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进入了决斗阶段英国女王于9月25日宣布解散议会,于10月15日举行大选。随着选举命合的发布,保守党和工党的竞选运动进入了高潮。这是战后以来英国的第六次选举,也是十多年来保守党和工党之间最激烈的一次斗争。保守党和工党都是英国垄断资本集团的代理人,多年来它们在议会内外进行着无休止的争吵,作为英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点辍,这是英国选民们早已司空见惯了的。这次两党之间的激烈斗争,主要反映了英国国内政治经济情况的恶化和英国国际地位的下降,而不是因为两党的方针政策有什么重大的差异。自1951年以来英国举行的三次大选中,保守党都处于优势。这是由于工党右翼领导集团在外交和  相似文献   

2.
英国是资产阶级革命较早的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值此英国刚举行过大选,工党下台,保守党又上台之际,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它的政治制度。宪法说来奇怪,一个老大的英国,却没有一部成文的宪法。现在所谓的“英国宪法”是由许多不同年代的、分散的个别“成文法”、“习惯法”和“惯例”所构成的,即所谓“不成文宪法”。所谓“成文法”一般指涉及国家根本问题的议会法案等文件。从这些不同年代产生的文件里,我们可以看到英国从封建统治转向资产阶级统治的历程;王权步步削弱,资产阶级的国家逐步形成、发  相似文献   

3.
英国是一个具有浓厚的保守主义色彩的国家,保守主义思想是英国宪法的文化基础。英国的保守主义通过保守党的政策和普通公民的保守主义信念两种方式体现在英国宪法之中。保守主义从尊重传统、经验主义的思维和渐进性的发展模式三个方面对英国宪法的各个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英国保守党的前身是1679年成立的托利党(Tory),1833年改称保守党。其最高领导人称领袖、副领袖。党主席是第三号人物。在保守党执政时,其领袖出任首相。英国保守党领袖选举规则是1965年2月由当时该党党魁霍姆勋爵制订的。按照规则,保守党领袖由保守党下院议员投票选举产生。任何候选人在第一轮投票必须获得过半数、并且要比对手领先总票数的15%的票才能当选。如果第一轮选举产生不出领袖,就必须举行第二轮选  相似文献   

5.
五月三日,英国将举行战后第十一次大选,选出新的议会众议院(即下院)。根据一九一一年英国《议会法》的规定,众议院议员任期五年。任期届满时,全部改选。上届议会是一九七四年十月选举产生的,应该到今年十月任期届满。可是,三月二十八日众议院举行了被人称为“英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一次表决”,工党内阁失去了议会的“信任”,不能继续执政。英国女王根据首相卡拉汉的建议,解散众议院,宣布提前举行大选。在实行议会制的资产阶级国家里,内阁在重大政策问题上因议会的不信任而倒台,这本来是司空见惯的事。这一次,因为英国工党关于将中央政府对苏格兰和威尔士事务的管辖权实行部分下放的法案遭到失败,苏格兰民族党和保守党先后对政府提出不信任案,表决结果,保守党的不信任案以三百十一票对三百十票通过。就这样,执政党由于一票之差而被反对党击败,这确是少有的。然而,工党内阁的垮台并非偶然。众所周知,  相似文献   

6.
英国大选     
假民主的把戏10月8日英国举行了战后第五次大选。结果保守党获得多数,继续执政,工党惨败。在英国议会六百三十个议席中,保守党获得三百六十六席,工党获得二百五十八席,自由党获得六席。保守党席位较工党多一百零八席。而在上届议会中保守党仅较工党多六十八席。由于英国选举制度的不民主和英国统治阶级对共产党竞选活动的重重限制,大选结果是不能完全反映英国五千余万人民的愿望的。尽管英国选举制度规定凡年满二十一岁的公民,只要有十人提名,即可当候选人。但事实上由于每个候选人必须事先付出一百五十英镑押金,而当所获选票不到该区选民数的八分之一时,押金就要被没收,因此普通劳动人民的代表是很难被提名作候选人的。  相似文献   

7.
以撒切尔夫人为首的保守党在6月9日举行的英国战后第12届大选中以压倒优势再次获胜。在650议席中,保守党获397席,是1945年二次大战后不久工党取得压倒优势以来保守党取得的最大胜利;工党获209席,是1945年以来工党获得的最少席位;自由党和社会民主党联盟获23席,其他小党派获21席。 6月11日,撒切尔夫人改组了内阁,免除了保守党温和派的代表人物外交大臣皮姆和运输大臣豪厄尔等的职务。外国观察家认为,这一切将表明:以撒切尔夫人为首的保守党右翼将牢牢地控制着英国政局,  相似文献   

8.
时事概览     
《世界知识》2022,(14):8-9
<正>英国首相约翰逊将辞去保守党领导人职务7月7日,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表示将辞去保守党领导人的职务,但将继续担任首相直到今年秋季。据报道,今年夏季将举行保守党领导人竞选,新首相将在10月举行的保守党大会上就职。6月6日,约翰逊在保守党党内针对他举行的不信任投票中涉险过关,保住首相和保守党领袖职位。但“聚会门”事件不断发酵引发英国舆论对约翰逊的广泛质疑,反对党和保守党党内要求约翰逊辞职的压力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9.
保守党——代表垄断资本和大地主利益的政党,十九世纪中叶由托雷党转化而成。该党的领袖都出身于资产阶级,该党分子特别在殖民统治和外交机构中占有高级职位。党员总数二百八十万零五千名(一九五三年三月)。保守党公开奉行帝国主义的政策,敌视民主进步力量。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保守党曾煽动与组织反苏干涉。在干涉失败后,保守党仍不断组织帝国主义集团以挑拨新的侵略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保守党张伯伦政府标镑“绥靖政策”,召开慕尼黑会议,纵容希特勒德国侵略,从而促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战后,保守党采取追随美国的政策,宣传“在实力的基础上进行谈判”,从事扩军备战,极力鼓吹武装西德;同时对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实行欺骗和镇压。  相似文献   

