2004,14:684)和Physical Review Letters(2004,93:066803)上. 相似文献
9.
薛鲍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422
<正>西北大学地质学系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研究团队弓虎军副教授(共同第一作者)、张睿副教授(共同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岳乐平教授、张云翔教授及李建星博士后在Nature在线期刊《Scientific reports》发表了题名为《Magnetic fabric from Red clay sediments in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中国黄土高原新近纪 相似文献
10.
11.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3(2):222-222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长江学者”王世强教授实验室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张幼怡研究员实验室通力合作,利用心衰动物模型开展了心衰早期发病的分子病理机制研究,业已取得重要科研成果。他们的最新成果2007年1月9日发表在有较高学术影响的国际期刊PLoS Biology上。该期刊影响因子为14.7。 相似文献
12.
在国家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资助下,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潘纲研究员经过多年的努力,在湖泊富营养化治理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最近其代表性成果以3篇系列论文的形式发表于Environmental Pollution,并被国际环境领域的著名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Technology在Technology News专栏以“Quick,cheap method for algae removal”为题做了重点介绍.ES&T评价认为“这是一种快速、廉价清除藻华的方法,特别适合于淡水有毒藻华的应急清除,而且可提供一个永久性修复遭受藻华危害的湖泊并恢复其生态的长期战略”.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4(1):14-14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毅教授领导的课题组在水稻矮缩病毒入侵昆虫宿主机制方面的研究取得可喜进展,其研究成果发表在2007年12月4日出版的《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这是继该实验室在发现了水稻矮缩病毒侵染植物寄主如何导致矮化的分子机制、病毒如何克服植物细胞壁的屏障进行细胞问运动、克服植物寄主抵抗病毒侵染的RNA沉默系统和病毒如何在体内组装的基础上的又一可喜进展。 相似文献
19.
20.
我国声悬浮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科学进展》2002,12(1):100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优秀中青年人材专项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持续资助下,西北工业大学应用物理系魏炳波教授及其合作者在单轴声悬浮研究方面,通过提高装置的悬浮力和悬浮稳定性,在国际上首先利用超声波将密度达18.9 g/cm3 的金属钨饼悬浮在空中,而国外目前仅能悬浮起密度为11.34 g/cm3的铅球.这一研究成果于2001年8月6日发表在<应用物理快报>上,10月4日<Nature>对此进行了评述"超声波能够悬浮起像钨那样重的物体.这种无容器的、将物体悬在空中的方法可应用于研究和制备新材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