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采用合成渐近法和传输线基本理论推导出均匀介质中非对称宽边耦合带状线单位长度电容C参数的解析表达式,所得解析公式简单、精确,并具有清晰的物理内涵.经实例验证发现,所得公式计算结果与矩量法数值分析结果相比,其平均误差小于2%,充分表明了文中C参数提取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C参数解析公式的导出为非对称宽边耦合带状线在LTCC微波集成电路中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工具.  相似文献   

2.
提出一种新颖的垂直宽边耦合带状线设计方法.运用合成渐近法推导出第一类完全椭圆积分的反演公式,所得表达式简单、精确,且物理内涵清晰.将所得k公式应用于垂直宽边耦合带状线(VBCSL)设计中,给出其结构参数的计算方法.经实际算例验证发现,文中所得公式的计算结果与已有文献结果相比,其平均误差小于2%.  相似文献   

3.
运用传输线基本理论推导出双开路线加载的耦合带状线传输矩阵解析公式,在已有的开路线和阶梯跳变不连续性等效电路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带状线阶梯阻抗谐振器(SIR)带通滤波器等效电路分析方法.结合实例进行验证和分析,该等效电路分析法所得结果与仿真软件HFSS仿真结果吻合良好,S参量的平均误差小于2%,而传统的传输线理论法由于未考虑开路线、阶梯跳变等不连续性部件产生的传输损耗在中心频率处发生了偏移.  相似文献   

4.
正N边形同轴传输线特性阻抗的近似计算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综合分析同轴线电容近似计算方法,推导出正边形同轴传输线特性阻抗的近似计算公式,实例计算了正三边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七边形、正八边形同轴传输线的特性阻抗,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比较验证近似计算公式的计算精度。计算结果表明:当R1/R2〈〈1,近似计算公式精度不高,当R1/R2≥0.8时,公式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可用于电磁工程问题的设计与计算。  相似文献   

5.
采用电轴法,精确计算了非对称平行双线传输线单位长度的电容,所得结果可直接应用在求两个半径不等的超导体球的电容上.另外,通过静电比拟法,也可将所求的电容结果比拟得到前面两个双导体系统漏电电阻的精确解.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回顾了自由空间圆环天线的理论进展;然后用感应电势法推导了平行细线圆环在任意环径和任意相对位置情况下的互阻抗普遍公式,並指出在各种特殊几何关系下的简化情况;讨论了用等效传输线法确定圆环上电流分布的方法。最后将上述等效传输线——感应电势法的公式应用来计算两个同轴齐置的一波长短路圆环之间的互阻抗,所得的结果与文献所载的实测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7.
为克服传统分析法由于未考虑不连续性结构的影响导致分析结果不准确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颖的高低阻抗(HLI)带状线低通滤波器分析方法.首先在现有微带开路线不连续性等效电路模型及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高低阻抗带状线的等效电路模型;其次运用传输线理论推导出了对应的ABCD传输矩阵,结合实例分析了三种不同情况下的散射参数,有效验证了所提出的等效电路模型的正确性;最后,将所得的等效电路模型应用于分析高低阻抗带状线低通滤波器,本文等效电路分析法所得结果与仿真软件HFSS仿真结果吻合良好,其散射参数的平均误差小于2%,而传统的传输线理论法由于未考虑该滤波器中高低阻抗带状线的宽度跳变所带来的不连续性传输损耗,其计算结果产生了较大的偏差.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基于广义传输线理论的迭代法、渐近法和基于经典传输线理论的辐射场叠加修正三种方法求解高频场线耦合问题的适用性.通过比较这三种方法应用于不同传输线结构的计算结果,并与全波分析软件NEC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基于广义传输线理论的方法在低频和高频时都可获得场线耦合问题的准确解,而经典传输线模型在高频时传输线近似条件得到破坏从而求解误差较大.此外,基于经典传输线理论的辐射场叠加修正方法用于高频时,计算结果相较于经典传输线理论得到很大改善.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三种高频场线耦合分析方法的适用条件和优缺点,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计算结果的有效性.该研究对电磁兼容领域中场线耦合分析具有很好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仿昆扑翼微飞行器中压电驱动器的性能参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仿昆扑翼微飞行器中压电驱动器的使用要求,采用复合材料的层合板理论和将能量法与实验法相结合的方法,推导了压电驱动器的静态位移、阻力、等效质量、刚度和阻尼系数的计算公式,得到压电驱动器的二阶集总参数模型.驱动器位移测试结果表明,利用推导公式计算所得位移的理论值比实测值小.同时,利用传递函数绘制的伯德图所得压电驱动器共振频率为2.540kHz,与理论公式计算结果的误差仅为0.5%,从而验证了所建立计算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混合算法提出了一种用于电大开孔箱体内部场-线耦合效应分析的等效电路模型.基于Cohn模型和镜像原理,计算电大开孔箱体内部任意观测点处电场解;推导了箱体内部电偶极矩辐射场的标量格林函数,并在其基础上建立了描述箱内场-线耦合的积分方程;采用矩量法对该积分方程求解,并基于所得线性方程组设计了箱内场-线耦合的等效电路模型;结合传输线终端边界条件,对终端响应电流进行计算.面波入射(φ=0,θ=0,φ=π/2)条件下,对5组实验的箱内传输线终端响应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等效电路模型精度与传输线细化指数η成反比,当η=0.375时,相关系数达到0.987 8;仿真0~3 GHz范围内1 001个频点的平均耗时比为1:9.2,从而验证了等效电路模型的高效性;等效电路模型与TLM数值算法计算结果的相关系数均值达到0.984 4,而绝对误差均值和标准差为12.445 dBA和16.438 dBA,从而验证了等效电路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双线型加载传输线电容的线性边界元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线性边界元法(LBEM)验证了双圆柱内导体矩形板线,计算结果表明:LBEM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并分析了一类双线型加载传输线,得出了实际中各导体间的耦合电容随加载双线夹角的变化规律,可方便地用于双线型加载传输线实际工程问题的设计.  相似文献   

