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广西不少地方的有形或无形的旅游资源仍然处在被破坏、流失之中,主要原因是有关部门管理不力,保护不力.要保护好广西旅游资源,各有关部门必须进一步提高对旅游资源保护的认识、加强法律保障和旅游开发指导、争取多元经费保障、得当的宣传措施等.  相似文献   

2.
广西红水河自然保护区动物资源调查和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8—9月对广西龙滩水电站库区,即红水河流域进行了动物资源调查,结果表明:红水河自然保护区计有脊椎动物105科,382种.其中东洋界311种,占81.47%;广布种71种,占18.53%;其区系处于东洋界华南区和华中区的过渡地带,并有少量西南区物种的嵌入.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4种,Ⅱ级保护动物44种,共占12.69%.红水河自然保护区脊椎动物的组成是:哺乳类55种,鸟类179种,爬行类57种,两栖类45种,鱼类36种、库区蓄水后,部分生境变化,导致动物生态类群改变,鱼类多样性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3.
广西博白县白鹭岛鹭科鸟类资源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白鹭岛的自然生态环境情况,就鹭鸟自然保护的现状,指出在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保护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4.
广西大壁虎资源及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1992年3月至1994年底对广西的大壁虎资源进行调查,大壁虎产区在20℃等温线以南的48个县,228个乡的石灰岩山地,20℃等温线以北的地区无分布,70年代以前栖息场所较低,平均离地面1.58m,近年来逐渐升高,大壁虎资源丰富,最高年产量可达40.8万对,南宁地区产量占全区总产量的41%以上80年代后期资源惨遭破坏,资源的变化可分为:鼎盛期,相对稳定期和资源衰退期,对大壁虎资源的保护应采取:大  相似文献   

5.
国土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切实保护、合理开发利用国土资源对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分析了庆阳市砂矿资源的发展状况,对砂矿资源的合理开发规划进行了阐述,针对砂矿开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6.
广西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的现状与评价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演  宁世江 《广西科学》2002,9(2):124-132
调查于1997年10月至2001年6月进行,分布范围狭窄的物种采用方调查,分布面积较小的物种采用资源全查法,区性广泛分布或局部地域广泛分布的物种采用方调查,辅设线带,线段单元,按《中国植被》分类系统归类,调查发现自然分布目的物75种,其中属国家Ⅰ、Ⅱ级保护物种分别为22种和40种,省级保护物种13种,属广西特有17种,我国特有58种,物种的分布区类型以热带分布为主,50%属于古老成分。广西广布种仅有樟(Cinnamonum camphora)和金毛狗脊(Cibotium baromnetz),南部岩溶地区的局域广布种是蚬木(Burretiodendron hsienum)、任豆(Zenia insignis)、剑叶龙血树(Dracaena cochinchinensis),其他多数物种的分布面积都很狭少,除金毛狗脊外,现存资源量(株数)在100万株以上的种类仅有任豆和剑叶龙血树,占全区保护野生植物物种总数的2.7%,10万-100万株的8种,占10.6%,1万-10万株有9种,占12.0%;0.1万-1万的有20种,占26.7%;100-1000株的有24种,占32.0%;现存不足100株的有11种,占14.7%;部分各类现存株数极少,如广西火桐(Erythropsis kwangsiensis)3株,水松(Glyptotrobus pensilis)9株,未发现目的物种14种,其中国家Ⅰ、Ⅱ级保护物种分别为2种和7种,省级保护物5种。  相似文献   

7.
对百色水利枢纽库进行实地调查,结果表明,库区现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33种,报道它们的分布和数量,分析建库对珍稀动物的影响,提出保护库区珍稀动物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广西丹霞地貌发育的三个基本条件为岩性、地质构造与切割深度,指出为尽快发展资江—八角寨、都峤山、白石山和狮山等地旅游业,应加强宣传上述地区的旅游资源和全面规划,增加旅游项目、采取国家投资与地方集资、联合营运等措施。  相似文献   

