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以色列是一个高度都市化的国家,城市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90%左右。但是由于以色列全国人口少(1988年统计为447万),10万人以上的城市即为大城市,2万人以上的居民点就有权获得城市的合法地位,因此以色列的城市规模普遍较  相似文献   

2.
⒈“城市化”水平的探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和城市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设市城市增长近2倍,城市化水平提高很快。关于“城市化水平”的表述,国际国内均以“城镇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城市化率”。鉴于我国户籍制度,对于实际“非农业人口”的数字未能准确反映,以及统计口径上的因素,对我国城市化水平的表述尚可作深入细致的分析。例如:1997年建设部“中外城市与城市化对比研究参阅资料”表述我国平均城市化水平为29%。但据《中国人口统计年鉴1997年》我国非农业人口29891万人,占总人口120583万人的2…  相似文献   

3.
面积:2,070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3.8%。人口:据拉丁美洲人口统计局1978年初公布的数字为33,925万多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3%。拉美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约16人,仅次于欧、亚两洲。拉丁美洲人口的年增长率为 2.6%至3%,是世界上人口增长率最高的一个地区。拉美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居世界首位。总人口中有一半以上住在城市。政治区划:拉丁美洲目前共有三十个独立国家:墨西哥、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巴哈  相似文献   

4.
(一)日本铁路简况日本是我国东邻,位于太平洋西侧,是一个狭长的岛国。日本面积377474平方公里,人口11005万。日本境内多山。丘陵占80%,平原多分布在沿海。海岸线较长,达三万多公里,且多良港,日本海陆交通都比较发达。战后日本在经济上发展很快,到七十年代初,在总产值和工业产品总额方面,仅次于美国,居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的第二位。由于经济迅速发展,产业人口激增。五十年代日本城市人口占总人口1/3略强,到七十年代竞达3/4。主要产业分布在沿海,并且十分集中,仅东京、大版、名古屋、横滨等大城市就集中了全国近1/2以上的产业,这几个城市的人口达五千万以上,占总人口的50%,占城市人口的80%,这种畸形的分布,  相似文献   

5.
拉美国家的城市管理部门纷纷宣称他们的地区处于危机状态,住房、饮水、下水道和就业机会都严重短缺。由于城市拥挤不堪,居民似乎连呼吸都感到困难。现在拉美地区的高城市化正在发展,人口迅猛向城市集中。在过去15年间,拉美20个大城市的人口已由原来的4000万增加到8500万,从而使拉美成为城市化最严重的地区。当今,每10个拉美人中有7个住在城市里,而每10个欧洲人却只有5个生活在城市。在亚洲、非洲,城市人口只占人口总数的30%。人口学专家指出,造成拉美城市人口急剧增长的重要原因是大批  相似文献   

6.
1 概述 当今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的城市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多,继之而来城市建筑用地日趋紧张,几乎到了“寸土寸金”的地步,于是争向空中发展,导致楼层越来越高。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必然越来越大,越来越多。据有关资料统计,近十几年来,我国的城市已由1981年的300个增加到1994年的500个,城市人口总数已超过2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7%。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城市化、大城市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近几十年来,随着人口“城市化”过程的发展,人口迅速向城市转移和聚集;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以及由此带来的“城市病”,越来越为人口学术界所关注,对城市与城市化问题的研究正在深化。城市作为人类社会进步的产物,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5500年以前。但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它的人口数量与本身的规模一样,增长是很有限的,只是在现代社会下,才出现了普遍增长的趋势。十九世纪初,全世界的城市人口还不足总人口的3%,进入二十世纪以后,城市人口开始了迅速膨胀,1980年世界上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口,已达17亿多,占世界总、人口的39%,比1900年的世界城市人口0.16亿增长了一百多倍。1985年年中,世界城市人口  相似文献   

8.
陆鸣 《科技智囊》2013,(1):44-53
《北京市2011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报告》解读 日前,北康市最新发布了《北京市2011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底,全市户籍总人口1277.9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247.9万人,占总人口的19.4%;8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38.6万人,占总人口的3%。  相似文献   

9.
正4月19日,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司长徐林在国家发改委举行的新型城镇化专题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目前我国超过10万人的镇已经有200多个,需要在制度上为这些镇成为新的中小城市提供支撑。今年准备加快出台设市标准,推动具备条件的县和特大镇有序合理地设置为城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关键在于制度改革徐林指出,中国虽然有接近14亿人口,但是真正叫"城市"的数量才600多  相似文献   

10.
段启容 《遵义科技》2007,35(3):27-29
团溪镇是一个农业大镇,设有11个农业村,1个居民社区,全镇总人口约5.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约4.8万,占总人口的90%以上;耕地总面积约5万亩,其中田面积3.2万亩,土面积约1.8万亩。常年播种水稻3万亩以上,约占耕地面积的60%。  相似文献   

11.
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状况是:低素质人口基数大且增长快,高素质人口既人才缺乏且结构不合理。今年我国考生为320万,有机会接受正规教育的考生为108万。粗略地估算一下,目前我国的同龄人口的1/10想考大学,1/20考上了大学。(我国该年龄段人口约为2000万以上)这个比例为世界发达国家的1/10左右。有趣的是目前我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职工平均工  相似文献   

