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当前文学创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文学审美对日常生活的关照一方面带来了文学审美领域的拓宽,一方面也引发了精神丧失的危机。处理日常生活描摹和日常生活关怀的关系,合理把握审美边界和审美内核的关系,是正确处理文学审美对日常生活关照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电视栏目剧这种新兴的节目类型因其具有的草根性、低成本、方言化等特征,使其具有了一些独特审美特性,在短时间内红遍大江南北。本文通过对栏目剧传播的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和受众分析,总结了这些这些特性产生并飞速发展的原因,指出了由此带来的独特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3.
刘思敏 《科技信息》2011,(30):331-331,333
中国社会审美泛化现象日益明显,这种审美文化现状深刻地影响着大众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水平。中国社会审美泛化的发展为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在审美泛化语境下,探讨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如何与时俱进,如何在展现美、传播美的过程中更好地发挥节目的功能,如何在引导观众欣赏羡、体验关的过程中有效地培养节目的受众,以期为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创新提供一种新的角度和路径。  相似文献   

4.
审美经验是当今美学观念变异的核心问题。随着媒介条件的变化,审美经验呈现出复杂化、多元化的样态。对于这种当下的审美事实,如果仅以传统美学中的审美无利害、审美静观、心理距离等主体审美态度为经验尺度的话,势必会将当代大量活生生的审美事实遮蔽掉,而如果与此相反站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立场上将一切生活中的经验都与审美经验相混同,也会使美学发生前所未有的断裂。20世纪的美学家们多半都对审美经验予以深刻的关注,了解这个轨迹,对于美学理论的当代建构,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能力不断提高,扩展了艺术视野不断促进着艺术的发展。当代大众审美文化的兴起已经成为一个焦点.深刻地影响到人们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及日常生活方式。本文就此分析了艺术审美与大众审美之间相互依存、互化、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试论日常生活审美化与现代神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日常生活审美化中广泛存在着现代神话因素,二者互相联系,互相影响。日常生活审美化有制造现代神话的冲动,并且影响了现代神话的表现形态,而现代神话反过来也推动和影响着日常生活审美化。  相似文献   

7.
审美文化是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随着大众传媒和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中国当代的审美文化呈现出日常生活审美化和审美全球化的特征,而居住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它们的日常生活本身则具有审美化和艺术化的民族特色,本文对这两种文化现象进行了分析比较,并指出二者将在传统与现代的冲突融合中达到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8.
"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概念最早是迈克·费瑟斯通1998年4月提出的,在中国是陶东风首先进行阐释。它产生于当今的消费和后现代社会且指依美的标准对生活各方面进行改造。这一概念的含义的深层解释与这一概念本身不符,故用"日常生活泛美化"取代更好。因为这一概念的美学弊病是明显的:日常存在的所谓美,并不是一种真正的美,我们却为之包围。这对审美感悟力是一种扼杀。应克服此美学弊病,力求走出今天这美的荒原。  相似文献   

