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音乐教育是以音乐为内容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它的最基本的性质就是审美性,它是通过音乐进行的一种审美教育。美的音乐、优秀的音乐作品能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提高他们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的能力,从而去创造美的人生,美的世界,使他们成为情操高尚、趣味高雅的人。  相似文献   

2.
音乐欣赏就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在欣赏中审美,在审美中陶冶,这种陶冶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内化力.音乐是欣赏的艺术,更是情感的艺术,只有从感受入手,通过对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育人,以乐育人"的目的.让学生感受、体验音乐,从纯知识性、技术性的音乐教育中解脱出来,使他们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以使他们走进音乐的殿堂.  相似文献   

3.
王淼 《科技信息》2011,(29):317-317
素质教育是一种旨在挖掘学生自身潜能,以完善和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音乐教育是一种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审美教育,它借助于倾听来感知音乐美,借助歌唱来表现音乐美,借助表演来发展音乐美,它对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对音乐及外界事物的感知力、培养具有个  相似文献   

4.
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其特质就是情感审美,以情感人,以美育人,而美育是以塑造完美人格为最终目标,以艺术和现实美为手段的审美教育,它通过对人的审美能力的发掘和培养,达到对人的心灵陶冶和人格塑造。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诱发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教学活动中,自觉主动地感受音乐,自已动手去创造音乐,从而获得音乐素质提高和个性的发展,培养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5.
本土音乐在现代音乐教育中的定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本土音乐的定位,是进行有关音乐教育的前提.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本土音乐作了学术定位:从性质、地域、艺术形态方面作了范畴的定位;以审美教育为前提,对其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方面作了功能定位;作出本土音乐为小传统文化,是民族区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定位,并提出它的文化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杨蓉 《科技信息》2009,(21):215-215,216
随着中国教育领域音乐教育的发展,音乐教育体现出了它的审美特性.这种特性与心灵,感情形象思维相沟通,使音乐教育的核心成为了音乐审美教育。赋予它的特殊价值。由于教育观中音乐审美教育认识未得到根本解决,因而也干扰着音乐教改实践不能走上正轨。  相似文献   

7.
国家教委柳斌同志在中国音乐教育研究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这标志着作为德.智、体、美、劳五育之一的美育教育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健康的音乐能给人以强烈的美感.在学校美育教育中,音乐教育有它的特殊优势.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实现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教育,是音乐教育改革所面临的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8.
中学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以聆听音乐、音乐想象和音乐创造为主的审美活动,让学生在音乐音响之中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进而在音乐的天地里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实现音乐教育的审美体验价值。  相似文献   

9.
回顾历史可以发现,审美教育作为音乐教育的核心地位不断得以加强,并且通过改革强化了"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基本理念,"培养音乐审美素质"也是教改对高师钢琴教学提出的要求,高师钢琴教学音乐审美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在于一方面钢琴教学是高师音乐教育音乐审美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另一方面钢琴教学对音乐审美素质的培养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音乐新课程标准>确立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使其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这一理念要求音乐教育的全过程应该是-个自觉的审美过程,贯穿着所有的审美因素,让学生在不断发展音乐审美能力的同时,唤起他们对美好世界和人生的热爱,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11.
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美育的角度看,音乐是美育普及的重要形式,是美育形式的纽带。现代音乐以其特有的音响美、节奏美、旋律美直接强化审美主体、审美感知,丰富心理图式,孕育高尚情操。提高传统音乐的审美教育对提高民族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音乐新课程标准》确立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使其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这~理念要求音乐教育的全过程应该是一个自觉的审美过程,贯穿着所有的审美因素,让学生在不断发展音乐审美能力的同时,唤起他们对美好世界和人生的热爱,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在教学中,我们要运用多种方法,丰富音乐情感体验,引领学生走进音乐。  相似文献   

13.
音乐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审美。该文通过对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指出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思路,提出了音乐的审美规律,从音乐教学上探究音乐审美教育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中学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培养学生成为全面的新型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的说,它有三个目的:一是通过音乐教育,人人都能成为记忆力强、反应灵敏、想象力丰富、判断力迅速而准确,有一定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聪明人;二是创建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和艺术氛围,使学生在精神上能得到美的滋润,使身心感到特别轻松愉快;三是给予学生以一定的审美知识和审美观念,懂得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高尚的,并能初步体会到一些音乐艺术美的奥秘,如怎样感知到音乐形式的美曲中气质的美,节奏的美,旋律的美,多声部的美,以及对音乐的探索、内涵感情的体会哲理的悟得等等.  相似文献   

15.
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课的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让学生体验音乐美,丰富情感、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培养学生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绚丽多彩的民间音乐文化是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资源,也是地方教育办出特色的优势所在。将粤北民间音乐引入粤北地区师范音乐教育中,可以丰富音乐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开发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传承粤北民间音乐文化。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音乐教育观念是伴随着现代美育思想的产生形成的,从20世纪初中国音乐教育思想发展的脉络是从“音乐美育”到“音乐审美教育”到“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其中蔡元培的“音乐美育”思想,即音乐被视为美育的重要内容,以及在人的培养中起的重要作用,成为中国现代音乐教育思想发展的主线,在现代音乐教育中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蔡元培的音乐美育的实施途径,包括家庭美育、学校美育和社会美育三种途径.  相似文献   

18.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的目的是以情感人的教育,它以美的事物,美的形象,美的语言和行为激发人们的审美情感。《音乐教学大纲》强调,音乐教学中应注意寓思想教育于音乐艺术之中,要注意以美育人,充分发挥其美育作用。小学音乐教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教学中,只要掌握其艺术特点,遵循音乐艺术的规律,就能以其特殊的艺术形式,达到美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音乐欣赏就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在欣赏中审美,在审美中陶冶,这种陶冶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内化力。音乐是欣赏的艺术,更是情感的艺术,只有从感受入手,通过对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育人,以乐育人”的目的。让学生感受、体验音乐,从纯知识性、技术性的音乐教育中解脱出来,使他们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以使他们走进音乐的殿堂。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全社会兴起“审美热”的背景下探讨学校的音乐审美教育,论述当代音乐审美教育的特性、方式、功能以及音乐教师应培养和具备的专业素质,突出强调了音乐教育的审美性和创新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