10.
工党政策向保守党靠拢促生新的『共识政治』,反映了英国社会的变化和选民的求变心理。 5月1日是全世界劳动者的节日。同时,今年的5月1日对英国劳动者来说又别有一番意味,因为这天打着民主社会主义旗号的、属于左翼政治力量的英国工党在大选中以绝对优势获胜,执掌了英国政权;它的领袖、年仅44岁的托尼·布莱尔入主唐宁街10号,成了英国185年来最年轻的首相。而立志要使保守党实现“五连冠”的前任首相约翰·梅杰则在大选后辞去了保守党领袖职务。  相似文献   

11.
梅杰似乎还能支撑到明年大选:布莱尔将登上首相宝座几乎已成定局。春暖花开的5月仿佛已成了英国保守党的伤心月。自1993年以来,英国保守党在每年5月的地方选举中均遭败绩。在今年5月2日英格兰(伦敦除外)的地方选举中,执政的保守党同样受到重创,从而再次确认了工党在英国政坛的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12.
微弱的多数,不稳的地位英国大选已于10月15日举行。工党以四个议席的微弱多数上台。10月16日,英女王任命工党领袖威尔逊为新政府首相。这是英国战后的第六届大选。在竞选运动期间和选举日里,工党和保守党的一千七百多名候选人进行了一场势均力敌的混战。最后选举的结果是:在下议院六百三十个议席中,工党获得三百一十七席,保守党三百零四席,自由党九席。工党所获得的多数,甚至于比上届工党政府在1950年大选中所获得的五个议席的多数还要少,是英国历史上一个执政党所获得的最微弱的多数。本届英国大选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英国国际地位迅速衰落,英国经济严重恶化,英国统治阶级与人民群众的矛盾愈来愈尖锐。由于在外交政策方面唯美国是从以及国内无力摆脱经济上通货膨胀和衰退之间根深蒂固的恶性循环,保守党十三年  相似文献   

13.
工党志在问鼎,保守党力图坪联。鹿死谁手取决于经济能否迅速回升。英国两大党工党和保守党先后于9月29日和10月8日举行年会。这是在英国大选临近(一般估计在明年春天举行)的背景下召开的年会,因此既反映了两党竞选趋向,又反映出今后一段时间的英国政局动向。工党背水一战,政策右转。工党已经历三次大选失败,饱尝长达12年之久在野的清苦。近一个时  相似文献   

14.
二十世纪英国中等教育政策的演变是工党和保守党互不相容的政治价值体系的绝妙缩影。英国政党政治能对教育政策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原因可从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两方面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5.
1994年,刚刚40出头的托尼·布莱尔当选英国工党领袖,而在保守党长期执政的英国,变革呼声正在日益高涨,有人预言,布莱尔将成为下届英国首相。就连保守党内  相似文献   

16.
梅杰在外交、内政、经济方面的建树,确立了保守党在大选中的优势。优势能变成胜势吗? 梅杰出任英国首相已经半年。在此期间,他由于在海湾战争中的突出表现赢得了“战后英国最受欢迎的首相”之美称。一时间,英国上下普遍认为,梅杰很可能趁此良机提前举行大选,实现保守党的四连冠。然而,政坛风云变幻无常。海湾战后在英国举行  相似文献   

17.
田德文 《世界知识》2023,(11):52-54
在英国英格兰地方议会选举中,执政的保守党一败涂地。5月4日,英格兰地方议会选举投票,涉及231个地方议会总计超过8000个议席。结果显示,保守党议员占多数的地方议会腹无良策,只剩下33个,地方议会议席总数减少1063席。英国地方议会选举主要聚焦一些地方性议题,与国家议会选举结果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相关性。但是,由于这是英国2024年大选前最大规模的选举.  相似文献   

18.
来英国一年了,不论报纸电台的舆论,或是英国朋友的日常接触,英国的经济形势总是离不开的一个话题:大至保守党经济政策的成败,小至生活费用的涨落。当然,反应是各式各样的,褒贬不一,毁誉俱有。特别是涉及英国经济的前景,那就更是众说纷纭了。英国经济多年来都处于通货膨胀、生产增长缓慢甚至停滞以及失业严重交相并举的困难境地。历届政府上台,都要开一付解决经济顽症的药方,这的确也是英国人民所最关心的问题。去年五月,以撒切尔夫人为首的保守党获得大选胜利后,新政府提出的经济政策也是其施政纲领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部分。保守党认为,英国经济不振,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历届工党政府所推行的赤字财政和“福利主义”政策。它认为,搞赤字财政只不过是虚假繁荣,必然导致经  相似文献   

19.
英国自三月二十八日在下院通过保守党对工党不信任案以来,经过一个多月激烈的竞选斗争,五月三日大选如期举行。选举结果,保守党赢得三百三十九议席,比上届大选多得六十三席,取得了六百三十五个议席中的稳定多数,  相似文献   

20.
美国的银行家们又一次发出了美国经济严重停滞的警报。与此同时,英国的经济也处于如此窘迫的境地,银行利率已提高到7%,表明这样一个工业—贸易国家正遇到一次真正的紧急关头。我们不应该由于看到这两个首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战后曾经屡次出现过危机这一事实,而低估这个新形势的重要性。我们必须记住,只是由于政府采取最激烈的行动,才克服了过去每一次危急的局面,延缓了全面危机的发展。现在,英国和美国为了撑住它们的下降的经济而采取的措施,将又一次对世界其他国家产生严重的后果。正如保守党在英国做过的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