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混凝土工程冬期施工管理及防冻剂应用若干问题的探讨,对在冬施方法选择、冬施技术措施要求及防冻剂的使用方面,结合规范的要求,澄清了冬施中的认识误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薛春根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15):296-296,F0003
保证冬期施工的混凝土质量的关键是控制好混凝土拌制过程的温度及混凝土的养护。介绍了冬施混凝土原材料的温度控制要素和热工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以某高层建筑为例,介绍了采用综合蓄热法进行冬季混凝土施工,对其冬施准备作了探讨,从原材料、混凝土的搅拌和养护、模板工程等方面,对冬施质量保证措施作了阐述,以确保工程质量,并依据JGJ104—97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对该结构的混凝土墙体进行了温度验算,对混凝土的冬季施工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混凝土冬季施工方法的选择 冬期施工地区的划分是根据气温条件进行的,我国现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规定,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时,混凝土结构工程应采取冬期施工,佳木斯地区冬季气温的特点每年从10月到第二年4月为冬期施工季节,其温度平均在-12℃左右,在冬季混凝土施工中,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如何确定混凝土最短的养护龄期,二是如何防止混凝土早期冻害,三是如何保证混凝土后期强度和耐久性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现状,引起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损伤的主要因素;以及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的主要内容,对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施工和管理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曹士山 《科技资讯》2012,(11):57-57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应用最广、使用最多的建筑材料之,强度和耐久性是混凝土结构的两个重要指标。由于混凝土结构材料自身和使用环境的特点,耐久性问题尤为突出。尽管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与诸多因素有关,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是关键所在。本文基于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环境要素,就施工过程中结构设计和构造措施、混凝土原材料选择、配合比选配、施工工艺控制、养护的温度和湿度控制等方面探讨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措施。  相似文献   

7.
张骅 《科技资讯》2011,(8):83-84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用途最广、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之一,发展趋势是强度不断提高.但日王的耐久性不足对未来社会造成了极为沉重的负担.本文针对混凝土耐久性提出了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必要性,分析了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原因,同时引出高性能混凝土在提高混凝土耐久性方面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8.
高速铁路预制箱梁体积大、钢筋密、混凝土耐久性要求高(设计年限100年),施工难度很大,特别是冬期施工,对混凝土的养护技术要求更严格,本文通过石武客专预制箱梁冬季施工实践和研究,重点介绍蒸汽养护工艺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混凝土是当今最重要的结构工程材料,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结构的正常使用与安全.随着建设规模的扩大及人们对建筑工程质量重要性的认识,混凝土性能不单是过高地追求其强度,目前混凝土的耐久性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介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现状,引起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损伤的主要因素以及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的主要内容对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施工和管理具有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混凝土耐久性实验室规划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结合实验基地的实际情况、混凝土耐久性实验室相关技术要求及管理要求统筹考虑某实验基地未来30年建设规划。重点围绕实验室平面布局、设备配置、配套试验设施及条件、信息化建设等几方面对混凝土耐久性实验室规划提出合理建议,使建设混凝土耐久性实验室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实用性,能更好地为生产、科研、工程项目服务。  相似文献   

11.
掺入适量的防冻剂可以有效地提高冬期施工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如何合理地确定防冻剂的用量进行了系统地研究。提出了结合施工现场实际环境及条件确定负温混凝土防冻剂掺量的方法,在理论分析和推导的基础上,得到了混凝土达到临界成熟度值时的养护时间t抗及温度T抗,选择混凝土冰点Tb≤T抗的混凝土配合比,即确定出了混凝土防冻剂的掺量。并通过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这种方法确定的防冻剂掺量,负温混凝土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分别是标准养护的99%和100%,满足负温施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粗集料作为混凝土的重要组成材料,其品质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各项性能.通过试验对比研究了碱性矿料石灰岩(ω(SiO_2)为1.01%)和中基性矿料玄武岩(ω(SiO_2)为53.5%)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分析了两类试件的质量损失率和相对动弹性模量.结果表明:碱性矿料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这对解决混凝土抗冻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前文“鱼类抗冻多肽的结构与功能”已介绍了对抗冻体的存在、分布、分类以及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工作,本文将着重冬鲽抗冻多肽(Winter Flounder AFP)的分子生物学方面作介绍。冬鲽鱼AFP作为探讨真核生物的分子生物学模型有下列优点: 1.该多肽分子量小,约3300。只含有9种不同的氨基酸,其中丙氨酸占60%。  相似文献   

