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处理我国铝土矿的两段烧结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处理A/S=5±的铝土矿两段烧结工艺。试验表明,Ⅰ段烧结最佳条件:碱比为1 2、烧结温度1100℃、烧结时间40min;Ⅱ段烧结最佳条件:钙比2 25、烧结温度1200℃、烧结时间30min;Ⅰ段溶出温度高于95℃后脱硅作用明显,溶液硅量指数可达400以上;两段烧结工艺氧化铝溶出率ηA标可达98 22%,总的化学碱耗为11 26kg.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铝土矿两段烧结工艺的Ⅱ段烧结及溶出的最佳操作条件,确定Ⅰ段赤泥在钙比为235,烧结温度为1120~1200℃时,氧化钠溶出率达92%左右,氧化铝溶出率达81%左右;当溶出液氧化铝质量浓度为40~80g/L时,Ⅱ段熟料溶出的二次反应很弱,溶出条件宽松.因此,两段烧结新工艺处理铝硅比为6的矿石,氧化钠总溶出率达986%,氧化铝总溶出率达968%,碱的化学损失是每吨氧化铝损失碳酸钠18kg.  相似文献   

3.
中等品位铝土矿石灰烧结法提铝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贵州中等品位铝土矿,用石灰烧结法从中提取氧化铝进行试验研究。考查钙铝比(C/A)、烧结时间和烧结温度对氧化铝溶出率(ηA)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生料配方C/A值为1.4,烧结温度为1320℃,烧结时间为40 m in时,氧化铝溶出率为83.75%;代入最佳烧结工艺条件,得到氧化铝的溶出率为84.58%,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4.
添加石灰处理纯碱烧结法赤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用石灰烧结法处理纯碱烧结法赤泥的研究,考查了钙比,烧结温度,烧结时间对氧化铝溶出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石灰烧结法处理纯碱烧结法赤泥的最佳条件为:钙比2.25,烧结温度为1200,烧结时阃为40min.  相似文献   

5.
贵州高硫高品位铝土矿硫溶出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硫含量的贵州高硫铝土矿硫的溶出率进行了研究。在铝土矿硫含量一定的条件下,考查石灰添加量、溶出温度、苛性碱浓度和溶出时间等对硫的溶出率的影响,得出对硫溶出率影响较大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中等硫含量的高硫铝土矿能得到较低硫溶出率,较适宜的溶出条件为溶出温度260℃,碱浓度195 g/l,石灰添加量CaO12%,时间50 min.  相似文献   

6.
贵州高硫铝土矿溶出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究贵州高硫型高品位铝土矿溶出性能,考查石灰添加量、溶出温度、苛性碱浓度和溶出时间对氧化铝溶出率的影响以及铝土矿的硫向溶液中的转化率(即硫的溶出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溶出高硫铝土矿较适宜的条件是:温度260℃,碱浓度195g/l,石灰添加量CaO12%,时间50min.此时,氧化铝溶出率高于88%,硫的溶出率低于13%.  相似文献   

7.
利用铁化合物在熟料烧结过程中可被煤粉还原为单质铁的特性,实验研究赤泥炉料在还原烧结条件下的反应行为和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在还原烧结条件下,赤泥熟料的熔化温度大于1 250℃,且烧结炉料的铁铝比(即Fe2O3与Al2O3的物质的量比n(Fe2O3)/n(Al2O3))对熟料的熔化温度和熟料中氧化铝的溶出率无显著影响,高铁赤泥熟料的烧结温度和烧结温度范围显著提高;还原烧结赤泥熟料中氧化铝和氧化钠的溶出率随烧结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而与炉料配煤质量分数和钙硅比之间存在极值性关系,适当提高炉料的碱比有利于提高熟料中Al2O3的溶出率;赤泥熟料还原烧结的适宜条件是:温度为1 200~1 250℃,炉料碱铝比NR≈1.10,钙硅比CR=1.6~1.7,配煤质量分数wc≈6%。在该还原烧结条件下,铁铝比n(Fe2O3)/n(Al2O3)为0.3的赤泥熟料中Al2O3的溶出率可达91%~93%,Na2O的溶出率大于92%。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个严重缺钾的国家,安徽省钾长石矿资源储量大、品位高,易采易选,是非金属矿产资源之一,但尚未很好开发利用.国内外钾长石提钾工艺非常成熟,但还存在不足之处,现以宁国钾长石矿为主要原料,采用共烧结工艺提钾,研究钾长石共烧结温度、时间及添加剂CaCl2用量对钾溶出率的影响,从而确定共烧结工艺的最佳参数,即m(CaCl2)∶m(钾长石矿)≥0.809∶1,时间≥30 min,温度≥800 ℃,钾长石中K2O溶出率可达95%.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贵州高硫型高品位铝土矿溶出性能,考查了石灰添加量、溶出温度、苛性碱浓度和溶出时间对氧化铝溶出率的影响以及铝土矿的硫向溶液中的转化率(即硫的溶出率)的影响;还研究了用铝酸钡净化拜耳赤泥洗液的除硫条件和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中低品位贵州铝土矿石灰拜尔法溶出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铝硅比为5.48的贵州中低品位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进行石灰拜尔法溶出实验,系统地研究石灰添加量、母液苛碱质量浓度和溶出温度等因素对溶出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石灰添加量的增大,溶出赤泥铝硅比和钠硅比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增大石灰添加量对降低碱耗效果十分明显。贵州中低品位铝土矿石灰拜尔法适宜的溶出条件如下:石灰添加量为10%,配料分子比为1.45,循环母液苛碱质量浓度为200 g/L左右,溶出温度为270℃左右,溶出时间50 min,在此溶出条件下,溶出液苛性比1.40,赤泥铝硅比1.20,钠硅比0.38,氧化铝相对溶出率95%。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新的低温烧结硅/钼结构的方法.根据热弹性理论和复合材料层间应力理论,分析了不同烧结温度下硅/钼结构的层间应力情况,并采用红外光弹系统测量了硅片中的应力分布.实验结果表明,硅片中的应力分布随烧结温度的不同而不同,应力随烧结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将实验结果与理论结果进行比较,发现两者吻合较好,从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在铁矿粉烧结过程中,需要充分把握铁矿粉的烧结行为和作用,考察其同化性、液相流动性、黏结相自身强度、连晶固结强度等烧结基础特性,有助于企业通过烧结优化配矿有效使用铁矿粉资源。近年来,国内外在铁矿粉烧结理论和技术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体现在低温烧结、厚料层烧结技术的发展、褐铁矿使用技术的完善、预还原烧结的开发、镶嵌式烧结的设计、高温特性研究的不断深入等方面。这些技术的创新主要围绕如何高效利用铁矿粉资源进行,通常是源于资源的劣化和环境的恶化。然而,铁矿粉的优与劣其实是相对的,通过发挥其优势、抑制其劣势的方式,使得这种矿从劣质变为相对的“优质”,并通过这些新技术使其优点凸显、缺点被弥补,那么该矿的使用量、技术指标就能得到提高,也就具有“优”的品质。通过这些研究,实现了对劣质铁矿粉资源的高效利用。本文对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微波促进陶瓷烧结的微观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波能促进陶瓷的烧结,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对如何促进的微观机制的理解很不一致,本文从微波电场使带电缺陷,如空位间隙离子,产生定向移动的角度.分析了微波对扩散的促进作用,进而指出在微波烧结中,相对于常规烧结,微波只是促进了平行于电场方向的致密化,在宏观上对于电场方向不随时间转向的偏振电磁波,应能观察到平行电场方向的收缩率大于垂直于电场方向的收缩率.  相似文献   