12.
碳纳米管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电磁材料,研究其复介电常数的计算不仅能了解其介电性能规律,而且对材料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碳纳米管的等效传输线模型,建立了微波场作用下多壁碳纳米管管壁间电容和量子电容的联接模型,推导了多壁碳纳米管等效传输线的阻抗公式.基于复电导率与复合材料阻容网络模型,建立了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复介电常数...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单端传输线之间的串扰的基础上,提出了用于计算单端传输线与差分传输线之间串扰的简化公式,计算结果和利用商业软件Hspice仿真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公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矩量法(MOM)准确分析了单片微波集成电路(MMIC)中一种常用电容元件──交叉指电容(INTERDIGITALCAPACITOR)的静态电容矩阵之后,再利用耦合微带线(阵)理论计算了其等效电感和损耗电阻,从而得到其S参数,经文献验证和实验验证,所得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注入式电磁脉冲对端接负载的传输线网络的耦合规律,以典型的环形网络和树形网络为研究对象,基于PSPICE建模仿真方法,研究方波脉冲在传输线网络中的时域响应. 对端接电阻负载的同轴线网络瞬态响应的实验结果、BLT方程求解结果、PSPICE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了PSPICE方法与BLT方程求解结果及实验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针对BLT方程方法在求解电容、电感负载及非线性负载上存在计算复杂、较难求解的问题,利用PSPICE建模仿真方法对端接电容负载的环形同轴线网络、端接瞬态抑制二极管的树形同轴线网络和多芯线缆网络的方波脉冲瞬态响应进行了仿真,与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这些结果验证了PSPICE建模仿真方法在解决电磁脉冲对端接线性、频变及非线性负载的传输线网络时域响应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非均匀耦合传输线瞬态响应灵敏度的分析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具有非线性负载的非均匀耦合传输线瞬态响应灵敏度分析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的灵敏度分析方法--傅里叶变换法.该方法首先采用分段法将非均匀传输线均匀化,得到用无穷级数表示的非均匀传输矩阵,再通过对具有非线性负载的耦合传输线系统进行戴维宁等效,减少了瞬态响应非线性方程组数目,加快了计算的收敛速度,最后借助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出时域内的传输线瞬态响应灵敏度.傅里叶变换分析法无需对耦合传输线进行解耦,能够分析任意类型传输线及任意负载.算例结果表明,在传输线分段数相同时,傅里叶变换法较微扰法的计算速度更快,当分段数大于16时,计算速度能提高37%以上.  相似文献   

17.
涡桨发动机橡胶隔振器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永辉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20):5889-5893
在现有简单规则橡胶隔振器刚度计算公式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方法推导了一种航空发动机橡胶隔振器的三向刚度计算公式;并利用所得公式对给定刚度需求的隔振器进行了形状、尺寸和硬度等参数的逆向设计。结果表明:与数值解相比,推导所得公式的计算结果误差小于3%。由参数设计得到隔振器的三向刚度与目标三向刚度的误差分别为0.7%、4.2%、1.6%,满足隔振器设计的工程精度要求,为本类橡胶隔振器的工程研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Chirp高斯光脉冲在同具有频率色散和极化模耦合的单模光纤中的传输特性。我们把传输常数展开成具有频率三阶导数的泰勒级数,并把两个极化模的耦合模型看成具有离散随机模耦合中心的双模传输线。然后,用FFT法和双模传输线法推导出了Chirp光脉冲在单模色散光纤中的功率统计平均值公式。最后分析了频率色散和极化模耦合对单模光纤中传输Chirp脉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文章针对一种无耦合的二维微位移工作台,推导了该工作台的刚度理论公式。首先给出了工作台的结构,推导了柔性铰链杆端点处的转角和位移;在此基础上推导了二维微位移工作台在x、y2个方向的刚度理论公式;最后采用有限元仿真计算值对刚度理论公式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刚度理论公式计算值与有限元仿真计算值的相对误差不超过该文给定参数范围的11.11%。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处于中反型的MOSFET修正边缘饱和电压公式.在分析了MOSFET精确电容模型之后,根据MOSFET饱和时其栅电容两端的电势差和电荷分布,推导了精确的边缘饱和电压关系式.对比了MOSFET边缘饱和电压的仿真值及修正后的精确边缘饱和电压的计算值,利用台积电TSMC18RF工艺参数,验证了精确边缘饱和电压公式计算值的准确性.分析了传统边缘饱和电压公式应用的局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