12.
不久前在北京举行的第六届全球大城市首脑会议使人们提高了对世界城市的发展与建设的关注。在新的世纪,城市将对人类社会的繁荣与进步承担更加重大的历史责任。1/4世纪后,世界将有2/3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城市在促进人们信息交流、拉动经济增长、加强经济合作以及文化交流方面愈益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中国作为发展速度较快、拥有世界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城市化发展现状究竟如何?城市化的实现面临哪些问题,前景如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刘勇博士自有他的见解。城市化与城市增长是世界性的现象。仅1950年~1980年,世界城市人口就翻了一番,增加到18亿,1980年每10人中约有4人居住在城市。据最新统计,目前世界人口的城市化比率为45%,也就是说,目前世界60亿人口中,有将近一半居住在城市。  相似文献   

13.
王铁民 《创新科技》2002,(12):25-27
<正> 城市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科技、金融中心,是我们许多人生活的地方,同时又是许多人向往的地方。2001年末,我国总人口为12762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48064万人,城市化水平达37.65%,基本上达到了1998年世界发展中国家38%的平均水平。我国城市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中坚作用。据统计,2001年,全部地级以上城市(不包括市辖县)国内生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近邻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地处太平洋西缘,同中国大陆隔海相望。日本列岛由四个大岛(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和包括北方诸岛在内的三千多个小岛组成,形成一个弧形岛屿带,由东北向西南延伸,长达四千公里,面积为三十七万七千多平方公里,人口一亿一千五百一十七万(一九七八年十月),每平方公里密度三百零六人。民族组成比较单一,几乎全系大和族,仅在北海道有约二万阿伊努人。全国有六百四十五个市,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十六。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有东京、大阪、横滨、名古屋、  相似文献   

15.
人口老化与人口老化危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新增人口的边际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养老价值中国正面临着或放松人口控制或加速人口老化的两难选择。一方面,中国人口太多,且仍以每年1500多万的绝对数增长,如果放松人口控制,中国将进一步面临人口数量过剩危机;另一方面,进一步严格控制生育所导致的人口低速增长或负增长将使人口加速老化。在这两难的境况下,有些人口学者主张放宽生育限制,允许每对夫妇生育两个孩子,以人口的适度增长缓解人口老化的“危机”。事实上,我国目前每对夫妇已平均生育两个孩子以上。根据李强同志估计,到2000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增长到1.3~1.4亿,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1%,65岁以上老人将占总人口的7.4%,我国将成为名副其实的老年型人口国家;到2025年,  相似文献   

16.
我国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不利于经济发展,应加速城市化的进程,这已成为我国学术界与政府部门的共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市镇总人口已由1978年的1.7245亿人,发展到1993年的3.3351亿人,城市化水平由17.91%提高到了28.14%,已进入了一个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我国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是新形势下值得高度重视的研究课题之一。一、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我国城市化的发展,长期以来存在着多种不同的见解:一是城市化就是小城镇化;二是城市化应该走以大城市为主的道路;三是大、中、小城市和镇应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城市万花筒     
《科技潮》1998,(4)
平静的人口单纯的城市已经成为过去。但是,建立一个社会关系活跃的富于人情味的城镇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的和合理的安排。21世纪初始的时候,世界人口的大部分将会在城市居住。到20巧年,世界上10个最大城市中的9个将会是在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根据  相似文献   

18.
苏联城市人口已占全苏人口65.6%。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苏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苏联城市交通概况和发展方针苏联10万人以上的城市计277个。苏联规定,25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交通覆盖密度为1500~2000米/公里~2,80%~90%的居民路途花费时间不应超过40分钟(包括转车、步行)。据此规定,住宅点至交通站距离不超过500米,站距小于600米。为达到上述要求,苏在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积极修建地铁,甚至还将电气化铁路作为市内交通的一部分。人口25万以上的城市,交通工具主要是快速有轨电车,再小的城市,多采用公共汽车。苏联根据如下三项原则设立交通网和交通设施:在最短时间内把乘客和货物送到目的地;交通工具安全、舒适;把城市噪音和污染减至最小。同时还考虑城市的经济能量、地理气候条件等。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世界各国工业的发展,各国的城市化在加速进展。1950年,全世界500万人口以上的超级城市才6个,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71个,而今,超级城市多达25个,100万人口以上的则达207个,预计到本世纪末,仅超级城市将发展到60个,发展中国家的特大城市达300个。目前,以世界上发展最年青的非洲而言,有16个城市的人口已超过100万。据统计,到1983年,全世界已有44%的人口居住在城镇,到本世纪末,世界城市人口比率将接近60%。  相似文献   

20.
“老冉冉其将至兮”,从成长到衰老是人生必经的历程,人人如此,司空见惯不足为奇。但如果把个人的衰老与整个社会、民族、国家乃至世界联系起来,问题就变得十分复杂了。1982年联合国规定年满60岁及以上者为老年人,一个国家人口老龄化的指标是60岁及以上的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10%或65岁及以上的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