14.
冬蝶鱼皮肤型抗冻蛋白的克隆及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冬蝶鱼皮肤型抗冻蛋白(w fs A F P)的克隆和表达,是研究抗冻蛋白抗冻机制的重要步骤之一,有助于揭示抗冻蛋白分子结构与活力的关系.用 P C R 法获得 w fs A F P 基因片段,构建了分泌型表达载体 Plac I Qpar8w fs A F P.用 W estern Blot 法测其表达水平,氨基酸组成分析及质谱分析证明表达的蛋白与天然蛋白完全一致,并具有天然蛋白相同的活力.  相似文献   

15.
寒区隧道冬季易出现衬砌破损甚至滴水结冰等冻害,为此,除了做保温层外,主动加热系统也是必要的,主动加热系统主要由二次衬砌和保温层间的电热带组成.为了模拟隧道衬砌混凝土表面滴漏水结冰后从负温加热至正温的工况,对负温条件下的混凝土试件进行电加热模型试验研究,包括对单独试件及三联试件进行加热试验.结果表明:在采用长度2m、功率30W、埋置深度10mm的电热带,并选用40mm厚的聚氨酯板作为保温层时,混凝土试件表面温度能够在60min之内从-4℃升高至0℃以上.研究成果可为寒区隧道融冰防冻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贾裕财 《山西科技》2011,26(1):76-77,79
直接空冷系统是当今火电厂发展的方向,经过数年的应用,通过对设备结构的不断改进、防冻措施的广泛应用,极大地减少了冬季供热机组空冷散热片冻裂现象的发生。着重阐述了直接空冷系统防冻的原因及采取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7.
王利娟  焦建国 《河南科学》2011,29(7):807-811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Ⅳ渠服役环境较为恶劣,混凝土冻融破坏问题突出.立足工程区域的地材特点,开展了原材料性能指标测试、混凝土试配以及抗冻性能检测等试验研究工作,配制出工作性能优异、耐久性能好的C 50F 200混凝土,并提出了相应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8.
抗冻蛋白及其对冰晶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冻蛋白具有特殊的热迟滞性质,即其冰点低于熔点,且能抑制冰晶的生长.本文综述了在耐寒鱼、昆虫体内以及最近二三年在植物、真菌、细菌等生物中发现的抗冻蛋白,分析其结构及其对冰晶生长的影响,并寻求抗冻蛋白在细胞、生物组织的低温保存中可能的应用途径.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再生粗骨料掺量为0、25%、50%、75%、100%的C30再生混凝土和C30引气再生混凝土进行抗冻耐久性试验,得到质量损失率、动弹性模量的性能指标在冻融循环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基于Aas-Jakobsen损伤模型,定义实际应力比的相对差值为损伤变量,以相对动弹性模量作为损伤变量来拟合抗冻性能参数α,并对得到的冻融损伤关系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掺量为50%的再生混凝土和普通再生混凝土的抗冻性能相近,较其他掺量的更优;同时,在再生混凝土中添加引气剂,有利于改善抗冻性能。从损伤模型计算值与实测值来看,二者基本相符,验证了损伤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针对冻融损伤分析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和锂渣掺量对混凝土质量、动弹性模量以及抗压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过多使用再生粗骨料不利于抗冻性的提高;适量添加锂渣可以有助减轻冻融循环给混凝土带来质量损失的影响,且随着掺入量的增加,抗冻性能呈现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当掺量为20%时,抗冻性能达到最优。由试验数据拟合得到用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以及锂渣掺量两因素的混凝土冻融后抗压强度劣化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