9.
魏金萍 《科技资讯》2008,(7):117-118
职业教育泛化是指职业教育远离具体的职业岗位(岗位群)所需职业能力的培养而走向专业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泛化是学校职业教育的一种无奈选择,是社会经济对教育制约的一种表现形式。但职业教育的泛化并非都是有害的,它可以使更多的适龄人口得到专业教育。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通过加快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接环节建设,如发展独立的培训机构、发展规范的学徒制等来解决这一问题,这不仅是学校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解决弱势群体职业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审美变形是指人类运用其以想象力为核心的主体审美创造能力,通过激活和塑造人类精神活动所获得的意识形态材料,使它们摆脱认识属性与伦理属性的功利性束缚,从而使人类与对象世界的审美关系得以表达出来。艺术作品的审美属性是由于审美变形活动生产出来的,审美变形是艺术美实现最根本的基础,也是实现艺术作品审美价值的必要手段。尽管不同艺术家的审美变形手段具有无法描述的多样性,但它们的基本特征却是相同的。具体说来,审美变形机制主要包括这样两方面内容,即艺术主体的“陌生化”原理,艺术对象的“审美外观”创造,它们本质上都是对于日常感觉模式与日常形式结构的审美突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受西方文艺理论思潮的影响和消费社会的即将到来,日常生活审美化已成为我们目前美学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众多美学研究者都对其进行了深入而持久的研究和反思。在这一系列研究过程中,弄清这一特定文化现象的理论背景和现实语境显得更为迫切,更重要的是我们有必要对我国目前特定语境下的研究现状进行反思,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我们的社会价值体系,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2.
审美现代性作为现代性精神危机的表达,作为现代社会中现代审美关系的反映、产物,它首先是一个历史范畴.从主客体结构关系来看,审美古典性是客体理性观的文艺,审美近代性是工具理性观的文艺,审美现代性是生命理性观的文艺,审美当代性是生态理性观的文艺.综观人类历史上的审美形态或审美主潮,它由为自然、为社会、转而指向现代性社会中人类生存困境,关注人类感性生存的可能性,关注人类主体审美化生存的可能性.至此,可以说,精神价值层是审美现代性的深层存在方式,它的一个最具本原性的含义,就是一种建立在现代性之中的与时俱进的时代审美精神以及人的个体生成和审美化生存的进步性诉求.  相似文献   

13.
"人生艺术化"是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一书中提出的一个人生美学的重要理论,它是先生的一种人生态度,也系联了他的美学探索,是其人生美学的最贴切的表述。因此作为一种审美的人生观和美学理论,"人生艺术化"理论具有深刻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通过与李渔以人为本、顺时求新的心灵审美的生活美学观的比较,发现当下日常生活审美化观念存在人文精神缺失、庸俗复制和仅注重身体狂欢的问题,这对我们秉承批判与超越的品格对日常生活审美化进行反思,促使其呈良性态势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明 《科技咨询导报》2007,(14):197-197
美术学是人文科学的组成部分,是一门研究美术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美术历史的演变过程、美术理论及美术批评均是它的主要内容。美术学要研究美术家、美术创作、美术鉴赏、美术活动等美术现象,同时也要研究美术思潮、造型美学、美术史学等。此外,美术学还要研究本身的历史即美术学史,就像哲学要研究哲学史一样。  相似文献   

16.
在消费化的文学市场中,物质膨胀,精神扭曲,文学的审美乌托邦不断被欲望主义的书写所掩盖,一些作家在消费主义的牵制下采取了向市场妥协的姿态。作家裘山山对于日常生活的把握和书写,对于人性和理想的展望,开创了文学创造的新的动力,也为建构新世纪文学的审美取向产生了新的文学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常波 《科技信息》2011,(10):I0034-I0034,I0036
体育专业术语的泛化是后现代语言的具体表征。体育术语泛化的表现特点是渗透的范围广和泛化的不平衡;体育术语泛化的动因有体育事业的繁荣、信息媒介的发展、语言系统自身调节的需要和体育术语具有很强的表达力;体育术语泛化产生的积极作用体现在体育术语的语用功能增值和提升体育文化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舞蹈审美主要由视觉美、听觉美组成,其在继承与弘扬历史文化、满足当代大众审美需求、促进舞蹈艺术自身发展及推动社会经济进步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同时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当今时代出现的所谓“审美-艺术的生活化”和“生活的审美-艺术化”的趋向,并不意味着艺术与生活合一,而只意味着艺术形态的改变、存在状态的改变、价值趋向的改变、艺术手段(媒介、工具)的改变、艺术思维的改变、创作者和接受者的改变等等。“艺术——生活特异化”的特色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20.
以原始社会为背景,以原始艺术为对象,逻辑地解释了原始艺术以崇高、狞厉、丑怪、朦胧为特征的审美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