9.
唐健民  韦霄  邹蓉  丁涛  柴胜丰  朱显亮 《广西科学》2023,30(6):1025-1036
本文论述广西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种类、地理分布、区系组成及特点,分析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结果表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广西部分)》共收录野生植物332种,其中苔藓植物1种,石松和蕨类植物44种,裸子植物31种,被子植物255种,真菌1种,共计69科125属332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99种,其中物种数量较多(≥9种)的前3个科分别是兰科Orchidaceae (84种)、豆科Fabaceae (32种)、山茶科Theaceae (31种),前3个属分别是石斛属Dendrobium(32种)、山茶属Camellia(30种)、红豆属Ormosia(26种)。中国特有属13个,中国特有种114个,其中广西特有种28个。地理分布统计结果表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最多的3个市县行政单元分别是龙州县(86种)、那坡县(84种)和靖西市(75种),桂西南喀斯特山地区是广西生物多样性优先区域。从属级水平可以看出,本研究区的种子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热带、亚热带性质。广西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具有种类数量多、科属组成丰富、具有重要价值的种类比例高、特有现象明显、生活型种类丰富、草本种类占优势等特点。研究结果可为广西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保护提供理论参考和指导,同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符合广西独特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策和建议,以推动广西濒危植物的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0.
该文分析了我国近海渔业资源衰退的原因,并提出了合理开发和保护渔业资源的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11.
在介绍广西药用植物种类的基础上,分析广西药用植物开发利用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依据药物发展的趋势和广西药用植物资源的特点,提出广西今后发展植物药产业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广西西江流域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玉林等桂东四市及各县,有西东方向文化通道,北南方向文化通道,区位优势,接受中原文化交流较早,古百越地,今汉族文化为主,兼有壮、瑶文化,多民族文化交融之地。民俗是一个地域的基层文化,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里的节日习俗、饮食习俗、人生礼仪、民间信仰、民间文学艺术、地方戏曲,丰富多彩。这里历史人物传说、精英文化、古城古建筑、古道古青铜器等人文印记也比常丰富。民族文化资源由于无知、不恰当的城市现代化建设与旅游开发而毁。民族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若干建议如下:据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要求,每县出版一本民俗志、一本故事集。提高旅游景区的文化含金量。保护好客县真武阁、梧州骑楼、黄姚古镇古戏台、状元村、富阳古城、临贺古城、客家方形围屋。都峤山建老子、庄子、张天师、八仙道教人物长廊,勾漏洞建葛洪及夫人鲍姑像。梧州打造七夕“中华情人节”品牌,如鸳鸯江、江水夜浴、情人花、情人食品、情人饰品礼品等,总之,无限商机在民俗。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福建永定矿区酸性矿井水特征的分析 ,探讨酸性矿井水的形成机理 ,提出酸性矿井水的预测和处理方法 ,为矿井水的防治和资源化利用提供依据 ,实现矿井安全生产和减少矿区水污染。  相似文献   

14.
广西中药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阐述广西中药资源优势的基础上,根据广西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广西中药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与对策,为广西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武夷山土壤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是农业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的发育受到地势地貌、母岩母质、气候、植被及人为因素的影响.武夷山土壤分异显著,成土过程以红壤化作用为主,土壤类型多种多样.以林地土壤为主,耕地质量不高.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壤资源,必须遵循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保护耕地资源,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精耕细作,增加覆被度,改善土壤,控制林木的采代量和草壤的载蓄量,引进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广西的中药种类较多,但是广西部分中药的数量正在大幅度减少,从人均占有量方面来看,广西中药资源实际上是相对贫乏的.建议采取开展资源调查、寻找新的中药种类,增加中药的绝对蕴藏量,合理利用中药资源,实施新的保护政策和加强统一领导等措施来解决广西中药资源相对贫乏的现状.  相似文献   

17.
根据广西矿山地质环境的现状,分析广西矿山地质环境的变化趋势及面临的问题,提出广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利用多年的森林水文数据,从森林对降雨量的分配;森林涵养水源,调节水量;森林地面径流持性;森林水量平衡;森林造成较湿润的生态环境等五个方面,详尽分析了森林对水资源巨大的生态功能和效益,对广西御防干旱、洪涝灾害提出了11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山西省地质遗迹资源丰富,涵盖六大类型.典型的区域地质背景和特殊的自然环境条件造就其鲜明的特色.但目前保护利用中存在很多问题,其中遗迹破坏严重、资源利用率与资源占有量不协调等问题尤为突出.文章本着“积极保护,合理开发”的原则,提出一些现实可行的保护建议,旨在实现山西地质遗迹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