14.
微波加热技术的应用--微波烧结陶瓷材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介绍了微波加热技术中的微波烧结陶瓷材料的应用历史,分析了陶瓷材料微波烧结技术的主要优点、工艺特点、设备、进展,指出了应用中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以工业氧化锆、天然石英为原料,加入少量氧化物为助剂制备锆英石质多孔陶瓷的烧结过程和烧结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在研究所涉及 的温度范围内,该体系为气相传质,烧结过程为有气相参与的反应烧结过程,锆英石的合成反应与烧结过程交替进行。  相似文献   

16.
采用粉末冶金的方法制备一种新型铜基粉末冶金航空刹车材料,研究烧结压力和烧结温度对材料显微组织和致密化的影响以及由此引起的材料摩擦磨损性能和行为的改变。结果表明:当烧结压力由0.5 MPa增加到1.5 MPa时,材料的孔隙度显著减少,材料的摩擦因数明显减小,磨损性能得到显著改善;当烧结压力由1.5 MPa提高到2.5 MPa时,材料的孔隙度进一步降低,但降幅较小,材料磨损性能稍有提高;当烧结压力达到2.5 MPa以后,继续提高烧结压力对材料的致密化程度以及摩擦磨损性能影响不大;当烧结温度由900℃升高到930℃时,材料密度显著增加,材料的磨损性能得到显著改善;当烧结温度由930℃增加至1 000℃时,材料致密化程度进一步增加,但材料的磨损性能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7.
对3种磁铁精矿的微波烧结进行了基础研究.主要包括3个方面内容:不同微波处理时间、磁铁精矿中配加不同比例的碳粉以及磁铁精矿中配加不同比例的CaO,对样品微波加热及烧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微波加热时间的延长,磁铁精矿温度逐步升高,到达一定高度后升温速率变缓;在相同微波加热条件下添加碳粉会降低样品的加热温度;在试样中CaO/SiO2为2.5、加热时间20min和微波输出功率1000W的条件下,可以获得具有一定强度的孔隙状烧结产物,但其强度与现有抽风烧结产品相差较大,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铁矿石的烧结基础特性之新概念   总被引:24,自引:6,他引:24  
长期以来,人们对烧结用铁矿石的评价主要集中在化学成分、粒度组成、矿物特征等常温性能方面,而对铁矿石在烧结过程中的高温行为和作用知之甚少.根据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思考和实验室的基础研究,提出了"铁矿石的烧结基础特性"的概念.该概念包括同化性能、液相流动性,粘结相强度性能和铁酸钙生成性能等.研究烧结过程中这些高温物理特性,有利于完善烧结理论、改善烧结矿质量和优化烧结工艺过程.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平均粉末粒度为1μm的铜粉在不同压力条件下的放电等离子烧结过程,系统分析了压坯的密度和微观组织与烧结升温阶段的初始压力和保压压力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烧结温度为800℃,初始压力为1MPa,保压压力为50MPa的烧结工艺,可以制备相对密度大于98%,平均晶粒度小于10μm的烧结铜. 同时发现,采用SPS工艺制备的烧结铜沿厚度方向存在不同于传统双向压制的密度分布,SPS烧结铜的表面密度低于心部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